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7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博通经史,属文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嘉佑六年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熙宁十年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元丰二年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元佑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且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注】①范滂(137年-169年),字孟博,东汉时期党人名士,年轻时正直清高,被举荐为孝廉、光禄四行(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入仕后嫉恶如仇,不畏奸佞,反贪治腐,被诬陷指控“党人”结党,建宁二年(169年)汉灵帝大批诛杀“党人”,为终结祸患、不连累老母,范滂主动去监狱投案而英勇就义,享年三十三岁。②媒蘖:méi niè亦作“媒糵”,酒母,比喻借端诬陷,酿成其罪,构陷他人。 ③锻炼:罗织罪名,陷害人。④葑:fèng,菰根,即茭白根。
1.下列加点名词的用法与例句“属文数千言”中的“日”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廉颇老矣,尚能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假舟楫者,非能也 (《荀子·劝学》)
鱼虾而麋鹿 (《荀子·劝学》)
B.①樯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闻舟中弹琵琶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食埃土,饮黄泉 (《荀子·劝学》)
C.①赢得仓皇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孔子郯子     (韩愈《师说》)
③况吾与子渔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D.①君子博学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③云青青兮欲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下列选项中各句句式与“民皆动摇,吾谁与守?”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为当轴者所恨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
B.①轼恐不见容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③固一世之雄也     (《荀子·劝学》)
C.①庶有补于国                  ②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③客有吹洞箫者 (苏轼《赤壁赋》)
D.①而今安在哉 (苏轼《赤壁赋》)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
③何为其然也 (苏轼《赤壁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又称“加冠”,古时以男女二十岁为成人,举行加冠的礼仪,因初加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之政令,长官为礼部尚书。
C.台狱,指古时御史台所设的监狱。御史台,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行政监察机构,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另有宪台、乌台的别称。
D.神宗,宋朝皇帝赵顼的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先王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但从周朝到秦朝,庙号制度一度被废止,直到汉朝才逐渐恢复。
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幼年时,母亲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成年后,博通经史,喜欢贾谊等人的文章和庄子的道家学说。
B.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
C.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在首次任职杭州时,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来积蓄和排泄湖水,且修筑风景如画的“苏公堤”,受到百姓的拥戴。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2022-12-04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

中平五年,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从破董卓于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会坚治扶翼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时太傅马日磾在寿春,辟治为掾,迁吴郡都尉。是时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于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而策家门尽在州下,治乃使人于曲阿迎太妃及权兄弟,所以供奉辅护,甚有恩纪。治从钱塘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白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

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建安七年,权表治为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余类陈败、万秉等。黄武元年,封毗陵侯,领郡如故。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权历位上将,及为吴王,治每进见,权常亲迎,执版交拜,飨宴赠赐,恩敬特隆,至从行吏,皆得奉贽私觌,其见异如此。

初,权弟翊,性峭急,喜怒快意,治数责数,谕以道义。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为曹公子妇,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贲畏惧,欲遣子入质。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权优异之,自令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治领四县租税而已。然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治率数年一遣诣王府,所遣数百人,每岁时献御,权答报过厚。是时丹杨深地,频有奸叛,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镇抚山越。诸父老故人,莫不诣门,治皆引进,与共饮宴,乡党以为荣。在故鄣岁余,还吴。黄武三年卒,在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坚薨治/扶翼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
B.会坚薨/治扶翼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
C.会坚薨治扶翼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
D.会坚薨治扶翼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
2.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朱治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治骁勇善战。跟随孙坚征讨逆贼周朝、苏马等人,立下战功,而后率领步兵骑兵帮助陶谦讨伐黄巾军。
B.朱治一生为孙家所用,忠心耿耿。孙坚去世后,朱治又辅佐孙策,劝孙策脱离袁术而还军平定江东;孙策死后,朱治又与张昭等人共同拥立孙权。
C.朱治坚守道义。曹操攻破荆州,孙贲害怕,想送儿子到曹营做人质,朱治前往劝孙贲,陈述利害,让他不要依附曹操,孙贲没有听从。
D.朱治忧劳王事,富贵在身却本性节约,只领四县租税;车驾官服只用于公事,孙权很器重他。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白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
②诸父老故人,莫不诣门,治皆引进,与共饮宴,乡党以为荣。
2022-08-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经济开发区黄泛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元和四年,天子以早甚,下诏振民,以应饥岁。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十年七月,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十五年召还京师。后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绝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复拜苏州刺史,病免。会昌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

赞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B.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C.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D.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冠,指不满二十岁,还未举行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体格未壮,故称弱冠。
B.进士,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录取分为三甲,其中一甲共三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C.太宗,皇帝的庙号,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汉隋时期多称谥号,唐宋多称庙号,明清多称年号。
D.刺史,原为巡查地方的官名,后来也指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文中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为杭州最高行政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聪慧过人,善写文章。吴人顾况自恃才高,却盛赞其文章,后来白居易高中进士,人为翰林为学士。
B.白居易心系百姓,仁者爱人。他曾乞请皇帝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以救助灾民,多外放宫人以减少开支。
C.白居易不惧权势,敢于谏言。宰相因他越职进谏贬他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为其进言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D.白居易诗文缘事而发,文风自然。他看不上世人钟爱的杂律诗,而偏爱讽谕诗、闲适诗和有感而发的感伤诗。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以旱甚,下诏振民,以应饥岁。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22-07-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东新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常与鲍叔牙     游:交往
B.尝与鲍叔               贾:做买卖
C.天下不管仲之贤     多:比……多
D.管仲富于公室        拟:类似
2.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经商,也指商人。我国古时四民制度,把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商人地位较为低下。
B.封邑,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的领地或食邑,卿、大夫世代以封邑为食禄,拥有食税权。
C.大夫,先秦诸侯国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
D.六亲,泛指亲戚,历代说法不一。此外,党、里、闾也都含亲族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年轻的时候,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即使常常被管仲占便宜,也始终善遇之。
B.管仲曾侍奉齐国公子纠,公子小白立为桓公后,公子纠被杀,而他自己也因此被囚禁,后被起用,辅助齐桓公一霸天下。
C.“伐楚”“令燕修召公之政”“柯地盟会”以三个典型事例写出了管仲外交方面的政治才能。
D.鲍叔牙推荐了管仲,而管仲让鲍叔牙居于自己之下,做自己的下属,这种行为遭到了天下人的批评指责。
4.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2022-07-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行知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小字寄奴。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帝少有大志,及长,雄杰有大度,风骨奇伟。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众僧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无妄言。皇考墓在丹徒之侯山,其地秦史所谓有天子气者也。孔恭妙善占墓,帝尝与经墓,欺之曰:此墓何如?孔恭曰:非常地也。帝由是益自负。后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文,射之,伤。明日复至洲,见童子数人于榛中捣药。童子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刘寄奴王者,不可杀。帝叱之,仍收药而反。又经客下邳逆旅,会一沙门曰:江表当乱,安之者,其在君乎。帝先患手创,积年不愈,沙门有一黄药,帝以黄散傅之,其创一傅而愈。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晋隆安三年十一月,孙恩作乱于会稽,朝廷遣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帝参府军事,命与数十人觇贼,遇贼众数千,所将人多死,而帝奋长刀,所杀伤甚众。时东伐诸将,士卒暴掠,百娃皆苦之,惟帝独无所犯。五年二月,伪燕主慕容超大掠淮北。三月,帝抗表北讨。超大将公孙五楼请断大岘,坚壁清野以待,超不从。初谋是役,议者以为贼若严守大岘,军无所资,何能自反?帝曰:不然。鲜卑性贪,略不及远,必将引我,且亦轻战。师一入岘,吾何患焉。及入岘,帝举手指天曰:吾事济矣。众问其故,帝曰:师既过险,士有必死之志,馀粮栖亩,军无匮乏之忧,胜可必矣。六月,超使广宁王贺刺卢及五楼悉力据临朐。去城四十里有巨蔑水,超告五楼急据之。比至,为龙骧将军孟龙符所保,五楼乃退。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卵,帝即位于南郊。

(节选自《南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B.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C.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D.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字,这里是指小名,乳名。裴松之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作注时,曾提到“太祖(曹操),一名吉利,小字阿满。”
B.皇考,古时历代专指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尊称,意谓美好的父君,文中指刘裕的父亲。
C.江表,古地区名,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从中原人看来,其地处于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D.冠军,谓列于诸军之首,或指古将军名号,和今义不同。今多用来称比赛中的第一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裕少有大志,长大后雄杰大度。僧人看见刘裕上空出现五色龙形花纹并告之,刘裕十分高兴;孔恭认为刘裕父亲的墓地不是普通的墓地,刘裕听后更为自负。
B.刘裕风骨奇伟,常有奇遇。他到新洲采获草,射伤一条身长数丈的大蛇;后在下邳的旅店里,遇僧人又得到一味黄色的药,手疾因此痊愈。
C.刘裕深谋远虑,才能超群。皇帝一下旨,刘裕即带兵北伐慕容超,他坚持率军进入大岘关,并断定士卒此时有必死的意志,且军队没有缺粮的担忧,一定会取得胜利。
D.刘裕作战勇猛,治军整肃。孙恩作乱时,刘裕带领的侦察兵大多战死,刘裕奋勇杀敌;东伐将领手下士卒到处掠夺,只有刘裕的士卒不侵犯百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江表当乱,安之者,其在君乎。
(2)超大将公孙五楼请断大岘,坚壁清野以待,超不从。
(3)比至,为龙骧将军孟龙符所保,五楼乃退。
2022-06-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出为益州刺史。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大将军梁冀,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皓。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皓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皓、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皓、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祥。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皓、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上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后凉州羌动,以皓为凉州刺史,甚得人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后迁汶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皓为度辽将军。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皓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延熹四年,迁司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

(《后汉书·卷五十六》有删节)


【注】①二府:指丞相府与御史府。
1.下列对文中画双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B.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C.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D.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副,国之副君,指太子,又称储宫、东宫、皇储、帝储。
B.太尉,秦汉执掌天下军务的最高官员,后来成为加官、赠官。
C.诣阙,奔赴朝廷。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楼台,可代指朝廷。
D.烽燧,古代边防报警信号,夜间举火叫烽,白天放烟叫燧。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       
A.种皓不重钱财,远离俗人。他把父亲留下的三千万财产救济抚恤了宗族和乡里的穷人,还远离追求名利的人,与他们结交往来。
B.种皓为人持重,临事不惑。在监护太子时,中常侍高梵自宫中单车出迎太子的行为不合礼制,他大胆质疑,挺身而出保护太子。
C.种皓不畏强权,敢作敢为。担任刺史时发现太守的不法行为及时奏报朝廷,因而得罪梁冀,梁冀借事诬陷种皓,种皓后被免官。
D.种皓深得民心,威名远播。他担任凉州刺史时,甚得人心,吏民不愿他离开;任辽东太守后,他用兵平定乌桓人对朝廷的叛乱。
4.将文言文中画单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梵辞屈,不敢对。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
(2)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节选自《唐才子传·李白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2.下列对文中所涉及加点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其中《诗》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内容分类。
B.诏,指皇帝的命令。皇帝的命令也可称“敕”“圣旨”“谕旨”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华山,五岳之一。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
D.翰林,是古官名,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修编国史并备皇帝咨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生下李白,因此命名,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以前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4.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2)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2022-02-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宏力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劇才藻相类。父友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勃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辜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省父,道出江中,为《采莲赋》以见意,其辞甚美。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李敬玄尤重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淫躁浅崑烹爵禄之器耶果如其言。初,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尝读《》,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勃文章迈捷,下笔则成,尤好著书。勃亡后,并多遗失。有文集三十卷。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敬玄尤重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B.李敬玄尤重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C.李敬玄尤重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D.李敬玄尤重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B.檄: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又称移文。
C.参军:官职名,中国古代诸王及将帅的幕僚。东汉时设置,掌参谋军务。隋唐时兼为郡官。
D.《易》:即《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是中国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自幼才思敏捷,不唯前人。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写文章,文思通达无碍。九岁时不仅能读懂前人所注《汉书》,还能指出其中的错误。
B.王勃敢于自我推介,锋芒初露。刘祥道巡行关内时,王勃自我推荐,才情得到认可,获刘祥道荐举,在参加策问时成绩获得优等。
C.王勃戏为“斗鸡”檄文,引来祸端。沛王的斗鸡失利后,王勃开玩笑写了一篇檄文声讨英王的斗鸡,遭人举报,高宗十分恼怒,后王勃被逐出王府。
D.王勃宴会恃才不羁,才情毕现。滕王阁聚会上王勃毫不推辞,他的才情获得都督赞叹,为滕王阁宴会增加了一大乐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2022-02-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五十九中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孝忠,本奚种,始名阿劳,以勇闻,燕、赵间共推张阿劳、王没诺干,二人齐名。没诺干,王武俊也。孝忠魁伟,长六尺,性宽裕事亲孝天宝末以善射供奉仗内累加左金吾卫将军赐今名宝臣以其沈毅谨详遂为姻家易州诸屯委以统制十余年,威惠流闻。田承嗣寇冀州,宝臣付兵四千,使出上谷,屯贝丘。承嗣见其军整严,叹曰:阿劳在焉,冀未可图也。即焚营去。宝臣子惟岳擅立,诏朱滔以幽州兵讨之。滔忌孝忠善战,虑师出为己患,使判宫蔡雄往说。孝忠然之,遣将程华报滔连和,遣易州录事参军事董稹入朝。德宗嘉之,擢孝忠检校工部尚书、成德军节度使,令与滔并力。孝忠重德滔,为子茂和聘其女。定州刺史杨政义以州降孝忠,遂有易、定。时三分成德地,诏定州置军,名义武,以孝忠为节度、易定沧等州观察使。后滔与王武俊叛,复遣蔡雄说之,答曰:吾既为唐臣,而天性朴强,业已效忠,不复助恶矣。吾与武俊少相狎,然其心喜反覆,不可信。幸谢司徒,志鄙言。滔复啖以金帛,皆不受。易、定介二镇间,乃浚沟垒,修器械,感厉将士,乘城固守。滔悉兵攻之,帝诏李晟、窦文场率师援孝忠,滔解去,遂全其军。孝忠因与晟结婚。天子出奉天,孝忠遣将杨荣国以锐卒六百佐晟赴难,收京师。兴元初,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贞元二年,河北蝗,民饿死如积,孝忠与其下同粗淡,日膳裁豆䜺而已,人服其俭,推为贤将。明年,检校司空。诏其子茂宗尚义章公主,孝忠遣妻入朝,赏赉甚厚。卒,年六十二,追封上谷郡王,太师,谥曰贞武。

(节选自《新唐书·张孝忠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性宽裕/事亲孝/天宝末/以善射供奉仗内/累加左金吾卫将军/赐今名/宝臣以其沈毅谨详/遂为姻家/易州诸屯委以统制/
B.性宽/裕事亲孝/天宝末/以善射供奉仗内/累加左金吾卫将军/赐今名/宝臣以其沈毅谨详/遂为烟/家易州/诸屯委以统制/
C.性宽/裕事亲孝/天宝末/以善射供奉仗内/累加左金吾卫将军/赐今名/宝臣以其沈毅谨详/遂为姻家/易州诸屯委以统制/
D.性宽裕/事亲孝/天宝末/以善射供奉仗内/累加左金吾卫将军/赐今名/宝臣以其沈毅谨详/遂为姻/家易州/诸屯委以统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掌管营造工程,为六部之一,其长官为工部尚书。
B.沟垒,战时的防御设施,指战壕与堡垒:浚沟垒,指深挖壕沟、高筑堡垒。
C.结婚,文中指男与女结为夫妻,成婚的晚上,男左女右束发共髻,故又名“结发”。
D.赠,古代大臣死后,朝廷依据其生前的功绩对其先人或本人追封爵位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孝忠原本出身于奚人种族,起初名为阿劳,凭借勇敢而与王没诺干齐名,闻名于燕赵一带,后来他在平叛、护主的过程中立下战功。
B.张孝忠在易州任职十多年,声威惠政辗转传闻:田承嗣进犯冀州时,张孝忠接受李宝臣命令在贝丘驻屯防御,结果吓跑了田承嗣。
C.李宝臣之子李惟岳反叛,张孝忠在朱滔的劝说下归顺朝廷;后来朱滔又叛乱,张孝忠没有接受他的拉拢,而是激励将士,积极防御。
D.贞元二年,黄河以北发生蝗灾,张孝忠和他的部下共同吃粗淡的饭食,每天的饭只有磨髓的豆子而已,人们以其节俭推崇他为贤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嗣见其军整严,叹曰:“阿劳在焉,冀未可图也。”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2022-02-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十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孝文帝择绛侯子贤者,皆推亚夫,乃封亚夫为条侯,续绛侯后。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成礼而去。

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吴方攻梁,梁急,请救,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卻,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其后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

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取佣苦之,不予钱。佣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薄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条侯,条侯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

太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注]曷有加焉!足已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注]指春秋末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B.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C.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D.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节,指使者拿着信物,也可指官名。本文中的“持节”就是一种官职。
B.太尉,秦汉时期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隋后演化成宰相、亲王等的加官、赠官。
C.列侯,古代爵位名,秦称彻侯,居二十等爵制之首。西汉沿置,后为避刘彻讳而改称列侯,又称通侯。
D.尚方,掌管制造和供应皇家用品的官署。秦置,属少府。汉末分中、左、右三尚方。唐称“尚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亚夫严于治军。汉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周亚夫驻守细柳营,营中将士随时保持战备状态,皇帝也不能随意进出军营。
B.周亚夫长于用兵之道。在平定七国之乱时,他明了敌方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了明确的战略方针,并排除干扰,坚决执行,大败敌军。
C.周亚夫性格耿直,坚持自己政见。他先是以“高皇帝约”反对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后来又站在臣子守节的立场上反对封匈奴降王为侯。
D.周亚夫处事不慎,终至惹祸上身。他儿子私自购买甲盾埋在地下,被佣夫告发,调查人员指出他的问题并转交廷尉处理,他绝食抗议,五天后呕血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卻,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
(2) 书既闻上,上下吏。吏薄责条侯,条侯不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