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生,性复豪爽,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不习                      治:经营
B.环萧然                         堵:墙壁
C.构者莫之为胜               夙:素常
D.至余家                         延:延迟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       
①饮酒歌呼穷日夜                                        ②窘极,则以书易米
③夙构者莫之为胜                                        ④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⑤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⑥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敬梓生性聪明,读书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得到安徽巡抚赵国麟的赏识,但他却无意进取功名。
B.吴敬梓家境不错,继承了不少家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年之内耗尽家产,生活开始穷困起来。
C.吴敬梓善交文士,但对当时流行的八股文深恶痛绝,因而那些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他。
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4.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②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
2022-09-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师大乌兰察布集宁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上曰:票姚校尉去病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二千五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去病侯三岁,元狩二年春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上曰:益封去病二千二百户。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丹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至祁连山,拊首虏甚多。上曰:益封去病五千四百户。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梁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航,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踏鞠也。事多此类。青仁,喜士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于天下未有称也。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注]①少儿:霍去病母亲叫卫少儿,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为汉武帝皇后。②穿域踏鞠:开辟球场踢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
B.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
C.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
D.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父,指叔父,多指父亲兄弟中年纪最小者。古代兄弟排行依次为伯、仲、叔、季。
B.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或具有自由身份的劳动者,类似的词还有黎元、黔首等等。
C.吴孙兵法,是指古代军事家吴起和孙武的布阵方法,孙武著《孙子兵法》流传后世。
D.谥,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评给的称号,有褒有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去病年轻有为,出征屡立战功。他十八岁担任侍中,擅长骑马射箭,多次出征攻打匈奴,战功赫赫,屡次受到汉武帝封赏,由票姚校尉升任骠骑将军。
B.霍去病作战英勇,深得武帝信任。他敢于深入到匈奴之中进行作战,斩杀捕获敌人甚多,汉武帝对他一天天地亲近信任,其程度甚至超过了大将军卫青。
C.霍去病不求私利,一心尽忠报国。由于他攻击匈奴有功,汉武帝为他修盖了府第,他却不在意这些,却留下了“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千古爱国名言。
D.霍去病出身高贵,不够体恤士卒。他的辎重车上丢弃了很多剩余的米和肉,却不管还有挨饿的士卒;士卒缺粮,饥饿难耐,而他却在画定球场,踢球游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
(2)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
2021-12-3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宽高四子王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B.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C.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D.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即《春秋》,被人们奉为儒家经典,与《诗》《书》《礼》《易》并称“五经”。
B.起居注,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流传下来的很少。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中国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D.中书,此处指中书省。宋仍沿用唐三省六部制,但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已有名无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强识好学,聪慧过人。他七岁时,就凛然像个成人,向别人讲《左氏春秋》,回家后讲给家人,都能说出其中的大意。
B.司马光崇尚俭朴,不喜华靡。刚满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参加朝廷安排的闻喜宴惟独他不戴花,在同列的劝说下才戴上一枝。
C.司马光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郭恩因轻敌冒进连累了庞籍获罪,司马光就三次上书皇帝承担责任,没有得到朝廷同意。
D.司马光直言敢谏,不惧生死。他明知向皇帝进言立嗣是必死的罪名,仍继范镇之后向皇帝进谏,后又当面向皇帝进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2)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
B.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
C.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
D.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B.薨:古代称帝王死为薨,诸侯死为崩,士死为不禄。
C.擢:有选拔、提升官职、耸出、登、及等意思。类似的词语还有“入”“迁”等。
D.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唐太宗一开始并不是对魏征礼遇有加,反而是责备魏征。
B.太宗认为贞观以前玄龄之功无人可比,贞观之后以魏征的功劳最大。
C.贞观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请求辞去侍中一职,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对。
D.太宗替魏征建造正堂,并且五天就建成,体现了对魏征的重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②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嘉祐元年五月,罢知谏院范镇。先是,帝暴疾,宰相文彦博因请帝建储,帝许之,会疾瘳而止。至是,镇即上疏曰:“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俟有圣嗣,复遣还邸。”镇前后章凡十九上,不报。待命百馀日,须发皆白。三年六月,以韩琦同平章事。既相,乘间进曰:“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皆由策不早定。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庙、社稷计。”帝曰:“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已而又生女。四年十一月,汝南王允让卒,谥安懿,以其子宗实育宫中。韩琦怀《孔光传》以进曰:“成帝无嗣,立弟之子。彼中材之主,犹能如是,况陛下乎!”帝不答。至是,司马光上疏曰:“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此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善者耳。”帝遂曰:“谁可者?”琦皇恐对曰:“此非臣辈所可议,当出自圣裁。”帝曰:“宫中尝养二子,小者甚纯,近不慧。大者可也。”琦请其名,帝曰:“宗实。”琦等遂力赞之。宗实时居丧,乃起复知宗正寺。七年八月己卯,立宗实为皇子。八年三月辛未,帝崩。夏四月壬申朔,皇子即位,诏请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后乃御内东门小殿垂帘。帝疾甚,举措或改常度,遇宦者尤少恩,左右多不悦,乃共为谗间,两宫遂成隙。一日,韩琦奏事帘前,太后鸣咽流涕,具道所以。琦曰:“此病故尔,疾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后意少解。十二月己已,开经筵。翰林学士刘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日曰:“舜至侧微,尧禅之以位,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悚然改容,太后闻之,亦大喜,两宫之疑渐释。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英宗之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
B.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
C.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
D.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储,指确定皇位继承人,我国封建时代通常采用的是长子继承制。
B.社稷,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C.起复,常指封建时代的官吏有丧去职,守丧期未满而又被重新任用。
D.己卯,为古人用天千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建储问题上,仁宗起初一直极力回避大臣的劝谏,范镇曾多次上书建议仁宗选立宗室贤者为太子,并为此事须发全白。
B.宰辅韩琦以历史为鉴向仁宗进言指出,选立太子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他在劝诫早立太子的问题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C.英宗患病期间,由于宦官的挑拨,英宗与太后之间一度产生嫌隙,在翰林学士刘敞等人劝谏下,两宫的误会逐渐消除了。
D.司马光从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积极协助两代帝王,顺利地化解了帝位继承问题上所产生的危机,使国家转危为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善者耳。
(2)此病故尔,疾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邓,光武见之甚欢。及王郎起兵,光武自蓟至信都,使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从至广阿,光武舍城楼上披典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也   禹曰:方今海内淆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以大小光武悦。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从光武追贼至蒲阳,连大克获,北州略定。诸将豪杰皆劝禹径攻长安。禹曰:不然。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赤眉新拔长安,财富充实,锋锐未可当也。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广人稀,饶谷多畜,吾且休兵北道,就根养士,以观其弊,乃可图也于是引军北至构邑。禹所到,郡邑皆开门归附。汉中王刘嘉诣禹降。嘉相李宝据慢无礼,禹斩之。赤眉复还入长安,禹与战,败走,至高陵,军士饥饿,皆食枣菜。帝乃征禹还,禹惭于受任而功不遂,数以饥卒微战,辄不利。十三年,天下平定。帝以禹功高,封弟宽为明亲。禹内文明,笃行浮备,事母至孝。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帝益重之。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帝数自临问,以子男二人为郎。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谧曰元侯。

1.下列对文中画出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武舍城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也/
B.光武舍城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也/
C.光武舍城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也/
D.光武舍城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内,指九州全境。古代传说,天是半圆形罩在大地上,大地周围是四海,故称海内。
B.侯,指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又可特指君主,又可指诸侯,后又泛指达官贵人。
C.闺门,古代中央王朝的标准计时器,位于王宫附近;后一般指大户人家女子居住的内室。
D.薨,《礼记·曲礼》中有“天子死曰崩,诸侯曰亮”。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禹能知人识人。邓禹初识光武帝刘秀,便能察觉刘秀非同常人,主动亲近;他向刘秀举荐的人才也能担当重任。
B.邓禹有全局意识。邓禹追随光武帝,向他进言献策,分析天下的形式,光武帝听了非常高兴,让他任用诸位将领。
C.邓禹冷静不冲动。邓禹不愿意径直攻取长安,因为他对战争局势有独到判断,面对诸多将领的劝说,他并不冒进。
D.邓禹治家很有方。邓禹孝顺母亲,让每个孩子都掌握一门技艺,他对子孙的教养值得称道,可以称得上后世榜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光武追贼至蒲阳,连大克获,北州略定。
(2)禹惭于受任而功不遂,数以饥卒檄战,辄不利。
2021-05-0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B.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C.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D.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B.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C.“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
D.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他最擅长作诗,其他体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
B.白居易除了是成就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次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
C.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而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
D.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
(2)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2021-04-06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注)①阃:门槛,此指国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B.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C.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D.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父,即伯父,父亲的哥哥。而《项羽本纪》中“其季父项梁”之“季父”即叔父。
B.文帝,指汉文帝刘恒,因为他擅长于政治经济的治理,所以谥号被尊为“文”。
C.尺籍伍符,指记载军令、军功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不容奸诈的守则。
D.持节,节即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唐回答文帝疑问,直言冒犯龙颜。文帝向他询问李齐的情况,他认为李齐不如廉颇和李牧,直言文帝即使得到像廉李一样的大将,也不能重用,文帝大怒。
B.冯唐谈论将帅,借古制劝谏君王。他告诉文帝,古代帝王派遣将帅,礼节隆重;国内大事由帝王决断,因功封爵赏赐之事由将军在外裁定上奏,朝廷不从中干预。
C.冯唐性格耿直,论魏尚出于公义。魏尚厚待军吏,威慑匈奴,因报功有误被削去爵位;他直言文帝法律严苛,赏轻罚重,但文帝并未理会他的劝谏。
D.冯唐被推举为官,却年事已高。汉景帝即位,任命他为楚国丞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诏贤良之士,大家举荐他,但他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2)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2020-09-17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新世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

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从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免屯军租一年,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大军务久弛,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岁旱,录上疑狱,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八年致仕,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 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B.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C.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 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D.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 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参加殿试取中后才能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B.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C.刑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D.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和十五日。在文中,皇帝照顾魏源有足疾,此两日朝见即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源心存正义,勤政爱民。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赋税。
B.魏源颇有作为,深得信任。他成功整治大同、宣府等边务,皇帝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
C.魏源治政有力,却遭弹劾。治边时,请求换掉不称职的官员,却被谏官以临边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为罪名弹劾。
D.魏源断案平缓,崇尚宽和。在刑部任职时,他认为计资的建议过于苛刻,奏请停止,得到皇帝认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
(2)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超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野极谏,不听。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上皇既归,瓦剌复请朝贡。先是,贡使不过百人,正统十三年至三千余,赏赉不餍,遂入寇。及是又遣使三千来朝,谦请列兵居庸关备不虞。京师盛陈兵,宴之。因言和议难恃,条上安边三策。降人安置近畿者甚众,也先入寇,多为内应,谦谋散遣之。因西南用兵,每有征行,辄选其精骑,厚资以往,已更遣其妻子,内患以息。谦以上皇虽还,国耻未雪,会也先与脱脱不花构,请乘间大发兵,身往讨之,以复前仇,除边患。帝不许。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辞曰“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固辞,不允。性故刚,遏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腔热血,意洒何地!”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与吉祥、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坐以谋逆,处极刑。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注释:①选耎:怯懦不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
B.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
C.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
D.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科举中通过殿试的人,依成绩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内外艰,古代一般称遭母丧为内艰,遭父丧为外艰,文中指同时遭父母去世。
C.正统,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改年号。
D.壬午,是用天干地支组合记录日序,天干地支还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时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谦为官正直,不事逢迎谄媚。他每次进京议事,都空着口袋去,那些权贵们不能不心生怨恨;又蔑视有功勋的旧臣和皇亲,招致了怨愤。
B.于谦深谋远虑,积极绸缪国事。瓦剌派三千使者来朝,他鉴于以往教训向朝廷请求列兵关塞防备不测;看出难凭和议长久安定,呈上三条安边政策。
C.于谦生性刚烈,勇于为国献身。遇到不如意,就摸着胸口叹息无法为国家奉献牺牲;积极请求亲自带兵讨伐敌人。
D.于谦俭朴清廉,不贪荣华富贵。皇帝赐他豪宅,他坚决推辞,没有接受;死后被抄家,没有多余的财产,视为珍宝的只有皇帝赐的蟒衣、剑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2)降人安置近畿者甚众,也先入寇,多为内应,谦谋散遣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