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0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页岩油主要来源于生物残骸的降解和转化,这与石油类似。在地球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湖泊、河流等水体中的生物残骸沉积在水底,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这些生物残骸最终。在页岩油的形成过程中,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沉积,经历了压实、水分蒸发、矿物质沉淀等。随着地质作用的不断进行,页岩油在地层中不断累积,从而形成页岩油储层,这才具有开采价值,如果,开采是不划算的。页岩油的含油饱和度较低,就意味着单位体积的页岩油中

与石油相比,页岩油的黏度较高,流动性较差,因而开采难度较大。然而,页岩油储量丰富,发展前景好。与石油相比,页岩油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页岩油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昨日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材料二:

李密在《陈情表》中恳请辞不就职,他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他愿乞终养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昨日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日暮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①这首诗为诗人流寓夔州所作。②花烬繁:灯芯燃烧后形成的灯花斑斓繁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首联描绘了诗人眼前的山村的景象。
B.“闭柴门”使人想到户内人们正享受着天伦之乐,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
C.皎洁的明月悄悄升起,晚风清凉,诗人凝望着山村,感觉“江山”不如故园美丽。
D.“石泉流暗壁”语序应为“暗泉流石壁”,意为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
2.有评论说“杜甫的这首诗表达情感委婉含蓄”,请结合这一评论和全诗简要赏析尾联。
昨日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代化属性和文化性质,既是相对世界文明、外国文明而言的,也是相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而言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处理好一些关系。

物质文明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对不断发展生产力、积累物质财富提出了新要求。精神文明是国家强盛、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撑,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基础,对不断发展先进文化、丰富精神财富提出了新要求。要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二者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必须并驾齐驱,比翼双飞,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发展是硬道理,要一以贯之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打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要求物质文明的丰富,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核心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应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文化是软实力,要一以贯之地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基础。精神文明建设,确立的是理想信念,弘扬的是思想道德,形成的是文明风尚,促进的是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此,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筑起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高地,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完全独立自主,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凝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伟力。

我们必须扎根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现代文明因素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与发展动力,让中华文明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在真空中生成的,而是在世界文明的万花筒中、在与其他文明的互动过程中、在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生长的。要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在交流互鉴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以独立自主的基点塑造中华文明的现代形象,从民族的走向世界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进程中又焕发出新的光辉。中华文明既是人类文明史的活化石,又是现代文明史的亲历者,有着鲜明和普遍的世界意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要求我们在体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民族性的同时,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在精髓发扬光大,挖掘中华文明蕴含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智慧,阐释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同时,要加快构建中华文明的话语体系,打破有理说不清的传播藩篱,将中国的故事在国际社会中讲好、传播好,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

以开放包容的气度构建现代文明的中国形式,以世界的滋养民族的。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与其他文明相互借鉴,才造就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底蕴。我们要主动融入世界发展浪潮之中,寻找发展道路的契合点、价值理念的共同点、文化建构的接合点,创造出融通中外、汇通古今的现代文明新成果。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建构自身的同时也为全世界展示了民族文明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在确立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强化着各国人民对自身文明的信心。

(摘编自何虎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进路》)

材料二: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出强大的文明韧性、不竭的文明活力和深厚的文明智慧,为人类文明的生存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了文明间交流互鉴、平等相待与和谐共存。

近代以来,西方在全球推行其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生活习俗,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本土文化、传统习俗和语言被逐渐边缘化,文明的独立性和多元性受到冲击。中华文明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容开放的文明张力和创新的现代文明发展路径,保持了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塑造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维护和丰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绵延五千年而未中断的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是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特性的社会主义文明样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和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出优势,克服了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弊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人民为中心,西方文明以资本为中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西方文明强调发展经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追求和平发展,西方文明追求掠夺扩张。这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论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选择。

近千年来,人类文明在战争冲突与矛盾对抗中跌宕走过,探索一种和平与平等的文明互动方式至关重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所有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倡导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世界各文明的文化传统、价值理念和社会生活习惯,从不试图改造或取代其他文明,也不会将自身文明理念强加给其他文明,这破解了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

(摘编自吕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物质文明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以物质文明建设比精神文明建设更重要。
B.精神文明建设指的就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实现人在精神上的完全独立自主。
C.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从未中断的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D.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B.我们在体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民族性的同时,也要挖掘中华文明蕴含的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智慧,阐释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
C.近代以来,文明的独立性和多元性受到冲击。中华文明保持了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塑造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D.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所有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倡导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注重自我发展、独立发展。
3.下列关于两则材料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二者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运用了比喻论证,使说理非常生动、形象。
B.材料一采用总一分式结构,先总说,提出观点,再分层深入论证,层层递进,论证有说服力。
C.材料一引用“有理说不清”的俗语,论证了要加快构建中华文明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
D.材料二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西方文明进行了对比,阐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出优势。
4.根据材料二,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世界意义”范畴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丰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B.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其他国家的现代文明建设提供选择。
C.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D.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了文明间的对话和交流。
5.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但材料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乌蒙磅礴,乌江天堑,是对这片神奇土地最言简意赅的表达。三十岁以前,我是一名地质队员,徒步乌江流域,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在这样的惊叹中,我逐渐形成一个习惯,就是一看见山,就想翻越,就想登顶。于我而言,没有比一览众山小更愉悦的了。这样的愉悦,美妙无比,却又 A 。而这样的难以表达的感受,我在骨子里想人分享,于是我成了一名作家。

在成为专业作家的近三十年里,一名地质队员的初心让我 B 地行走在乌江流域,没有怨言,只有愉悦。贵州有一百二十五万多座山峰,万峰成林这样的词在数据面前也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如果说,作为一名地质队员,跋涉在这块土地上让我惊叹;那么,作为一名作家,我 C ,想找到能真实表达心情的词语。最后我想到了惊叹的近义词——震撼!惊叹和震撼,还是有区别的。惊叹,在脸上;震撼,在心上。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最后我想到了与惊叹意思相近但有区别的表现在心上的震撼一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3.下列句中加点的“与”和文中加点的“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感性理性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两个重要维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我们在人交往时,要有宽容的意识,要与人为善,为他人着想。
C.为了更好地发挥本次座谈会的作用,会人员依次进行了经验介绍。
D.“人方便,与己方便。”我们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昨日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在某列车上,一位阿姨吐槽年轻人在卧铺下铺挂帘子,不让70岁老人坐,她还对着正在下铺挂帘子的年轻人进行拍摄,呼吁网友们评评理。这一事件引发了热议。

有人认为,年轻人太自私,不懂得尊重老年人,坐着休息一下为什么不可以?而且下铺挂帘会让中铺和上铺的人攀爬时受到一定的影响。

也有人认为,在下铺挂帘子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增加安全感。也有网友表示,保护隐私无可厚非,没地方坐应该找铁路部门。

中国铁路官方客服接受采访时表示:乘客购买卧铺车票后,就拥有了对应时间内该铺位的使用权。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围挡,在不妨碍其他乘客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但需要跟他人协商好。带床帘是乘客的个人行为,如果接到乘客投诉也并不会受理。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说出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7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表明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以“___________”强调外物和个体生命也可以长久存在。

(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水,以此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得清幽明丽。

(3)“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班级举行的五一晚会上,主持人要求参加的人抢答,说出含有“龙”字的七言诗句。小明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树林群落主要生活在以赤道为中心的热带及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海滩上。

红树林经常处于被潮水淹没的状态,空气非常缺乏,因此许多红树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 。每到落潮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地面,(       A       ),使人难以通行。热带海滩阳光强烈,土壤富含盐分,红树林植物具有可排出多余盐分的分泌腺体,叶片则为光亮的革质,利于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

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       B       )。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 ,因此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士

红树林群落虽然在世界上面积不大, ,养育了为数众多的动物。一旦被破坏将引起严重的后果。我国的红树林在过去破坏比较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现在有大面积红树林分布的地区很多已经被划为自然保护区。

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7日内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省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牵引下,乡村博物馆建设步入快车道。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在农村地区不断涌现。相比城市或综合类博物馆的高大上,这些博物馆是有点的——不仅坐落在乡村,而且所陈列的展品和讲述的故事也都是这片土地上出来的。但也正因为足够,足够接地气,它成为乡村文化乃至乡村精神的代言人,它浓缩并集中记录了乡村沿革、当地文化和民俗风情,那些本就充满故事的场馆和里面的各种物件,是乡土记忆和文化根脉的具象化,它们留住了时间,也留住了乡愁。

乡村博物馆对当地人绝不仅仅是多了一个茶余饭后又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为人们建设了一个近距离触摸历史、感受丰厚民俗文化的入口。一些乡村博物馆内陈列的特色藏品,不少就是当地村民自愿无偿捐赠的,还有的乡村博物馆,由村民自筹资金建设,是全村人共同打造的明星。可以说,乡村博物馆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乡土记忆唤醒的过程,文化自信激活的过程,共同体意识强化的过程。人们在参与乡村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得以有机会重温一代代人的生活轨迹,重新认识传统民俗和文化气象的魅力和价值,在对文化根脉的追溯、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激发出创造新生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1.第一段“所陈列的展品和讲述的故事也都是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一句中,如果把“长”换成“产生”,表达效果为什么没有原文好?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根据第二段的内容,用一个单句为“乡村博物馆”下一个定义。(不超过70字)
7日内更新 | 4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省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太阳

李春华

邻居吴叔是音乐学院的博导,每逢星期天就在家里吊嗓练歌,即便是清唱,且门窗紧闭,那些雄浑、高亢的音符,也能打着滚儿钻进吕彪的耳朵,就像钻进了毛毛虫,不光耳朵痒,心里也痒痒。

吕彪试探着轻轻敲吴叔家门——嗒嗒嗒!进来!吴叔磁性的声音入耳,他进门,吴叔侧身歪着头问他:喜欢美声?吕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拨浪鼓似的摇摇头。再看吴叔装扮:一身黑色燕尾服、白色双翼衬衣,扎白色领花,锃亮的皮鞋能照见人。呵,绅士啊。吕彪咧着嘴,摸摸后脑勺,在边上傻笑。

刚才您唱的啥歌?

帕瓦罗蒂唱过,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

哦,听着真提精神!

嗯,美声是声乐的阳春白雪………

吴叔上下打量吕彪,说:嗯﹐长相端正,气质不错,个头够高,压得住台。

吕彪心里像装个太阳,暖暖的,有空就跟吴叔咪咪嘛嘛地开嗓练功,成了吴家的常客。不出吴叔所料,他天生是这块料。

高考前夕,艺术类考生提前报志愿,初试专业课。老妈听说吕彪报考音乐学院,陡然像头母狮,戳着他的鼻尖吼:玩玩得了,穿个屁帘咪咪嘛嘛唱一辈子?扭脸看儿子,她的话分明就是耳边风,睁一只限闭一只眼吧。

初试日期已定,吕彪要去北京考点应试。他反倒沉着脸,心里怦怦直打鼓。吴叔安慰说,你的专业课过硬,正常发挥就成。

许是家里暖气温度高,白天开窗户,进冷风受了凉。夜里,吕彪高烧直说胡话,嘴唇干裂,爆一层皮。一早,老妈叫来厂医,确诊是急性肺炎……冰凉的液体缓缓流进血管,吕彪的心也凉半截,或许跟美声有缘无分吧。

来医院探视的吴叔可不这样认为,他还邀请吕彪到学院的剧院试唱。

师徙二人,在剧院同台演唱《我的太阳》,台下的座位空着。曲终,吕彪冲着吴叔的背影,深鞠一躬。

后来,吕彪从综合大学导游专业毕业,想去国外当导游。可是老妈要做急性阑尾炎手术,怎能这会儿出国带团?何况,他从小到大,老爸都在矿上忙,不见人影。老妈在服装厂,整天不住闲地蹬缝纫机,喊着腰酸背疼,还给他洗衣做饭。娘儿俩像秤离不开秤砣,哪头重哪头轻呀。按老妈的想法,先在矿上干,不行再辞职呗。

吕彪的师傅老余黑脸膛,一对眼珠贼亮,瘦削的骨架支棱着松垮的卡其色工装——吕彪猛然想到螳螂,差点笑场,顺势弯腰鞠躬。老余斜楞着眼,像见到了怪物。呵,长发飘飘,牛仔裤筒有几个甩着飞边的洞。老余眉头一皱,跟老吕的秉性满拧呀。这范儿干安全检查?老余脸一沉,赶明儿剪寸头,把裤腿的窟窿堵上。吕彪诺诺地点头,暗自嘀咕,又不是工装。

起初,吕彪坐着矿井升降机下井,身体急速下坠,一阵心悸,轰隆隆的噪声,震得耳朵嗡嗡地响,他权当是歌剧前奏慢慢适应。

工作间附近的巷道,有条洗煤留下的溪流,整日哗哗地流。吕彪拎着矿灯蹲下,一缕光柱里有一团小虾,江米粒大,通体透明,在水里游得可欢实了。他探身再看,咦!地面上的河虾,有两个鼓鼓的黑豆眼睛。它们的眼睛竟是俩小白点儿!吕彪问老余:巷道溪流里的小虾没眼睛,咋游得那么欢实?老余指指心口窝:①它们心里有光啊!

吕彪检查完通风设备,记停当了台账,咬几口馒头,倚着木料堆晕晕乎乎……恍惚中,他站在舞台上投入地唱《我的太阳》……

老余悄声来复检,见吕彪打瞌睡,手里还捏着馒头。看他穿藏蓝色棉工装,外披狗皮马甲,黑色长筒胶鞋。老余咧咧嘴,这打扮像模像祥,倒像老吕几分。

谁知,老鼠冷不丁叼走吕彪手中的馒头,吕彪打个激灵醒了。工友们追打老鼠。或许,阴冷潮湿的巷道适合老鼠生存,它们体形肥硕,瞪着血红的眼睛,四下掀眸。工友们习惯把馒头放变压器上加热,让老鼠叼走馒头是常事。

吕彪想老鼠好歹是活物,巷道里有它们活泛哪。

吕彪两臂抻开,横在中间:留个喘气的吧!

工友们哈哈一笑散去。老鼠哧溜钻进鼠洞。老余心一动,在一边抿嘴笑,嗯,彪子心善,着实像他爸。

矿务局有歌咏大赛参加不?半晌没人吱声。老余瞄了眼吕彪和其他徒弟,从牙缝挤出一句话:一群废物!

师傅,我唱美声!哈哈!一阵哄笑,众人像受惊的麻雀呼啦散了。

吕彪忙完,躲在巷道旮旯,清唱《我的太阳》。歌声像长了翅膀,飞到巷道角落;木桩上艳丽的蘑菇似乎都在颤悠:②老鼠哧溜哧溜来回跑,像在给他伴舞

那天,老余和徒弟们半信半疑地坐在前排。吕彪穿着燕尾服,扎白色领花,蹬黑色皮鞋,优雅地上场。前奏响起,他一开腔,雄浑金属般的男高音响彻全场,掌声如潮。台下的老余使劲儿鼓掌,小声嘀咕:③咱整天在巷道干活,见不着个阳光。④听彪子唱的《我的太阳》,身子里咋像装着太阳,忒热乎!徒弟们拍着巴掌嗯嗯地点点头。

结果毫无悬念,吕彪得第一。

一日,老余接完厂部电话,像中了大奖,小跑到工作间,扯着嗓门喊:彪子,明儿去矿务局文工团报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通过吕彪对吴叔练歌的反应,激发读者好奇心,暗示了他歌唱之途不顺。
B.文章第二段中吴叔的外貌描写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激发了吕彪对音乐的兴趣。
C.吕彪的母亲对他报考音乐学院持明确反对态度,认为唱歌不能作为一生的职业。
D.吕彪在大赛中以一曲《我的太阳》赢得第一,展现他在声乐方面的勤奋和天赋。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它们心里有光啊”象征着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只要有信念和希望,就能找到前进方向。
B.句子②“老鼠哧溜哧溜来回跑,像在给他伴舞”描绘了一种和谐共存的场景,表现了歌声的感染力。
C.句子③“咱整天在巷道干活,见不着个阳光”反映了矿工们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D.句子④“听彪子唱的《我的太阳》,身子里咋像装着太阳,忒热乎”表达了听众对吕彪歌声的感动。
3.作为一个追梦的人,吕彪的内心世界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关键词;梦想·现实。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