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黄帝、尧、舜、禹、汤、周成王封泰山,皆受命然后得封禅。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西伐大夏,南伐至召陵。兵车之会三,而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于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于是桓公乃止。

(节选自《史记·封禅书》)

材料二:

汉光武建武三十年,车驾东巡,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诏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令屯田从此群臣不敢复言。后二年,上斋,夜读《河图会昌符》,曰赤刘之九,会命岱宗。感此文,乃诏梁松等按索《河》《洛》谶文言九世封禅事者,遂奏三十六事。于是求武帝元封故事,以三月行封禅礼。

唐太宗贞观五年,群臣以四夷咸服,表请封禅,诏不。六年,复请,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已而欲从其请,魏郑公【注】独以为不可,发六难以争之,至以谓崇虚名而受实害。会河南、北大水,遂寝。十年,复使房乔裁定其礼,将以十六年二月,有事于泰山,会星孛太微而罢。

(节选自《容斋随笔·汉唐封禅》)

【注】魏郑公:指魏征。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何事污七十二A代之B编录C若郡县D远遣吏E上寿F盛称G美H必髡令屯田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禅,指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封为祭天,禅为祭地,一般在泰山举行。
B.所以,指用来、用以,与《伶官传序》“与其所以失之者”中的“所以”词义不同。
C.故事,指旧事、先例,与《六国论》“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的“故事”词义相同。
D.许,指被允许,“戍卒叫,函谷举”中的“举”表示被攻占,两者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公认为自己征伐了山戎、大夏、召陵,多次与诸侯会盟,已经一统天下,诸侯都不敢违背他,可以封禅。
B.管仲指出,古时封禅需要鄗上的黍、北里的禾,以及江淮的三脊茅,各地还要进贡比目鱼、比翼鸟和十五种物品。
C.汉光武帝东巡时,群臣进言封禅,光武帝以即位三十年百姓满腹怨气为由拒绝,但后来改变主意,举行了封禅礼。
D.唐太宗认为想要敬奉上天,扫净地面就可以祭祀,只要帝王心中怀有对天地的敬意即可,不一定要去泰山封禅。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
(2)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
5.管仲、魏郑公反对君主封禅的理由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揖让之礼作为人们交往中的重要礼节,充分体现了中国礼文化主敬”“谦让的特征。《说文解字》中揖,攘也,从手,最声。一曰手箸匈曰揖即为推,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就叫作。而字最早书写为,古同,意为谦让。揖让之礼承载的是儒家君子谦卑的德行,即便在射礼这种尚武的礼仪中也必不可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古人对揖让之礼十分重视,认为这是诚敬之心在行为上的体现,是礼乐文明的重要体现,因而有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的说法。揖让之礼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据文献记载,周公制礼作乐中已包含作揖礼。

揖礼在古代有许多类型。如《周礼》中记载了三种揖礼的形式: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即推手时分别有微微往下推手、举手平臂向前推平、与眉齐平再行礼之别。《周礼·夏官·司士》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古人行作揖礼时不仅要区别身份官职,还有吉凶之分。《道德经》中记载了先秦时期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观念。揖礼常与其他礼仪搭配使用。如周代宾礼士相见礼中就有士人相互作揖的交往礼仪,以示尊重和谦卑。不同历史时期,揖礼的名称和身体表达姿势有所不同。广义而言,先秦时期的揖礼、唐宋时期的叉手礼、明清时期的拱手礼及清代流行的抱拳手势都可以称为揖礼。尽管与其他礼仪一样,作揖礼最早也只用于贵族之间的交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下庶人成为重要的社会教化目标。随着礼文化的推广和下移,揖礼成为了规范平民之间日常交往的一种礼仪,实现了礼仪的流行化民俗化。宋代王说《唐语林补遗四》云:凡入门至食,凡数揖。祗揖者,古之肃拜也。这里的祗揖即宋时流行的揖礼,文人著作中多有记载。《吕氏乡约》是我国最早在民间乡里制定的由乡人共同遵守的成文规约,书中曾载,晚辈拜见尊长有揖而退”“揖而坐”“趋进揖”“揖而行”“下马前揖等详细的行使规范。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民间,揖礼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礼仪之一。

国内推行揖礼最主要的困境就是封建标签难撕,刻板印象阻碍。揖礼主要借助手势以及躯体上半部分的动作来完成,对尊卑贵贱的区分没有拜礼那么显著。整体而言,揖拜之礼自周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朝代更迭,凡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时代,为了强化皇权及尊卑,揖拜之礼中的拜礼得到强化。反之,汉族政权则致力于恢复传统,如明朝推翻元朝统治后,明太祖就多次下令禁止跪拜礼,从而强化了揖礼。为了维护皇权和社会等级秩序,在清朝跪拜之礼再次得到了强化,清政府甚至将其推广至与外国人的交往中,这导致了近代中西方的礼仪之争。握手礼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自辛亥革命后在中国流行。192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相见礼》,规定朋友相见时彼此互行一鞠躬礼或握手礼,已不见揖礼。1949年建国以后,从官方到民间,揖礼逐渐消失,握手礼取而代之。

握手礼虽然体现了西方的平等观和价值观,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最大的问题在于手部的接触容易传染疾病,尤其是在流行性疾病爆发期间。相比之下,非接触式问候的揖礼具有显著的优势。作家韩少功就曾指出揖礼具有卫生、省时、优美和自主的优点。鸦片战争后,西方礼俗文化的流入动摇了我国传统的礼俗体系,在一个主权国家的传播场域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本末倒置会危及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认知态度。重估并复兴传统揖礼更是重新建构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诚如赵世瑜教授所言:中国传统社会的良性运转,正在于礼俗互动的政治制度框架与弹性实践机制的设计:在社会理念上,国家讲究礼制而不至于脱离俗情,民众以贴近国家正统为正途。在国家政治层面,倡导‘为政必先究风俗’‘居官以正风俗为先’等民俗原则,注重因俗制礼与以礼化俗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冀望通过礼仪教化达到礼俗融合的社会理想状态。礼乐文明理念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意义,因俗制礼,以礼化俗是政治治理与社会教化的重要路径。

复兴中华传统揖礼,需要正视文化资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推广,实现现代转化和国际传播价值。一方面,要师古不泥,简化身体姿势与手势,可参考清代流行的拱手礼甚至进一步简化,以保留其谦让、友好和尊敬的含义为重。另一方面,应以我为主,从国内开始推广普及,通过政治家发挥垂范引领作用、制定政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大众媒介优势打造中国名片、拓宽深化国际交流渠道等路径,让中国揖礼走向世界。

(摘编自潘祥辉《揖让而天下治:中华传统揖礼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揖让之礼是深受古人重视的传统交往礼仪,尽管其确切的发源时间无法考证,但在周代已有文献记载。
B.古代揖礼类型繁多,手势不尽相同,根据场合吉凶可分为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三揖等形式。
C.广义揖礼的身体表达并不局限于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的动作,也包括了叉手、拱手、抱拳、肃拜等姿势。
D.传统揖礼在历代政权更迭中经历过曲折反复的流变,是应被重估价值、合理取舍、着力复兴的文化资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种礼仪在历朝历代常常搭配使用,这些搭配丰富着揖礼的运用范畴,深化着揖礼的积极意义。
B.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礼俗体系受到西方礼俗文化冲击,揖礼自此逐渐从官方和民间视野中淡出。
C.近代握手礼与揖拜之礼的斗争,隐含着社会文明场域内“平等观”与皇权等级秩序之间的较量。
D.推广揖礼不但要发挥官方引导作用,还应拓宽渠道,鼓励在B站、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的创作。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A.清代诗人汪缙以诗句“揖让看闾里,诗书慕搢绅”表达了他在灾荒凶年后出门见到平民百姓作揖礼让时的欣慰之情。
B.林语堂《论握手》一文曾言:“拱手之源,我虽然未考,但是由医学上卫生上讲比拉手文明,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C.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曾在“国际在线”网站《国际微访谈》栏目上写新春“福”字,向全球网友作揖拜年。
D.浙江省衢州市致力于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城市文化IP,全体机关干部在市“两会”等活动上改行作揖礼。
4.论证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虚拟论敌”,在对其驳论的过程中推出相关论点。根据本文的论证逻辑,对下表中的虚拟论敌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     
虚拟论敌本文论据本文分论点
A《唐语林》对宋代流行“祇揖”的记载;
《吕氏乡约》对揖礼详细规范的记载
揖礼在古代也是民间乡里的日常礼仪
B明太祖多次下令禁止跪拜礼,强化揖礼传统揖礼对尊卑贵贱的区分并不显著
C手部接触容易传染疾病;
韩少功曾指出揖礼具有卫生等优点
握手礼存在局限性;
揖礼相比之下有显著优势
D赵世瑜教授的言论礼乐文明理念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A.揖礼在古代只用于贵族间交往。B.古代政权曾弱化揖礼传统。
C.握手礼比揖礼更有优越性。D.揖礼体现的礼文化在当代已过时。
5.不同的情境中,有人作揖向“清芬”,有人相逢“尽”叉手,亦有先生授揖礼。请运用本文观点,参照示例,简要阐释下列材料中揖礼的意义。

[示例]材料: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唐·李白《赠孟浩然》)

阐释:李白用揖清芬表达了对孟浩然清雅品格的尊敬,揖礼是古代士人相见的交往礼节。

材料一: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

阐释一:

材料二:226月,我省接待了来自美国、意大利、印度等国的诗画浙江友好使者,在参观孔氏南宗家庙时,使者们跟着身着汉服的老师认真学习作揖礼。

阐释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战袍(节选)【注】

何骑鳌

乌云一早便沉沉地压在山顶,午时终于大雨倾盆。①山中五月干旱,难得来了这么一场暴雨。父亲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提了锄头冲出家门。

母亲说你们哥儿几个好好在家待着,一会儿雨停了我跟你爸要去抢施背包肥。雨还未停,母亲就打着伞背着碳酸氢铵往山腰芭谷地去了。何小成猫了身,躲过哥哥们的目光蹿出后门,从一家又一家的屋檐下溜出村子,去稻田缺口处逮鱼。

何小成出了村,才知雨实在太大,风又有些猛刮,躲在竹林边的岩石下不敢动弹,痴想那些缺口处冲下来的鱼儿,②要乖乖地待水凼里,别跟着漫开的水去了稻田里哦!

透过雨幕,山沟景色朦胧。禾苗与树木在风雨中吹淋的动态,越发显得对岸人家的房屋木讷,一动不动地静穆而呆傻,像二公公坐在保管室的门槛上闲得没事就打瞌睡。往菜园下面的干田看,父亲正忙着刨土捅沟,截住那些高处的水流去往田里,仿佛做着连环画上三国归晋一样的事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父亲做完收归流水的工作,双手撑着锄头,望望水流,望望一田中似乎立马便郁郁葱葱起来的稻苗,又望望天。斗笠扇动,蓑衣做出鹰翅羽翼的状态,像战袍。何小成看得发呆,似乎连环画又被打开了,父亲手中的锄头,可是那方天画戟?丈八长矛?青龙偃月刀?父亲就缺一匹怒马。如果这时候有一匹马在狂风暴雨中哒哒而来,一骗腿,大喝一声呀呔,定能鏖战个天昏地暗。

第二天早晨醒来,何小成爬到屋后的山坡上,仔细打量起自己的村庄:田垄里禾苗青葱,瓦房上炊烟袅袅,鸡犬的啼唱伴着轻风蝉鸣,晨岚在山麓飘荡,朝霞在枝头的露珠里色彩斑斓,树重影,雾重光……四面青山把一幅柔美的田园包裹在盆地里,像婴儿酣睡在母爱充盈的摇篮。东山大鹏巍峨矗立,犹如父亲壮实的身板;南山关龙呈揽抱之势,像母亲的臂弯;西山猫儿清奇峻茂,婆婆说日落的方位是猫儿在日夜守护村庄。最让人激动的是北山马龙,因为它神似一匹战马,又显见两峰如鞍,哪个少年不想跨上战马出发?

何小成时常都在关注父亲的那件蓑衣。蓑衣太像连环画上的战袍了。但战袍在秋收过后漏水了,何小成比父母还暗暗着急。

秋气已至,半夜,突然狂风骤雨,自留地下面的干田里码着二哥与三哥利用星期天放假制成的土砖,大约已经有两三千坯了。

制土砖的木匣子是父亲闲在家时做的。做好砖匣子后父亲再没有空,天天早出晚归去给十里八乡的人家修建新房打造家具。那些人家一俟田地到户都硬起腰杆来了,争先恐后上马建筑工程,气势仿佛要修一座地主庄园似的。他们又都说父亲的手艺精湛得很,候着轮子都要等到何家户的掌墨师去,自家要造新房的计划便在实施的迟滞中一再搁置。大哥上高中,二哥上初三,三哥上初一,一个个笋子探了头一样,一蹿就长成了竹竿。一家八口人挤在不足30平方米的老屋,楼上还劈了半间给婆婆住。二哥三哥不知怎么商量起来的,硬要母亲答应他们负责制土砖,秋后就能用麦草烧一窑青砖出来。于是周末一放了假,两人就扛了锄头挑着水桶,劈整一番干田挖泥泡水,又牵了水牛来踩泥,何小成一伙还在上村小的小伙伴也踊跃得很,跟在水牛屁股后兜兜转转地赤着小脚板踩泥。砖泥发酵好了,归拢后盖上薄膜密封保存,下一个周日,砖匣子便被正式摆上了战场。牛犊儿有的是蛮力,把一团泥举过头顶一声摔,叭!拉三两下钢丝切割线,嘣!砖匣的木楔子一打开,两块土砖坯便成型了。③听二哥三哥数数,头一个周日两人就制出了八百坯亮油油的土砖

狂风骤雨好像是在第四个周日的夜半三更下的,二哥三哥累了一天像两头长了膘的肥猪酣睡不醒。父亲嚷要下大雨了赶快去盖砖。天空电闪雷鸣,屋内鼾声如雷。跟着父亲跑出屋来的只有母亲和何小成。母亲边跑边把一件剪成雨衣的尿素口袋往身上套,又忙着拿麻绳拴在腰上。何小成翻起身滚下床就忙抓了一顶草帽在手跟着跑,知道风大戴不住,懒得扣到头上,只是望着一身蓑衣飞扬大步流星的父亲,莽起劲追撵。

砖坯才盖了一半,雨便像谁站在高空往下倒水似的来了。都说风是雨的脚,风住雨就落,这次它俩却不守信用了,齐上阵,各忙各。一道道薄膜铺展,一捆捆稻草搭成屋檐,一块块石头土块压顶压脚……庆幸只有少数砖坯伤亡,通力合作似乎是战胜一切来犯之敌的法宝。但是敌军又一次反扑,偷袭来临的时候蓑衣扇起翅膀,父亲一边去按住那些想飞上天的薄膜,一边果断发令为那些遭雨打的砖块加固阵脚。又是好一番鏖战,阵线似乎固若金汤了。

快,快去竹林里躲雨!父亲大手一挥,不由分说把母亲与何小成赶进竹林里。父亲站在田坎上还要盯防一番。风吹起蓑衣的翅膀,像一只硕大的夜鸟在并不太暗的夜色田园上低回飞翔。

回到家里时风雨都已经停了,但雷声没停,在老屋的床上山响。

父亲对母亲说,蓑衣漏水厉害了,空了想办法补一下。

蓑衣是棕树皮串扎麻线做成的,整个村庄就只有明娃子家地边长有一棵棕树,还长得特别慢,边长边蜕皮。母亲从明娃子家回来,说等两天去圈地山岩上割点儿蓑草来代替。蓑草也是可以做蓑衣的,但不耐用,与棕树皮比较起来那是天壤之别。④蓑草怎么可以补在棕树皮做的蓑衣上呢?那不行!

(有删改)

【注】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启动了第三次土地改革一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暴雨降临,何父迫不及待冲出家门,何母前去施肥,何小成溜去稻田缺口处逮鱼,三个人物一出场就显现了各自的特点。
B.小说写何小成逮鱼贪玩、雨中漫想,和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写“小儿”“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在用意上异曲同工。
C.村庄环境自然和谐、恬淡优美,地势上位于盆地,四面环山,其中东山巍峨,南山慈祥,西山清峻,北山最让何小成激动倾心。
D.小说插叙何小成两个哥哥决定自己制土砖的缘由,展现了在田地到户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村民们积极生产,追求幸福生活的时代风貌。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中干旱时节雨水稀缺,句子①中“难得”一词蕴含着暴雨到来之后人们的喜悦之情,与前文副词“终于”所表达的情感一致。
B.句子②是对何小成的心理描写,是何小成对鱼儿的痴想,叠词“乖乖地”和句末语气“哦”的使用符合儿童天真可爱的口吻。
C.句子③用哥哥们的视角进行叙述,两位哥哥制砖干劲儿十足,一天便制成八百坯砖,与前文“大约已经有两三千坯了”相照应。
D.句子④自问自答反映人物心理,反问句本无需回答,作者却用感叹句来回答,表现出何小成对棕树皮做的蓑衣的珍视。
3.第四段中,对雨中对岸房屋及父亲的描写富于童趣,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
4.同为描绘团结紧张、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文中冒雨救砖的场面与《插秧歌》所使用的手法高度类似,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2024-01-08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基础大检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自南宋以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所反映的思想是(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
2024-01-08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基础大检测
文言小题-选择类 | 容易(0.94) |
名校
6 . 日本古都奈良仿照唐都长安城修建而成,不仅其皇宫、寺庙类似于长安城内的建筑,而且其城内也有一条朱雀大街。那么奈良城的朱雀大街处于奈良城的(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
2024-01-08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基础大检测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7 . 《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材料中的“元旦”指的是(  )
A.公历元月一日B.阴历正月一日C.阴历正月十五D.阴历三月一日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一年七月,越王复悉国中士卒伐吴。会楚使申包胥于越,越王乃问包胥曰:吴为不道,残我社稷,吾宗庙,以为平原,使不得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中,惟是兵革卒伍既具无以行之诚闻于战何以为可?申包胥曰:夫战之道知为之始,以仁次之,以勇之。君、将不知,即无权变之谋,以别众寡之数;不仁,则不得与三军同饥寒之节,齐苦乐之喜;不勇,则不能断去就之疑,决可否之议。于是越王曰:敬从命矣。冬十月,越王乃请八大夫,曰:‘吾问于申包胥,即已命孤矣。敢告诸大夫,如何?大夫曳庸曰:审赏则可战也。审其赏,明其信,无功不及,有功必加,则士卒不怠。王曰:圣哉!大夫苦成曰:审罚则可战。审罚,则士卒望而畏之,不敢违命。王曰:勇哉!大夫文种曰:审物则可战。审物,则别是非;是非明察,人莫能惑。王曰:辨哉!大夫范蠡曰:审备则可战。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王曰:慎哉!大夫皋如曰:审声则可战。审于声音,以别清浊。清浊者,谓吾国君名闻于周室,令诸侯不怨于外。王曰:得哉!

(节选自《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

材料二:

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是岁,人有自到死以其头献者。故越王将复吴而试其教:燔台而鼓之,使民赴火者,赏在火也;临江而鼓之,使人赴水者,赏在水也;临战而使人绝头刳腹而无顾心者,赏在兵也。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注】①怒蛙:肚子鼓胀起来的蛙,像发怒的样子,故称怒蛙。②式:通。此处为动词,以手抚轼,为古人表示尊敬的礼节。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惟是A兵革卒伍B既具C无以D行之E诚闻F于战G何以H为可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聘,在文中指诸侯派大夫出访其他诸侯;现在常用来指聘请、女子出嫁等。
B.夷,指拉平、铲平,与李斯《谏逐客书》“包九夷”中的“夷”意思不相同。
C.断,指决断、决定,与《短歌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的“断”意思相同。
D.何为,为什么,“大王来何操”中的“何操”表示拿着什么,两者句式结构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勾践二十一年七月,勾践与楚国使者申包胥就战事进行了探讨;冬十月,勾践又与八位大夫讨论战前准备,勾践灭掉吴国的迫切心情跃然于纸上。
B.申包胥认为战争之道在于智慧、仁爱和勇敢。没有了智慧,无法根据敌我力量的悬殊来采取不同的策略;没有了仁爱,不能和全军将士同甘共苦。
C.大夫苦成认为严明刑罚,士兵就会望而生畏,不敢违抗命令;大夫文种认为明察事物能分辨是非,别人就无法迷惑他。越王对两者的说法褒贬不一。
D.韩非子认为越王勾践把他的台榭放火焚烧而击鼓令人前进,和在江边击鼓令人前进,人们听命是因为奖赏;到战争时人们无反顾之心,也是因为奖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问于申包胥,即已命孤矣。敢告诸大夫,如何?
(2)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
5.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指伏轼致敬)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物是“物”,即有生命力的自然物。这种生命力,在古人那里,主要指气。《庄子》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生存在于气聚。“气聚”包括两层内涵:作为生命力的气的出现和作为材质的气的聚集。前者指神,后者指形。荀子完全吸收了传统的生命观,他举例说,古代有个叫做涓蜀梁的人,不仅胆小,而且愚昧无知,“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失气即断气,断气便没有了生命力。气是人生的生命力。有气便是生物,无气便不是生物。荀子曰:“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如果能够治气便可以养生,从而能够长寿。生命在于气。这种气不仅仅是生命力,而且蕴含着形体气质。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金木水火土等属于构成生命的材质,但是其本身并非生命物。草木有气,故而有生命。

万物生生不息。万物不仅因天地之和而出生,而且也会顺自然之和而成长。其中,万物生存的本原便是性,或者说,性是万物生存的初基,性是生之初。荀子曰:“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即万物的“自然的禀赋”,是生物的最原始的禀赋,是生物的天生状态。荀子称之为“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朴,《说文解字》曰:“木皮也。”木皮即材质。性即原始之材,是物的原始的、自然的禀赋。

在荀子看来,人性是人类作为生物的自然禀赋,并无本质属性之义。人性即是物性,人欲即是物欲,或者说,荀子以物性言人性、以物欲言人欲:“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这段经典文献,多数学者按照现代观念予以解读,如李晨阳教授认为“说先王制作礼的目的是让人的欲望不受现有物资的限制,同时欲望的满足不应耗尽物资供应,物欲两者互相扶持,双双增长。”其实不然,他讨论的是物与其活动即欲的关系,其中,“物”是主语,“欲”是谓语。他探讨的是物之欲,而非欲之物。“欲必不穷于物”的意思是欲不能够超出物的能力范围、不能让物困穷。“物必不屈于欲”的意思是物不能屈从于自己的欲。欲是物之欲,属于生物的行为。这种行为最终决定于物本身。物欲或人欲要适可而止。物或人天生有欲。这些欲求虽然很重要,但是一定不能超出人自身的限度。用现代人的话说,人要做自己的欲求的主宰,而不能颠倒。

事实上,在先秦时期,不仅荀子以物性解释人性,孟子有时候也这样做。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牛山,作为自然物,属于一种“生物”。这种“生物”的最初形态便是性。牛山之性,在孟子看来,未尝不美。它之所以变成荒芜的样子,原因在于后天的砍伐。生物有自己的本性。这些本性便是其天生的自然禀赋。《庄子》也有曰:“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席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数人将此文本中的“物”理解为无生命的物体,如王博先生把物理解为事物,从而无法解释“物之所同是”的内涵。物乃是能够认知之生物,属于行为主体,而非行为对象。

荀子曰:“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人性能知。这种知的能力不仅人有,而且动物也有。荀子曰:“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血气之类的生物都有知的能力,这是其自然禀赋,是性。当荀子从性的角度来思考人时,他仅仅将人视为一种生物。荀子曰:“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责也。”从性知能力来看,荀子对人与禽兽不加区别,认为人和禽兽天生具备一样禀赋或能力,这种禀赋便是性。因此,从初生之性的角度来看,人与禽兽等物没有本质区别,人之性即物之性。这便是荀子性概念的核心内涵:性仅仅指称物性,即生物的自然禀赋,它不分人禽。

这种物性,既可以称之为无规定性的自然禀赋,也可以视为物的规定性,但绝不是人的规定性。因此,对于人来说,此性是无规定性的自然禀赋,是生物的初生形态。

(摘编自沈顺福   乔建宇《人性即物性:荀子性论新说》,《中国哲学》2023年第3期)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朴,《说文解字》曰:“木皮也。”这可谓是对荀子“自然的禀赋”的形象化解说。
B.李晨阳认为先王制定礼是因为厌恶祸乱,目的是调养人的欲望,满足人的要求。
C.孟子认为牛山有自己的本性,这本性便是其天生的自然禀赋,此观点与荀子相同。
D.有血气的生物都有“知”的自然禀赋,荀子认为生物的无规定性的自然禀赋不分人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在于气,调理血气可达到养生的目的;要想名声与古圣贤齐名,还得修养品性。
B.世间万物因天地之和而生,顺乎自然而长,其生生不息的本原是性,性是生之初。
C.啮缺问王倪说“你知道万物有共同的标准吗”,这里的“万物”并非生命之物。
D.荀子认为人和动物都有知,动物有知无义,而人兼有气形知义,世上最可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玉篇》曰:“凡生天地之间皆谓物也。”
B.《性恶》曰:“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C.荀子曰:“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D.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4.结合文本,试以庄子的“气聚说”来简析涓蜀梁身亡的原因。
5.根据文本,简要分析荀子“物与欲”的关系。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看见过城市吗?

李昌鹏

儿子和儿媳妇在2000公里外的S城打工。12年前,他们在那里买了一套300多万的两居室,我曾为此担忧,那时的他们因此欠银行100多万。儿子和儿媳工作忙,他们却执意要让孙子从老家到S城上幼儿园,他们向我求告:妈妈,你来S城继续帮我们带孩子吧。

S城的学校比我们村的肯定要好,于是,我开始和老伴两地分居。

我没想到老了却会跨越两三个省份去S城,一去就是10年。最初,我隐约感到激动。我经常去菜市场卖菜,而在S城我却是一个去菜市场买菜的农村人。让我更没想到的是,儿子在S城的房子只有60个平方。S城有什么好?属于我们的只有60个平方,四口人住,转个身都困难。更为难熬的是,孙子上幼儿园,儿子和儿媳要上班,10年时间,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待在那座没有熟人的城市。

儿媳妇经常说:您说话声音得小点儿。我意识到自己说话嗓门儿确实挺大,但说话声音小,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儿子经常出差,每次回家总显得疲惫。我想和他说说话,说老家在一个节令会种什么庄稼。我讲得次数一多,儿子的兴趣越来越低。

我在城里是多余的人。我给老家的老伴打电话,这是那10年经常重复的内容。儿子每个月给我800元买菜。我觉得我能赚到这800元。就偷偷在小区里捡废品。

第一个月,我就赚了1000元。

妈妈,您不要再捡废品了。儿子说。我凭劳动赚钱,难道给你丢人了吗?我气愤地说。

这里的人来自天南海北,谁也不知谁的健康状况。垃圾箱是危险的,您不能捡废品,您要带孩子啊!儿子说。

那时,婆婆隔段时间就要用家乡话冲我念叨一次:我真想回去。我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丈夫经常对我说:对咱妈亲热一点儿。这话我更不爱听。他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亏待了她老人家?前年,丈夫对我说:妈妈在S城没熟人,没其他事可干,爸爸60多了,一个人在老家不免凄惶。咱们儿子14岁,他自己能上学了。

决定送婆婆回去之前,我们在一个周六去游览S城的标志性历史人文景点,可丈夫又要出差。婆婆不识字,不能独自出行,10年来她见到的S城就是我们的小区。婆婆怕是再不愿来2000公里外的S城,回去前,陪婆婆去看看S城,这带有某种使命的味道。

我本以为丈夫出差,婆婆会对出游意兴阑珊,没想到不愿出游的是我儿子。儿子说最不愿意过周末,作业多,他不愿意出游。在奶奶的劝说下,他终于答应陪游。游览过程中,儿子一直打不起精神。婆婆倒是很开心,尽管她对历史、文化不感兴趣。婆婆主要的目的似乎就是要和孙子及我合影,她把那10年间最好的笑容留在了合影上。

高铁站在丈夫的县城老家已建成6年,这是我们第一次享受高铁带来的便利。又一个周末,我们家四个人一起坐高铁回去,走出高铁站的那刻,我看见婆婆的眼眶湿润了。

丈夫问:妈妈,你怎么啦?婆婆说: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你还是和我们回S城吧,这里已经是第二个S城。丈夫呵呵笑道。婆婆突然也笑了。

他们母子正打趣,一个穿着时尚的小伙子走过来大声喊:大妈,你变白了,好洋气呀,看来没少被S城塑造呢!

丈夫的表弟开车来接我们,一路上和我们有说有笑,而婆婆沿途一直在看连绵不绝的基建工地。据说丈夫的表弟在邻村做村委会主任。他告诉我们,他们村已完成拆迁,不少人搬进回迁小区,他说丈夫所在的村子几年后也会拆迁。

哥哥、嫂子,还是你们读过书的人混得好,在S城买了房。城镇化是趋势,这几年家里变化挺大,年轻人大部分在县城买房买商铺。多回老家看看吧,再过几年你就看不见你记得的老家了。

我看见过城市吗?我曾对城市、对现代生活充满向往,可是在S城生活十几年,没有哪一条街道可以进入我的梦境。

我经常梦见母亲,在我回不去的泥瓦灶旁,给我用猪油炒鸡蛋饭。

在往昔炊烟升起的时分,母亲或许正打开老家回迁楼里的燃气灶,而妻子也一样在S城开始点火做饭。

对于我而言,城市是共通的,S城就是天下所有的城。我在S城做生意,在W城依旧在做生意。偶尔我因怀念W城的生意伙伴老李,便喜欢去W城。我们在江边的酒吧畅谈,用天真把自己从纷扰的人事中短暂放逐。可是老李早就去B城生活了,B城依旧有醉人的酒吧,我们延续着往日的交情。

脑海中那些拥有独特地理的城,临海的,傍山的;那些矗立在城市上空的别致建筑,它们曾被我看见并深深印刻,然而它们并不是一座完整的城市。我只能看见我能看到的部分,尽管我十分努力。我明白,一座座城市可以被感受,却无法被看见,正如我们只能片面地理解一颗母亲的心,一位妻子的情,一个丈夫的使命。

母亲不再愿意去看见家乡的城,她永远只会看见老家的乡村。我的母亲不属于城市,更不属于城市生活规则,她只属于亲人和乡亲。我们属于自己看见的那个部分,但那看不见的城市,才是我们真正的背景与未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在儿子儿媳的“求告”下来到S城,去菜市场买菜,住房狭窄逼仄,白天独守空楼,是这些让她有了“在城里是多余的人”的感受。
B.文中的“我”既可以指丈夫,也可以指妻子和母亲,小说对人物的选取具有典型性,情节的设置也具有一定社会普遍性。
C.小说标题“我看见过城市吗”蕴含着“我”对长久生活在城市却对城市内在缺乏认知的现状的反思。
D.婆婆10年来只在S城小区附近活动,临走前才去游览城市的人文景观,可见儿子媳妇平日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婆婆感受。
2.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标题“我看见过城市吗”用设问的修辞,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启发作用,它将人们的思考引向对农村城镇化的深入理解。
B.走出高铁站的那刻,“婆婆的眼眶湿润了”这一细节描写微妙地反映了母亲在驻留S城10年之后对家乡发生变化的疏离感。
C.“大妈,你变白了,好洋气呀,看来没少被S城塑造呢!”这句话从侧面表现母亲10年的城市生活对她由外到内的影响。
D.母亲在老家回迁楼里打开燃气灶和妻子在S城点火做饭,这两个画面交织着出现在“我”的思绪中,表现“我”在孝敬和爱情矛盾中的挣扎。
3.冲突,是小说的常见手段,既包括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又包括特定环境下人物自身的冲突。本篇小说在平静的叙述中却蕴含着诸多有形或无形的冲突,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请简要分析本篇小说在情节叙述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和效果。
2023-09-13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