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材料二: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节选自《阿房宫赋》)

材料三:

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所以失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今有土之君,皆处欲安,动欲威,战欲胜,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诸侯,而不务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曰: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

曰:然则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闲而官府,公法行而私曲止,仓廪实而囹圄空,贤人进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其士民贵武勇而贱得利,其庶人好耕农而恶饮食,于是财用足而饮食薪菜饶。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下必听从而不怨,上下和同而有礼义故处安而动威战胜而守固是以一战而正诸侯。不能为政者,田畴荒而国邑虚,朝廷兇而官府乱,公法废而私曲行,仓廪虚而囹圄实,贤人退而奸民进。其君子上谄谀而下中正,其士民贵得利而贱武勇,其庶人好饮食而恶耕农,于是财用匮而食饮薪菜乏。上弥残苟而无解舍,下愈覆鸷而不听从,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处不安而动不威,战不胜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以此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

(节选自《管子·五辅》)

1.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上下和A同B而有礼义C故D处安而动威E战胜而守固F是以G一战H而正诸侯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指被攻占,《六国论》“洎牧以谗诛”的“诛”指被杀害,两者用法相同。
B.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后语义引申成为王室、国家的代称。
C.治,与下文“乱”相对,文中指治理得好,君主向往的“治世”指太平盛世。
D.疾,指憎恨,成语“疾恶如仇”“疾言厉色”等中的“疾”还保留了该义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当时百姓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丰年生活困苦,荒年免不了饿死,这是由君王“制民之产”不当造成的。
B.材料二指斥秦统治者只图个人享乐不顾百姓,横征暴敛,挥霍无度,从对比中体现人心事理,揭示出秦王朝无道而咎由自取的历史结局。
C.材料三认为从历史经验看,能建功立业、声誉昌隆、名播天下、流芳后世的君主,都是因得到了民心;而国破家亡的,无不是因失去了民心。
D.材料一与材料三都认识到道德教化的作用,不同在于,前者肯定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首要地位,而后者认为须兼重“德治”与“法治”。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以此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
5.三则材料都强调执政为民,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烟涛微茫难求 (确实)               五岳掩赤城 (超出)
B.对此欲倒东南 (倒下)               来之烟霞(先前)
C.天姥连天向天(遮蔽)                 瑟兮鸾回车 (弹奏)
D.迷花倚石忽已 (睡着)               忽魂以魄动 (因惊惧而心跳)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3 . 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听       ②问
③遂       曰《琵琶行》
A.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B.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C.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D.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齐河     历:经过
B.崖当道者          限:门槛
C.半山雾若带然        居:停留
D.其远古刻尽失        漫:弥漫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5 . 对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攻取之外 ②有尺寸之地
③举予人 ④地事秦
⑤日削月割,趋于亡
A.①②④/③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D.①④/②⑤/③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6 . 下列各项中,两句的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舆薪之不见/莫之能御也
B.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大王来何操/未之有也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白露横江B.渺沧海之一粟
C.凌万顷之茫然D.望美人兮天一方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金戈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B.元嘉草草:轻率
C.赢得仓皇北顾:落得D.可堪回首:能忍受住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9 .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尝学琵琶穆、曹二善才
A.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受任败军之际(《出师表》)
C.生安乐,死于忧患(《孟子二章》)
D.告知帝(《愚公移山》)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10 .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             回:回旋
B.万里悲秋作客             常:经常
C.艰难苦恨霜鬓             繁:茂盛
D.潦倒停浊酒杯             新:刚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