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和四年七月,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简弹京兆尹杨凭贪污僭侈。丁卯,贬凭临贺尉。宪宗命尽籍凭资产,李绛谏曰:旧制非反逆不籍其家。上乃止。元和五年,以王锷为河东节度使。上左右受锷厚赂,多称誉之,上命锷兼平章事。权德舆曰唐兴以来方镇非大忠大勋则跋扈者今锷既无忠勋朝廷又非不得已何为遽以此名假之上乃止元和六年,宦官恶李绛在翰林,以为户部侍郎。上问绛:故事,户部侍郎皆进羡馀,卿独无进,何也?对曰:守土之官,厚敛于人以市私恩,天下犹共非之。况户部所掌,皆陛下府库之物,给纳有籍安得羡馀!若自左藏输之内藏以为进奉,是犹东库移之西库,臣不敢踵此弊也。上嘉其直。上问宰相:为政宽猛何先?权德舆对曰:秦以惨刻而亡,汉以宽大而兴。太宗观《明堂图》,禁杖人背,是故安史以来,屡有悖逆之臣,皆旋踵自亡,由祖宗仁政结于人心故也。然则宽猛之先后可见矣。上善其言。以卢坦为判度支。或告泗州刺史薛謇为代北水运使,有异马不以献。事下度支,使巡官往验,未返。上迟之,使刘泰昕按其事。卢坦曰:陛下既使有司验之,又使品官继往,岂大臣不足信于品官乎!臣请先就黜免。上召泰昕还。秋,九月,富平人梁悦报父仇,杀秦杲,自诣县请罪。礼法二事,皆王教之大端,宜今都省集议闻奏。职方员外郎韩愈议,以为:盖以不许复仇,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许复仇,则人将倚法专杀。宜定其制曰:‘几复父仇者,事发,具中尚书省集议奏闻,酌其宜而处之。’敕:梁悦杖一百,流循州。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权德舆曰/唐兴以来方镇/非大忠大勋/则跋扈者/今锷既无忠勋/朝廷又非不得已/何为/遽以此名假之上/乃止/
B.权德舆曰/唐兴以来/方镇非大忠大勋/则跋扈者/今锷既无忠勋/朝廷又非不得已/何为遽以此名假之/上乃止/
C.权德舆曰/唐兴以来/方镇非大忠大勋/则跋扈者/今锷既无忠勋朝廷/又非不得已/何为/遽以此名假之/上乃止/
D.权德舆曰/唐兴以来方镇/非大忠大勋/则跋扈者/今锷既无忠勋朝廷/又非不得已/何为遽以此名假之上/乃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和,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丁卯,在文中是用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法是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
C.故事,在古代有多种含义,也可指一种文学体裁,本文用以表示旧日的行事惯例。
D.敕,古代帝王或者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命令没收杨凭的全部资产,李绛用只有谋反才能没收家产的旧制来劝谏,皇帝听从了李绛的意见。
B.皇帝向宰相询问宽厚与严厉之别,权德舆用史实及本朝事例指出宽厚比严厉重要,得到皇帝的赞许。
C.有人告发泗州刺史薛謇未进献好马,先交给刘泰昕查验,宪宗嫌事情办得太慢,又派卢坦前往验察。
D.富平人梁悦为父报仇,杀死了秦杲后到县衙自首,案件引发一番议论,最后被处以杖刑,流放循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左右受锷厚赂,多称誉之,上命锷兼平章事。
(2)守土之官,厚敛于人以市私恩,天下犹共非之。
2023-09-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栾布者,梁人也。始粱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粱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B.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C.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D.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卖意思是劫掠贩卖,“略”与《六国论》“始有远略”的“略”字含义不同。
B.祠而哭之指祭奠哭吊他,“祠”与《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祠”字含义相同。
C.微彭王意思是如果没有彭王,“微”与《陈情表》“猥以微贱”的“微”字含义不同。
D.牺牲指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牺牲”与《曹刿论战》“牺牲玉帛”的“牺牲”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栾布早年坎坷,曾做过佣工,也曾被卖到燕地为奴,因为主人报仇而被举荐为将军,又在战中被俘后被赎出做了大夫。
B.栾布知恩图报,梁王彭越与他有交情,也曾有恩于他,当彭越被以谋反罪诛灭三族后,他不顾禁令,冒死去哭吊彭越。
C.栾布即将被烹时对皇上慷慨陈词,为彭越作辩解,他陈述了彭越在楚汉战争之时的功绩,且认为彭越连谋反的迹象都没有。
D.栾布认为,富贵时要快意恩仇,对他有恩的,他优厚地去报答,对他有仇怨的,他按照法令规定去除掉他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
(2)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
2023-09-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高(完)中C、D类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近思,字位山,浙江钱塘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四十五年,授河南临颍知县。颍水经许州东入临颜,许州孔家口下距临颍境仅百余步,堤屡圯,水入临颍,害禾稼。近思请筑堤,临颍任夫十之七,士民争输谷。日役千三百人,人谷二升,二十日而堤成。水至不为患,岁大熟。近思立紫阳书院,教士以正学。县西葛冈村俗最恶,近思为置塾,课村童,躬教督之。化行于其乡,俗日驯。五十二年,巡抚鹿祜荐卓异,广西南宁同知。病,告归

五十九年,以浙江巡抚朱轼荐,敕部调取引见,命监督本裕仓。浙江福建总督满保奏请以知府拣发福建,檄署台湾知府。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流民至者,必审籍贯、稽家口,方授以田土,否则悉驱过洋。议未即行,雍正元年,召授吏部文选司郎中,赐第,赉帮金四百。寻授太仆寺卿,仍兼领文选司事。二年,超授吏部侍郎,命与尚书阿尔松阿如河南按治诸生王逊等纠众罢考,论如律

四年,充江南乡试考官。例以《乡试录》进呈,上嘉近思命题正大,策问发挥性理,谕奖之。时侍郎查嗣庭、举人汪景祺以诽谤获罪,停浙江人乡会试。近思疏言:浙省乃有如嗣庭、景祺者,越水增羞,吴山蒙耻!因条列整饬风俗,约束士子,凡十事。上曰:浙省有近思,不为习俗所移,足为越水、吴山洗其羞耻!所陈委曲详尽,下巡抚李卫、观风整俗使王国栋,如议施行。五年,擢左都御史,仍兼领吏部事。卒,命平郡王福彭往奠,加礼部尚书、太子少傅。以其子方幼,令吏部遣司官为治丧,赐祭葬,端恪。

(选自《清史稿·沈近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B.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C.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D.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改派。“转迁”表示调职,“迁除”表示升职,“右迁”表示降职。
B.告归,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后也可指向他人告辞,告别回家。文中“告归”的含义属前者。
C.乡会试,乡试与会试的合称。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又称“秋闱”;会试,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又叫春闱。
D.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例如楚庄王的“庄”,岳飞谥“武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近思政绩显著,在临颍为官时,一方面解决了多年的水患问题,农民大获丰收;另一方面注重教化。设立紫阳书院,用合乎正道的学说来教化士人。
B.沈近思主张在台湾省多设数县,从乡民中选人并操练,增加驻兵;对流杂之民审查其籍贯,稽查其家口,给其田土,这些主张非常有实效。
C.沈近思担任科举考官时得到了皇帝的褒奖,但由于出现了汪景祺、查嗣庭案件,沈近思认为这会让整个浙江蒙羞。
D.沈近思去世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太子少傅。因为他儿子年幼,朝廷命吏部派专人为沈近思办理丧事,赐予他祭奠、安葬的礼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西葛冈村俗最恶,近思为置塾,课村童,躬教督之。
(2)二年,超授吏部侍郎,命与尚书阿尔松阿如河南按治诸生王逊等纠众罢考,论如律。
2023-09-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高(完)中C、D类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大王之国,北有甘泉、谷口,南泾、渭,右陇、蜀,左关、阪;战车千乘,奋击百万。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韩卢而逐蹇兔也,霸王之业可致。今反闭而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国谋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王曰:“愿闻所失计。”雎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臣王之计欲少出师,而悉韩、魏之兵则不义矣。今见与国之不可亲,人之国而攻,可乎?疏于计矣!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贼兵而赍盗食者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王曰:“寡人欲亲魏,魏多变之国也,寡人不能亲。请问亲魏奈何?”范雎曰:“卑辞重币以事之。不可,削地而赂之。不可,举兵而伐之。”于是举兵而攻邢丘,邢丘拔而魏请附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B.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C.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D.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带泾、渭”与“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两句中的“带”字含义不同。
B.“越人之国而攻”与“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越”字含义相同。
C.“臣意王之计欲少出师”与“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两句中的“意”字含义相同。
D.“此所谓藉贼兵而赍盗食者也”与“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两句中的“藉”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范雎谒见秦王时,秦王屏退了左右的随从人员,以宾主之礼谦逊地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B.范雎认为,凭借秦国军队的实力,要成就霸业易如反掌,他不认可秦王闭关锁国的政策。
C.范雎为了说服秦王,以齐国的失败为例,分析了齐君受辱,军队惨败,贻笑天下的原因。
D.当秦王询问亲魏之法时,范雎认为用谦卑的言辞、贵重的礼物去奉承魏国是最好的办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
(2)于是举兵而攻邢丘,邢丘拔而魏请附。
2023-01-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二)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武帝立,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

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D.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
B.射:中国古代“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礼、易、射、御、书、数——之一。“射”不但是杀敌卫国的技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
C.良家子:汉代规定应强制服役的七种人以及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不能从军,其余人家子女被视为良家子,他们方可从军。这也是区分民众良贱的等级界线。
D.中贵人:中国古代帝王所宠幸的近臣,也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在贫贱的时候品行并不高尚,受到很多人的厌恶。他经常寄人篱下,受人欺侮、耻笑。
B.李广爱兵如子,与士卒同甘共苦,很得军队爱戴,再加上骁勇善战,所以能威震匈奴,被称为飞将军。
C.李广作为将领能做到处乱不惊。李广带了百余名骑兵去追击三个匈奴人,后来却遇到了几千名匈奴骑兵,手下被吓得惊慌失措,他却下令下马解鞍来迷惑敌军。
D.李广出兵雁门关遭遇兵败而被俘,被押解途中得以逃脱。因损失惨重,本人又被俘虏,应被处以死刑,后来得到他人帮助而被贬为普通人。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2)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2022-06-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密自雍丘亡命,往来诸帅间,说以取天下之策。始皆不信,久之,稍以为然。相谓曰:“斯人公卿子孙,志气若是。今人人皆云‘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由是渐敬密。密察诸帅唯翟让最强,乃因王伯当以见让,为让画策,往说诸小盗,皆下之。让悦,稍亲近密,与之计事。密因说让曰:“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让乃令密建牙,别统所部,号“蒲山公营”。密部分严整,凡号令士卒,虽盛夏,皆如背负霜雪。躬服俭素,所得金宝悉颁赐麾下,由是人为之用。麾下士卒多为让士卒所陵辱,以威约有素,不敢报也。李密说翟让曰:“今东都空虚,若将军能用仆计,天下可指麾而定也。”乃遣其党裴叔方觇东都虚实。留守官司觉之,始为守御之备,且驰表告江都。密谓让曰:“事势如此,不可不发。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去都百里有余,将军若亲帅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豫备,取之如拾遗耳。”庚寅,密、让将精兵七千人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破之。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襁负,道路相属。朝散大夫时德睿以尉氏应密,前宿城令祖君彦自昌平往归之。君彦,博学强记,文辞赡敏,著名海内,吏部侍郎薛道衡尝荐之于高祖,高祖曰:“是歌杀斛律明月人儿邪?朕不须此辈。”密素闻其名,得之,大喜,引为上客,军中书,悉以委之。丁未,密使其幕府移檄郡县,数炀帝十罪,且曰:“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祖君彦之辞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东都李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
B.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
C.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
D.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厥,中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据史书记载,其先居西海之右,是匈奴之别种。
B.海内,即国境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C.檄,古代官方文书的合称,用于征召、晓谕和嘉奖,文中指发布文告。
D.炀帝,指隋朝的皇帝杨广,“炀”是他的谥号,即去礼远众,逆夭虐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从雍丘逃出来后,往来于各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夺取天下的计谋,逐渐获得这些首领的信任与尊重,被认为有志气。
B.因为翟让实力强大,李密拜见翟让,给他出谋划策,说服其他小股盗匪,让他们归顺翟让,趁机劝说翟让起兵消灭暴君。
C.李密听从翟让的命令建立自己的营署,统帅自己的部众,他的部队纪律严明;李密将珠宝全部赏赐给部下,人们乐于为他效命。
D.李密独自攻打洛口仓,他率领精兵从阳城北出发,越过方山,从罗口袭击,攻破兴洛仓,打开粮仓’听任百姓取粮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
(2)麾下士卒多为让士卒所陵辱,以威约有素,不敢报也。
2022-01-2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心术》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不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又怒,可与百战。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当是之时,而无腹心之臣,可为寒心哉!昔者,高祖之末,天下既定矣,而又以周勃遗孝惠、孝文;武帝之末,天下既治矣,而又以霍光遗孝昭、孝宣。盖天下虽有泰山之势,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奏于朝,召试舍人院,辞疾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卒。赐其家缣、银二百,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选自《宋史·苏洵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B.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C.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D.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即《诗》《书》(《尚书》《礼》《易》(《周易》)《论语》《春秋》。
B.泰山,又名岱宗等,如杜甫诗句“岱宗夫如何”,泰山是五岳之首,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帝王告祭的神山。
C.高祖,古代帝王庙号。文中的“高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其他著名的高祖还有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D.秘书省,官署名。东汉时期设置,不同朝代管理事项有所不同,北宋前期掌常祭祀祝版,置判省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闭门苦读。苏洵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后来几次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将家中的书全部焚烧,关门闭户勤奋苦读。
B.苏洵受人赞赏。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他的二十二篇著述得到了翰林学土欧阳修的推荐。
C.苏洵熟悉兵道。苏洵认为:用兵崇尚正义,不正义的,虽有利也不应发兵;善于用兵的将领,要使士兵无所顾忌,却要有所依恃。
D.苏洵著作颇丰。苏洵著有《权书》《衡论》《机策》等文;与姚辟一起修礼书,编《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竟效苏氏为文章。
(2)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
5.苏洵去世后,皇帝为他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