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富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乙)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粟,民之所归也;粟者,财之所归也;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财产何得不                       枯竭
B.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通“疲”,疲乏
C.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安抚
D.终岁之利无道相                    过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失时不雨,民狼顾                  四体康
B.国胡相恤                                十五城请易璧
C.先王者善民除害兴利               若属皆且所虏
D.粟,民之所归也                      后之览,亦将有感于斯文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B.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C.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D.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4.《汉书·食货志》中的各句全属于其作者赞同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                                                  ②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③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④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⑤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⑥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①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食货志》中,作者分析了当时国家的局势和汉代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政治举措,提出了加强积贮的根本措施。
B.《汉书·食货志》中,作者从应对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入手,谈国家不积贮的危害,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C.《管子·治国》认为“兴利”是采取有利于农业的措施,“除害”则是禁止不利于农业的措施,能“兴利除害”则能得到民心归附。
D.两篇文章都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向君王提出了发展国家的建议。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2)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7.甲乙两文在论述“粟多”的作用方面有何共同点?
2023-11-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孙无忌字辅机。性通悟,博涉书史,有筹略。始,高祖兵度河,进谒长春宫,授渭北道行军典签。从秦王征讨有功,累擢比部郎中、上党县公。

皇太子建成毒王,王病,举府危骇。遣无忌阴召房玄龄、杜如晦定计。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平之。王为皇太子,授左庶子。即位,迁吏部尚书,功第一,进封齐国公。

突厥颉利可汗已盟而政乱,诸将请遂讨之。无忌曰:“今我务戢兵,待夷狄至,可击。使遂弱,且不能来,我又何求?按甲存信,臣以为宜。”帝曰:“善。”然卒取突厥。

太子承乾废,帝欲立晋王,未决,坐两仪殿,群臣已罢,独留无忌、玄龄绩言东宫事。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异议者斩!”于是遂定。以无忌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自此始。

二十三年,帝疾甚,召入卧内,帝引手无忌颐,无忌哭,帝感塞,不得有所言。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从因秘不发丧,请还宫。

太子即位,是为高宗。帝欲立武昭仪后,无忌固言不可。帝密宝器锦帛十余车赐之,又幸其第,三子皆朝散大夫,昭仪母复诣其家申请。许敬宗数劝之,无忌厉色拒。帝后召无忌、遂良及于志宁言后无息,昭仪有子,必欲立者。无忌已数谏,即曰:“先帝付托遂良,愿陛下访之。”遂良极道不可,帝不听。

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敬宗揣后诣,阴使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与侍中辛茂将临按,傅致反状。帝惊曰:“将妄人构间,殆不其然。”敬宗具言:“反迹已露,陛下不忍,非社稷福。”帝终不质问。遂下诏削官爵封户,以扬州都督一品俸置于黔州。敬宗寻遣袁公瑜重鞫无忌反状,公瑜逼令自缢而死,籍没其家。自是政归武氏,几至亡国。

上元元年,追复官爵,以孙元翼袭封。文宗开成三年,诏曰:“每览国史至太尉无忌事,未尝不废卷而叹。”

(选自《新唐书长孙无忌传》,有删改。)

【注】①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②戢:停止。③鞫;审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长春宫                           谒:晋见
B.帝引手无忌颐                    扪:抚摸
C.三子皆朝散大夫                 擢:提拔
D.无忌厉色                       折:挫折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功第一                              帝密宝器锦帛十余车赐之
B.必欲立                                 非社稷
C.遣无忌阴召房玄龄                    待夷狄至,可击
D.以无忌太子太师                       帝欲立武昭仪
3.下列对文中字体加波浪线的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B.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C.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D.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孙无忌做事果断,敢作敢为。皇太子李建成加害秦王李世民,他就和尉迟敬德、侯君集一起平息了祸乱。
B.长孙无忌在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备受重用。他辅佐李世民做太子,李世民即位后,授予他左庶子,进封齐国公。
C.在是否趁突厥内乱对其开战上,长孙无忌认为国家目前致力于和平,只有敌军进犯到我边疆时才应予以还击。
D.长孙无忌始终反对立武昭仪为后,即使皇帝示以恩宠,他也坚决不让步。这让武后怀恨在心,终被逼上吊自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遂弱,且不能来,我又何求?
(2)昭仪母复诣其家申请。
(3)将妄人构间,殆不其然。
2023-11-0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四十七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游京师,从杨时学。绍兴二年,上将策进士,诏考官,直言者置高等。九成对策略曰:祸乱之作,天所以开圣人也。愿陛下以刚大为心,无以忧惊自沮。臣观金人有必亡之势,中国有必兴之理。夫好战必亡,失其故俗必亡,人心不服必亡,金皆有焉。刘豫背叛君亲,委身夷狄,黠雏经营,有同儿戏,何足虑哉。前世中兴之主,大抵以刚德为尚。去谗节欲,远佞防奸,皆中兴之本也。今闾巷之人皆知有父兄妻子之乐,陛下贵为天子,可不思所以还二圣之车乎?擢置首选。杨时九成书曰:廷对自中兴以来未之有,非刚大之气,不为得丧回屈,不能为也。

赵鼎荐于朝,遂以太常博士召。既至,改著作佐郎,迁著作郎。未几,召宗正少卿、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兼权刑部侍郎。法寺以大辟成案上,九成阅始末得其情,因请覆实,囚果诬服者。朝论欲以平反为赏,九成曰:职在详刑,可邀赏乎?辞之。

金人议和,九成谓赵鼎曰:金实兵,而张虚声以撼中国。言十事,彼诚能从吾所言,则与之和,使权在朝廷。秦桧诱之曰:且成桧此事。九成曰:九成胡为异议,特不可轻易以苟安耳。桧曰:立朝须优游委曲。九成曰:未有枉己而能直人。上问以和议,九成曰:敌情多诈,不可不察。

因在经筵言西汉灾异事,桧甚恶之,谪守邵州。既至,仓库虚乏,僚属请督酒租宿负、苗绢未输者,九成曰:纵未能惠民,其敢困民耶?是岁,赋入更先他时。中丞何铸言其矫伪欺俗,倾附赵鼎,落职。

丁父忧,既免丧,秦桧取旨,上曰:自古朋党畏人主知之,此人独无所畏,可与宫观。先是,径山僧宗杲善谈禅理,从游者众,九成时往来其间。桧恐其议己,令司谏詹大方论其与宗杲谤讪朝政,谪居南安军。在南安十四年,每执书就明,倚立庭砖,岁久双趺隐然。广帅致籝金,九成曰:吾何敢苟取。悉归之。桧死,起知温州。户部遣吏督军粮,民苦之,九成移书痛陈其弊,户部持之,九成即丐祠归。数月,病卒。宝庆初,特赠太师,封崇国公,谥文忠。

(取材于《宋史·张九成传》)

【注】①大辟:死刑。②趺:这里指脚印。③籝金:泛指财富。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时九成书曰     遗:给B.召宗正少卿     除:任命,授职
C.金实     厌:满足D.每执书     就: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祸乱之作,天所以开圣人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皆中兴本也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帛缕
C.遂太常博士召                                        不赂者赂者丧
D.言十事                                               罚所及则思无怒而滥刑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因请覆实,囚果诬服者(于是要求重新核实,囚犯果然是被诬陷服罪的)
B.职在详刑,可邀赏乎(我的职责就是审慎地断狱、用刑,能要求奖赏吗)
C.特不可轻易以苟安耳(特别不能轻率行事而苟且偷安。)
D.纵未能惠民,其敢困民耶(纵然不能使人民得到好处,怎敢困扰人民呢)
4.下列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朝廷策试进士,张九成慷慨陈词,直言不讳,透析宋金形势,因得考官赏识,选为廷试第一。
B.金人求和,秦桧劝诱张九成支持和议,张九成严辞拒绝,并在朝堂上劝谏皇上要明察敌情。。
C.被贬邵州期间,张九成发现仓库空虚,使督促缴纳各种赋税,使得当年政府税收早于往年。
D.在谪居南安的十四年里,张九成静心读书,常常通宵达旦,并且依然保持着清廉自爱的本性。
5.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谗节欲,远佞防奸,皆中兴之本也。
(2)未有枉己而能直人。
2023-06-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河东平阳人。骠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还,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上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婕妤,数月,立为皇后。光时休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长公主。公主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外人求封,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由是与光争权。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御史大夫桑弘羊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皆与燕王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候伺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止画室中不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罪。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迁诸曹侍中                                 稍:稍微
B.而长公主                                     德:感恩感激
C.免冠顿首                                     谢:告别
D.将军                                        亡:死亡
2.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出奉车                                        耻师焉
B.谁当嗣                                        群臣事殿上
C.桀、安欲外人求封                       大王为此计者
D.光闻                                           悟已往不谏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B.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C.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D.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讳:字面意义是指不可隐讳,又常常用作对尊长者死亡的一种委婉的代称。
B.结婚:文中指男方女方两家之间结成婚姻关系,现代指男性与女性结为夫妇。
C.休沐:字面意义是休息沐浴,古代官员每隔一段时间休沐,也就是请假休息。
D.发觉:文中指败露,现代指发现、觉察,败露也可以理解为被发现、被觉察。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光得到提携,又受武帝重托。他由兄长去病带至长安,仕途上屡获升迁,直到侍奉皇上;武帝临终,将少子托付给他,要他行周公辅佐之事。
B.霍光主持大局,得罪一干权贵。他秉公处事,拒绝权臣的无理请求,因此遭到怨恨,以致后来受到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皇亲国戚的抱团诬告。
C.霍光遭到陷害,昭帝主持公道。政敌想扳倒他,让人假托替燕王上书,说霍光专权放纵,或将发生意外之变;昭帝却不予理会,表示霍光无罪。
D.霍光挫败政敌,威名天下传扬。昭帝力挺霍光,政敌再也不敢发声,于是转而暗中谋杀霍光,结果弄巧成拙,被一举铲除,霍光因而威震海内。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婕妤,数月,立为皇后。
②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7.文末说到霍光最终一举清除政敌,其政敌最为严重的罪行是什么?
2023-01-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生未期,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

彝为韩晁害,泾令江播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至年十八,会播已终,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以为温备。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少沛国刘惔善,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除琅邪太守,累迁徐州刺史。

温与庾翼友善,恒相期以宁济之事。翼尝荐温于明帝曰: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翼卒,以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时李势微弱,温志在立勋于蜀。永和二年,率众西伐。时康献太后临朝,温将发,上疏行。朝廷以蜀险远,而温兵寡少,深入敌场,甚以为忧。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及军彭模,乃命参军周楚、孙盛守辎重,自将步卒直指成都。势使其叔父福及从兄权等攻彭模,楚等御之,福退走。温又击权等,三战三捷,贼众散,自间道归成都。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温乘胜直进,焚其小城,势遂夜遁九十里,至晋寿葭萌城,其将邓嵩、昝坚劝势降,乃面缚舆榇请命。温解缚焚榇,送于京师。温停蜀三旬,举贤旌善,百姓咸悦。军未旋而王誓、邓定、隗文等反,温复讨平之。旅还江陵,进位征西大将军。

温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锡文未及成而薨,时年六十二。

(选自《晋书·桓温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泾令江播                       豫:参与
B.愿陛下勿以常人             遇:对待
C.及军彭模                           次:驻扎
D.旅还江陵                           振:救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彝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            ②加之师旅
B.①彝为韩晁                         ②臣之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C.①少沛国刘惔善                       ②臣将军戮力而攻秦
D.①上疏                              ②拔剑撞破之
3.下列几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桓温刚勇的一组是(     
①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
②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
③自将步卒直指成都             ④楚等御之;福退走
⑤三战三捷,贼众散             ⑥温解缚、焚榇,送于京师
A.①③⑥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④⑤
4.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B.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C.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D.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温为人豪迈爽朗,有雄风高节,姿貌奇伟,庾翼曾称赞他是孙仲谋、晋宣王一类的人物。
B.桓温因当时蜀国的李势势力弱小,很想立功于蜀地。当时,康献太后掌握权柄,处理国政。
C.李势手下将领邓嵩、昝坚都劝李势投降,李势于是捆绑自己并用车载棺木以示向桓温请罪之意,桓温亲自为他解缚,并烧掉棺木,以示宽恕。
D.桓温自恃才气极高,长期以来都有做皇帝的图谋,想先在北方立下功勋,回来再接受皇上赐予的九锡之礼,结果愿望未实现就去世了。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②温停蜀三旬,举贤旌善,百姓咸悦。
2023-01-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文正公文集》叙

(宋)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弈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吠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幸其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链接)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之。及其卒也,羌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遗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彼三杰者,皆得从之     游:交往
B.汉中之言,无一     酬:报答
C.虽弄翰戏语     弄翰:执笔写作
D.皆画像立生祠     事:祭祀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为平生之恨                                           以为金人十二
B.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                  南取百越
C.公以识韩、富                                          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D.遂与其季德孺同僚                              大破楚师丹、淅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B.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C.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4.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范仲淹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③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④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⑤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⑥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小时候从《庆历圣德诗》中知道了范仲淹等十一个人,乡先生评价韩、范、富、欧阳四公为人杰,苏轼当时虽然未能全部明了,但是已经在心中记住了他们。
B.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君主致天下太平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C.范仲淹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范仲淹虽然后来做了官,但依然保持节俭,除非宾客来访,否则不吃肉。
D.所选两段材料,传文通过叙述介绍范仲淹其人其事,序文通过抒情议论表达苏轼对范仲淹的仰慕。
2022-12-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四十七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四十二年春,灵公游于郊,令子郢仆。郢,灵公少子也,字子南。灵公怨太子出奔,谓郢曰:“我将立为后。”郢对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之。”夏,灵公卒,夫人命子郢为太子,曰:“此灵公命也。”郢曰:“人太子蒯聩之子辄在也,不敢当。”于是卫乃以辄为君,是为出公。

六月乙酉,赵简子欲入蒯聩,乃令阳虎诈命卫十馀人衰绖①归,简子送蒯聩。卫人闻之,发兵击蒯聩。蒯聩不得入,入宿而保,卫人亦罢兵。出公辄十二年,初,孔圉文子取太子蒯聩之姊,生悝。孔氏之竖浑良夫美好,孔文子卒,良夫通于悝母。太子在宿,悝母使良夫于太子。太子与良夫言曰:“苟能入我国,报子以乘轩②,免子三死。”与之盟,许以悝母为妻。闰月,良夫与太子入,舍孔氏之外圃。昏,二人蒙衣而乘,宦者罗御,如孔氏。孔氏之老栾宁问之,称姻妾以告。遂入,适伯姬氏。既食,悝母杖戈而先,太子与五人介③,舆猥④从之。伯姬劫悝于侧,强盟之,遂胁以登台。栾宁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仲由。召护驾乘车,行爵⑤食炙,奉出公辄奔鲁。

仲由将入,遇子羔将出,曰:“门已闭矣。”子路曰:“吾姑至矣。”子羔曰:“不及,莫践其难。”子路曰:“食不辟其难。”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阖门,曰:“毋入为也!”子路曰:“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子路得入。曰:“太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继之。”且曰:“太子无勇。若燔台,必舍孔叔。”太子闻之,惧,下石乞、盂廪敌子路,以戈击之,割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柴也其来乎?由也死矣。”孔悝立太子蒯聩,是为庄公。


[注]1①衰绖:指丧服。②乘轩:乘坐大夫的车子,后用以指做官。③介:铠甲。④猴,古代祭祀用的牡豕。⑤行爵:即行觞,饮酒。[注]2孔圉: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卫灵公时名臣。卒后谥号“文”,后人尊称他为孔文子。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   考虑
B.人太子蒯聩之子辄在也   死亡
C.虽杀之,必继之   或许
D.孔悝立太子蒯聩   竟然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子路得入          尔其无忘父之志
B.由也死矣          无忘乃父之志
C.我将立为后          知我不降明
D.食不辟其难          盘盘焉,囷囷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
B.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
C.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
D.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
4.本文节选自《史记·卫康叔     》,该篇记述了周代的诸侯国卫国从建立到灭亡的整个历史,卫是周初姬姓封国,卫氏,始于卫康叔,秦始皇灭六国后,卫国因为弱小而得以保存,秦二世贬卫君角为庶人,卫国世系彻底断绝。按照《史记》的体例,在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庄公蒯聩、出公辄本是父子,竟发生君位的争夺,一个出国,一个入国。《论语》中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发生在卫庄公和卫出公身上的事是“父不父,子不子”的典型体现。
B.孔圉,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文”是他谥号。孔文子死后,孔悝的母亲和孔氏的童仆浑良夫、家臣栾宁帮助蒯聩挟持其子孔悝,浑良夫帮助蒯聩挟持孔悝结盟,栾宁则挟持了出公。
C.仲由,字子路;高柴,字子羔。在卫国政变时,二人都在卫国为官,但二人对待孔悝被挟持事件的态度不同。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对二人在政变后的结果做出了正确的预测。
D.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选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春秋时期的这一特点。
2022-12-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四十七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自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去。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乃作《进学解》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其有史方,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准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准、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宪宗遣使者往风翔迎佛骨入禁中,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闻恶之,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计牾,罪之诚。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天促,言何乖刺邪?念,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乃贬潮州刺史。

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情。”穆宗亦海,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念至,廷凑严兵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以为贼乎?”愈曰:“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白:“无。”愈回:“田公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曾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溃围出,延凑不追。愈归泰其语,帝大悦。

(节远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节)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愈言讦悟,罪之诚   宜:应该,合宜B.愿少宽,以来谏争   假:凭借,依靠
C.廷凑严兵   迓:迎接,接待D.岂同贼反邪   意:估计,料想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相同的一项是(     
A.乃作《进学解》自谕B.其有史才
C.为尔不记先太师也D.田公魏、博六州归朝廷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日,汴军乱,B.愈闻恶之,上表
C.所以纷纷者,此士卒也D.此军何负,以为贼乎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B.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C.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D.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相传孔子整理的六部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B.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C.拜,指授予官职。古文中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还有征、辟。举、除、摄、转、调等。
D.元和,指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三岁时丧父,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在公卿之间投递文章,连前任宰相郑余庆都为他宣扬美名。
B.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曾因针对宫市弊端递上数千字的奏章而遭贬官。
C.元和年间,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而获升迁。他奉诏撰写《平准西碑文》,却被李愬的妻子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
D.韩愈仕途坎坷,朝廷派他去安抚镇州的王廷凑,元稹替他鸣不平感到可惜,认为韩愈的才华无法得到施展。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
2022-10-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父楷洛,封蓟国公,以骁勇闻。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玄宗眷求良将,委以河北、河东之事,以问郭子仪,子仪荐光弼堪当阃寄。天宝十五年,光弼兼河北节度使赵郡。自禄山反,常山为战场,死人蔽野,光弼酹其尸而哭之,为贼幽闭者出之,誓平寇难,以慰其心。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时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至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系之矣,今只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威震三军。至德二年,贼将史思明、蔡希德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皆乌合之众,不满万人。众议欲修城以待之,光弼曰:城周四十里,贼垂至,今兴功役,是未见敌而自疲矣。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楼,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穴地颓之。思明畏败,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收清夷、横野等军。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既而思明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会诸将惊溃,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帝诸将罪,以光弼兼幽州大都督长史。广德二年七月,薨于徐州,时年五十七。辍朝三日,赠太保,谥曰武穆

(节选自《旧唐书·李光弼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郡                       拔:攻克B.乃斩众以        徇:示众
C.乃民屋为摞石车       彻:拆毁D.帝诸将罪        贷:严惩
2.对下列每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障木幔                                   爱其材,欲子妻之
B.阳约降                                   思明畏败,
C.又潜沟营地,将沈               则或咎欲出者
D.是未见敌自疲矣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
B.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
C.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
D.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东汉时期的班固编撰。
B.节度使,官名。唐初承北周及隋朝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
C.三军,泛称军队,春秋时,大国多设上军、中军、下军,上军之将为三军统帅。
D.武穆,谥号。封谥“武穆”的人,一般生前有着卓越成就,岳飞也被封此谥号。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光弼用兵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     ②光弼遣穴地颓之     ③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
④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⑤不如起军逼之        ⑥独光弼整众还太原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光弼颇有才略,得到官员举荐。李光弼年轻时从军,刚毅有才略;玄宗搜求良将来交付河北、河东的军事,询问郭子仪,郭子仪举荐了李光弼。
B.李光弼敢作敢为,斩杀失德官员。崔众经常轻慢节度使王承业,李光弼向来心有不平,在使者宣读了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的诏书后,仍将崔众斩杀。
C.李光弼力排众议,作战讲究策略。面对史思明、蔡希德军队的攻打,李光弼并没有采纳众人修缮城池的建议,而是造摞石车来发射石头砸击叛军。
D.李光弼战斗尽力,治军十分严明。史思明来救援,李光弼奋力作战,率军杀戮的敌军同已方伤亡人数相当,其他军队溃散后抢劫,他却整治军队回太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弼酹其尸而哭之,为贼幽闭者出之,誓平寇难,以慰其心。
(2)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
8.在与史思明、蔡希德的战斗中,李光弼不顾家事,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
2022-06-2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初,仲淹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陕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拔用之。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倖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会边陲有警,与枢密副使富弼请行边。于是,以仲淹为河东、陕西宣抚使,赐黄金百两,悉分遗边将。麟州新罹大寇,言者多请弃之,仲淹为修故砦,招还流亡三千余户,蠲其税,罢榷酤予民。又奏免府州商税,河外遂安。比去,攻者益急,仲淹亦自请罢政事,迁以为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安抚使、知邠州。其在中书所施为,亦稍稍罢。以疾请邓州,进给事中。徙荆南,邓人遮使者请留,仲淹亦愿留邓,许之。寻徙杭州,再迁户部侍郎,徙青州。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榷酤,汉以后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文中意指前者。

公为学好明经术,每道圣贤事业,辄跂耸勉慕,皆欲行之于己。自始仕,慨然有康济之志。凡所设施,必本于仁义而将之以刚决,未尝为人屈挠。历补外职,以严明驭吏,使不得欺,于是民皆受其赐。立朝益务劲雅,事有不安者,极意论辨,不畏权幸,不忧患。故屡亦见用,然每用必黜之。黜则欣然而去,人未始见其有悔色。或唁之,公曰:我道则然,苟尚来遂弃,假百用百黜,亦不悔。噫!如公,乃韩愈所谓信道而自知明者也。

公天性喜施与,人有急必济之,不计家用有无。既显,门中如贫贱时,家人不识富贵之乐。每抚边,赐金良厚,而悉以遗将佐。在杭,尽余俸买田于苏州,号义庄,以聚疏属。而殓无新衣,友人醵资以奉葬。诸孤无所处,官为假屋韩城以居之。遗表不干私泽,此益见其始卒志于道,不为禄位出也。作文章尤以传道名世,不空文,有文集二十卷、奏议若干卷,两府论事若干卷。

(节选自富弼《范文正公墓志铭文》)

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稍稍             沮:败坏
B.宰相书             遗:呈送
C.不忧患             蹙:担心
D.乃韩愈所谓信道而自知明者也       笃:坚定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仲淹忤吕夷简             吾一日长乎尔
B.与枢密副使富弼请行边       人之力而敝之
C.嗟悼久             胡为乎遑遑欲何
D.不空文             其无用而掊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朋党,封建社会中官员们为压制、打击政敌,利用同门、同乡、同年等多种关系结成的利益集团。
B.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正职长官称户部尚书,副职长官称户部侍郎。
C.卒,死。《礼记》中对死的称谓等级有崩、薨、卒、不禄、死等,其中,“卒”指大夫之死。唐代之后“卒”泛指死。
D.论,评论。一般指史传文后面的评论性文字,是传记作者对传主一生功业和优秀品格的评价和总结。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倖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B.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倖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C.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倖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D.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倖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以治理天下为己任,致力改革,削减冗滥,考核审查官吏,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但是他的改革涉及面太大,评论的人认为无法实行。
B.麟州遭到敌寇侵扰,范仲淹整修旧要塞,招回流亡百姓,免除他们的赋税,允许百姓卖酒,又上奏朝廷免除府州的商税,黄河以外的地区于是得以安定。
C.范仲淹曾有多次调动,先后任邠州、邓州知州和给事中等职。调任荆南时,邓州百姓拦住使者请求留任范仲淹,范仲淹也愿意留邓州,朝廷答应了这一要求。
D.传记作者认为,北宋是一个不乏明君和贤臣的朝代,范仲淹就是贤臣中的代表,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可与古人媲美。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2)凡所设施,必本于仁义而将之以刚决,未尝为人屈挠。
(3)故屡亦见用,然每用必黜之。
7.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百姓给范仲淹画像立生祠的原因。
2022-04-09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