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汉武帝元光五年。唐蒙上书说上曰:“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甚易。”上许之。乃拜蒙为中郎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上以为犍为郡 是时,邛、筰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筰、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及副使王然于等乘传,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沫、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天子大悦。元鼎六年冬,驰义侯发南夷兵欲以击南越。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当击南越者八校尉,遣中郎将郭昌、卫广将而击之,诛且兰及邛君、筰侯,遂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元封二年。初,上使王然于以越破及诛南夷兵威风喻滇王入朝。滇旁东北有劳深、靡莫,皆同姓相杖,未肯听,数犯使者吏卒。于是上遣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巴、蜀兵击灭劳深、靡莫,以兵临滇。滇王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是时,汉灭两越,平西南夷,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南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上以为犍为郡/
B.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上以为犍为郡/
C.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上以为犍为郡/
D.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上以为犍为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纛,纛是古代皇帝乘舆上的饰物,是饰有牦牛尾或雉尾的大旗,古代帝王的乘舆左边插有大旗,称为“左纛”。
B.夜郎,即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国,中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汉代西南夷中较大的一个部族。
C.郡县,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废除封建,政行郡县制度,将全国分成三十六个郡,郡以下置县,官员由当地推选。
D.建节,执持符节。符节是古代朝廷派遣使者、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时用做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制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派唐蒙进入夜郎,夜郎侯多同同意接受汉朝的管理,汉朝打通南夷;后又派司马相如持节出使西夷地区,邛、筰等国都请求臣服汉朝。
B.汉朝廷派驰义侯准备攻打南越时,且兰酋长发动叛乱,朝廷征调巴、蜀罪犯等原准备进攻南越的八校尉兵,杀了且兰的酋长及邛君、筰侯,平定了南夷。
C.汉武帝派王然于以击败南越和诛杀平定南夷的兵威劝告滇国国王入朝称臣,于是滇王举国投降,汉朝在滇地设置益州郡,让滇王治理滇民。
D.汉朝在打通西南夷的过程中,运用政治经济手段与军事征服相结合策略,对西南夷治理采取了以夷治夷、尊重当地风俗、不征收赋税等办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   
(2)滇旁东北有劳深、靡莫,皆同姓相杖,未肯听,数犯使者吏卒。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本:主旨)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陆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派遣)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周家贫,故往贷(贷:借)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邑金:封邑的租赋税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肆:店铺)!’”

(节选自《庄子·外物》)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累:托付;劳烦)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巾笥:谓以巾包裹,藏入箱箧)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节选自《庄子·秋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B.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C.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D.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在文中是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在的“您”。
B.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命名,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长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它一等的是“公”,低一等的是“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寓言之类;庄周在著书时,善于运用叙事寓情的手法;用语一点儿也不拘束,汪洋态肆,然而都是空话,没有实事。
B.楚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卿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
C.“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亟待教援的人,这个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周对监河侯之流不能急人所急的言行的不满。
D.在楚王派遣两位大臣想请庄周出仕时,庄周说愿意拖着尾巴生活在泥巴里,而不愿意做死后被珍藏在宗庙里供奉的神龟。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2)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5.庄子阐明道理的方法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021-10-1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高级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B.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C.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D.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藏室”是藏书和档案之所。“守藏室之史”即“藏室史”,亦称“征藏史”,“征”是典掌之意,指管理周王朝图书的史官。
B.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系着丝绳的短箭,因系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后来泛指短箭。
C.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师。
D.孝文,是谥号。汉孝文帝是刘恒,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时运来了就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和蓬草一样随风飘转。这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完全相同。
B.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格,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老子的见识远超常人。
C.老子写了5000多字的《道德经》,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之意”,然后潇洒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D.世上学习老子学说的人贬斥儒学,学习儒学的人贬斥老子的学说。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学说只作客观描述,并没有尊老贬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亦无大齐王;唯仪之甚憎者,亦无大齐王。今齐王之罪,其于弊邑之王甚厚,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令仪不得为臣也。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陈轸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至,称病不朝。楚王曰:“张寡人不绝齐乎?”乃使勇士往詈齐王。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曰:“臣闻六百里,不闻六里。”仪曰:“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国不尚全乎?王今已绝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也,国必大伤。”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于杜陵。

(节选自《战国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B.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 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C.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D.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币,文中指礼物。《说文•巾部》:“币,帛也。”“币”本是赠人的纺织品。
B.弊邑,古代对自己的国家以及出生或出守之地的谦称,还用于称臣于他国时自称。
C.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也用于对尊长者和朋辈的敬称,相当于现在的先生。
D.“寡人”是古代王侯对自己的专称,意指天下没有能够与之并列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轸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楚王。面对秦国主动向楚国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认为与齐国绝交不仅会孤立楚国,还会引来秦国和齐国的进攻。
B.陈轸头脑冷静,反对攻打秦国。楚国受骗后,楚王大怒,准备出兵攻打秦国。陈轸表示楚国已经跟齐国绝交,又去责备秦国失信,这样会使齐、秦两国联合起来。
C.张仪狡猾奸诈,离散齐楚联盟。他承诺给楚国土地,促使楚齐绝交。他不但称病不上朝,还辩解说自己本来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可能许诺楚国六百里土地。
D.楚王利令智昏,招致兵败杜陵。楚王不知道张仪分化瓦解之计,轻信张仪六百里土地的承诺,不听群臣劝告,一意孤行,结果楚军在杜陵被三国联军打得惨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
(2)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
2021-09-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杜)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②杜审言:杜甫的祖父。③杨雄、枚皋:西汉文学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C.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的意义多有关联。字是为便于他人称谓,对他人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六经,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论语》。因《乐经》失传,故称“五经”。
C.徙,徙居,搬家,迁徙。也指流徙,即古代的流放刑罚,流放有罪之人到边远地区。
D.金銮殿,唐代宫殿内有金銮殿,是文人学士待诏之所。后来小说戏曲中泛称皇帝接受朝见的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少时生活贫困,但很有才能。他没有考取进士,滞留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杜甫进献三篇赋。
B.杜甫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体现出他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C.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后李白得到玄宗厚爱,多次宴请,可他狂骜不驯,常和酒友在闹市上喝得烂醉。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他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等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脱靴。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2)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禛

先生姓梁氏,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辩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固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论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子辈皆为赋诗。未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东诗云:“燕台襆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帖,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操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中,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B.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娇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C.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D.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旧时称人名字,生曰“名”,死曰“讳”。君亲之名,其在世时也讳。
B.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乡试,明清两代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一般在三月举行,故又称“春闱”。
D.廷珪墨,南唐墨官李廷珪所制之墨,坚如玉,纹如犀,自宋以来推为第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熙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寒微,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熙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爱民如子,政绩斐然;曾经到秦地巡视茶马事宜,不侵占一文钱。
C.梁熙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去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熙深研佛典,志愿清雅。他博览佛经,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
(2)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2021-07-0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以大理少卿召,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泰疏曰:今朝廷清明相继窃发至烦大兵翦灭良由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以并缘科敛为急豪民以兼并害之海贼以剥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诏奖谕之。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庆元四年,复主管冲佑观。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朝廷清明/相继窃发至烦/大兵翦灭/良由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以并缘科敛为急/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
B.今朝廷清明/相继窃发/至烦大兵翦灭/良由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以并缘科敛为急/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
C.今朝廷清明/相继窃发/至烦大兵翦灭/良由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以并缘科敛为急/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
D.今朝廷清明相继/窃发/至烦大兵翦灭/良由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以并缘/科敛为急/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指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与南宋对峙,后被蒙古族所灭。
B.行在,既指天子所在地,也指天子巡行之地。北宋沦亡后,宋高宗建立南宋,定都临安,称之为行在,有临时之意。
C.大理,即大理寺,古代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为大理寺卿,位在九卿之上。秦汉称廷尉,北齐称大理寺,历代因之。
D.江右,古代江西的别称,古时在地理上以西为右,以东为左,因江西在长江以西,以此得名,又如江左即江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具忠肝义胆。生于金人统治的山东,参加义军,后来带着耿京的奏表归宋,又深入敌营活捉了叛将。
B.辛弃疾有政治远见。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
C.辛弃疾为官爱民。抑制豪强强买强卖,出官钱借贷给百姓而不用子孙偿还,降低粮价赈济灾民。
D.辛弃疾擅长写词。他有很高的文学成就,著有《稼轩集》,词风悲壮激烈,表现了英雄的豪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2)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
2021-05-2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山西省高考名校联考押题卷(三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桑维翰,洛阳人。身短面广,非常人,既壮,每对鉴自叹:“七尺之身,安如一尺之面!”试进士,有司嫌其姓,黜之。或劝勿试,翰持铁砚示人:“铁砚穿,乃改业。”唐同光中,登进士第。高祖领河阳,辟为掌书记,历数镇皆从,及建义太原,首预其谋。复遣为书求援于契丹,果应之。及高祖建号,知枢密院事。幸夷门,范延光据邺叛,人心恟恟。翰从容谈论,怡怡如也,时皆服其度量。杨光远平邺,朝廷虑兵骄难制,翰请速散其众,寻移光远镇洛阳。因授翰检校司空,兼侍中,出为相州节度使。吐浑都督白承福为契丹所迫,举众内附,高祖方通好于契丹,拒而不纳。镇州节度使安重荣患契丹之强,密与吐浑结,是时,荣有飞扬跋扈之志。荣抗表请讨契丹,且言吐浑之请。高祖览表,犹豫未决。翰知荣畜奸谋,乃密上疏。高祖传密旨于翰:“今省所奏,释然如醒。朕计已决,卿可无忧。”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由是浇竞辈得以兴谤,间言稍入,翰渐见疏忌。寻以冯玉为枢密使,以分翰之权。后因帝微有不豫,翰曾密遣中使达意于太后,请为皇弟重睿择师以教道之,帝疑之。俄玉作相,与翰同在中书。会舍人卢价秩满,玉乃下笔除价为工部侍郎,翰不暑名,玉竟除之,自此翰与玉不相协。帝以重睿择师傅言于玉,玉遂以词激帝。寻出翰为开封府尹。开运三年,王师降契丹。张彦泽以前锋骑陷都城,利翰家财,遣兵守之,终为彦泽所害,年四十九。

(节选自《旧五代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
B.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
C.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
D.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洛阳,因地处洛水之南而得名,又称洛邑、雒阳、洛京等,历史上多个王朝在此建都。
B.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C.契丹,发源于我国东北的游牧民族。唐末,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后称帝,国号契丹。
D.节度使,古代官名,在唐时可总揽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财政,北宋以后职能逐渐弱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维翰相貌奇特,胸怀大志。他长相不同于一般人,身材短小面部宽长,在科举道路上虽遇挫折却矢志不渝,最终高中。
B.桑维翰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范延光占据邺城造反时,众人都心神不定,人心浮动,而桑维翰却面不改色,淡然处之。
C.桑维翰追随高祖,深得信任。他做掌书记时就在高祖阵营,首先参与谋划高祖登基,后秘密上书助高祖决断安重荣一事。
D.桑维翰被人陷害,遭到猜忌。少帝时,因受宵小之辈离间而被少帝疏远,又因少帝生病时为皇弟出谋划策而被少帝怀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劝勿试,翰持铁砚示人:“铁砚穿,乃改业。”
(2)张彦泽以前锋骑陷都城,利翰家财,遣兵守之,终为彦泽所害,年四十九。
2021-05-1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牧,字牧之,善属文。第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复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是时,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会昌中,黠戛斯破回鹘,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遂取之,以为:“两汉伐,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德裕善之。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牧复移书于德裕,以“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成德军世与昭义为敌,王元达思一雪以自奋,然不能长驱径捣上党,其必取者在西面。今若以忠武、武宁两军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润弩手二千,道绛而入,不数月必覆贼巢。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袭取。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复乞为湖州刺史。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从兄悰更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卒,年五十。

(节选自《新唐书·杜牧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B.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C.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D.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良方正,汉朝推选的一种举荐人才的制度。唐朝沿用,设贤良方正科。
B.判官,地方长官的僚属。唐朝节度、团练等使皆有判官来辅助处理事务。
C.会昌,唐武宗的年号。年号是一种古代纪年方式,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D.虏,中国古代对敌对的南方外族的贬称。有时也与“胡”连用,即“胡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才能突出,受人赏识。他考中进士科,又中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奏他担任江西团练府巡管,宰相李德裕一直认为他是奇才。
B.杜牧议论时局,切中要害。藩镇官员傲慢不守法度。杜牧认为这样的时局是长庆以来朝廷政策导致的,提出处理藩镇问题的建议。
C.杜牧颇有谋略,献计败敌。他劝说李德裕在夏季进攻匈奴,他的这项建议受到采纳。后来,他献计给李德裕,击败了刘稹。
D.杜牧性格刚正,气节不凡。他博通古今,敢于纵论天下大事,也善于剖析利弊,但是由于他正直坦率,当时没有人帮助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
(2)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
2021-05-0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四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伸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B.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C.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D.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为古代帝王庙号之一。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B.封邑,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也叫“采地”“采邑”“食邑”。
C.四维,这里指管仲主张的“礼、义、廉、耻”四个社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D.山戎,又称北戎,匈奴的一支,中国春秋时期北方的一支较强大的少数民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年轻的时候,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即使常常被管仲占便宜,也始终不计较。
B.管仲曾侍奉齐国公子纠,公子小白立为桓公后,公子纠被杀,管仲也因此被囚禁,后被恒公起用。
C.本文通过“伐楚”“令燕修召公之政”“柯地盟会”等典型事例,写出了管仲外交方面的政治才能。
D.鲍叔牙推荐了管仲,而管仲让他居于自己之下,做自己的下属,这种行为遭到了天下人的批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