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1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苏格兰的风

①一直很喜欢宗白华的一句话,他说晋人在山水中,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对我而言,每一次旅行就是向内发现自己的深情的过程。被各种文字图像规训过的现代人,其实最难唤起的是感动,因为有些美景来得太容易,那些旅程太流水线。也许只有决然地将自己放置在一个有意无意的困境中,才能唤醒原初的遇见的感动。

②今年夏天去了苏格兰,比北更北的地方。提及最早工业化的英国,一般都会想起伦敦这样的大都市,或是牛津、剑桥这样的大学城,可我心中念念的却是苏格兰。在牛津的古老学院里坐久了,觉得那些历史似乎都化在骨子里,懒得抬眼从迷思中醒来。似乎英国从来都是如此这般温文尔雅,带着古旧的华丽印记。英国中产阶级休闲时最爱的温德米尔湖区,有最纯正的英国乡村范儿。漫步湖区小路,到处是苍苔冷冷,绿意朴拙,偶尔可见一人一狗安静走过。英国的乡村就是这样带着【       】和尊严慢条斯理地存在着,但都太符合想象,一种【       】不禁从心底蔓延开来。

③苏格兰高地则迥然不同,剥离华美的历史和文明的外壳,那种粗粝雄浑,让人一见就说不出话来。眼前的风景似乎早已见过,前世今生,有一种心心相印的熟悉感;但又在某个节点无穷惊喜,刷新了原先的想象。计划自驾去苏格兰高地之前,其实没有料到旅程会那么漫长辛苦。

④在沉默的无边无际的公路上,看到了苏格兰高地最美的一部分风景。高山,深林,疾风,劲草,大海,平原;云层那么低,那么厚,几乎压在山峦和平原之上,带着海洋饱满的水分,丰盈流动,变幻万端。前方的路延伸得无穷无尽,虽然是八月,草地已然尽是黄色。感觉自己像被包裹在天地之间的一个大玻璃盒里,只有置身于这样的场景,才能理解英国风景画家笔下的云层为何那样丰富;只有亲眼见到苏格兰的风景,才能理解这个民族为何那样坚忍强悍。

⑤一路向北,温度很低,八月里,穿着薄羽绒服还是觉得冷,这是比漠河还要北的地方。路过的因弗里斯小城像停留在17世纪,整个城市清冷,冷清。市中心桥边的古堡和尖顶教堂,朴素安静。因为靠近北海和尼斯湖,城中盘旋着无数体形硕大的海鸥,锐利地鸣叫。因为太冷,这里行人稀少,抄着手走过方正低矮的街道,暮色中浓厚的云影投在穿城而过的河里,感觉自己像置身于一个荒谬的时间节点

⑥听说苏格兰的城堡最值得看,于是千里迢迢去看斯通黑文城堡。在全球旅游旺季的八月,这里游人寥寥。城堡位于悬崖边的海岸上,早已沧桑遍体。还未走近它,就被海风吹得站不住脚。海边的峭石上,城堡孤零零的,脚下是北海的惊涛,一拍拍地咬噬着岩石。屋顶和墙壁早已倾颓,千疮百孔,城堡虽形销骨立,却坚忍、傲慢。据说这个城堡曾经挡住了英格兰军队十个月的围攻,保障了苏格兰的王权。多少金戈铁马远去了,眼前海鸥悲鸣、断壁残垣,视野尽处是幽深的苍黑的北海,漫天漫地,让人突然觉得,这才是从茫茫的历史深处吹来的悲风。可怜的现代人,太久地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那些更深的感受,似乎根本进入不到心里。说起肃穆凛然的古堡,人们脑海中掠过的都是电影和小说的片段:一个中世纪的女子,凭海临风,衣袂飘飘……

⑦经过的其他城堡,几乎都是一样的破败。那些已经被时间磨损得形状模糊的兽首和神灵、武士的面容,那无处不在的八月的寒风,那些黑暗的冰冷的石墙垒出来的幽深的房间,都在提示我,这是一个苦寒之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并不占有地缘或气候上的先机,但在他们并不漫长的历史中,却出现了无数扭转人类文明进程的风流人物。

⑧直到在暮色中抵达爱丁堡,连绵的壮丽高大的古建筑之城缓缓地铺陈在我面前的那一刻,我联想到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曾有的一句话,那个意大利人在初见昆明的时候,形容它是一座壮丽的大城。我的感受跟那位13世纪的意大利人是一样的,被一种璀璨的文明的他者的光芒震慑了。爱丁堡无愧是北方的雅典,它气象阔大,仪态万方,丝毫不容轻亵。在任何一个角落,爱丁堡都是典雅与得体的表率。它的城堡和大学,保存完好的古典建筑和街道,满眼的苏格兰格子和满耳的风笛声,都带着苏格兰人的骄傲和文化印记。朋友说,你一定要去酒吧,叫上一杯烈性黑啤,听他们唱歌,那才是苏格兰。不由想起了自金雀花王朝以来英格兰对苏格兰的不断征服与蚕食,想起了因《勇敢的心》而为世人熟知的苏格兰勇士的形象……

⑨结束苏格兰之旅,回到湿热的南京,回到桂子香气里,回到嗅觉和味觉都无比亲切熟悉的江南,也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那些在苏格兰吹过的风,心中顿时一虚一紧,觉得这样出离现实的片刻,正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取材于朱丽丽的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迥然不同:相差很大。B.粗粝:粗犷。
C.铺陈:有层次地展现。D.仪态万方:姿态特别大方。
2.依据上下文,填入第②段【   】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纯正     诗意B.华丽     满足C.朴实     厌恶D.优雅     倦怠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借用宗白华的话意在强调,现代人面对山水自然要用心品味、感悟,努力找寻内心深处的情感。
B.第④段画线的一组短句,勾勒出冷暖相谐的画面,描绘了苏格兰高地清新自然、辽阔壮丽的独特景象。
C.第⑤段“荒谬的时间节点”的意思:时值八月,却仿佛置身于寒冬;身处现代,却好像置身于17世纪。
D.结尾处写南京的环境气候与苏格兰不同,“一虚一紧”反映出苏格兰之行给作者带来了深切的感受与思考。
4.根据文意,说说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5.文章叙写了苏格兰诸多自然与人文景观,而标题却是“苏格兰的风”,请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
作文-命题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2 . 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1931429日,恽代英面对行刑者做了人生最后一次讲演。)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中国的青年)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鲁迅)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绝笔诗》)

我只是萤火之光,怎能与皓月争辉。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这世上恐怕没有什么,比仰望星空更能感知梦想的引力,比追逐星光更能激发他所未知的热情。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追光路上”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文体特征鲜明、突出。

作文-命题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3 . 完成作文。

1956年,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后,有感于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面时,把几本中国翻译的法国小说赠送给对方,以书为“桥”,传逆了中国人民美好的心意。桥,不仅有连接两地,方便人们生活的作用,同时也是沟通,理解,友谊的象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说‘桥’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昨日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

(1)隐逸情怀多见于中国古诗文中,黄庭坚在《登快阁》一诗中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愿意永诀机心,归隐家乡的人生选择。

(2)杜甫用“心迹喜双清”表现品格之美。同样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___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是一个光明坦荡、内外如一的大丈夫;王昌龄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自况,同样张孝祥用“___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品质。

(3)古代散文常以理取胜。如《石钟山记》中的“____________,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传递出求实精神,发人深思;柳宗元从橐驼“能顺木之天,____________”等不违背生长规律的养树之道领会到养人之道,耐人寻味。

(4)当你登临送日,感叹祖国河山壮美、英雄人才涌现时,可借用古人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昨日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从自卑亭往上走

①岳麓山脚有自卑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自卑”二字典出《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说君子修身立德,好比长途跋涉,必须由近及远;又好比登临高山,必须自下而上。自卑亭原处登山要道,欲上岳麓必过此亭。

②世人知有岳麓山的,必知岳麓书院;知有岳麓书院的,必知书院门联。湘人历来也颇好以此联夸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从自卑亭的谦恭笃实,到岳麓书院的踌躇满志,相距不过一箭之遥。湘人的狂傲,似乎不屑掩饰。又因外人对门联中的发语词“惟”字误读,似乎湘人真是自大。

③湘楚自古固多狂士,而真狂士应是狂而不妄。那位“凤歌笑孔丘”的楚狂接舆藉贯本无详考,不妨把他认作湖湘第一位狂士。如此攀附先古颇有些牵强,听凭冬烘先生们笑骂去。不管是孔门圣经《论语》,还是颇有些抑孔的《庄子》,里面写到的这位狂人都可敬可爱。他看破世道沦落,方才隐而不仕,佯作狂狷,笑讽夫子。这位狂士孤高超尘,一直被有些史乘奥典尊为神仙。

④楚狂接舆之后,湘楚大地代有狂士。只不过后来的狂士们,多不甘于林泉寂寞,而是抱负鸿鹄青云之志。同为楚地狂士,风骨襟怀颇为异殊,与自卑亭西的岳麓书院大概深有渊源。岳麓书院草创于唐而盛大于宋,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当年与之齐名的白鹿洞书院、嵩山书院、应天书院如今仅存残垣,只有岳麓书院仍薪火相承。一座文脉千年不绝的书院,自会出狷介高古的狂士。遍访岳麓书院旧联古碑,自会知晓历代诸多狂士的掌故。晚清与岳麓书院有关的狂士尤多,从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到王先谦、郭嵩焘,他们身上无不带有狂狷之风。孔子有道:“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这些狂狷湘人,虽讲究用行舍藏,可他们最重的心念却是行而不是藏。晚清以来家国天下多危难,容不得湖湘的真学子们扮隐士。近代登高振臂多湘人,应者影从遍天下。

⑤岳麓书院虽地处湖湘一隅,而其学统流布超越三湘四水,气接华夏九州。正如清代山长罗典亲撰长联所言: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王闿运虽无岳麓书院游学经历,而此处与他曾经主持过的衡山书院实为气脉相通。岳麓书院有一名联趣闻,后人多把它附会在王闿运身上。说的是王闿运曾去江浙讲学,颇受当地读书人轻慢。江浙千古繁华,文人骚客向来自负。王闿运恰恰其貌不扬,苏杭士人仙裾飘逸,对他很有些不敬。于是,王闿运撰联高挂堂上: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江浙士子见了,再也不敢孟浪。咸丰年间,王闿运曾为权臣肃顺幕宾。一日咸丰读到肃顺的折子,惊叹其文采,问是何人所草。肃顺奏对:“湖南举人王闿运。”咸丰问:“为何不给他官做?”肃顺说:“此人非衣貂不肯仕。”咸丰说:“可以赏貂!”王闿运因会试不第仍是布衣,而依制只有入了翰林方可衣貂。只因皇上偶然宠幸而赐官,王闿运仍耻于出仕,傲骨可见一斑。袁世凯做了民国大总统,王闿运应邀出任国史馆长兼总统顾问,不久他便看出自己尴尬之境,作联道:顾我则笑,问道于盲。联嵌“顾问”二字,明里自嘲,实则狂傲。他调侃袁世凯的对联更是有趣:民犹此也,国犹此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袁世凯为独夫,而将“民国总统”暗嵌于联讥讽之,非王闿运这等狂士不敢为。后人多以王闿运助袁世凯称帝而诟病之,自然无人敢替他辩白。然而狂士谋国心鲁性直,书生用世难免迂阔,终不能笼统以一己之私而论之。

⑥自岳麓书院援木依藤而上,沿路可见许多高冢大墓。从黄兴、蔡锷到陈天华、禹之谟,许多近代仁人志士都长眠于此。累累墓葬装订成册,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湘人之狂,狂在遇事多不惧死。埋葬于此的陈天华愤恨蹈海,只为警醒国人自救自强。陈天华之前欲以身死醒国人,还有葬在浏阳的谭嗣同。谭嗣同、陈天华他们在俗人看来,不但是狂,几近于癫和傻。禹之谟墓不太起眼,位于半山腰之小径旁,几乎快要没于芜草。这位湘人竟敢在清廷眼皮底下聚集长沙民众公祭反清志士陈天华,今人观之简直胆大包天!禹之谟之不畏死亦近于狂,而当时的长沙民众更是义薄云天。蔡锷之墓规模宏大,庄严肃穆,配享墓庐。蔡锷将军为了讨袁拔剑南天,以一隅而抗天下,自言明知无望,亦不为争胜利,只为争四万万同胞之人格。这等义举,非有狂气,断不敢为。

⑦登岳麓山必经自卑亭,而自卑亭的精神实为岳麓山的根柢。岳麓书院固然有许多大气磅礴的联语,也更有诸如“实事求是”等朴真致性的箴言。自古湖湘狂士无不从“自卑”而入门径,又以“敢为人先”“经世致用”而纵横天地。没有狂气,不成湘人;只知狂傲,亦非真湘人。

(选自王跃文散文集《拍手笑沙鸥》,有删改)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满志:语出《庄子·养生主》,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文中指从岳麓书院学成后胸怀大志的样子。
B.青云之志:语出《滕王阁序》,指远大的志向。文中指狂士们不甘于隐居,以解救国家的危难为远大志向。
C.薪火相承:语出《庄子·养生主》,也作“薪尽火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文中指岳麓书院建筑与格局至今保存完整。
D.用行舍藏: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文中指狂狷湘人既有隐居生活的准备,更有为国家赴难的行动。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岳麓书院的门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一方面彰显了岳麓书院对湘楚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看出了湘人不加掩饰的狂傲。
B.第⑥段写自岳麓山沿路而上所见的高冢大墓,赞颂黄兴、蔡锷、陈天华、禹之谟等志士的警醒国人、自救自强、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精神。
C.本文显示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如“凤歌笑孔丘”“濂溪一脉”和蔡锷拔剑南天讨袁等就具有人文气息或历史的厚重。
D.③到⑥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借助湖南籍历史名人写出了湘楚狂士深厚的学问、孤高超尘和狷介狂妄的气质以及身死醒国的精神。
3.文章第⑤段描写了王闿运的轶闻趣事,这些轶闻趣事写出了王闿运哪些特点?写这些轶闻趣事的作用是什么?
4.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以“从自卑亭往上走”为题。
7日内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名校

6 .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身上不利索,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凤姐儿自恃强壮。虽不出门,然筹画计算,想起什么事来,便命平儿去回王夫人,任人谏劝,他只不听。王夫人便觉失了膀臂,一人能有许多的精神?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只说过了一月,凤姐将息好了,仍交与他。如今且说目今王夫人见他如此,探春与李纨暂难谢事,园中人多,叉恐失于照管,因又特请了宝钗来,托他各处小心……宝钗听说只得答应了。

(选自《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1)读者普遍认为,李纨、探春和宝钗等三人可谓是理家的最佳搭档,请从人物身份、性格等方面,结合选文内容及《红楼梦》其他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种看法的理解。
(2)《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结语诗云“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谈谈对这两句诗内涵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作文-命题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7 . 完成作文。

今年二十五岁的毕成,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一天却这样度过:清晨闹铃一响,立即打开手机,听当天的“新闻推送”;早饭过后,抓紧时间登上世界各大名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写作论文;中午12点,在手机上点好外卖午餐;午休以后,用小视频学习“经典名著”,看各类英文原声电影;晚饭后打开社交软件,和朋友们交流,同时打开智能机器人清扫房间,然后进入梦乡……这样的毕成十年以后会什么样呢?

请展开想象,以“十年后的毕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7日内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作文-微写作 | 较难(0.4) |
名校
8 . 请以“那是我的星空”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150字左右;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7日内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作文-微写作 | 较难(0.4) |
名校
9 . 微写作。
       在一次学法交流会上,高一年级同学提出,《论语》整本书阅读难度大,不知道该怎么学习。请你结合《论语》的相关内容及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段文字,提出学法建议。要求:有启发性,条理清楚;150字左右;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7日内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李白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1】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2】,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3】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1】《悲风》《寒松》《白雪》《绿水》都是琴曲名。【2】绿绮:古琴名。【3】有《风入松》琴曲名。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四句叙述并描绘卢子顺所弹琴声仿若寒松在风中发出的悲凉之音。
B.第二首前四句叙述并描绘蜀僧弹奏的乐声像连绵的高山涧谷中的松涛一般。
C.两首诗都重在表现琴乐的艺术魅力,所以诗人都没有写弹琴的时间和地点。
D.两首诗不仅描绘了音乐所引发的听者的艺术想象,而且还暗示了乐曲名称。
2.咏乐诗中往往会融入诗人的感慨。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融入自己听不懂幽人所弹琴曲、不能做其知音的愧疚之情。
B.第一首描写了弹琴之人在纷纷飞扬的洁白雪花中潇洒弹琴的动作。
C.第二首用“为我一挥手”表达蜀僧用弹琴的方式来寄寓离别之悲。
D.第二首用“客心洗流水”表达出听了动人的琴声后的愉悦感受。
3.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两首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
7日内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