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方山子传》)


[注]①光、黄:指光州和黄州。②朱家、郭解:西汉著名游侠。③傥:或许,可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B.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D.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闾,古代户口编制单位,二十五家为闾,引申为乡里、家乡。闾里,泛指民间。
B.方山冠:汉时祭祀宗庙时乐师所戴的帽子,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C.谪居:谪,特指贬官降职或流放。谪居,指官员到外地任职。
D.公侯:古代爵位名。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往往因时而异。文中指官位高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立志驰骋当世,晚年却安贫乐道、心境恬淡,活得洒脱满足。
B.方山子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粗茶淡饭,不与世人来往,这表现了他“隐士”的特点。
C.作者回忆十九年前,在岐山下看见方山子独自纵马向前,只一箭就射中了鹊儿,表现了方山子“游侠”的特点。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其“不遇”,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时心态的一种折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2022-12-04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生,性复豪爽,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不习                      治:经营
B.环萧然                         堵:墙壁
C.构者莫之为胜               夙:素常
D.至余家                         延:延迟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       
①饮酒歌呼穷日夜                                        ②窘极,则以书易米
③夙构者莫之为胜                                        ④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⑤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⑥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敬梓生性聪明,读书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得到安徽巡抚赵国麟的赏识,但他却无意进取功名。
B.吴敬梓家境不错,继承了不少家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年之内耗尽家产,生活开始穷困起来。
C.吴敬梓善交文士,但对当时流行的八股文深恶痛绝,因而那些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他。
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4.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②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
2022-09-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师大乌兰察布集宁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曲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己
B.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人物栩栩如生,情节波澜起伏,充分体现了《左传》写人叙事的高超技巧。
B.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处于危险的境地,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在郑伯面前举荐了“千里马”烛之武。
C.郑伯从谏如流,他面对烛之武的牢骚,没有表达不满,而是自责,情真意切,又分析利害关系,最终感动了烛之武。
D.烛之武在劝说秦伯退军时,既提到要维护郑国的利益,又处处为秦国着想,机智善辩,不卑不亢。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022-07-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满洲里市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项伯尝杀人,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①。

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②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霸上。

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良曰:“沛公诚欲背项王邪?”沛公曰:“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也,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良因要项伯见沛公。沛公与伯饮,为寿,结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王,所以距关者,备它盗也。

汉六年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未尝有战斗功,乃言于高帝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节选自《汉书·张良传》)


【注】①厩(jiù)将:主管马匹的军官。②缟素:白色的衣服。这里是朴素之义。
1.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汉六年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B.汉六年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C.汉六年/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D.汉六年/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良家僮三百人。     破:打败
B.项伯尝杀人,良匿。     从:跟从
C.沛公乃还霸上。            军:驻扎
D.秦地可也。                  王:称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重情重义。张良年少时,不曾在韩国做官,但韩被灭之后,家人惨遭不幸,他用尽家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报仇。
B.张良敢于劝谏。刘邦因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在秦国。樊哙劝谏,刘邦已经听取樊哙的进谏,后张良再次劝谏,于是沛公还军霸上。
C.张良为人忠诚。在得知项羽要攻打沛公的消息后,他放下个人安危,主动告知沛公,且冷静地为沛公分析状况、出谋划策。
D.张良为官正直。汉高帝想要封他三万户人口的封地,张良自认为自己没有战功,只是尽臣子本分,故而推辞,后被封为留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2)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
2022-07-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佯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王稽曰:“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雎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王稽辞魏去,过载范雎入秦。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范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摘编自《史记·范雎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B.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C.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D.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说,是指某人陈述自己的建议、主张,并希望被采纳、实施,并且借此谋得利益。
B.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C.谒者,即官名,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可见王稽和秦昭王的关系。
D.微行,旧时谓帝王或有权势者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从而看到更多社会真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出身贫寒,官至相国。年轻时,想凭借才学建功立业,无奈家庭贫寒,长时间找不到晋升的机会,但最终他官至秦国宰相。
B.范雎逆转人生,恩人相助。在范雎的生命长河里,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守者”、同乡郑安平、秦国谒者王稽都是改变其命运的人。
C.范雎隐藏自己,给人机会。须贾不问青红皂白,认定范雎是告密者,致使范雎差点丢了性命,但是他再次面对须贾时却给其以机会。
D.范雎隐忍受辱,胸有大志。他因为一时不慎做错事而被猜疑,遭受板子、荆条抽打,又被扔进茅厕,受尽屈辱,但是他心存希望、相信未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
(2)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
2022-07-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寻知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百姓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画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来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康,今南京市的古称。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不同。
B.奏疏,臣子向皇帝的奏折,其中可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
C.缗钱,可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在汉代也可以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又可泛指税金。
D.长短句,文中指词。词是一种韵文文体,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关注民生。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给皇帝上疏,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辛弃疾忠心国事。他奉命筹建飞虎军时,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解除了皇上疑虑。
C.辛弃疾注重大局。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谢源明不顾幕僚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
D.辛弃疾很有文才。辛弃疾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并写了《九曲櫂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2)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2022-02-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替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余贱,亦可渐纤河东贵案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普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
B.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
C.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
D.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即《春秋》,被人们奉为儒家经典,与《诗》《书》《礼》《易》并称“五经”。
B.起居注,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流传下来的很少。
C.有司,可泛指官吏。中国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D.中书,此处指中书省。宋仍沿用唐三省六部制,但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已有名无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强识好学,聪慧过人。他七岁时,就凛然像个成人,向别人讲《左氏春秋》,回家后讲给家人,都能说出其中的大意。
B.司马光崇尚俭朴,不喜华靡。刚满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参加朝廷安排的闻喜宴惟独他不戴花,在同列的劝说下才戴上一枝。
C.司马光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郭恩因轻敌冒进连累了庞籍获罪,司马光就三次上书皇帝承担责任,没有得到朝廷同意。
D.司马光直言敢谏,不惧生死。他明知向皇帝进言立嗣是必死的罪名,仍继范镇之后向皇帝进谏,后又当面向皇帝进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2)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2022-01-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帝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受禅之初,颇好微行,或谏其轻出。曰:“帝王之兴,自有天命,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我终日侍侧,不能害也。”既而微行愈数有谏辄语之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

一日,罢朝,坐便殿,不乐者久之。左右请其故。曰:“尔谓为天子容易耶?早作乘快误决一事,故不乐耳。”汴京新宫成,御正殿坐,令洞开诸门,谓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见之。”

吴越钱俶来朝,自宰相以下咸请留俶而取其地,帝不听,遣俶归国。及辞,取群臣留俶章疏数十轴,封识遗俶,戒以途中密观,俶届途启视,皆留己不遣之章也。俶自是感惧,江南平,遂乞纳土。

南汉刘鋹在其国,好置鸩以毒臣下。既归朝,从幸讲武池,帝酌卮酒赐鋹。鋹疑有毒,捧杯泣曰:“臣罪在不赦,陛下既待臣以不死,愿为大梁布衣,观太平之盛,未敢饮此酒。”帝笑而谓之曰:“朕推赤心于人腹中,宁肯尔耶?”即取鋹酒自饮,别酌以赐鋹。

晚好读书,尝读二典,叹曰:“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乎!”谓宰相曰:“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自今诸州决大辟,录案闻奏,付刑部覆视之。”遂著为令。

乾德改元,先谕宰相曰:“年号须择前代所未有者。”三年,蜀平,蜀宫人入内,帝见其镜背有志“乾德四年铸”者,召窦仪等诘之。仪对曰:“此必蜀物,蜀主尝有此号。”乃大喜曰:“作相须读书人。”由是大重儒者。

(选自《宋史·太祖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微行/愈数有谏/辄语之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
B.既而微行愈数/有谏辄语之/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
C.既而微行愈数/有谏/辄语之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
D.既而微行愈数/有谏/辄语之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宋太祖接受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
B.二典,是《尚书》中《尧典》《舜典》的合称。典是指有垂范价值的重要文献书籍。
C.刑部,隋以后官制中的一个司法部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D.改元,指中国历史上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赵匡胤当皇帝后喜欢便装私访,臣下劝他不要轻易出去,宋太祖对属下的规劝不予回应,便装出宫的次数更多了。
B.宋太祖堪称明君,他因自己错误决断一事,在便殿向左右说自己的内心就像洞开的殿门,稍有邪思杂念,人人都看得见。
C.宋太祖不听大臣劝告而放归吴越钱俶使其感动,赐酒南汉刘鋹推心置腹,都可说明他不喜欢用阴谋诡计来实现某种目的。
D.宋太祖看到当时朝廷对违法杀人的人置之不问,于是立法令规定,从今以后判决死刑的案卷一定要上报刑部复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辞,取群臣留俶章疏数十轴,封识遗俶。
(2)帝笑而谓之曰:“朕推赤心于人腹中,宁肯尔耶?”
5.宋史对宋太祖评价很高:“考论声明文物(声教文明与典章制度)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概括上文中宋太祖以哪些表现赢得如此高的评价。
2022-01-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尚之,字彦德,庐江灊人也。少时颇轻薄,好摴蒱,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为陈郡谢混所知,与之游处。家贫,起为临津令。高祖领征西将军,补府主簿。从征长安,以公事免,还都。以从征之劳赐爵都乡侯。少帝即位,为庐陵王义真车骑咨议参军。义真与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等不协,每有不平之言,尚之谏戒,不纳。义真被废,入为中书侍郎。尚之雅好文义,从容赏会,甚为太祖所知。彭城王义康欲以司徒左长史刘斌为丹阳尹,上不许。乃以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女适刘湛子黯,而湛与尚之意好不笃。湛诛,迁吏部尚书。时左卫将军范晔任参机密,尚之察其意趣异常,白太祖宜出为广州,若在内衅成,不得不加以鈇钺,屡诛大臣,有亏皇化。上曰:“始诛刘湛等,方欲超升后进。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晔后谋反伏诛,上嘉其先见。迁尚书右仆射。是岁造玄武湖,上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时又造华林园,并盛暑役人工,尚之又谏,宜加休息,上不许,尚之又表谏,优诏纳之。先是患货重铸四铢钱民间颇盗铸多翦凿古钱以取铜上患之录尚书江夏王义恭建议以一大钱当两以防翦凿议者多同致仕,于方山著《退居赋》以明所守,而议者咸谓尚之不能固志。尚之复摄职。尚之既还任事,上待之愈隆。是时复遣军北伐,资给戎旅,悉以委之。薨于位,时年七十九。

(选自《宋书·何尚之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分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是/患货重/铸四铢钱/民间颇盗/铸多翦凿古钱以取铜/上患之/录尚书江夏王义恭建议/以一大钱当两以防/翦凿/议者多同/
B.先是/患货重/铸四铢钱/民间颇盗铸/多翦凿古钱以取铜/上患之/录尚书江夏王义恭建议/以一大钱当两以防/翦凿/议者多同/
C.先是/患货重/铸四铢钱/民间颇盗/铸多翦凿古钱以取铜/上患之/录尚书江夏王义恭建议/以一大钱当两/以防翦凿/议者多同/
D.先是/患货重/铸四铢钱/民间颇盗铸/多翦凿古钱以取铜/上患之/录尚书江夏王义恭建议/以一大钱当两/以防翦凿/议者多同/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摴蒱,古代的博戏名。博具有棋子、棋枰等,类似后代的掷色子。泛指赌博。
B.庐陵王,王爵名,王爵一般地位仅次于国家的君主。皇帝的直系亲属才能封王。
C.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尚之改过自新,获得赏识。他年轻时轻薄,并染上恶习,长大后他改变了习性,循规蹈矩,操行被世人称颂;陈郡谢混赏识他,和他有交往。
B.何尚之因功封爵,忠于职守。何尚之因征讨长安有功,被封为都乡侯;刘义真与徐羡之等人不和,何尚之劝说刘义真无果,后刘义真被废黜。
C.何尚之善于识人,富有先见。何尚之察觉范晔的性情异常,建议皇上将范晔外放,皇上却劝何尚之不要听信谗言;后来范晔果然谋反被杀。
D.何尚之敢于谏言,获得采纳。皇上想在玄武湖中建方丈、蓬莱、瀛洲三座神山,何尚之劝谏,后又提出让建园林的劳工休息,都被皇上采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女适刘湛子黯,而湛与尚之意好不笃。湛诛,迁吏部尚书。
(2)尚之既还任事,上待之愈隆。是时复遣军北伐,资给戎旅,悉以委之。
5.请简要陈述皇帝不愿将范晔外放的顾虑。
2022-01-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淮阴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袴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注]①蓐食:早晨未起身,在寝席上进食。②漂:在水中冲洗衣物。③蒲伏:同“匍匐”,伏地而行。④齐王:破楚之前,韩信灭齐,被封齐王。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与“有一母见信饥,信”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乐琴书以消忧B.三江而五湖
C.项伯杀人臣D.《齐谐》者,志者也
2.下列语句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奉晨昏于万里
C.翱翔蓬蒿之间D.求人可使报秦者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B.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C.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D.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爵位名,是中国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之一,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B.布衣,布制的衣服,指衣着简朴,后借指平民。类似说法还有黎庶、黔首等。
C.高祖,刘邦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自汉武帝。
D.国,国家,也指战国时公卿及汉以后王侯的封地,亦指国都,如去国怀乡。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家境贫寒。当初为平民时,一连数月在南昌亭长家蹭饭吃,被亭长妻子赶了出来。
B.韩信知恩图报。他尽管穷困潦倒,但对多日给他饭吃的漂母,仍表示将来要重重地报答。
C.韩信能屈能伸。面对“屠中少年”的挑衅、侮辱,他能够审时度势,隐忍不发,委曲求全。
D.韩信恩怨分明。他发达后,召见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千金;而只赏了南昌亭长百钱。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2)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袴下者以为楚中尉。
2022-01-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