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平常体育报道中经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二字最初是(       )术语。
A.书法B.围棋C.绘画D.音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倒贴“福”字?(       
A.宋B.明C.清D.民国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深湾夜宿

王勃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2.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乐府”是指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旧诗体,如《短歌行》。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C.“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到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D.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陋室铭》、《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等题目中的“铭”、“记”、“表”、“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2020-10-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高中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鼎彝:原是古代的饮食用具,后专指帝王宗庙祭器,引申为国家,朝廷。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久埋地下变成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点题,概括了煤炭的开发过程。这里用“混沌”比喻未开发的煤矿,用“乌金”比喻开发出来的煤炭。
B.颔联“回”“破”二字生动地写出了煤炭的功用,将煤炭燃烧换来的温暖、春意、光明做了极其形象、富有诗意的概括。
C.颈联继续阐发煤炭的作用和倾情奉献。表明作者关心百姓疾苦并甘愿为之奉献变成“铁石”。
D.这首诗语言质朴明畅,平平道来,而意象明晰,寄托深远,是诗人自我人格和理想的真实写照。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不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受诸宫调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B.元杂剧剧本的体例十分精严,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主干都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等。
C.元杂剧的角色有四大行当,即旦、末、净、杂。元杂剧一本戏一般由男主角或女主角一人歌唱,由男角唱的叫旦本戏,女角唱的叫末本戏。
D.词兴起于隋唐,在宋代发展到高峰,形成“婉约派”与“豪放派”两大流派。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体现。
2020-07-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
7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三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其中有一处用“____________”的表情变化,来凸显蜀道之“难”。
(2)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紧接着作者举出与蚯蚓相反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描述。
2020-07-27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朝而夕设版焉(济:渡河。)B.秦之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
C.秦王复击轲,八创(被:遭受。)D.大王少假借之(愿:愿意。)
2020-04-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程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鸷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                 属:连缀
B.连辟公府不             就:就任
C.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
D.公车特拜郎中          征:征召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游三辅               ③十年
②虽才高            ④遂研核阴阳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A.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他所居住的官邸,就多年得不到搬迁。
B.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C.张衡不羡慕当时的权贵,他所居住的官邸,就多年得不到搬迁。
D.张衡不羡慕当时的权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4.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禀赋过人,后来游历三辅,进入京师,在太学学习,通晓五经,贯通六艺。
B.张衡虽然才能出众,但是谦虚稳重,超尘拔俗,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
C.张衡忧国忧民,看到全国上下都过度奢侈,就写了《二京赋》加以讽刺和规劝。
D.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例如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
2020-03-12更新 | 3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子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子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软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B.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C.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D.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文中即指相关主管官吏。
B.斋戒,一指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洁身清心,以示虔诚,二指八关斋戒,是为佛教用语。
C.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以示崇高礼遇。
D.缪公,“缪”通“穆”,秦缪公即秦穆公。“缪”是谥号,谥号是用来赞扬死者生前功德的名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礼的表现中,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便略施小计,谎称“璧有瑕”,将璧收回。
B.蔺相如将赵王“修敬”与秦王“甚倨”对比,面责秦王无礼无信,并利用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于是秦王同意“十五都予赵”。
C.蔺相如提出须秦王“斋戒五日”和“设九宾于廷”的要求,皆是缓兵之计,以获得回旋余地,以便派人暗中把璧送回赵国。
D.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秦一贯背信弃义,告示秦王,璧已送回赵国,并表示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2)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