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喜雨

曾巩

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果满篝。

【注】①瓯窭(ōu jù):狭小的高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志趣高洁,以名利为枷锁,为官只是偶然之举,也表明了作者的谦虚不矜不伐。
B.颔联写农民热火朝天的农桑活动,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镰收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颈联写风雨时至。更增一喜。“生北极”“出灵湫”是想象。中间两联虚实结合,拓宽了诗歌意境,增添了诗歌审美意趣。
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会见”说明他的愿望已经实现。
2.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曰:“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请结合诗的内容对这一评论作简要分析。
2024-05-0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校/邢台市信都区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①此诗是安史之乱后杜甫乘舟初到岳阳时所作。②鲲鹏:鲲鹏是传说中鲲鱼变化成的大鹏鸟。《庄子·逍遥游》写道:(鹏)乃今将图南。”“图南意为打算向南飞,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江国之大、山城之高,画面宏大,气势磅礴。
B.颔联上承首联,转写近景,对仗工整,重视炼字,颔联中的“翻”“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岸风翻动暮色中的波浪,雪花飘洒于寒灯上的景象。
C.颈联抒发了诗人前途未卜、心绪茫然之感,表明安史之乱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给诗人的心理带来了巨大阴影。
D.此诗为五言律诗,意象丰富,意境壮阔,富于节奏,承转自然,情景呼应,浑然无间,显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2.诗的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4-04-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

李白

吾家青萍剑,操割有馀闲。

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歧路间。

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

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

【注】①李凝,李白族弟,单父主簿,兼代宋城主簿。本诗作于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时。②青萍,古宝剑名。③操割,即操刀割锦。春秋时,郑人子皮想让没有经验的尹何管理自己的采邑,子产对子皮说:小孩子还不会操刀,就让他去剁肉,他一定会先伤到自己,把贵重的锦缎交给没裁过衣服的人去裁割,他一定会毁了锦缎。后以此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用“青萍剑”比喻族弟的才能,表示他有足够的才干和能力来胜任新的职务。
B.七、八两句写贤士豪杰为李凝追送饯行,一直送到栖霞山,这为后面四句做好铺垫。
C.九、十两句写一群人在散发芬芳香气的花园中斗酒,将原本就欢乐的心情推向高潮。
D.最后两句写诗人和送行的人群一起开怀畅饮,醉得无法上马离去,可见其为人豪爽。
2.本诗有“此去何时还”之问,《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有“别君去兮何时还”之问,二者所问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思

陆游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

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寒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


【注】①列圣:指历代帝王。②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③秋砧:秋日捣衣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达的是不一样的思想情感。
B.首联两句作者先说自己秋日里不去登高望远,然后点明自己“半年闭户废登临”的原因:从晚春至今都抱病在身。
C.颔联描绘了一幅画面感很强的秋夜难眠图,用“昏灯伴”“寒雨滴”衬托了作者的孤老之状和愁苦之深。
D.颈联写中原山河壮美,地势险要,希望南宋朝廷像历代明君那样忧劳国事,守住中原,恩泽天下。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我们学过的《书愤》《示儿》《游山西村》都是他的代表诗作。
B.《秋思》是陆游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记叙了诗人秋日所感。
C.颈联“中原”与“宇内”“四海”“八荒”“八州”意思大体相同,都指中国。
D.“捣衣砧”是表达思乡主题最为常见的传统意象之一,如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这首诗的尾联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2022-04-0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留别王司马嵩(节选)

李白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

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

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


【注】①公元732年,李白求仕不得,离开长安。游坊州时作此诗,王嵩当时任坊州司马。②鲁连:鲁仲连,战国末期人,曾帮助赵国解除了邯郸之危,赵平原君赠以千金,不受而去。③梁甫吟:据传为诸葛亮所作诗歌。④偃赛:偃息而卧,不问世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既有了诗人对友人王嵩的不舍,也暗含了诗人的理想抱负。
B.诗人以蛰居南阳的诸葛亮自比,含蓄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负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C.诗人虽可以隐居苍山,不问世事,但又想到时光已逝自己却无所作为,而心生惆怅。
D.“功成还旧林”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都体现了李白功成身退的人生选择。
2.本诗运用鲁仲连、范蠡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
B.三、四句写明月云水,夜气漾漾,天水相连,江面空阔,诗人沉郁的内心顿时一片空明愉悦。
C.中间四句多处写月,各具特色,或明或暗地表达了作者身处羁旅,只有明月作伴,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D.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还未尽兴欣赏,心已随如飞的轻舟远离。
2.此诗对渔歌的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是如何描写渔歌的?
2020-07-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①韦偃:唐代画家,善于画马。②歘(chuā):形容短促迅速的声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偃知道杜甫喜欢自己所作的画,在离开杜甫之前为他画了一幅画,杜甫为此写下了这首题画诗。
B.“坐看千里当霜蹄”一句写韦偃所画的骏马非常逼真,转眼之间,就即将奔驰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C.尾联作者由画中马想到自己的现实处境,真想得到这样一匹同生同死的骏马以保护自己和家人安全。
D.本诗首联写画马背景和缘由,颔联写作画经过,颈联描写画面内容,尾联抒写感想,脉络清晰。
2.诗歌是如何表现韦偃画技之高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8 . 学习了本文,你对鉴赏诗歌的意象已有所收获了吧?试从意象入手,赏析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的画面美。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2020-02-1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9 说“木叶”1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

春日                                                                              游春

[宋] 晁冲之                                                                                  [宋] 欧阳修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两首诗歌共有的意象是_________ ,共同的情感是___________
2.在描写春天景色方面,这两首诗各有妙处,请简要分析。
2019-06-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18——2019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4) |
真题 名校
10 . (09年湖北卷)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2019-01-30更新 | 26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