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醉中出西门偶书【注】

陆游

古寺闲房闭寂寥,几年耽酒负公朝。

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末路自悲终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

醉来挟箭西郊去,极目寒芜雉兔骄。


【注】本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 年),此时作者免官闲居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作者赋闲、住在古寺里面无事可做、只能以酒来消解心中苦闷的生活状况。
B.颔联中的青山、白发,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冲击,从而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C.颈联在今昔对比中叹时光流逝,诗人满怀悲伤遗憾,只能靠追忆少年时的抱负自我宽慰。
D.同为出猎场景,“极目寒芜雉兔骄”与苏轼“西北望,射天狼”所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
2.有人评价此诗:“愤懑却不消沉。”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1-03-10更新 | 1112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齐盛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①将:岂,难道。②纪:经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多佳日”领起全篇,说明诗歌展现的是四季常有的乐趣,虽无一字刻画景物,却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风光的清爽和诗人兴致的高昂。
B.“农务各自归”上承三、四句招饮之事,展现了与邻居交往的无拘无束;又下启后句相思之情,“辄”字展现了与邻居情意的真挚淳朴。
C.“此理将不胜”承接上文,转入议论说理,诗人认为人生哲理也不应该被忽视,展现了诗人在移居后对躬耕劳作和生命哲思的双重追求。
D.本诗以乐发端,以勤收尾,中间穿插交游、劳作之事,用语自然,文气畅达,全诗看似散缓,实则浑成,展现了诗人任情适意的自然之乐。
2.本诗和《归园田居(其一)》都表现了诗人躬耕田园的喜悦之情,但表达方式和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送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使用典故,概括了悲秋的感受,宋玉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词人心头,引起他的共鸣。
C.“故人何在,烟水茫茫”,承上启下,为全词的主旨句,将烟水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与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D.“立尽斜阳”,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于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在回忆与思念之中。
2.“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几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1-02-22更新 | 77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高三全真模拟检测(B)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旧

杜甫

地下苏司业,情亲独有君。

那因丧乱后,便有死生分。

老罢知明镜,悲来望白云

自从失词伯,不复更论文。


【注】①苏司业:指作者朋友苏源明,司业为学官名。②望白云:陶渊明曾写《停云》诗思念好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下”二字点明好友已经去世:着一“独”字,则体现出二人交情之深无可替代。
B.颔联写出诗人不愿接受阴阳相隔的残酷现实,悲痛可见;再与首联相应,愈显悲痛。
C.自照镜衰老己至,望白云悲从中来:颈联极具画面感与感染力,孤独伤感之意尽现。
D.整首诗紧紧围绕题目“怀旧”展开,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人及自我感伤之情。
2.诗人在后两联中是如何表达悲痛之情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折杨柳

张九龄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流芳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紧扣诗题,写女子用折杨柳来送别远行人,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B.三、四句写一枝杨柳虽不贵重,但它代表了家乡的整个春天,所以应当珍重。
C.七、八句写行人将远戍边疆,作客他乡,容颜渐老,其内心的愁苦更胜送别人。
D.此诗首尾圆合,饱含情韵,由折杨柳生发的离情别绪,层层深入,情真意切°
2.诗歌是如何借眼前之景抒离情之苦的?请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悲怀三首(其三)

元稹

唐代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①该组诗是诗人悼念亡妻韦氏所作,这是第三首。②邓攸:西晋人。《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潘岳:西晋人。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
B.颔联引用典故,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C.颈联继续抒怀,诗人情难自已,无意于人间,唯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
D.尾联向亡妻表白心迹,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其“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
2.诗歌题为“遣悲怀”,你认为诗人的悲怀排遣了没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晚桃花

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①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③来折一枝。


【注】①亚,通“压”。②校,通“较”,比较,较为。③白侍郎:白居易时为刑部侍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勾画出桃花灼灼盛开、绰约动人的形象,以及它遮没于竹松间的生活环境。
B.颔联写因为斜日临照和作者忙中偷闲,才发现了幽僻处的桃花,突出了偶然性。
C.颈联“寒地生财”“贫女嫁迟”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出深刻的讽喻,发人思考。
D.尾联是说春天将尽,没有人怜惜桃花,即便作者也是随手攀折一枝,无意顾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表面是写景,实则写意,不露痕迹,且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B.首联“参横斗转”既照应诗题,也暗含人生的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之意。
C.本诗的抒情很有特色,既有借景抒情,又有直抒胸臆,二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D.尾联作者说九死不恨,意为无恨也无希望,表达遭贬蛮荒的悲戚无奈和心灰意冷。
2.本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0-10-28更新 | 638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暗: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2020-07-08更新 | 10030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