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在1989年发起的“可视人计划”中,首次提出了“虚拟数字人”一说法。国内与之相关的说法首次出现在第174届香山科学会议“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科技问题”讨论中。从时间上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虚拟数字人”这一名称的首次提,都发生在医学领域。

随着我国对“虚拟数字人”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发布的《20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中所阐述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虚拟数字人”成为各行业关注的新对象。白皮书中对“虚拟数字人”的定义虽没有进行明确界定,但是建设性的指出“虚拟数字人”是指具有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与具备实体的机器人不同,“虚拟数字/依赖显示设备而存在。”“虚拟数字人”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拥有人的外观,有特定的相貌、性别和性格等人物特征;二是拥有人的行为,具有用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作表达的能力;三是拥有人的思想,具有识别外界环境并能与之交流互动的能力。从目前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白皮书中所提出的前两点特征已是“当下虚拟数字人”所普遍具备的而第三点特征却只是“强AI”(人工智能)才具有的,文创行业内并未将其作为是否属于“拟数字人”的硬性划定标准。

有关虚拟数字人的分类,行业内普遍认可以技术为导向的分类方法。在产业实践中,将虚拟数字人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非交互型虚拟数字人,第二类是智能驱动型虚拟数人,第三类是真人驱动型虚拟数字人。这三种类型的划分在于终端对语音动画生成和处方式上的差异。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虚拟数字人又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服务型虚拟数字人,另一类是身份型虚拟数字人。近些年身份型虚拟数字人越来越成为行业内的发展热点,人们所熟知的“洛天依”就是身份型虚拟数字人。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以虚拟数字人与现实的对照状态为参照的分类方法。第一类为在世类虚拟数字人,例如百度APP联合演员龚俊发布的数字人俊俊。第二类为创造类虚拟数字人,例如天猫品牌日的数字主理人“AYAYI”(超写实虚拟数字人)。第三类为传奇类虚拟数字人,例如数字王国发布的“虚拟邓丽君”。

(摘编自袁梦泽《拟像视角下虚拟数字人审美研究》)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出部署,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2023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指出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如此密集的信息发布,传递出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的决心。数字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所以博物馆推进数字化转型是由内而外、脱胎换骨地蜕变。这正是我国博物馆在硬件条件全面提升的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27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虚拟数字人“艾雯雯”通过短视频正式和观众见面。“艾雯雯”名字寓意以AI(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展示对文明、文化、文物的喜爱,对文博工作的热爱。艾雯雯身穿的“新青年”T恤,字样来源于国博馆藏的《新青年》封面,展示了新时代新青年的精神信仰。

不难发现,目前博物馆推出的数字人相对简单。以视频展示为主,尚未真正做到与观众自由交流互动;制作周期相对较长,后续发展乏力,亟待资金、技术、内容策划等统筹协调,深入推进、对于博物馆而言,数字人应用集中在“宣传展示型”代言人和“观众服务型”引导员的虚拟人应用场景上,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数字人给博物馆带来的新型服务功能,以及其背后存在的问题。

作为博物馆数字人,既需要美观的皮囊,又需要有趣的灵魂。现实案例中,博物馆数字人外形趋同,依旧没有脱离“美女主播”“美女讲解员”的传统形象,真正实用的数字人应该是“智慧”的。博物馆在数字人应用探索中应关注美丽外表背后AI技术的应用,如智能对话中的意图、槽位、语料等设计,专业语料库的建设等。数字人的“智慧”问答体现在对每个意图设计和问法语料的丰富程度上。专业语料越充沛,人机对话效果越好。然而,市面上没有一款专门为博物馆或文博单位定制的成熟产品。配套的基础数据不足,导致博物馆数字人只有“颜值”,缺乏“内涵”。技术公司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知识的研究与积累、解读更重要。在内容构建中,博物馆要开展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给智慧模型进行“信息投喂”。所谓“博物馆知识”信息目前分为两类。一是交通信息、开放信息、服务设施等服务型信息;二是展览信息、展品信息、历史等知识型信息。这其中既有通识,又有专业知识。这些信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收集、整理、解读等处理,并对非结构化的自然语言进行结构化处理。整个数字人智慧模型构建的过程,需要专业的智能化内容生产平台和智能对话管理平台等技术支撑。

虚拟数字人的制作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还需要结合大众审美,融合多门学科知识,如心理学、艺术学等,是跨学科的挑战。博物馆数字人组织建设是系统性建设工作,需要博物馆多个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不仅是技术部门,还需要展览策划部门、社会教育部门、开放服务部门、文创开发部门等相互配合。例如,文博专业知识语料库建设,需要将晦涩难懂的内容解读得通俗易懂,需要研究员的基础性研究,讲解员的讲解词撰写,还需要非结构化到结构化的自然语言转化。基于博物馆真正业务的底层需求,打造专属的数字人服务模式,才能使应用场景创新落地。

(摘编自孙芮英《文博数字人创作与应用探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虚拟数字人”因医学科技发展需求而提出,随着研究的深入,“虚拟数字人”可使用的领域已逐渐向外拓展。
B.拥有人的外观、人的行为、人的思想,这些特征是“虚拟数字人”必须具备的,尽管第三点并不是硬性划定标准。
C.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博物馆将实现高质量发展。
D.由于资金、技术以及内容策划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博物馆推出的数字人无法完全满足宣传展示和服务观众的需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对“虚拟数字人”做出界定,发布的白皮书中指出“虚拟数字人”是指具有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
B.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时代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主体、理念等发生巨大改变的必然结果,身份型虚拟数字人“艾雯雯”应运而生。
C.开展大量基础性工作,建设充足的专业语料库,完善配套的基础数据,博物馆就能推出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虚拟数字人。
D.虚拟数字人的“智慧”与AI技术在智能对话设计和专业语料库建设中的应用程度密切相关,专业语料越充沛,人机对话效果越好。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虚拟数字人“有趣的灵魂”的一项是(       
A.伽瑶作为“云游敦煌”的首位数字讲解员,能随时随地跟线上游客交流敦煌文化知识,带领更多人领略敦煌文化的魅力。
B.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是一名扎着马尾辫,背着红色双肩包,穿着白板鞋的女生,其面容、旁白均由AI技术生成。
C.数字公司在节目后台运用动捕技术,将生动可爱的实习数字主持人“小漾”带到《你好星期六》舞台上,与台下观众互动。
D.导演卡梅隆精心打造《阿丽塔:守护天使》中的虚拟卡通人物阿丽塔,为了细节真实,做了1000万根头发和500万个毛孔。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表格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部门名称展览策划与研究部门开放服务部门信息技术部门
部门职能博物馆展览大纲展品背后的故事挖掘与撰写等讲解词撰写、通俗化解读、观众反馈的汇总与分析等开放服务信息,包括交通、开放信息、设施、餐饮服务等信息
相关专业历史学、考古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处理……
A.根据材料内容,①处指的是“社会教育部门”。
B.根据材料内容,②处可填“处理相关信息,提供技术支撑等”。
C.博物馆数字人建设涉及诸多部门和专业,需要多部门联动进行分工合作。
D.博物馆数字人建设以信息技术部门为核心,着力搭建专业技术平台。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我国“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请简要分析。
2024-05-14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语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费孝通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特征的分析和把握是非常深刻、全面而又细致地,乡土中国可以说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最为重要的视角之一。然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转型,乡土中国也会在变迁。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乡土中国也迈入了后乡土中国时代,乡土性特征演化为后乡土性特征。

后乡土性特征是指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观念和行为都已经受到了现代化的渗透,并或多或少具有了现代性特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后乡土性就是结构基础是乡土的,但精神气质则是乡土与现代的混合。所谓乡土性结构,是指村落依然是乡村社会存在的基本形态,农村人依然聚村而居,村落依然相对于城镇,在结构上并无实质性变迁。但是,聚居在村落中的人已经有了巨大变化,尤其在有些村落,居民的分化程度和异质性已经相当大了。真可谓是同在一村住,确属两样人。

与乡土社会不同,后乡土社会的村落已经不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空间了,而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频繁且范围极广的流动性。越来越多的村民频繁地离开村庄,去外面寻找农业外的就业和收入机会,而且,在外面的世界里,这些流动的村民也在频繁地更换地点、工作单位和职业类型。村民的高流动性甚至超过城市社会的居民或体制内的职工,因为城市职工通常要围绕某个职业而进行上升或水平的流动,而流动的村民则是围绕机会来进行流动。广大的村民在高频率的流动中,会因为城市机会的多少而处在高度的不确定性之中。因此,村民的高流动性是与高不确定性相伴而行的。正是因为机会的不确定,所以他们必须频繁地四处流动、频繁地更换单位和职业。高流动性与高不确定性的并存是当前农村社会的重要结构特征之一。

从村落结构来看,村内的主体已经不再是清一色的农业生产者了,也不是各家各户社会经济状况都差不多了。村落主体在社会快速转型中,也在急剧地分化。许许多多的村民,虽然体制给他们贴的标签仍然是农民,如农民企业家、农民工、农村流动人口等。然而。他们实际上已分化为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职业,有私人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自雇佣者和各行各业的打工者,职业从农业、制造业再到服务业,都有从村落中流动出去的村民。

——摘编自陆益龙《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此,他们的语言、姓氏都少有变化,“人口流动率”也小。
B.材料一指出,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率小,这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事实上,绝对的孤立和隔膜也是不可能的。
C.材料二认为,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中国已经迈入后乡土时代,表现是“同在一村住,确属两样人”。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特征的分析,前者认为低流动性是其特征,后者认为高流动性是其特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一可知,乡土社会“不流动”的特征与农业生产方式有关。农业对土地的依赖使得种地之人被“捆绑”在了土地上。
B.根据材料二可知,因社会转型等原因,村内的主体不再是清一色的农业生产者了,他们已分化为私人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不同身份的职业者。
C.“流动的村民则是围绕机会来进行流动”,而机会是不确定的,所以,机会的不确定性是造成村民高流动性和职业的高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D.后乡土中国社会依然保留着乡土结构,只是精神气质中夹杂了现代因素。也就是说,只要村落依然存在,乡土性结构就不会消失。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北在地理位置上离内蒙古很近,材料一借研究语言的朋友的说法是想证明乡土社会中的人口在某种条件下是“不太有变动”的。
B.材料一说“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结合材料二可知,“集团”主要是指村落。
C.材料二将乡土性特征与后乡土性特征对比,指出后者在乡土结构、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和行为等方面都受到了现代化的渗透。
D.材料一中提到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社会,而材料二说,在后乡土社会这种熟悉感受到了挑战,原因主要是人口的大量流动。
4.材料二第三段中多次使用“频繁”一词,请简析其作用。
5.材料一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分析乡土社会流动率低的特点的?请根据文本概括。
2024-05-1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其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人们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等进行观察、探索并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古代先民所独创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至迟到西周时期,人们即已测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最初的四个节气。此后,随着人们测量技术的日益提高及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加强,到战国时期,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基本形成,到秦汉时期更是臻于完善而形成今天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系统。二十四节气在传统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本的功能与价值。农业生产作为一项人类依据自然节律与农作物生长规律而开展的经济生产活动,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即在于把握农时,所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而把握农时,也就是让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具体如耕地、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等,在遵循自然节律的基础上,依次按相应的时间点展开。二十四节气,据太阳周年回归运动而来,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气候的冷暖变化、降水多寡等情况,故古代先民就以其作为把握不同农事时间点的基本依据,正所谓“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其次,二十四节气亦是传统时代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之所以如此,是由传统时代“以农为本”的时间生活特点所决定的。一年之中,受自然节律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从种植到收获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特征,即农事节律。与此相适应,乡村社会生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性,从年初到年末,各种活动各有其时。农业生产活动有涨有落,于是乡村社会生活诸活动也必然会随之起起落落,一年四季各有其时,各种活动也就会巧妙配合而又有序地分布于时间与空间之中。而作为农事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二十四节气也由此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节点与时间坐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时间指针。

再次,对古代先民来说,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时间制度,而且是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是他们多彩生活的重要体现与组成部分。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节气也就是节日。虽然此后由于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逐步完善与推广,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禺,但许多节气仍旧被作为节日保留了下来。比如“四立”,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历史上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节日。每逢节气之时,帝王都会率文武群臣分别到都城的东、南、西、北门郊外举行隆重的迎春、迎夏、迎秋、迎冬典礼,再比如冬至、夏至、清明,到今天仍旧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清明,更是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作为节日的节气外,事实上,从全国范围来说,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活动。这些活动,可大体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奉祀神灵,以应天时;崇宗敬祖,维护亲情:除凶祛恶,以求平安;休闲娱乐,放松心情。此外,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特殊的饮食习俗,比较著名的如冬至饺子夏至面、立春咬春与尝春等。遵循传统“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还形成了丰富的养生习俗,如立春补肝、立夏补水、立秋滋阴、立冬补阴等。与此同时,围绕二十四节气,亦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故事传说以及诗词歌赋等,集中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寄托。

(摘编自王加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功用与当代价值》)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的信任。这就要求我国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有序推动二十四节气的各项保护工作。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生产实践,是古代天文学和农学同步发达的结晶。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十四节气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始于西周,于春秋战国基本定型,于西汉完成记载。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度为其推广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察悬象之运行,示人民以法守”,通过官方推行,二十四节气才被普遍用于指导国计民生。2000多年以来,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让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日用,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不仅传承着二十四节气内在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品、书画等文艺作品。

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增强外国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选自人民网《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有删改)

【链接材料】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我国古代先民独创的优秀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完整系统到战国才基本形成,是因为人们的测量技术提高了。
B.二十四节气据太阳周年回归运动而来,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冷暖变化等气候情况,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
C.传统时代“以农为本”的时间生活特点,致使乡村社会生活诸活动在整年中都必然随着农业生产活动出现涨落的现象。
D.遵循传统“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形成了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的养生习俗,比较著名的有冬至饺子夏至面。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古代天文学和农学同时发达的结晶,蕴含着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等中国文化的精髓。
B.二十四节气能够成为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被普遍用于指导国计民生,主要靠的是官方推行。
C.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如“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清明时节雨纷纷”等。
D.二十四节气是人们长期观察、探索并总结的结果,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它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
3.下列选项,诗词与节气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
B.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惊蛰
C.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霜降
D.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小暑
4.结合两则材料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下列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惊蛰、谷雨、清明、小满这四个节气最早也只能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批被确定的节气。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彰显了二十四节气维护亲情、休闲娱乐的内涵。
C.在阴阳合历历法制度完善推广之前,芒种、夏至、白露很可能既是节气同时也是节日。
D.立春肝气旺盛,宜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此举遵循了“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
5.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结束后的几个世纪中,曾出现过一次复杂的降温过程,在总的降温趋势中,个别区域又出现了几次更为显著的寒冷时期。这段时期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在史学及科学文献中被称为小冰河期。

为了确定小冰河期的成因,气候科学家分析了包括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在内的诸多外部因素。从几十年到几个世纪不等的时间尺度来看,太阳变异度主要取决于太阳黑子。其间有几次太阳黑子极少期,就发生在小冰河期。太阳黑子数量极小值通常与气温极小值出现的时期相一致,但它是否会引发降温,或者如何引发降温,尤其是其与小冰河期的关系,这些问题尚存争议,仍正在研究之中。

火山爆发通常会带来短暂的降温,但火山活动本身如何能导致小冰河期长达数百年的降温呢?这一现象或许可以通过气候反馈来解释:几次快速连续的大规模火山喷发所造成的剧烈降温,足以触发海冰增长。反过来,冰和雪对阳光反射的增加,又会使降温加剧。这种现象被称为冰反照率反馈,是放大气候变化的几种反馈之一。从火山活跃度增加的时间来看,似乎可以印证火山活动推动小冰河期形成的观点:冰川最大值出现在1600年左右,由此可以推断降温应在14世纪时开始。尽管火山活动对降温程度的影响难以重建,但有证据显示,在13世纪和1450年左右曾发生过多次火山爆发。由此可见,火山爆发确实助长了小冰河期的降温。

随着温度降低,气体在海洋中的溶解度增加,原则上可以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但这还不足以完全解释所观测到的小冰河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减少。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流行病暴发引发人口急剧下降,从而导致耕地荒废,退还为林地,而树木的生长降低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引发气温下降。

在几年至几百年的时间尺度上内部气候动向也影响着气候变化。例如,深海环流的减缓为小冰河期降温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如新仙女木事件中,融水减缓了热盐环流,导致北大西洋地区跌入近冰川条件。从更小的时间尺度来看,中世纪气候异常期的温暖气候可能会增加冰川的融化,从而减缓环流。这恰好可以解释该段时间内观察到的降温模式。其他气候现象也可能会对小冰河期的温度地理构式以及降水量产生影响。与中世纪气候异常期中长期存在的拉尼娜现象以及北大西洋涛动正相位条件不同,在小冰河期中占优势的正是与之相反的模式,即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北大西洋涛动负相位条件。

(改编自伊丽莎白·戈登/本杰明·利伯曼《小冰河期的气候条件》)

材料二:

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受低温主导不同,亚洲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社会反应主要取决于旱季和雨季之间的转换。随着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向小冰河期的过渡,在亚洲持续已久的拉尼娜现象也开始朝着类似于厄尔尼诺现象的气候模式转变。在此期间,热带辐合带向南移动了几百千米,东南亚的夏季风也随之减弱。其他内部气候动向,如北大西洋涛动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等,在小冰河期早期可能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循环起到了调节作用。例如,13世纪中叶,亚洲曾发生过严重而持久的干旱。14世纪时,季风减弱,到了15世纪初该地区则再度面临严重干旱。

季风减弱给柬埔寨高棉政权造成的破坏尤其严重。吴哥城的布局杂乱无章,依赖一套复杂的系统为其供应水和食物。吴哥城的灌溉系统庞大,通过运河,可将数百个池塘中的水输送到水库中。与古典玛雅时代城邦的分布模式十分类似,吴哥城中缺少一个城市中心。当地居民靠种植水稻,来维持生计。大规模的毁林开田,结果导致森林被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

气候变化对整个吴哥城的水利基础设施构成了重大威胁。降水量的剧烈波动不但减少了农业用水的供应,还破坏了庞大而关键的灌溉和供水系统。干旱中伴有短期强季风降雨,由此而产生的大量沉积物,阻塞了运河。之后到来的大雨挑战了整个水利系统的极限。高棉人曾试图重建运河来应对气候变化,但有证据表明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奏效。

总之,气候变化削弱了吴哥城的经济基础,当时高棉帝国正面临一系列的外部挑战,如与暹罗王国(今泰国)的冲突等。蒙古人征服了中国南部的云南,迫使泰族人向南迁徙。泰族人从位于今泰国南部的大城王国开始向高棉帝国挺进。他们的军队曾数次占领高棉首都吴哥城,最终于1444年洗劫了这座城市。显然,与泰族人的军事冲突严重损害了高棉帝国的实力。尽管气候波动并非高棉帝国衰落的唯一原因,但它与其他威胁相互作用,最终削弱了高棉政权。

(改编自伊丽莎白·戈登/本杰明·利伯曼《东亚的小冰河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冰河期在总的降温趋势中,几次出现在个别区域的显著寒冷,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
B.气体溶解到海洋中、退耕还林,都有可能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引发气温下降。
C.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都是气候异常期中长期存在的现象,二者的特征完全相反。
D.小冰河期,低温主导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而旱季和雨季间的转换则主导了亚洲地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黑子数量极小值通常与气温极小值出现的时期相一致,太阳黑子数减少,就预示着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期。
B.火山爆发带来的剧烈降温,会触发海冰增长,而冰和雪对阳光反射的增加,又会放大气候变化,使降温加剧。
C.温暖的气候增加冰川的融化,融水减缓热盐环流,从而引发降温,这是内部气候动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一。
D.热带辐合带南移,东南亚夏季风减弱,严重持久干旱,是亚洲气候朝着类似于厄尔尼诺气候模式转变的具体表现。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小冰河时期成因观点的一项是(     
A.1999年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黑子数量出现比上一个周期明显减少,但全球平均温度依然在徐徐上升。
B.2022年,南太平洋汤加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导致该国通讯处于中断状态,影响了拉尼娜状态的发展趋势。
C.1492~1700年间,随着欧洲人的到来,新的疾病开始在美洲传播,造成当地的原住人口减少了5000万。
D.1618~1619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随后,中国出现寒冬极端气候:多雪,多冻雨,河湖水面也均告封冻。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图片)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19世纪中晚期,北半球出现显著暖化趋势。
B.13世纪中叶和15世纪初亚洲出现严重干旱。
C.15世纪至16世纪北半球降温趋势最为明显。
D.北半球大部分时间气温偏冷,致使蒙古人南移削弱了高棉政权。
5.请结合材料,谈谈吴哥城的衰败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2024-05-1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4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先秦散文的基本文体形态:一是以论说为主,如《春秋》《老子》《庄子》《孟子》等含哲学、政论文在内的文章;二是以记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如《左传》《国语》等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文章。这两种文体形态交相辉映,不仅成就了一个大时代里散文的辉煌,而且还开创了中国的杂文学传统。而其文体特征则是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先秦时期的散文文史哲没有分家,实用文章和非实用文章混杂,文学与非文学交织,其时也没有专门从事散文创作的散文家。可见,先秦时代的散文概念和内涵是模糊的,文体是自然朴素的,同时也是极其包容的。正是这种模糊、自然朴素和包容性奠定了中国古代散文宽阔、宏大坚实的基础。

先秦之后的两汉以历史散文为主要文体形态,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这一文体的代表作,它将散文推到了一个顶峰。唐代的古文运动,一方面瓦解了魏晋南北朝的时文——骈文;一方面又融合叙事的历史、说理议论的哲学、抒情的文学于一炉,从而形成了叙事、议论与抒情三位一体的古典散文格局。当然,古典散文只是唐宋的一种主流散文文体形态,在唐代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品类多样,写法也多姿多彩,既有大量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等有很强文学性的散文,也有车载斗量的诸如书信、奏议、诏令、论辩、传状、碑记、箴铭、颂赞、哀祭、序跋、书说、赠序等偏于应用和议论的文章。明代以后,先是以拟古为主七子的散文创作成为时流,继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主张一切作品皆从胸中流出的小品笔记成为主要散文文体形态。而清代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散文,既强调义理、考据,又注重词章,即将应用性与文学性融合在一起。从以上对古代散文的历史回顾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中国的古代散文,从文体的角度讲,是一个相当庞杂的概念,或者说是一个杂文学的系统。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形态呈现出两个特征:其一,是它一方面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一方面每个时代都有一种主流文体;其二,中国的古代散文,先秦时期是应用性与文学性并重,魏晋之后总体看文学性文体占据主导地位,但应用性文体也有自己独立的地位。

总结、回顾中国古代散文文体演变的历程,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中国古代散文家从魏晋南北朝起便有着比较自觉的文体意识。虽然,章学诚所言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的说法可能有夸大其辞的成分,但鲁迅认为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文学主要是诗文已进入到文体的自觉时代应属不虚。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拿西方的文学作比较。西方的文学以戏剧、小说和诗为主,散文从古代到现代都没有独立成体,所以不论是长篇论著或是短篇小品,其文体基础都十分脆弱;即使五四时期热闹一时的英美絮语散文,其实真正上佳的作家和作品并不是很多。而能够像中国散文那样融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的优秀之作更少。与中国散文相比,西方的散文随笔重笔路,重纪事、说理、个人性和科学精神,但在文章,即抒情性、音乐性、语言韵味,乃至文气等更能体现文体意识的各个方面,则远远逊色于中国古代散文。

(摘编自陈剑晖、杨汤琛《中国散文文体的近现代嬗变》,有删改)

材料二

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早期的语录体和对话体,虽不是我国说理文体制的主流,但后代不乏类似之作。从扬雄模拟《论语》而作的《法言》,到后代的佛教语录和理学家语录,都与《论语》一脉相承,主要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论辩。在后代说理议论文中,也不乏其例。成熟于战国后期的专论体说理文,更是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不仅在体制上,而且在说理方法上,都对后代说理文有深远影响。

先秦说理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但无论是表述对自然和人生的理性认识,还是阐发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都不仅依靠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来完成,还灌注了浓烈的情感,运用了生动的感性形象。先秦说理散文中,寄寓深刻的寓言、譬喻,常有抒情因素。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使先秦说理散文自身具有了文学意味,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后代哲理政论文受其影响,以描写抒情为主的文学散文也由此而孕生。

先秦说理散文中大量的寓言,本是为说理而存在,但由于其自身深厚的意蕴和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所以能够脱离说理文字而独立,由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一种文学样式。其中的优秀之作,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先秦说理散文中,以对话的方式描写人物,也为后世小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摘编自《中国文学史》,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以磅礴的底蕴成就了自身辉煌,开创了一个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文学传统,也为中国古代散文奠定了宽阔、宏大的基础。
B.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散文长期势弱未成主流,文体基础薄弱,真正上佳的作家和作品不多,不似中国古代散文具有文体意识。
C.早期的语录体和对话体,尽管后来没能发展成为说理文的主流,但是对后代的佛教语录、理学家语录和专论体说理文都有影响。
D.寓言这种文学样式,因其自身的意蕴以及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所以可以从先秦的说理性散文中脱离出来,并成为小说的雏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散文的起源开端,着重论述了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形态和文体意识。
B.材料二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先秦说理散文的特点以及其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
C.材料一借西方文学散文发展演变历程,论证中国古代散文家文体意识自觉的重要性。
D.材料二以汉代杨雄的《法言》为例,来论证先秦说理散文在体制上对后世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证明材料中各时代散文文体形态特征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叙事文。后世散文尽管有许多发展变化,但与这两种形式都有密切关系。
B.《史记》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编史方法,其中的“纪”“传”部分就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散文。
C.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建安七子一扫汉末文人的颓唐,语言疏朗明白,不尚雕琢,具有清新刚健的风格,世称“建安风骨”
D.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与骈俪文对立。
4.材料一论证手法多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材料二谈到“先秦说理散文中,寄寓深刻的寓言、譬喻,常有抒情因素”的观点,请从《齐桓晋文之事》中找出一个能证明这个观点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2024-05-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使中国产生、继承和发展了许多节日。尽管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有些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如端午雄黄酒、六月六晒衣物及年终掸尘等;有些却只是满足生活、心理的需求,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来往以及追傩、钉桃符等。后者往往带着幻想和迷信的色彩。这是由于当时人们能力还很有限,认识事物的知识较少,为了满足需要,不能不借助巫术、宗教和一些传统仪式。这就必然会使这种民间文化带有一些消极的因素。它标志着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处于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阶段。

但是,民间文化具有一种自然调节、改进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断变化。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不自觉地或半自觉地加以改动,使之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例如本来是一种攘灾法术的放纸鸢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大人儿童都喜欢的文娱活动。又如,本来是江滨人民驱除瘟神等的宗教行事——送瘟船,后来却被联系到楚国忠臣的沉江故事,使它具有历史的和伦理的意义。这种事实,不仅说明了民族文化的进步性,也增强了文化进化论的可靠性。

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有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的复合性。例如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挂艾蒿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等活动。至于那一年新始的“元旦”,活动事项就更加繁多了,《岁时广记》里这部分的资料就占了三卷。民间的许多节日,是包括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在内的。从社会文化的门类看,它包括了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活动。它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

由于上述特点,民间节日的功能必然也是多方而的,关于人际的团结、社会规范的保持、技能的表现、医药的运用,以及对各种心理的慰藉……总之,民间节日在过去尽着各种社会的功能,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应用,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以旧文化、旧生活模式一笔抹煞它。

现在,许多社会礼制和观念都起着新的变化。我们的风俗习尚(包括节日)也不能安于旧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些新节日,如劳动节、青年节、建军节国庆节……但同时,有些传统节日仍在普遍沿用,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不过由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变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作相应的修改,如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并加入了许多新的活动;清明节主要作为纪念革命烈士和亡故亲人的节日等这样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些有长远历史的古老节日,在新社会中就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

(摘编自钟敬文《谣俗蠡测——钟敬文民俗随笔》)

材料二:

①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②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从打折促销过洋节的喧嚣中走出来,有助于我们真切体会有生命力的文化滋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③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从乡土社会转为城市生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为传统节日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原有传统节日仪式的简化、转化,并不意味着节日文化内涵和价值会彻底改变。传承创新,则更能把握时代、引领潮流。

④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生活,能让人们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最近几年,内涵丰富的具有文化特色的线上科普、“云观展”、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也让传统节日传承创新获得了强劲动能,开启了无限空间。当传统文化与数字文明相遇,“礼”便有了形象,“乐”就有了声音。清明上河、敦煌遗书可以数字巡游,广寒宫、未央殿可以“云端漫步”,玉兔嫦娥可以下凡成为数字藏品。借助直播技术,天南海北的人们可以一起赏月抒怀,实时观看音诗画等创意表演。数字化,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传统文化,丰富传统节日的体验感。传统节日的数字化叙事和参与过程,让人们可以期待端午赛龙舟在漠河极光中展现,这些都是对传统节日参与内容的再创造与再阐释的过程。同时,传统文明的智慧与数字时代新知的碰撞交流,可以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将以何种形式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推动各方在数字时代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让人工智能成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助推器。

⑤总之,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依托数字技术,在内容互嵌的基础上创新转化为符合人们文化体验需要的新模式,不仅连接过去与现在,更能让传统节日不断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展现出更强大的感染力与魅力,让人们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滋养我们的文化底蕴,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徐蔚冰《让中华传统节日滋养文化底蕴》)

1.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的农业社会是中国民间节日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使得民间节日往往带有迷信色彩。
B.民间节日的复合性是指民间节日既有其自身的特征,还包括有多种与此相关的活动事项。
C.传承节日文化,不能抹煞它的社会功能;创新节日文化,则需将其不断融入现实生活。
D.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参与体验,让人们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传统节日的合理化改动,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印证了文化进化论。
B.当下中国社会,新节日和传统节目并存,这说明新文化具有包容性,并对旧文化有改造功能。
C.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传统节日的仪式简化甚至转变,这必然会折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D.对待民间节日,我们既要以虔敬之心守护其精神内核,也要以创新之力激活其时代生命。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传统节日带给现代人文化滋养的一项是(     
A.为了让航天员在太空吃上粽子,过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端午节,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一颗小小的粽子载着中华文明的传统寓意穿越时空来到神舟十号。
B.有文化馆打造沉浸式“剧本游”活动,游客可以与”穿越”而来的李白、张九龄、苏轼等古代文化名人“不期而遇”,共同探索中秋故事与风俗,在互动性演绎中收获节日新体验。
C.除夕守夜的年俗,从围炉夜话、辞旧迎新到一起看春晚,再到边看春晚边晒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
D.国庆假期,文旅融合新供给不断涌现,“互联网+旅游”刷新消费体验,研学游等异军突起。
4.下列关于材料二论证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摘引习总书记的话,目的在于引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话题。
B.第③段在论述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传统节目的价值意义,下启传统节日的传承创新。
C.第④段通过列举大量实例,证明了传统节日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D.文章结尾总结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可以滋养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全篇结构为总分总。
5.今天,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升级,为传统节日传承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如何让传统节日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
2024-05-0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画在全世界的艺术中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与沉淀,集思维模式、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于一身。而它最为鲜明的体现就是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和生命,是它区别于所有其他画种的重要形式,笔墨具有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和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脱离了笔墨,任何堂皇恢宏的表现,任何华丽绝妙的色彩,都不能被定义在中国画的范畴之中,只能将其作为“综合艺术”等来看待。

笔墨是中国画的主体精神,五色俱全形神兼备,线条丰富墨蕴机巧,它是包容的、开阔的、创新的。千百年中,它并不放弃创新,而是形成了江潮汹涌、百舸争流、万千风格的生态。近百年来,出现了黄宾虹的焦墨法、林风眠的西画法、张大千的泼彩法、刘国松的揉纸肌理处理法、周韶华的拷贝纸收缩法、崔振宽的浑融墨法等。这些艺术家们的大胆尝试创新,丰富了中国画笔墨的内涵,其价值也逐渐地被人认识、认同,这些中国画的艺术家完成了对中国画创造性的转换,成为中国画发展的重要链条。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已经从原有传统的单一形式发展成多元并存的繁荣格局,并逐渐进入跨文化的视野,影响着世界的艺术创作,在形式、范式、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为世界提供独特的文化创造与中国经验。

将中国画融入世界,摆脱中国画原有的笔墨语言乃至场所环境的限定,甚至将综合材料、观念艺术、数字与新媒体技术等都注入中国画,这能不能成为可能?其实这些实践已经成了现实,成了当代青年艺术家创作的一部分,甚至有些年轻人离开电脑就不能创作。那它还是原来意义上的中国画吗?它保留了中国画原有的形式吗?我认为它们不是中国画。它们的确保留了中国画的某些技巧及笔墨语言,但脱离了笔墨纸砚的具体实践情境,脱离了中国画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我们可以称之为电脑创作、虚拟创作、实验艺术,但绝不能认同其为中国画。

我们尊重艺术家们的创作自由,无论使用任何材质,只要能创作出令我们感动的作品,我们都会报以掌声。也正如张仃先生所说:“不想再用中国毛笔,甚至完全不用笔,都是画家的自由选择。不用毛笔弄出来的画当然会有自己的特点,也会产生一些奇异的效果,但肯定不是中国画,因为无从识别。”

(节选自吴川淮《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

材料二: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逐渐,舍本逐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

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为求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作者寻找任何手段,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果真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成为杰作,其画面所使用的任何手段,或曰线、面,或曰笔、墨,或曰××,便都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与价值。价值源于手法运用中之整体效益。威尼斯画家味洛内则(Veronese)指着泥泞的人行道说:我可以用这泥土色调表现一个金发少女。他道出了画面色彩运用之相对性,色彩效果诞生于色与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之,就绘画中的色彩而言,孤立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无所谓优劣,往往一块孤立的色看来是脏的,但在特定的画面中它却起了无以替代的效果。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则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屋漏痕因缓慢前进中不断遇到阻力,其线之轨迹显得苍劲坚挺,用这种线表现老梅干枝、悬崖石壁、孤松矮屋之类别有风格,但它替代不了米家云山湿漉漉的点或倪云林的细瘦俏巧的轻盈之线。若优若劣?对这些早有定评的手法大概大家都承认是好笔墨。但笔墨只是奴才,它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情思在发展,作为奴才的笔墨手法永远跟着变换形态,无从考虑将呈现何种体态面貌。也许将被咒骂失去了笔墨,其实失去的只是笔墨的旧时形式,真正该反思的应是作品的整体形态及其内涵是否反映了新的时代风貌。

岂止笔墨,各种绘画材料媒体都在演变,但也未必变了就一定新,新就一定好。旧的媒体也往往具备不可被替代的优点,如粗陶、宣纸及笔墨仍永葆青春,但其青春只长驻于为之服役的作品的演进中。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

(吴冠中《笔墨等于零》)

【注】①屋漏痕,书法术语。比喻用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其形凝重自然,故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模式、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并在世界艺术中保持着独立性。
B.当代中国的部分青年艺术家喜欢利用电脑进行创作,摆脱笔墨语言乃至场所环境限定,将数字与新媒体技术等注入了中国画。
C.评论中国画必然会涉及笔墨,然而许多评论者往往孤立地评价笔墨,仅仅根据笔墨的优劣来评判绘画作品的好坏。
D.屋漏痕线条具有苍劲坚挺的特点,它是画家用笔时缓慢行进、遇到阻力而产生的,这种线条用来表现老梅干枝、悬崖石壁之类是最合适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凡被定义为“中国画”的范畴的作品,必然以笔墨为语言,任何表现和色彩,都要用笔墨的方式呈现出来。
B.当代中国画已经进入跨文化视野,给世界提供独特的中国经验,在形式、范式、语言等方面深度影响世界艺术创作。
C.材料一认为并不是保留了中国画的某些技巧及笔墨语言的画作都能称之为中国画,它还需要笔墨纸砚的具体实践情境及其他基本条件。
D.材料二运用威尼斯画家味洛内则的例子,表明色彩效果诞生于色与色的相互作用,价值源于手法运用中的整体效益。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韩拙《山水纯全集》)
B.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英。(笪重光《画签》)
C.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石涛《画语录》)
D.使墨之从笔,如云涛之从风,斯无施不可矣。(刘熙载《艺概》)
4.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笔墨”与“中国画”的关系。
5.请结合材料,你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应该如何创新?
2024-04-2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江南的字面意思是长江以南,今天通称的江南,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江东江左。作为地理概念的江南,则逐渐固定为太湖流域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和湖州等地。也正是在人文交流和积淀的历史演变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跑赢了行政区划的频繁变动,把诗情画意的江南定格在了中华文明史上。

其实,在先秦时期的中原人士眼中,江南是文身断发的蛮夷之地,其人尚勇好斗,和今天人们熟悉的江南范儿大相径庭。秦代到汉初,江南大部分地区还处于火耕而水耨的原始农业时代,这片土地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可爱。然而,汉朝以后,全球气温降低,江南一带的气候变得适宜耕种和居住,迎来了改命更生的天赐良机。如果说土地开垦和经济发展为江南的繁盛奠定了物质基础,那么,深刻而广泛的人文交流,则不断为江南范儿的形成注入了活力。

历史地看,秦汉之际、两汉之际、东汉末年至三国期间,特别是西晋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以后,以人口大规模南迁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和融合,顺应了自然环境变化的大趋势,一次又一次刷新着江南的面貌,促使江南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时间。

史学家钱穆认为:东晋南渡,长江流域遂正式代表着传统的中国。永嘉之后,大批中原世家南渡避难,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造诣,雅致的士族文化给彼时的江南注入了诗性内涵,有力推动了吴越之风江南文化的转变。这一时期,许多重要文化成果都出自北方移民或其后裔之手。钟嵘的《诗品》、周兴嗣的《千字文》、刘勰的《文心雕龙》,皆为例证。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士君子多以家渡江东。有学者统计,从整个唐朝的诗人人数来看,北方远远超过南方,但安史之乱之后,南方诗人人数大幅提高,与北方不相上下。

靖康之变,宋室南渡,江南在文化发展之路上进一步发力。据研究,这次人口大迁移从1126年(靖康元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279年,总人口达500万人之多,让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旷日持久的移民波及整个长江流域乃至今天的海南岛,而移民分布最多的则是南宋政权中心所在的江南地区。一方面,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诸多学者大儒在此会聚,李清照、辛弃疾等文人雅士在此居停,大大推动了文化学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大批职业艺人集聚促进了市民文化的繁荣,《武林旧事》记载,南宋的杭城内外共有娱乐场所瓦子二十多处,观众多时达到千余人。

当历史行进到明清时期,江南文化以成熟绚丽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明代状元,四分之一来自江南地区;清代状元,江南地区占半数以上。科举场上的得意,集中反映了江南文化实力的整体提升。作为这一时期文化标志的《红楼梦》、三言二拍等名篇佳作大都打上了江南的印迹,也正是这些文化经典最直接地塑造了流传至今的江南形象。

可见,江南范儿是历史的产物,正所谓东南财赋地,江左文人薮,历代文化人对江南山水风物的描摹、对江南文化精神的阐发,则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胡一峰《何谓江南——谈谈文化概念中的江南》)

材料二:

作为中国东南核心的江南,是历代文人学者不断构想的、时空界限难以固定的历史文化区域,所以称文化江南文化是历史的投影,文化江南的地缘结构及其历史变迁,决定了江南文化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其实质是江南地缘结构演变之一体多相。

首先,江南文化是古代吴文化、楚文化和越文化的重叠与融合。地缘文化学首先探讨区域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江南区域地缘文化包含着古代吴、楚、越三大分支文化内涵。三楚、三吴与百越文化彼此重叠,在三江江南融合成一体,形成楚辞”“越韵吴歌的历史旋律。

其次,文化地理学从地理角度研究区域文化,着重研究文化传统是怎样影响人们生活空间的演化的。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感受与理解不同,加上环境、物质要素、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区域差异,文化要素必然会表现出种种不同阶层、不同区域的类型和个性。这就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特征。表现在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方面,出现江南大区域内不同区间文化彼此竞争与融合,流派纷呈。所以文化江南的时空界限,往往不限于近代江南的地理范围,而早已成为风景秀美、气候温暖、安定富庶、文教兴盛的地域代号。

再次,语言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吴方言是江南文化的核心标志,以此划定标准和方法来确定文化江南的地理范围,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学术认同。

(摘编自余同元《文化江南投影了什么样的江南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通称的“江南”的范围与作为地理概念的“江南”的范围并不相同,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且后者区域比较固定。
B.汉初之前,江南大多数地区属于原始农业时代,是蛮夷之地,再加上这里的人尚勇好斗,因此中原人士并不看好它。
C.经过南北方的相互融合,唐朝安史之乱后,南方诗人人数与北方诗人人数大致相同,但两区域内诗人的诗歌成就难以并论。
D.从地理角度的研究来看,江南文化属于区域文化,这个区域的文化要素在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之内会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和个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江南文化”,但前者侧重于对“江南文化”形成的阐释,后者侧重于“文化江南”对“江南文化”作用的分析。
B.材料一大量引用了史料和名人名言,这是文化学术论文的特质,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强了可信度和权威性,强化了论证力度。
C.“江南范儿”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十分熟悉,一提起它,江南山水风物、江南文化精神就萦绕脑中,其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
D.江南的文化传统之所以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源在于不同区域的环境、物质要素、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区域差异。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第三段中的观点的一项是(     
A.永嘉之后,人们南渡避难,北方士族文化给彼时的江南注入了诗性内涵,推动了“吴越之风”向“江南文化”的转变。
B.人口大迁移让南方的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诸多学者大儒和大批职业艺人集聚江南,江南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C.汉朝以后,全球气温降低,江南一带的气候适宜耕种和居住,土地开垦和经济发展为江南文化的繁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D.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之中,明代状元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来自江南地区;而清代状元中,江南地区的人数占半数以上。
4.下列选项,不属于“江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的一项是(     
A.江南处于“火耕而水耨”,是“文身断发”的蛮夷之地,其人尚勇好斗。
B.江南区域地缘文化包含着古代吴、楚、越三大分支文化内涵,且彼此重叠。
C.江南区域文化发展呈现多样性与统一性特征,彼此竞争与融合,流派纷呈。
D.吴方言成为江南文化的核心标志,可以此来确定文化江南的地理范围。
5.“地缘上的江南”和“文化概念中的江南”有什么不同?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从生产力质态来看,它是创新起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同时也是绿色生产力;从生产力自身系统性来看,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先进生产力;从特点特征来看,它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从这个意义上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生产力总量的增加,更是生产力的深刻变革。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生产力及其发展既受生产力诸要素及其变动的影响,也受一定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影响。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清除制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各种障碍,激发全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创新发展活力,有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要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形成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更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要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摘编自邱海平《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材料二:

当下,新质生产力成为各条线各领域高频词汇,各地迅速掀起学习和讨论热潮,纷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调。但个别地方似乎唱歪了经,把新质生产力当成无所不包的,不管什么想法和举措都往里。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新质生产力一旦被泛化和滥用,不仅会模糊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背离其科学逻辑,陷入言之无物的概念空转,更会混淆发展重点、错失发展机遇。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极具前瞻性的概念,既是改革与发展所需,更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命题。各地表现出你追我赶的热切与紧迫,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对于新概念的认识与理解需要一个过程,更遑论破题与解题,切忌一哄而起。总书记强调的新质生产力到底是什么?在哪里,在何处?如何避免大而全、无重点的新质生产力规划?如何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何将因地制宜的方法论贯彻到位?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真问题,需要进行系统而深刻的思考。

理解一个概念,须得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领会、反复学习、深刻理解,决不能只概念不求甚解,甚至将其当成一种叙事包装。比如说,一些地方将传统产业视为新质生产力的对立面,这种认识当然不对,但也要防止传统产业随意嫁接新质生产力。麦田里、工厂里当然能够出新质生产力,但个别行业、企业的生拉硬靠只会让人感觉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比如,有酒企宣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有企业仅是在生产线上增加一些简单自动化设备,就号称拥抱新质生产力。新旧不分、主次混淆甚至把其当作营销噱头,只会让原本深刻严肃的新概念变得庸俗化、浅薄化。事实上,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无时无处不新质,那也就失去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义。

这种现象何其熟悉。以前几年爆火的元宇宙为例,其本是一种高端前沿技术,但不少地方一哄而上、一窝蜂砸钱进军元宇宙,把这个概念玩坏了。经历过烂尾、停滞和泡沫散去后,今天真正在元宇宙领域取得突破、做出成就的,不是喊得最响、炒得最凶的,而是扎得最深、做得最实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喊口号喊不出真正的新质生产力。真正的贯彻落实,是完整、准确、全面地学习领会,并且有效行之。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无论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还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做实的,而不是我们已经做成的;需要我们拿出实打实的规划、思路、行动,而不是把新质生产力标签一贴了之。

(摘编自陈立民《谨防新质生产力陷入概念空转》)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质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它的提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和“质”的要求。
B.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系统性特征,它是由多种要素突破升级而催生的,它的加快发展也需要处理好多方面的问题。
C.发展理念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有很强的战略性和纲领性,能引领新质生产力更好地发展。
D.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并不冲突,在麦田、工厂中也能够发展新质生产力,但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应时时处处都追求有新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在科技、创新、绿色等方面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我们需要尽快摆脱。
B.具有高质高效等特点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增加生产力总量,能推动生产力深刻变革,而后者的意义大于前者。
C.只有在原创性、颠覆性、高水平和核心的科技上下功夫,才能发展传统、新兴和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D.对于新出现的概念,首先要确定其内涵和外延,理清其科学逻辑,这样做就能避免陷入言之无物的“概念空转”。
3.下列对两则材料中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整体论证结构是层进式,从是什么到怎么做,在谈做法部分运用了总分式。
B.材料二看待问题的角度比较全面,对问题的分析论证体现出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C.材料二第二段用多个疑问句来排比论证,增强了论证力度,把读者思考引向深入。
D.材料二第四段使用元宇宙的事例进行类比,来证明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一哄而上。
4.材料一说,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下面是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向交互的理论框架图,下列选项对这幅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数实深度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载体,体现为提供真实的数字经济土壤等三方面作用。
B.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二者属性相同,具有内在一致性,它们属于同一层级的概念。
C.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提升技术水平、打破行业界限、重构经济系统,推动数实融合不断深入。
D.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互动的,二者的良性发展能相互促进。
5.材料二第三段使用了词语“蹭”和“叙事包装”,请阐释其含意并简析其作用。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16年,后真相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热词。后真相的释义为:诉诸情感和个人的信念要比客观事实对形塑公众舆论的作用更大。很多学者把它与社交媒体和个性化推荐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社交媒体使用者不经查证分享来路不明的内容,推动了假新闻的泛滥;同时社交媒体所使用的算法技术,导致了过滤气泡效应,使公众更不易接触到与自己想法相左的信息,加剧了群体偏见。

过滤气泡最早由互联网活动家帕里泽提出。他发现两个人使用同一搜索引擎检索同一词语,得到的结果页面可能完全不同;不同政治立场的人浏览同一个新闻事件,看到的新闻倾向也可能完全不同。比如2010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帕里泽委托两位住在北部并且受教育程度相似的朋友在同一搜索引擎上搜索有关的消息。一位获得了该公司深水地平线漏油事件的信息,另一位获得的却是关于该公司的投资信息。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可以精准掌握用户偏好,为用户过滤掉异质信息,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但与之同时,信息和观念的隔离墙也会筑起,令用户身处在一个网络泡泡的环境中,阻碍多元化观点的交流。帕里泽将此称为过滤气泡”。

③尽管过滤气泡受到高度关注,但事实上仍属于新瓶装旧酒。早在十多年前,有关信息茧房”“回音室效应”“协同过滤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传播学家桑斯坦认为,信息的协同过滤会造成信息窄化,使群体成员倾向于加强与本群体的联系,忽略同外部世界或者其他群体进行信息交流,导致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现象,促使信息茧房的产生。处于信息茧房之中的公众有如把自己封闭在自我设计的回音室里,每个人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回音,相同的意见会不断被重复,异质的观点会被过滤掉,这无异是一个作茧自缚的过程。也有学者把回音室效应与虚假新闻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交媒体上聚合了相似的信息和同样的观点,使人们原本的态度不断被印证和强化,隔离了其他领域的信息和异己的表达。人们听到的只是封闭空间内被放大的回声,而不是网络空间中全面而真实的声音。

④问题在于,随着算法推荐时代到来,大数据公司通过智能技术手段获得用户的阅读搜索痕迹,总结用户的心理、习惯、兴趣,投放其感兴趣的信息,现在为特定群体实现精准内容发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操作。新闻传播概念实现了从人被动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内容主动定位到感兴趣的人的转变。用户的兴趣习惯成为内容推荐的核心要素,用户不再需要手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机器算法代替用户完成了选择的过程。

⑤正是出于对被左右的选择权的忧虑,人们尝试开展一系列戳泡运动来进行矫正,但这些措施总体上看只是一些算法逻辑上的技术调整,针对的是那些已经认识到气泡并意图解决气泡的用户。事实上,过滤气泡的形成非常复杂,有算法推荐技术的推波助澜,也有人性和情感结构的内在需求,还与社会结构和权力息息相关,我们对此既不能过于乐观,也不必过于夸大过滤气泡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如果没有算法过滤技术,我们注定会被信息洪流所淹没。另一方面从前那种传统的、非定制的新闻也未必能保证多样性。我们必须要弄清楚,是经过滤的媒体世界造就了我们所见的在线集结,还是本来就拥有不同信念的人建构了自我增强的过滤器。这是一场技术与人性的较量,戳泡运动不仅需要不断改进算法技术,使用户可以接触到多元化的观点,还需要借助一个平等、自由、开放而理性的公共领域平台,开展协商对话,凝聚共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本之道。

(摘编自郭少安《算法推荐时代的过滤气泡》)

材料二:

①国内学者将过滤气泡当作一个已然的负面存在,并以此为出发点对算法过滤引发的社会后果进行批判。相比之下,国外学者更多把过滤气泡视为一种假说——是否真正存在,尚需检验。

②针对过滤气泡是否存在,过去,西方学者从不同视角展开实证研究。我们则认为过滤气泡是否存在应关注的是单个用户的信息结构是否存在偏倚,将单个用户信息结构的均衡性作为衡量过滤气泡的指标,更符合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反之,单个用户信息结构失衡则表现为不同类型的信息内容数量差异悬殊,当个性化推送超过用户整体信息占比的50%,该用户的信息结构存在失衡。值得注意的是,平台为吸引流量,在作算法推荐时可能对某些特定内容存在偏好。而对某些投放基数较大的内容而言,推荐数量的小幅增加也可能导致用户信息结构的失衡。鉴于此,我们计算个性化内容的占比对过滤气泡存在与否的影响就要观察个性化推送是否满足以下条件:第一,个性化推送超过用户整体信息占比的50%;第二,在既有推送基数水平上,相应内容的个性化推送的增量显著,一般超过10%。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过滤气泡存在。

③为进一步探究微博在算法推荐下的过滤气泡现象存在情况,我们将微博中规模庞大的国内用户群体分为有代表性的四类:代理用户A28岁硕士单身爱美北京女青年(生活穿搭人设);代理用户B22岁中专学历的剧综迷、追星女粉丝(剧综文娱人设);代理用户C38岁高收入陆家嘴金融行业男博士(财经人设);代理用户D34岁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的新手爸爸(科教人设)。

④首先对四个代理账号进行为期一周的训练。每天重复如下操作:在微博搜索中搜索与代理用户兴趣相关的5个关键词,根据推荐结果点击前5条内容;点击微博推荐中5条与代理用户兴趣相关的内容;使用微博账号登录抖音、小红书等任意一款应用,在该应用中点击或转评赞与代理用户兴趣相关的内容。

⑤训练结束后,进入记录阶段。连续4天记录代理用户ABCD在微博推荐中的前40条内容,并按照时事、财经、科教、文娱、生活和体育六个类别进行分类。

⑥为排除微博既有的信息推荐结构对结果的影响,设立一个中立账号作为对照组,以访客身份选择随便看看登录微博。中立账号反映了未经任何训练的情况下,微博对信息内容的初始偏好。计算个性化内容在代理账号和中立账号中的占比,两者之差为个性化内容的增量,如果增量显著,证明过滤气泡存在。

(摘编自陈逸君《微博算法推荐的过滤气泡现象探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交媒体使用者不经查证分享来路不明的内容以及社交媒体所使用的算法技术,导致了“过滤气泡”效应。
B.在“信息茧房”中,人们听不到网络空间中全面而真实的声音是因为其他领域的信息和异己的表达已被隔离。
C.材料一侧重从概念、表现、危害及解决办法等理论角度论述“气泡效应”现象,材料二侧重从实际调研角度探究“过滤气泡”现象是否存在。
D.材料二的调研结果可作为评判微博是否是一个平等、自由、开放而理性的公共领域平台的参考,从而思考微博平台是否有助于“戳泡运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算法过滤技术代替用户完成了选择的过程,所以能够使人们不被信息洪流淹没。
B.用户有解决“气泡”的意图,并做算法逻辑的技术调整,就能够根除过滤气泡。
C.平台会对某些内容投放基数较大,某些内容投放基数小,这可能出于流量考虑。
D.实验中设立的微博中立账号所获得的信息内容会受到既有信息推荐结构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现象属于“过滤气泡”的一项是(     
A.用户通过网络平台或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获取不同观点的信息。
B.网络阅读平台记录用户随机阅读情况,并为用户推荐相关文章。
C.某短视频平台借鉴其他各平台,改进自身推送,向用户推荐优质视频。
D.某高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综合网络官方就业数据制定未来发展规划。
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两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表1:代理用户账号与中立账号的内容推荐统计(单位:篇)

用户类型

项目
时事财经科教文娱生活体育
代理用户A(生活穿搭人设)851363761
代理用户B(剧综文娱人设)401183516
代理用户C(财经人设)16621257521
代理用户D(科教人设)12155255413
中立账号122776612

表2:代理用户账号内容推荐占比统计表:(单位:%)

代理用户账号内容推荐占比统计表:(单位:%)

A.从用户ACD的信息结构来看,因为个性化内容占比均小于50%,代理用户ACD仍然保持了相对均衡的信息结构。
B.代理用户B的个性化内容占比接近54%,而微博本身对文娱类内容的推送基数较大,代理用户B个性化推荐的增量仅为6%左右,增量并不显著。
C.四个体现用户兴趣的代理账号均表现出对个性化内容的明显偏向,且偏向程度超过中立账号,说明用户兴趣对微博个性化推送未产生影响。
D.用户兴趣的确减少了微博推荐中其他类型内容的推送比例,但尚未到达对用户信息结构造成威胁的地步。过滤气泡效应不成立。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从外界获得相貌认知与“过滤气泡”现象中用户获取信息的情况有相似之处。请结合材料一,借助“过滤气泡”形成的原因分析邹忌为何难以从外界获得真实的容貌评价。
2024-04-23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