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作者晚年因主和派力阻而被罢官,此词作于此时。②扬雄讽谏汉成帝之作。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托物起兴,实写秋叶飘零、蟋蟀低鸣的秋景,渲染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
B.“黯黯长安路”写通往京城之路暗淡无光,含蓄表达了对朝廷抗金决策的失望。
C.词人突然想起战斗过的大散关和渭水之滨,此刻两地“如故”的状态让他欣慰。
D.“轻舟”三句写词人欲归隐,而抗敌兵策无人托付,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隐忧。
2.词的最后两句与《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和抒情方式有何相同之处?请根据词作内容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①杜审言,河南洛阳人,本诗是杜审言扈从武则天去长安期间所作。②上林苑:汉武帝于建元二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③南桥:洛阳城中一游览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语气平缓,点明宦游的处境、地点,照应了题目的“京中”,勾勒了整首诗的背景。
B.颔联用“上林苑”“细柳营”都比喻长安,描写了京中春天的盎然生机,表达诗人内心的欢乐。
C.颈联诗人想象与洛阳友人赏春欢宴的情景,诗人以虚衬实,与自己“独游秦”形成鲜明的对照。
D.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诗人直接和大自然对话,要大自然偿还自己春天,洋溢昂扬乐观的情绪。
2.“诗贵出于自心”(《围炉诗话》),这首诗歌独出心裁,言人之所不能言。你从本诗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024-03-28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送山谷【1】弟贬宜州

黄大临【2】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3】。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4】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释:【1】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2】黄大临:黄庭坚之兄。【3】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慎阳人,学识品行俱佳。在这里,词人赞黄庭坚就如当年的黄叔度。【4】罍:léi,古代的一种酒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峰百嶂”一方面形容到宜州路途艰险,另一面也表明黄庭坚此行前途未卜。
B.“别语”句表达了分手就在眼前,词人心里格外悲伤,喉咙哽咽已经说不成句。
C.“已断离肠能几许”和“断肠人在天涯”中所抒发的“断肠”的情感是一致的。
D.这首词语言虽朴素、平淡,但感情却深厚、强烈,有一种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2.词的后三句用了虚写的手法,下列词句没有使用该手法的一项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B.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C.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有评论家说,本词“听尽空阶雨”中的“尽”字有一字传情之妙。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21-05-07更新 | 702次组卷 | 3卷引用:语文(北京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庆清朝

宋代·史达祖

坠絮孳萍,狂鞭孕竹,偷移红紫池亭。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桑麻外,乳鸠稚燕,别样芳情。

荀令旧香易冷,叹俊游疏懒,枉自销凝。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便觉寸心尚老,故人前度谩丁宁。空相误,祓兰曲水,挑菜东城。


【注】①狂鞭:迅猛生长的鞭笋。②荀令:指三国时曹操的谋士荀彧,晋·习凿齿《襄阳记》载:“东汉荀彧性喜香,常将衣服薰香,若去他人家坐一下,坐处三日有香气。”③前度:前次。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描写词人在暮春夏初时节游览之景,引出了下片回忆,词人想到过去故人一起游玩,却枉然。
B.“别样芳情”写出了词人对春去之后,绿树成荫、乳鸠稚燕莺歌燕舞的夏初之景也有着喜爱之情。
C.“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一句渲染一种荒凉枯败之景,让词人顿生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感喟。
D.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孤独寂寞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词由景到情,由现在到回忆,写景抒情相得益彰。
2.上片前五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2021-05-08更新 | 77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题型归类-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意

贾岛

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

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

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

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注】①碌碌:忙碌。②三献玉:楚人卞和得璞玉,献之厉王,王以为诳,刖其左足;复献武王,又刖其右足;后献文王,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和氏璧。后用作怀才难遇知音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双转毂”以车轮之转动突出时间飞逝,形象地表达了人生易老之意。
B.“俱”字将志士与良马并提,“不等闲”突显了作者的强烈自信和非凡气概。
C.第六句追问谁是知音,谁有慧眼,透露出了无人赏识而难以建功立业的悲凉。
D.作者用典,是以之鼓励自己不放弃:只要像卞和那样坚持,就可能不被埋没。
2.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清代贺裳有言:“‘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可与魏武《龟虽寿》并驱。”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4-04-20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简卿归天台

刘过

枚数人才难倒指,有如公者又东归。

班行失士国轻重,道路不言心是非。

载酒青山随处饮,谈诗玉麈为谁挥?

归期趁得东风早,莫放梅花一片飞。

[注]①王简卿:南宋诗人刘过的少年之交,此诗为王简卿罢官东归时,诗人为其送别而作。②班行:班列,朝廷内文武官员上朝时的行列。③载酒:化用毕卓“酒船”的典故,语出《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④玉麈:指玉柄拂麈,又称麈尾,古代名士清谈时常执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倒指,指屈指点数,首联一针见血地抨击当朝者,也从侧面赞扬了王简卿是难得的人才。
B.颔联写朝廷不能任用人才,人们只能道路相见,以目示意,显得深刻而沉痛,尖锐而愤懑。
C.颈联陡转笔锋,化用典故,实写友人诗酒隐逸的生活,反映出友人清高雅洁的品格。
D.本诗名为送别,实则借送友人抒写自己对国势江河日下的愤懑,思想性、时代性强烈。
2.简要赏析尾联蕴含的情感。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三首(其一)

李白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注: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禄山攻陷长安。秋天,李白自余杭经金陵、秋浦至浔阳,隐居庐山屏风叠。《金陵三首》即李白这一年过金陵时所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南渡后,建都金陵,代替了旧都长安,诗歌一落笔便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
B.金陵为六朝帝都,遗留着帝王住宅、巍峨宫阙,山势则虎踞龙盘,气象雄壮。
C.金陵景象壮丽,长江天堑波涛汹涌,对此壮观之景,诗人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D.全诗选取的景物时间和空间跨度极大,使得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意蕴更加丰富。
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8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柳

薛能

轻轻须【1】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

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

天钟和气元无力,时遇风光别有情。

谁道少逢知己用?将军【2】因此建雄名。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3】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4】

注释:【1】须:是,自。【2】将军:指西汉周亚夫,曾屯兵名叫细柳的地方。【3】解:能。【4】清霜:指秋天。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诗首句中“轻轻”言新柳身姿轻柔,但句尾的“轻”有轻浮之意。
B.薛诗“柔性”句写柳树比“刚性”的“众木”更易适应环境而生存。
C.薛诗“天钟”句写大自然既赋予柳树以温柔,又赋予它强悍的力量。
D.曾诗“解把”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柳絮高高扬起遮蔽了日光月色。
2.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诗用“众木难成”来反衬柳树的“早成”,表达了他对柳树早熟的好感。
B.薛诗用“别有情”三字引发读者想象柳树逢时生长、风韵宜人的优美景象。
C.曾诗写柳枝借东风飘舞,柳絮漫天,以及预示柳树凋零的过程,意蕴深长。
D.两诗都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诗人的人格追求寄托在对柳树的描写之中。
3.两首诗同样咏“柳”,在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24-05-14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北塘避暑

(宋)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此诗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扣题,交代避暑的时间、地点,次句表现诗人在幽静环境中的飘逸超尘之感。
B.颔联写作者并不借助管弦消遣,而沐浴清风,悠然自得,摆脱了尘寰的炎热和烦恼。
C.颈联借“水鸟得鱼”“岭云含雨”,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一近一远,情理兼备。
D.尾联作者因酒已喝尽,酣然入梦;梦中醒来,感时伤怀,眼前无限江山,徒惹伤感。
2.这首诗蕴含了哪些人生哲理?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合题目,概述还家五年来的景况。春容的鲜妍与病翁的衰老适成对照,所以说“春容恼病翁”。“恼”是本诗的诗眼。
B.颔联写柳绿桃红的早春景色,紧扣题目“早春”。颈联写衰翁在早春时节静居亭馆与漫步溪山的感受,将早春的暖日和风与衰翁居室及出游的活动结合起来写,传出了融洽的春意。
C.尾联表达作者的欣喜,作者用“更入新年”,再次回应早春的主题,也表达出诗人关切民生的感情。
D.人到晚年,体衰多病,精神上也会消沉、颓唐。特别是见到春花秋月、花开花落,更容易感伤。本诗作者虽也慨叹自己是“病翁”,但对春到人间,却充满喜悦之情。
2.杨万里的诗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请选出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一联诗句试作赏析。
2021-04-22更新 | 48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题型归类-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