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八年,吐蕃赞普弃宗弄赞[注]始遣使朝贡。弄赞弱冠嗣位,性骁武,多英略,邻国皆宾伏之。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往抚慰之。见德遐,大悦。十二年,闻突厥及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许。使者既返,言于弄赞曰:“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有相离间,由是礼薄,遂不许嫁。”弄赞发兵以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其国人畜并为吐蕃所掠又率其众二十余万顿于松州西境遣使贡金帛云来迎公主谓其属曰:“若大国不嫁公主与我,即当入寇。”都督韩威轻骑觇贼,反为所败,边人大扰。太宗遣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进达先锋自松州夜袭其营,斩千余级。弄赞大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弄赞乃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高宗嗣位,授弄赞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进封宾王。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并许焉。

(节选自《旧唐书·吐蕃传》)

[注]赞普,吐蕃王号;弃宗弄赞,即松赞干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弄赞发兵以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其国人畜并为吐蕃所掠/又率其众二十余万/顿于松州西境/遣使贡金帛/云来迎公主/
B.弄赞发兵以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其国/人畜并为吐蕃所掠/又率其众二十余万/顿于松州西境/遣使贡金帛/云来迎公主/
C.弄赞发兵以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其国/人畜并为吐蕃所掠/又率其众二十余万/顿于松州西境/遣使贡金帛云来/迎公主/
D.弄赞发兵以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其国人畜并为吐蕃所掠/又率其众二十余万/顿于松州西境/遣使贡金帛云来/迎公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贡,又称进贡,是地方臣服于中央统治者或属国臣服于宗主国的表示。
B.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以示成年,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C.太宗,李世民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D.《诗》,即《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分风、雅、颂三部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吐蕃赞普弃宗弄赞勇武多智,邻国都臣服;贞观八年,弃宗弄赞开始派使者来唐朝,太宗也派外交官冯德遐去吐蕃抚慰弃宗弄赞,弄赞见了非常高兴。
B.弃宗弄赞为娶大唐公主,不惜以武力相逼,被太宗派遣的左武卫将军牛进达的主力部队斩杀一千多人;受到震慑的弃宗弄赞退兵后,派遣使者来谢罪。
C.贞观十五年,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弃宗弄赞,派礼部尚书李道宗主持婚礼并送公主入吐蕃;弃宗弄赞亲自到河源迎接公主,执子婿之礼,态度非常恭敬。
D.弃宗弄赞以娶得公主为荣,为公主建造了城邑并做出诸多改变;高宗即位后,先后被封为西海郡王、宾王,他向高宗请求蚕种及各种工匠也得到同意。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遣使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许。
5.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弃宗弄赞采取了哪些改进措施?
2023-06-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空马赵,赵以为守相。秦下甲而攻赵。司马空说赵王曰:“文信侯相秦,臣事之,为尚书,习秦事。今大王使守小官,习赵事。请为大王设秦、赵之战,而亲观其胜。赵孰与秦大?”曰:“不如。”“民孰与之众?”曰:“不如。”司空马曰:“然则大王之国,百举而无及秦者,大王之国亡。”赵王曰:“卿不远赵,而悉教以国事,愿于因计。”司空马曰:“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臣请大王约从。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赵王曰:“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司空马曰: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司空马曰:“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自请。”

司空马去赵,渡平原。平原津令郭遗劳而问:“秦兵下赵,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曰:“以上客料之,赵何时亡?”司空马曰:“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

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武安君死五月,赵亡。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
B.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
C.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
D.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司空马之赵”与“民孰与之众”两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而亲观其孰胜”与“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孰”字含义相同。
C.“而悉教以国事”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两句中的“悉”字含义不相同。
D.约从,邀约合纵,战国时齐楚等国联合抗秦称合纵,后引申为缔结盟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马逃往赵国后,赵王让他代理相国,正值秦国调动兵马进攻赵国,于是司空马前去劝说赵王,为他出谋划策。
B.司空马曾担任秦国的相国,熟悉秦国的情况,也知道赵国实力不及秦国,于是提出了用一半国土贿赂秦国的应对策略。
C.在赵王表示反对贿赂秦国之后,司空马提出让自己带领赵国的军队去抗击秦国,却遭到了赵王的拒绝,司空马于是离开了赵国。
D.司空马经过平原津时,郭遗向他打听战事,司空马认为赵国很快就要灭亡,果然在武安君死后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
②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
5.请简要陈述司空马想实行赂秦之策的理由。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太史公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B.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C.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D.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文中意为升官。一般指官职的调动,古代有贵右贱左之说,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B.赭衣,在古代只有囚犯才穿的衣服,用赤土染成赭色,后来借用为囚犯的代称。
C.景帝,这是用谥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庙号、年号、封号等来指称。
D.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一般士死叫“不禄”,地位不同,叫法也就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叔以严谨廉洁为乐,喜欢与人交游,被层层推荐给赵王张敖,任职郎中,因德行突出而被赵王看重。
B.高祖傲慢无礼,赵王臣属密谋刺杀却被发觉,赵王被逮捕后,田叔甘冒罪及三族的危险,装扮成家奴追随赵王。
C.田叔被赵王张敖推荐给高祖时,才能胜过朝廷很多大臣,故而先后被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的国相,施政才能被皇帝赞赏。
D.田叔刻意公开袒护鲁王,从而使鲁王羞愧而自愿偿还百姓财物;又故意不在馆舍休息,以此来讽劝鲁王不要大肆游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2)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
2022-07-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4 . 刘善明,平原人。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年四十,刺史刘道隆辟为治中从事。父怀民谓善明曰:“我既知汝立身,复欲见汝立官也。”善明应辟,仍举秀才。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秦始初,徐州刺史薛安都反,青州刺史沈文秀应之。时州治东阳城,善明家在内,不能自拔。伯父弥之起义背文秀。善明密契收集门宗部曲,得三千人,夜斩关奔北海。文秀既降,除善明为电骑校尉,出为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民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渡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许。朝廷多哀善明心事。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沈攸之反,太祖深以为忧。善明献计曰:“沈攸之暗于兵机,人情离怨。贼之根本既灭,枝叶岂久?”事平,太祖召善明还都,谓之曰:“卿策沈攸之,虽复张良、陈平,适如此耳。”仍迁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太尉右司马。齐台建,为右卫将军,辞疾不拜。司空褚渊谓善明曰:“高尚之事,乃卿从来素意。今朝廷方相委待,证得便学松、乔邪?”善明曰:“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勠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廊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太祖践阼,以善明勤诚,封新途伯,邑五百户。善明身长七尺九寸,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床榻几案,不加划削。建元二年卒,年四十九,遗命薄殡。赠左将军、豫州刺史,谥烈伯。

(选自《南齐书·刘善明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B.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C.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D.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原为中央对地方行使监督和控制的监察官员,后演变为地方军事和行政长官。
B.郭,本义是指在城市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中国古代把内城称为城,外城称为郭。
C.持丧,护丧;服丧。古代服丧制度的规格、时间是严格按照亲疏远近来制定的。如期,穿一年孝服的亲族,小功服,为穿三个月孝服的亲族。
D.践阼,指走上阼阶主位,后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即位、登基,亦作“践胙”“践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善明少有才气,淡泊功名。刘善明年少时就有名气,但拒绝刺史见面的要求;后来又以生病为借口推辞右卫将军的职务。
B.刘善明熟谙敌情,分析准确。刘善明对沈攸之叛乱一事分析透彻,判断准确。在乱事平定后,太祖认为张良、陈平再世,也不过如此。
C.刘善明事母至孝,深得同情。刘善明因为母亲被北虏迁到桑乾很是悲哀,获得同僚理解,后来他流泪推荐田惠绍出使赎回母亲。
D.刘善明决策果断,生活简单。青州沈文秀叛乱时刘善明果断带领门宗三千人连夜出关;他对生活要求不高,住的屋舍很简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明应辟,仍举秀才。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
(2)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民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
2022-05-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5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武帝元朔三年。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乡月氏西走,至大宛。大宛为发导译抵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并南山,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上拜骞为太中大夫,甘父为奉使君。张骞具为天子言西域诸国风俗,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之属,皆大国,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遣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元鼎二年,浑邪王既降汉,自盐泽以东空无匈奴,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厦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遣之他旁国。骞既至乌孙,昆莫见骞,礼节甚倨。骞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兄弟,共距匈奴。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及诸旁国。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是岁骞还,拜为大行。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

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B.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C.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D.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朔,可指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此指汉武帝刘彻使用的年号。
B.单于,是匈奴人对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后用于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通称。
C.拜,是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也用于授官或通过一定的仪式结成某种关系。
D.持节,“节”指代表皇帝身份的符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为联络月氏共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历经曲折找到大月氏,而此时大月氏占领大夏的部分土地,没有报复匈奴之心。
B.张骞从大月氏回国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抓获,后逃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为汉朝对西域的国策提供了建议。
C.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去往西域的道路变得畅通。汉武帝接受了张骞招纳西域各国为藩臣的建议,派张骞携带财物,再次出使西域。
D.乌孙的朝中大臣长期以来都畏惧匈奴,加上不了解汉朝,因此拒绝与汉朝交好,但张骞分别派副使与西域其他国家建立了来往关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
(2)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涿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常山赵云,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备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十九年夏五月,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将兵溯流克巴东。至江州,破巴郡太守严颜,生获之。飞呵颜曰:大军既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容止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德阳。备围城数十日,使从事中郎涿郡简雍入说刘璋。时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与简雍同舆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备迁璋于公安,尽归其财物,佩振威将军印绶。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有删改)


【注】①城,这里指成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B.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C.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D.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郡,古代行政区域名称,秦朝实行郡县制,郡比县等级高。
B.汉室,汉朝。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C.孤,中国古代王侯自称为孤,也指幼年丧母,这里指前者。
D.戎,泛称中国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这里即此意;还称兵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见到常山人赵云,认为他才能出众就真诚接纳他。赵云跟随刘备来到平原,为他统领骑兵,得到重用。
B.刘备拜访诸葛亮,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诸葛亮出谋划策,建议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与孙权结盟,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观察时局变化。
C.刘备和诸葛亮情谊日益亲密,关羽、张飞心里不高兴,刘备用鱼水的关系打比方,希望他们不要再说了,但关羽、张飞始终心怀抱怨。
D.刘备围困成都几十天,派涿郡人简雍进城劝降刘璋。当时,官吏和百姓都愿意死战到底,但刘璋为百姓着想,于是打开城门,投降了刘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2)飞呵颜曰:“大军既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
5.张飞为什么没有砍巴郡太守严颜的头而释放了他?请简要说明。
2021-11-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金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明年正月,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后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孳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B.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C.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D.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化,是指皇帝年号。
B.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C.勤王:指的是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
D.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每月月亮圆的那一天叫“望”,每月初一叫“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出身名门,年少有为。父亲是成化十七年状元,王守仁十五岁时就出游居庸关、山海关,纵览山川;二十岁考中乡试,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
B.王守仁仕途坎坷,受人拥戴。因上奏章营救戴铣等人而触怒刘瑾,王守仁遭贬谪;任龙场驿丞时,王守仁改变旧的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当地民众爱戴。
C.王守仁有勇有谋,出奇制胜。正德年间,南中地带盗贼蜂拥而起,王守仁率兵驻扎上杭,佯装撤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捣敌营,俘获斩杀敌军有七千多人。
D.王守仁天姿聪颖,有所建树,在被贬到龙场时,因没有书读,王守仁就推究已学的知识,悟出了格物致知的内涵,创立了“阳明学”,很多人跟随学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
(2)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
5.王守仁平定宁王叛乱为何会取得成功?请简要说明。
2021-10-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邓愈,初名友德,为赐名。父顺兴,据临濠,与兵战死,兄友隆代之,复病死,众推愈领军事。愈年甫十六,每战必先登陷阵,军中咸服其勇。太祖起滁阳,愈自盱眙来归,授管军总管。从渡江,克太平,略定溧阳、溧水,下集庆,取镇江,皆有功。进广兴翼元帅,出守广德州,破长枪帅谢国玺于城下。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再迁佥行枢密院事。友谅抚州守将邓克明为吴宏所攻,遣使伪降以缓师。愈知其情,卷甲夜驰二百里,比明入其城。克明出不意,单骑走。愈号令严肃,秋毫不犯,遂定抚州。克明不得已降。会友谅丞相胡廷瑞献龙兴,改洪都府,以愈为江西行省参政守之,而命降将祝宗、康泰以所部从。二人初不欲降,及奉命从徐达攻武昌,遂反。舟次女儿港,趋还,乘夜破新城门而入。愈仓卒闻变,以数十骑走,数与贼遇。从骑死且尽,窘甚。连易三马,马辄踣。最后得养子马乘之,始得夺抚州门以出,奔还应天。太祖弗之罪也。既而徐达还师复洪都,复命愈佐大都督朱文正镇之。其明年,友谅众六十万入寇,楼船高与城等,乘涨直抵城下,围数百重。愈分守抚州门,当要冲。友谅亲督众来攻,城坏且三十余丈,愈且筑且战。敌攻益急,昼夜不解甲者三月。太祖自将来援,围始解,论功与克敌等。太祖已平武昌,使愈帅兵徇江西未附州县。从常遇春平沙坑、麻岭诸寨,进兵取吉安,围赣州,五月乃克之。进江西行省右丞,时年二十八。兵兴,诸将早贵未有如愈与李文忠者。

(节选自《明史•邓愈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B.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C.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D.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为帝王庙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B.元,是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C.丞相,古代官名,丞相通常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D.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州一级。如辛弃疾词中有“烽火扬州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愈的父兄都曾担任据守临濠的军中统领,都在与元兵作战中英勇牺牲。邓愈年幼时,就被众人推举为军事统领。
B.邓愈率军归附太祖,跟随太祖渡江,先后攻克、平定了太平、溧阳、溧水、集庆、镇江等地,因功升任广兴翼元帅。
C.苗军统帅杨完者带领十万兵力向邓愈发动进攻,被邓愈和胡大海联合击败。
D.邓愈未及而立之年却已屡立战功,二十八岁时就担任了江西行省右丞。像他这样年轻就扬名显达的将领不多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最后得养子马乘之,始得夺抚州门以出,奔还应天。太祖弗之罪也。
②敌攻益急,昼夜不解甲者三月。太祖自将来援,围始解,论功与克敌等。
2021-07-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畋字台文,荥阳人也。年十八登进士第,释褐汴宋节度推官。二十二,吏部调选,又以书判拔萃授予渭南尉、直史馆事。大中朝,白敏中、令狐绚相继秉政十余年,素与德裕相恶,凡德裕亲旧多废斥之,畋久不偕于士伍。咸通中,令狐绚出镇,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入朝为户部员外郎。右丞郑薰,令狐之党也,摭畋旧事覆奏,不放入省。畋复出为从事。咸通九年,刘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转户部郎中。后迁中书舍人。十年,王师讨徐方,禁庭书诏旁迕,畋洒翰泉涌,动无滞思,言皆破的,同僚阁笔推之。僖宗乾符五年,黄巢起曹、郓。六年,陷安南府据之。广明元年冬,贼陷京师,僖宗出幸。畋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中和元年二月,贼将尚让、王璠率众五万,欲攻凤翔。畋预知贼至,令大将李昌言等伏于要害。贼以畋儒者,步骑长驱,部伍不整。畋以锐卒数千,陈于高冈,虚立旗帜,延袤数里。距贼十余里,伐鼓而阵。贼不之测众寡,始欲列卒而阵,后军未至,而昌言等发伏击之,其众大挠。日既晡矣,岐军四合。追击于龙尾陂,贼委兵仗自溃,斩馘万计。时畿内诸镇禁军尚数万,贼巢污京师后,众无所归。畋承制招谕,诸镇将校皆萃岐阳。畋分财以结其心,与之盟誓,期匡王室。又传檄天下。时驾在坤维音驿阻绝以为朝廷无能复振及畋传檄诸藩耸动各治勤王之师巢贼闻之大惧自是贼骑不过京西其年冬,畋暴病,后薨于郡舍,时年五十九。

(节选自《旧唐书·郑畋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驾在坤维/音驿阻绝/以为朝廷无能复振/及畋传檄/诸藩耸动/各治勤王之师/巢贼闻之大惧/自是贼骑/不过京西/
B.时驾在坤维/音驿阻绝/以为朝廷无能复振/及畋传檄诸藩/耸动各治勤王之师/巢贼闻之大惧/自是贼骑不过京西/
C.时驾在坤维/音驿阻绝/以为朝廷无能/复振及畋/传檄诸藩/耸动各治勤王之师/巢贼闻之大惧/自是贼骑不过京西/
D.时驾在坤维/音驿阻绝/以为朝廷无能复振/及畋传檄/诸藩耸动/各治勤王之师/巢贼闻之大惧/自是贼骑不过京西/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谓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科举时代称进士及第授官为释褐。
B.书判,是唐朝隶部选官时考核的标准。“书”指写字是否端庄有力、美观大方,“判”指文理是否优长。
C.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是主要负责农田、水利、户籍、赋税、俸饷等的机关。
D.畿内,古称王都及其周国千里以内的地区,又称京畿,也泛指国都周围的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畋入仕较早,长期不受重用。他十八岁就考中进士,走上了仕途,但是仕途不顺,很长时间都得不到重用,直到刘瞻当上宰相之后,才任户部郎中。
B.郑畋能书善写,才能令人信服。朝廷的军队讨伐徐州时,需要大量拟写诏书,郑畋构思迅速,挥笔书写,所言俱切中要旨,同僚纷纷上奏朝廷举荐他。
C.郑畋虽为儒生,但也擅长军事。面对敌人的进攻,他预先命令大将埋伏于要害之地,然后虚张声势,摆开阵势,趁敌人立足未稳之际,伏兵出击,令敌人陷入混乱。
D.局势混乱之际,郑畋稳定人心。黄巢占领京城,一时群龙无首。郑畋先是将各将领召集到岐阳,与他们结盟起誓,匡扶王室,然后又传令天下,令诸藩勤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右丞郑薰,令狐之党也,摭畋旧事覆奏,不放入省。
(2)日既晡矣,岐军四合,追击于龙尾陂,贼委兵仗自溃,斩馘万计。
2021-07-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劢字文约,喜愠不形于色。位太子洗马,母忧去职,殆不胜丧。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或遇风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家人不能禁。景特所钟爱,曰:“吾百年后,其无此子乎。”使左右节哭。服阕,除太子中舍人。景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劢乃奔波,届于江夏,不进水浆者七日。庐于墓所,亲友隔绝。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称。宣城内史,郡多猛兽,常为人患,及劢在任,兽暴为息。又迁豫章内史,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至新淦县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盘擎鳅鱼,自送舟侧奉上之,童儿数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及劢至,纤豪不犯,岁十余至。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自劢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武帝叹曰:“朝廷便是更有广州。”有诏以本号还朝,而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未几,文彻降附。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仍以为高州,以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征为太子左卫率。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少交结,唯与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善。卒于道,赠侍中,谥曰光侯。

(节选自《南史·萧劢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B.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C.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D.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人们谨守“事死如事生”的原则,为官者为父母守孝一般要解除官职,“服阕”意味着守丧完毕,可以重新任职。
B.薨,是诸侯死的讳称。依照周礼,“死”在讳称上按尊卑分为五个等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C.迁,泛指官职的升降和调动。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左迁”“迁谪”表示贬官;“右迁”“迁除”表示升职。
D.敕,指帝王的诏书、命令。在古语中,与“敕”组成的词一般与皇帝有关,如“敕书”指皇帝行文给臣僚的文书,“敕符”指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劢为子至孝,守丧尽礼。他在为母亲守孝时因无力承担丧事而痛苦不堪,常常到母亲墓前表达哀思;父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结庐而居,断绝亲友往来。
B.萧劢为政有方,深受爱戴。他因善于治政而被称颂,其治所豫章郡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男女守礼;做广州刺史离任之时,无论老少皆至情相送。
C.萧劢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到广州任职后,一除此前官员贪得积弊,因他丝毫不侵扰、盘剥,外国商船来往频繁;一年里多次向朝廷进奉,供给国家军政所需。
D.萧劢为人大度,博闻强识。随从曾经将菜汤不慎洒到他身上,他并未怪罪;他治学勤奋,刘显曾经拿着书提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
(2)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
2021-06-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