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一个文明较高的商朝,被文明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身必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反省。他们还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这可说是第一次将道德的意义超越人类力量的命运。

“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是盲目的,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向。这个观念与天命具有道德意义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那样的自信,也不再有过去那样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经说:“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

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其中的《中庸》篇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过去,我们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文书,其中有两句话似乎正是阐释“天命”与“性”的关系。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赋予它一个新的意义,“仁”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这一个命题,应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如孔子所说,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那么怎样发抒人性才使人有资格成为“仁人君子”?仁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仁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性格成长的种子。由《论语》来看,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触及群体的仁,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理论上,有许多个别的仁人君子时,社会应当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去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

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苏格拉底那样周游列国,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

《论语·宪问》篇里记载孔子论到自己时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命”字通常译作“命数”“命运”或“天意”。就孔子来说,这个字的含义是“天命”或“天意”;换句话说,这是朝着一定目标前去的一股力量。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按照孔子的看法,“知命”是做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这就是说,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这是说,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的知识分子难以接受小小的周国灭亡了商王国这一事实,是因为他们的心中还没有“天命”的概念,还未将“天命”与道德联系起来。
B.《易经》和《中庸》尽管对命运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命运、天命之间总有着紧密的联系。
C.人类不能盲从命运,而要通过种种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周人的这个观念伴随其强大的统治被当时整个中国地区广泛接受。
D.孔子所说的“知命”就是指人们既然无法控制自己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外部条件,所以,人们所能做的就是不计成败,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易经》所谈的天命不是盲目的。该书认为天命是与道德意义相互配合的,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人类本身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B.如果理解了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人也有自身的禀赋,就能够理解为何孔子把“仁”当作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
C.冯友兰认为世界存在是必然的,也就是人们无法改变客观世界;而古人认为“天命靡常”。这两种对世界存在的理解一致,背后的用意也是一致的。
D.不同时代对天命的不同理解,反映了人们在对人与宇宙自然关系认识的变化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由宇宙自然转为人类自身。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论语·为政》)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C.我命在我不在天。(葛洪《抱朴子内篇》)
D.尽人事以听天命。(清·李汝珍《镜花缘》)
4.根据材料一,概述孔子对天命的理解与周人有何异同。
5.假如你高中毕业后,受母校邀请在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讲。请根据这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围绕“学习和人生的态度”这一主题,向学弟学妹提几点建议,列出建议要点。
2024-01-30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鉴于乡土中国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学者提出了新乡土中国这一概念。事实上,我们不难从纵向的时间维度上理解,新乡土中国,在于较之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封闭性和稳定性,今天的中国乡村已然呈现的开放性和市场性特征。同时,我们也不难从横向的空间维度上发现,较之城市的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中国乡村社会仍然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保留着大量并未在现代市场经济浪潮冲刷中完全丧失的乡土本色,这也正是新乡土中国仍有乡土之谓的原因所在。简言之,新乡土中国是一个现代性的乡土社会。如果说,乡土伦理的传统形态和特征基于其乡土特性,那么,伴随着乡土中国新乡土中国的转变,与之相对应的既蕴涵现代价值又不失乡土本色的新乡土伦理如何生成?

毋庸置疑,以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已不可逆转地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乡村社会不再是世外桃源。由此,传统乡土伦理蕴涵的封闭性和稳定性被打破,市场化进程为新乡土伦理注入了开放、平等、变革等鲜活的时代价值血液,从而为其提供了实现转型的现代之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此种现代转型视为对乡土伦理传统的绝对消解。应当看到,新乡土伦理终究脱胎于传统乡土伦理,从而使后者成为其历史之根。试图与乡土伦理的传统彻底决裂,只会使新乡土伦理丧失其根基而成为空洞无物的概念构架或悬置无用的道德说教。概言之,寻求乡土伦理历史之根现代之源的成功嫁接,是新乡土伦理成功建构的理论前提和实践路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发展极不平衡,区域性和地方性特点丰富多样,不同地区的地域伦理文化传统亦有很大差异。从一定意义上说,作为新乡土伦理现代之源的现代市场意识和价值观念,已日渐成为市场化乃至全球化进程中具有普适性意义的现代性的伦理话语,而作为新乡土伦理历史之根的乡土伦理传统,却因区域伦理文化的丰富多样而以种种极具差异性的地方性道德知识作为其基本内涵。由此,新乡土伦理建构中传统现代的紧张与调适又转化为地方性知识普适性意义的冲突与整合。诚然,某一区域独特的自然条件及与此相对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必然使其地域伦理文化显现出自身的地域特殊性。传统乡土社会的封闭和稳定甚至将这种地域伦理文化异质性的空间距离缩小到了紧邻的不同村落。由此,乡土伦理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碎片化的地方性知识合集——虽有共同之处,但更多依然是相互的隔绝甚至排斥。问题在于,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新乡土社会日渐开放的基本态势,一味强调地方性知识的地域特殊性并固守区域伦理传统而拒斥对外来先进伦理文化的合理汲取,只会使自己因偏执保守而丧失应有的活力。与此相反,无视乡土伦理文化的地域传统,试图将所谓现代性的伦理话语变成放之中国乡村而皆准普适价值,则无异于为自己打造一张伦理的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其后果只能是:无数地方性知识因其不合而被一一终结,普适性意义却终究成为一张无以安放的空床。从一定意义上说,转型期新乡土社会的伦理空场及其所引发的乡村社会诸多道德困惑与矛盾,正是此种地方性知识普适性意义的冲突所致。易而言之,新乡土伦理应当实现地方性知识普适性价值的有效整合,在承继地域伦理传统和吸收外来伦理文化两者间的紧张中寻求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的不断优化。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建构新乡土伦理的关键在于在历史之根现代之源地方性知识普适性意义的冲突中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如果说,乡土伦理是在封闭和稳固中实现自身的平衡,并以此成为传统乡土社会的伦理根基,那么,新乡土伦理则应顺应开放和变革的时代背景实现一种动态平衡。换言之,新乡土伦理绝不是某些一成不变的伦理范式或道德规范,而是在不断借鉴和融合现代理念和其他地方性道德知识中先进成分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伦理文化的提升与优化。唯此,新乡土伦理方能既显其之内涵,又不失其乡土之本色,也才能真正成为中国乡村发展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摘编自王露璐《从乡土伦理到新乡土伦理》)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乡土中国”是一个相对概念,相较于传统乡村它有现代性,故曰“新”;相比于城市它留有“乡土本色”,故谓之“乡土”。
B.“新乡土中国”由“乡土中国”发展演变而来,相应地,新乡土伦理不可能脱离传统乡土伦理另起炉灶,后者是前者的“根”。
C.鉴于中国乡村的区域性和地方性特点,新乡土伦理的构建需要进行“地方性道德知识”与乡土伦理传统普适性意义的有效整合。
D.与乡土伦理的封闭和稳定不同,新乡土伦理是一个开放和变革的体系,能够在不断的借鉴和融合中实现其自身的提升与优化。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不可逆转,意味着中国乡村社会终将完全丧失“乡土本色”。
B.如果乡土伦理“历史之根”与“现代之源”不能成功嫁接,那么新乡土伦理必定沦为空谈而不能成功建构起来。
C.中国的地域伦理文化差异很大,甚至相互隔绝和排斥,因此乡土伦理可说是碎片化的“地方性知识”的“合集”。
D.新乡土伦理吸收外来伦理文化,既指借鉴融合现代理念,也包括借鉴融合其他“地方性道德知识”中的先进成分。
3.下列各项的论述均出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不属于“传统乡土伦理”的一项是(     
A.“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
B.人对人得互相尊重权利,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发生了宪法。
C.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
D.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
4.文章第三段使用了“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空床”“空场”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2024-01-3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 ~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学者,罚其父兄。遇学官以宾礼,师儒竞劝,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中官过者,继宗以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闻母丧,立出,止驿亭下,尽廨中器物付有司。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服除,以右金都御史巡抚顺天。畿内多权贵庄田,有侵民业者,辄夺还之。按行关塞,武备大饬。星变,应诏陈言,历指中官及文武诸臣贪残状,且请召还中官出镇者,益为权贵所嫉。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继宗欲宽之而无由。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人服其鉴。

(节选自《明史·杨继宗》)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民间子弟八岁不学者       砺则利
B.继宗以菱芡、历书       小学而大
C.天下不钱者             其子
D.尽廨中器物付有司       杯盘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继宗坚守清苦,一心为民。他就任嘉兴知府时,只有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住宅简陋冷清;时常召集当地的老人,询问生活上的困苦,并想办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B.杨继宗为民说话,得罪权贵。御史孔儒清查军队,却把多位里老鞭挞致死,杨继宗张贴告示调查此事,惹怒孔儒;杨继宗又当面指责孔儒越职行事,让孔儒非常恼恨。
C.杨继宗清廉自守,抵制腐败。任嘉兴知府时,他的官署和住所很简朴;宦官路过他那里,向他要钱,他只送了普通物品,要金子则要求对方出示印券,巧妙拒绝了宦官。
D.杨继宗独具慧眼,善识人才。他监考乡试时,发现两份优秀试卷,非常郑重地说这两位考生将是天下的一流人才,后来,这两位考生相继考中状元,人们佩服他有眼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历指中官及文武诸臣贪残状,且请召还中官出镇者,益为权贵所嫉。
(2)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024-01-3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山兄弟

卞毓方

天生一个小可怜。貌似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但头顶光光,一毛不生。眼皮耷拉,遮住瞳仁,仅仅露出一条缝,乡人形容是用芦柴篾子划的。个头矮小,六七岁了,看上去只有三四岁,走路倒蛮快,落地无声,穿檐过屋如风,状如小老鼠。衣服嘛,衫不像衫,裤不像裤,是他娘捡邻家孩子穿剩的破烂。老家是阜宁陈良,三岁时,也就是1953年,随父母搬来合德。都说这是新兴的镇子,有奔头,有发展,没承想四岁那年,父亲患食管癌病逝,撇下他和十二岁的哥哥、三十出头的娘。

政府济弱扶倾,每月无偿划拨五斤白砂糖,供小山的娘制成糖球销售,赚点糊口钱,哥哥四处打小工。他稍微长大点,便每天挎个竹篮,上街捡煤渣,捡烟头。早饭是没得吃的,中饭、晚饭有一顿没一顿地凑合着。

“小山,你来。”西邻大妈叫他。

他嗖嗖地跑过来了,他知道准有好事。

“今天煮鱼,帮我上街买五分钱糖色酱。听清,三分钱酱,两分钱糖色。”大妈递过来一角钱。

那多出来的五分,就是跑腿费了。

小山的娘去码头洗衣服,西邻大妈随即跟过来,洗青菜、萝卜、山芋,临了,总会往小山娘的洗衣盆里塞点儿杂七杂八的东西。

小山捡的煤渣,一斤卖二分钱,捡的烟头,剥出烟丝,晒干,一包卖五毛钱。他常把煤渣分给西邻大妈,烟丝分给西邻老爹,不要钱。

后来,娘改嫁。再后来,他与娘随继父下放陈洋镇开洋村。临走那天,向西邻告别,细细的眼角噙着豆大的泪珠。

这是我童年的往事。西邻大妈是我的母亲,西邻老爹是我的祖父。记得祖父曾把小山叫过来,在纸上写下他的名字“刘古山”,一字一字地教他认,末了叮嘱:“记住了小山,你的名字,就是你的脸面。”

过了一年,我也离开合德,北上京城求学。从此尘海茫茫,音断信绝,然内心深处,始终晃动着那个羸形垢面的“小可怜”。

小山后来怎样了?

后来,他还有后来吗?

“后来”来了,癸卯三月返乡,一天晚上,我和从前的邻居张长庚兄弟小聚,提起刘古山,长庚说,他已搬回合德,就住在我家后边。我拉了长庚,冒雨前去寻找。

二层小楼,临街。敲门,无人应。街坊大嫂热情,帮忙拨打他的手机,终于接通电话,下楼开门。

我先发制人,一把拉住他的手,问:“你还认得我吗?”

他愣了一下,定睛,左瞧,右瞧,惊呼:“卞三哥!卞毓方!”

笑容和热泪霎时涌出,他是,我也是。

屈指算来,这一别,整整一个甲子。

他能认出我,证明我变化不大。

我却无论如何也认不出他。你怎么看,都看不出他是昔日那个“小可怜”。灯光下,他如霜的白发,宽阔的前额,轩昂的鼻梁,方挺的下巴,衬上酡红的脸庞,透出一股神气、福气。

坐定,环顾室内,这是一家汽车出租公司,装潢考究,四壁挂满了锦旗。我顾不上寒暄,单刀直入,问:“古山兄弟,看来你后福不浅,你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三哥,不瞒你说,刚到农村那会儿,苦哇!”古山讲,“娘和我,属于弱劳力,干一天活儿,工分值很低。过年,连块豆腐也买不起。亏得古才哥哥从合德带来两斤茨菰,勉强过个春节。”

“你是如何转运的?”我问。

“人家怕苦,我偏找苦。我人瘦,但身子结实;我块头小,但脑瓜聪明。第二年,我专挑重活、难活,别人不干的,我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伙儿评我为劳动积极分子。”

劳动,这是实打实,硬碰硬。看不出他精头细爪,骨瘦如柴,竟有金刚之魄、罗汉之魂。赞!

“学习‘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我没念过书,不识字,但记性好,人家读,我听,三篇文章,听几遍,就背上了。我又加背了一篇《反对自由主义》。村里轰动,树我为典型,我成了市里的学习标兵,后来又加入村里的文娱宣传队。”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听你谈话,肚里已有些墨水。”我满怀兴味,“你是怎样摘掉文盲帽子的?”

“我能背,自然就会照着‘老三篇’一字一字认。‘老三篇’认完了,再认《反对自由主义》。四篇认全了,文化就有了基础。”

高,这是“曲终收拨当心画”,这最后的一“画”落在了文化。

“当到市里标兵,领导培养我入党,让我抓队里生产,抓财务管理。我不懂账务,就跟县里一位专业会计学习借贷记账法。后来村里考会计,一百分的卷子,实践部分占四十分,借贷部分占六十分,几位老会计拿了前面四十分,我拿了后面六十分,我得了第一,当了总账会计。”

总账会计,这是真本事!

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今话则要说“穷不过二代”。古山十八岁结婚,妻子是老家陈良人。岳母嫌他眼睛小,他就去医院动了手术,改变了因不良发育而被掩盖的明眸,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生两子,随时代的节拍,出息成了商界精英,一个在盐城,一个在合德。孙辈有四,大孙子本科毕业后去国外读硕士,两个孙女,都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最小的孙子在读初中。如今,老两口退休无事,在镇上帮二儿子照应门市。

曾经,看“山”是“山”;如今,看“山”不是“山”;站远一步,站高一步,看“山”又是“山”。

(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9月8日,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的描写,不仅刻画出古山骨瘦精干的特点,也交代了他年少时的贫穷困顿。
B.古山把煤渣和烟丝分给西邻大妈和西邻老爹,体现了邻里友好和睦和古山知恩图报。
C.“我”拉着长庚冒雨前去寻找古山,体现了“我”急切地想知道古山后福不浅的原因。
D.“下放”“工分”“老三篇”等词,有时代印记,使故事发生的背景更加贴近真实生活。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对话的形式,以“我”与古山之间的对话叙述其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紧凑。
B.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叙事,让故事更加真实,我和古山的深厚情谊更显真切。
C.小说采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等多种人物刻画手法,使古山这一人物更加形象可感。
D.小说整体上采用对比手法,古山的前后命运形成强烈反差,表达“我”的同情与欣慰。
3.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古山就是这样一个动人的劳动者。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古山身上可贵的劳动者品质。
4.请赏析小说结尾的精妙之处。
2024-01-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浙江嘉兴人,元代散曲作家。②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东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灯花,棋未收”,从视觉角度入手,灯花垂落,残棋未收,化用宋诗赵师秀的《约客》却又翻出新意。
B.“三更”点出“归梦”难成;“归梦”承上启下,既补叙了愁因,又为下文梦醒的描写作了必要的铺垫。
C.“江南二老忧”,作者巧妙运用对面落笔的手法,落笔于江南的父母,表达父母对自己的担忧思念之情。
D.此曲善用数词,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妥帖又自然,毫无雕琢痕迹,作者笔力深厚。
2.“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和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2024-01-3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法兰克福的《论不平等》认为:经济平等并不具有道德性,经济上的不平等并不具有道德上的不正当性,刻意追求经济平等不但无益于事,甚至还会产生有害的社会后果。法兰克福抽丝剥茧地梳理出平等主义的论辩漏洞或逻辑缺陷,展开经济学和道德哲学的精湛分析,并创造性地赋予某些概念和词汇以学术和学科的规范意义,澄清了很多习以为常但其实是错误性的认知,使得其为不平等的辩护以及关于平等与尊严等相关问题的辨析,获得了充分的证成。

②一是“充足主义”概念的提出。在传统论述中,平等主义尤其是经济平等,具有强大的道德正当性,诉求经济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平等主义携手大众民主阔步前行,势不可当。但法兰克福认为,追求平等不等于消除贫困,甚至会产生贫困,而贫困情况下的平等同样不具有正当性。因此,关键不是平等与否,而是经济上的“充足”,促使贫穷之人越来越少,富足之人越来越多,“充足主义”才是正道。这样一来,平等的道德价值理念就失去了它的强大吸引力,不平等的污名论也会得到某种消解。某种意义上,不平等意味着差距,反而激发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创新,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在思想史上,关于经济平等主义的论战,随着“充足主义”概念的介入,鸡同鸭讲的悖论可以得到克服,对立的两派在“充足主义”方面能够获得长久共识,即社会公约数不是追求平等也不是追求不平等,而是促进社会的“充足主义”最大化提高,消除贫困问题导致的社会乃至个人的不幸与灾难。

③二是边际效益问题。关于平等主义的一种经济学支持理论,来自边际效益原理。按照这派理论,由于富人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边际心理感受方面是递减的,所以,在经济政策方面要求富人们拿出效益递减的部分分配给弱势群体,达到经济平等,显然具有道德正当性。对此,法兰克福认为,这种边际效益递减的福利经济学是有问题的,误导了大众的认知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作者指出,人获得某种满足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也是一种难以评估的感受,不能从量上予以划定。它们分为不同的多种类型,相互之间是千差万别的,设立每个经济财富上的某个门槛,以为超出了这个门槛就会导致富足的感受递减,是很不实际的。金钱固然是一个标准,但经济上的递增可能导致的其他充足感的追求,很可能是无限的。所以,边际效益递减难以为平等的经济学提供理论依据。

④三是平等的外在价值。平等主义的道义论很少受到挑战,追求平等,尤其是经济平等,从来就是理直气壮的,他们占据道德话语权。对此,法兰克福予以强有力的辨析,他认为经济平等只是一种相对的比较价值,属于外在价值,并不具有内在的价值性。因为,所谓平等与不平等,只是人们之间相互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诉求,作为独立的自主的个体,是自由而完备的,并不需要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尤其是经济层面的比较,而获得自己的证成。平等并不具有价值的优先性,不平等也不具有价值的低劣性,它们本身与价值无关。所以,根据相对的非根本性的价值来制定的社会经济和福利政策,都是外在价值,只有基于人的独立本性而成就的价值才具有价值优先性。

⑤那么,平等的追求是否就完全不具有道德性呢?对此,作者另辟通道,形成某种转换,即若把平等转化为尊重,问题就获得了一定的解决。尊重问题成为道德价值论的焦点,在平等与尊重的问题上,尊重比平等更为根本。如果平等不是纠结于财富或经济上的平等与否,而是转化为对于个体的权利尊重,那么,它就具有了道德的优先性,超越了平等与不平等的话题。尊重之所以高于平等,在于尊重基于每个人的独立自主性,具有内在的价值属性。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权利资格的尊重问题,远比经济平等与否更为重要和根本,因此也就具有更高的正当性。在法兰克福看来,平等与尊重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关联的,他试图打开两者的联系渠道,从平等开出尊重的路径,把追求平等引向相互尊重的道路上,这是《论不平等》的又一理论贡献。过往的论述大多是通过论证平等的道德正当性,从而导向社会变革,不是制度上的重大革命,至少也是福利政府的理性构建。作者的论证路径则相反,它通过揭示平等的外在价值性,一方面提出了充足主义的社会发展目标,正视不平等的并非不道德属性;另一方面,则提出一个价值的转化路径,把平等的外在价值转变为尊重的内在价值,引导人们从反对不平等,追求平等,过渡到正视不平等,超越平等与否,从而进入多元社会甚至经济不平等社会的彼此尊重,通过尊重,树立每个人的价值自主性。最深刻的价值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备,是权利保障,也是维系自己的自由权利。

⑥诚如作者所指出:把经济平等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价值和目标,实际上往往是有害的,但经济平等也并非毫无意义,它通过某种方式也是可以重新获得道德性的,那就是把平等与尊重联系起来,通过追求平等实现人的相互尊重的权利自主性。

(摘编自高全喜《超越平等主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贫困情况下的平等不具正当性,而经济上的“充足”,促使贫者越来越少,富者越来越多,“充足主义”才是正道。
B.法兰克福认为,从某种意义上,不平等能够激发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创新,增加社会财富,它比平等作用更重要。
C.满足感是千差万别的,设立每个经济财富上的某个门槛,以为超出这个门槛就会导致富足感递减,是很不实际的。
D.法兰克福认为,经济平等只是一种相对的比较价值,并不具有内在的价值性,这一观点是对平等主义道义论的挑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论述中,平等主义具有强大的道德正当性,诉求经济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这一观点与大众民主具有一致性。
B.在思想史上,关于经济平等主义的论战双方一向各说各话,但对立的两派在“充足主义”概念所主张的观点上获得了共识。
C.法兰克福不认同平等具有道德正当性,因此,他反对根据平等主义这种非根本性价值来制定社会经济和福利政策。
D.把经济平等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价值和目标往往有害,但通过追求平等实现人的相互尊重的权利自主性是有意义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三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帕累托最优: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提高另一方的福利。
B.马斯洛理论:一个人满足了较低水平的需求,然后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形成行为动力。
C.贝勃定律:当一个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
D.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一特定行动越是得到报酬,他就越有可能再次进行类似行动。
4.第⑤段围绕“平等转化为尊重”展开论述,请简要概括论述的要点。
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2024-01-3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艺术精神及其审美理想,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温柔敦厚”。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以偏概全。除了“温柔敦厚”,中国艺术里也有很多其他风格,比如说还有“怒目金刚”式的。但是我这里指的主要是一种艺术理想。中国的一种最理想化的、达到最高理想境界的作品通常体现出“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

中国艺术“温柔敦厚”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儒家道家,一动一静,组成了中国艺术的“温柔敦厚”。

第一个层面是政教的态度,“温柔敦厚”有一种道德评价。你讲一件艺术品,比如一首诗“温柔敦厚”的话,里面包含着一种道德评价,是一种政教的态度。这是中国艺术精神自先秦以来一脉相承的态度,这就是所谓的“乐通伦理”“文以载道”。比如说《诗经·毛诗序》里对于诗歌的主题就有如此的界定:“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孔子也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意思就是说,《诗》三百篇的那种情感和情调都是“无邪”的,即在道德上是非常纯洁的。我们去阅读《诗经》,确实有这样的感觉。虽然这其中也有些哀怨、矛盾、冲突,但总的来说其风格都是非常敦厚和温柔的。所以对于自然万物,中国艺术精神总是忘不了有一种道德评价。例如中国人在审美方面经常喜欢用玉来打比方,君子比德于玉。这种用玉来比喻,就是一种道德评价。中国人对自然界万物的评价之中,对于玉是最为珍视的和最珍贵的。所谓“冰清玉洁”。中国很多人都把玉作为他的名称,比如《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凡是中国人的审美理想中都有一种把玉推崇到极高的境界的倾向。专门有人写过这方面的文章,研究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看重玉。其实,玉的价值算起来并不如钻石。西方人非常重视钻石,西方人对玉石的评价肯定不如钻石那么高,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却相反。中国人对于玉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评价。对于自然界万物如花木、石头、山川等的评价在中国人心目中都有一种道德评价。孔子“见大水必观”,对于大江、大海、大河,孔子是一定要去看的。他的这种“看”就是用一种道德的眼光去看。

这种思想在儒家是这样,在道家来说也是如此。玉在道教徒心目中也是具有很崇高的地位的,他们的头饰、腰带上都镶嵌着玉,只是道家对于“道”和“德”的理解和儒家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对于人的德性均是很看重的,而且把艺术看作是对人道德的一种熏陶方式,或者说是看作一种做人(成人)的方式。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和乐最后都是导向成人的。中国有所谓“文如其人”“诗如其人”“画如其人”或者“字如其人”等等这样的说法,这些都包含有一种政教的态度在里面。就是诗歌、艺术、审美等都不是为了它本身,它本身是没有什么的,最主要的方面是可以通过这些东西使人获得一种修养,在人性方面获得一种丰满。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就是一种“静观”的态度。政教的态度是动态的,就是要培养人向善,把人熏陶为真正的君子。“静观”的态度表现在中国艺术标榜的那种理想:清高、脱俗、质朴、天真。中国艺术特别推崇这样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状态。例如《庄子》中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刻意》)道家强调素朴、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认为这是万物之本。佛家和道家在这方面是相同的。又如司空徒对于诗“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等这样赞誉的描述,都是达到了美的极致的。儒家也是这样,比较强调静观、强调内心平静且没有冲动,如孔子讲:“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还有“怨而不怒”。“乐而不淫”是说快乐但不放纵,“哀而不伤”是悲哀而不到伤神的地步,“怨而不怒”指你埋怨可以,但是不要愤怒。强调要把握好“度”“中庸”“中和”,这是“温柔敦厚”的要求。你的情感表达是可以的,但是要求温柔敦厚。

所以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是崇尚于“静”,强调内心的平静。以静为美,达到了它的极致就有它的表现。儒家的“静”是一种“温静”,这是从儒家的“中和”的伦理观得出来的,认为美的极致就是一种“温静”;道家的“静”是一种“虚静”,这是从道家的“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得出来的;佛家从“空寂”的人生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寂静”。我将其称为儒、道、佛的“三静”——温静、虚静和寂静。三家均体现出一种静观的态度。这种静观的态度和政教的态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这就是温柔敦厚。

(摘编自邓晓芒《中西艺术精神比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是中国艺术精神及其审美理想,中国艺术作品虽然其他风格也多,但往往并非最理想的。
B.中国艺术精神包含一种政教态度,强调“乐通伦理”“文以载道”,以至于看待自然万物,也有一种道德评价。
C.儒家道家虽对于道德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二者都很看重人的德性,而且把艺术审美看作一种做人或成人的方式。
D.“温柔敦厚”这种中国艺术精神深刻影响了儒家和道家,因此二者都比较强调静观、强调内心平静且没有冲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例子,意在指出中国艺术精神对自然万物有一种道德评价。
B.文章以中西方对玉石与钻石的价值作比对,意在指出中国人对于玉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评价。
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儒家政教的态度和道家静观的态度分析了温柔敦厚这风格的形成。
D.文章引用司空徒“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句子,意在证明佛家和道家对极致之美有相同的认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温柔敦厚”的一项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
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4.从儒家来看,艺术追求“温柔敦厚”有哪些原因?请简要概括。
5.下面鲁迅的这个说法,是否与邓晓芒的观点矛盾?请结合文本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鲁迅说:“自己放出眼光看过较多的作品,就知道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
2024-01-2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 ~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鼓书艺人(节选)

老舍

宝庆沿着江岸,慢慢地踱着,想心事。没走几步,有人拍他的肩膀。一回头,高兴得大眼圆睁。面前站着剧作家孟良。喜气洋洋,满脸是笑。他瘦极了,象个骷髅一样,原来刚放出来不久。

胜利了,他笑着说,所以他们就放了我。您问我是怎么出来的,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他们是怎么把我弄进去的。

宝庆点了点头。我一直不懂他们为什么要抓您,您有什么罪?我想要救您,可是谁都不肯说您到底关在哪儿。”“我知道。朋友们都替我担心,不过倒是那些把我抓进监牢的人应该担心……他们的日子不长了——

他俩都没说话。宝庆想着孟良遇到的这番折磨。静静流去的江水,野草的芬芳气息和晴朗的天空,使他们的心绪平静了下来。

宝庆要孟良看看秀莲。他红着脸,告诉孟良她已经有了孩子。孟良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他说:我以后再去看她,可怜的小东西。她跟我一样,也坐了牢。我坐的是真正的牢,她坐的是精神上的牢。

宝庆叹了口气。八年抗战,兵荒马乱的,象我这么个艺人,也就算走运,过得不错了。只有秀莲,她真成了我的心病了。”“我明白,孟良站起来,伸了伸腿。好二哥,您的行为总是跟着潮流走,不过您不自觉罢了。

您打个比方给我听听。

您不肯卖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过那并不是您的主意。时代变了,您也得跟着变。嫂子觉着买卖人口算不了什么,因为时代还没有触动她。今天还有很多人,没有受到时代的触动。嫂子常说的那句话,‘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八百年前就有人说过了。可她还在说,仿佛挺新鲜。您看,您就比她进步,您走在她头里。

看这条江水里,孟良接着说,有的鱼会顺着江水游,有的鱼就只知道躲在石头缝里,永远一动也不动。”“是有这样的鱼。宝庆说。

嫂子一动也不动。您向前进了,知道买卖人口不对。不过您也只前进了一点儿。在其他方面,您又成了个趴在石头缝里的鱼,一动也不动。您不愿意承认秀莲需要爱情,所以您就不能给她引道儿。秀莲需要爱情,得不到就苦恼。她第一个碰到的男人,就骗了她……她以为那就算是爱情。爱情和情欲不容易分清,是您把张文介绍给她的……结果呢,您用了一套手腕去对付她,就跟您平日对付同行的艺人那样,这就糟了嘛。您打了败仗,是因为您不懂得时代已经变了。秀莲挺有勇气,想闯一闯,可是闯得头破血流,受到了自然规律的惩罚。二哥呀,您跟她都卷进了旋涡。孟良用手指头指着江心的旋涡。

宝庆往前探了探身子,想仔细瞧瞧飞逝而去的江水。我希望她能平平安安走过来。

明儿我们就要过三峡了,孟良说,险滩多得很。有经验的领航,能够平平安安地把一只船带出最最危险的险滩。所以我早就说,要送秀莲去上学。等她有了知识和经验,也许就不会在人生的大旋涡里,迷失方向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宝庆问:您以为,要是秀莲在那个学校里上了学,就不会惹出麻烦来了吗?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会发生恋爱悲剧,孟良说,不光秀莲如此。有了知识和经验,对她会有些帮助,但是不能保证一定不发生悲剧。您不要以为秀莲生了个孩子,就一切都完了,她这次恋爱的本身,也是一次经验教训。吃了苦头,她的思想会成长起来。孟良盯着看宝庆,仿佛怕宝庆不相信他说的话。他解开衬衫,露出一道道伤疤,我坐牢的时候,他们就这么对待我,这是拿香烧的

宝庆大吃一惊。孟良接着往下说:伤疤都已经长好了,我还是我。我还是要写书。这些伤疤不丢人,我并没有因为一时受苦,就向恶势力投降。只要能迎来人民的解放,哪怕是把我的骨头磨碎,拿去肥田,我也不怕。在某种意义上说来,秀莲受到的伤害,和我受的相仿佛。我说出了真理,所以坐了牢。秀莲想要按照她自己的欲望去重新安排生活,结果呢,也受到了惩罚。新时代会来到的,不过,在新时代来到之前,很多人会牺牲。

孟良住了嘴,歇口气。宝庆抬起手来,想摸摸他胸膛上的伤痕。可是孟良很快把衬衫扣上了。我没什么,孟良说,秀莲她不过是时代的牺牲品,可以鼓励她,教育她,使她对未来重新产生希望。不要害怕张文。他和他那一类人,终归是会被消灭的。您看!他指着江水,那个旋涡里有一条鱼,一只耗子在打转。耗子很快就会死,鱼却会游出旋涡,活下去。当然,那只耗子也有可能蹦出来。要是张文和他那一类人继续存在下去,我们的国家就完了。只要中国有了希望,秀莲今后还会得到幸福。她要得到幸福,也许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您我一定要好好为她打算打算,引她走上幸福的道路

落日在江面洒上了一道金色的余辉,把一个小小的旋涡,给照得亮堂堂的。宝庆仿佛在那里面看见了秀莲微笑着的脸儿,水草在她脸的周围荡漾,象是她的两条小辫子。他哼起了鼓词儿上的两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良见到宝庆,喜气洋洋,满脸是笑,既有偶遇故人的喜悦,也有因抗战胜利的高兴,还有自己从牢里被释放获得自由的快乐。
B.秀莲命运坎坷,受过不少伤害,坐过牢,受过男人欺骗与侮辱,宝庆对其悲剧负有一定责任,他希望秀莲“能平平安安走过来”。
C.宝庆作为鼓书艺人,在抗战时期还“过得不错”,可见其精明能干,他不肯卖掉秀莲,还操心她的未来,也见其善良,也明一定的事理。
D.孟良作为剧作家,有文化,有胆识,有崇高的理想,不向恶势力低头,为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强大,他可以把“骨头磨碎”,彻底牺牲。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孟良、宝庆邂逅激动后,便宕开一笔描写江水、野草和天空,巧用闲笔调整行文节奏,也将人物坎坷的命运留给读者去想象。
B.小说刻画孟良瘦得“象个骷髅一样”,宝庆告诉孟良秀莲“有了孩子”时“红着脸”,这些看似自然的细节里富含人物的经历或观念。
C.小说借剧作家孟良之口,以过三峡、江水旋涡、鱼等意象为喻讲道理,既契合小说环境特点与人物身份,又使小说的思想更能引发共鸣。
D.小说将叙述时空定格在抗战胜利之初、百姓离开陪都返乡、将过三峡的历史节点上,颇为巧妙,融合中国过去、现在与未来,叙述宏大。
3.请赏析小说结尾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4.西南大学王本朝教授在《老舍的意义》一文中谈到“社会正义和个人德行是老舍文学创作最为执着的伦理观念”,请结合这篇小说分析这一伦理观念的体现。
2024-01-2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 ~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这两首南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苕溪

杜耒

其一

晚立苕溪溪上头,往来无数采菱舟。

采菱归去明朝卖,安识人闻乐与愁。

其二

风掠篷窗两鬓秋,生涯无岁不扁舟。

吟诗本欲相消遣,及到吟成字字愁。

[注]①闻:通,问询、询问。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傍晚时分,苕溪之上,无数的采菱人们都伫立舟头采菱,以便第二天赶集去卖。
B.采菱人采菱繁忙,无暇辨别诗人询问的乐与愁,一忙一闲反映他们之间的疏隔。
C.诗人年年漂泊在外,今年又行舟苕溪上,风吹入船,两鬓发白,引发时光之叹。
D.诗人羁旅途中,百无聊赖而吟诗舟中,本为消遣,但眼前景致却牵动无数愁思。
2.两首诗诗题相同,采菱人与诗人其实是相互比照印证的,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2024-01-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 ~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永,初名三变,崇安人。景佑元年进士。

(《词林纪事》卷四)

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

(《避暑录话》卷三)

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宴,必使侍从歌之再三,三变闻之,作宫词号“醉蓬莱”,因内宫达后宫,且求其助。仁宗闻而觉之,自是不复歌其词矣。

(《后山诗话》)

尝有《鹤冲天》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三变由此自称“奉旨填词”。后改名永,方得磨勘转官。

(《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永亦善为他文辞,而偶先以是得名,始悔为己累。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其传之广也。永终屯田员外郎,死,旅殡润州僧寺。王和甫为守时,求其后,不得,乃为出钱葬之。

(《避暑录话》卷三)

柳耆卿风流俊迈,闻于一时。既死,葬于枣阳县花山。远近之人,每遇清明,多载酒肴,饮于耆卿墓侧,谓之吊柳会。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

徐度尝记柳事云:“耆卿以歌词显名于仁宗朝,官为屯田员外郎,故世号柳屯田。其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柳氏之作,殆不复称于文士之口,然流俗好之自若也。刘季高侍郎,宣和间,尝饭于相国寺之智海院,因谈歌词,力诋柳氏,旁若无人者。有老宦者闻之,默然而起,徐取纸笔,跪于季高之前,请曰:‘子以柳词为不佳者,盍自为一篇示我乎?’刘默然无以应。”

(《却扫编》卷五)

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倚声家当尸而祝之。如竹垞(《词综》)所录,皆精金粹玉。以屯田一生精力在是,不似东坡辈以馀事为之也。

(《乐府馀论》)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多游A狭B邪C善为歌D辞E教坊F乐工每得新腔G必求H永I为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B.诗话,评论诗歌、诗人、诗派及记录诗人故事的著作,如欧阳修著有《六一诗话》。
C.风流,杰出不凡,风采特异,与《沁园春·长沙》“数风流人物”中的“风流”同义。
D.尸而祝之,尸即太庙之神主,祝即祷告求福,有主祭人、祭祀、崇拜等意,文中为崇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词顺从时俗,天下传唱,仁宗也很喜欢他的词,宴饮时让侍从多次歌唱,柳永听说后,便作宫词,希望助力仕途,仁宗觉察后便不再听唱。
B.柳永因《鹤冲天》词被仁宗刻意划去名字,后来改名柳永,才磨勘转官,走上仕途,他死时潦倒,靠人出钱埋葬,但每年清明凭吊其墓的人多。
C.柳永本来擅长其他文辞,但偶先因词而得声名,其词虽多俚俗语,但也有极其高妙工致之处,而且其高处足以超越同辈,故而在世间传唱甚广。
D.柳永词闻名一时,待欧阳修、苏轼等词家相继出来,文风改变,歌词体制高雅,柳词在文士中几乎不再流行,侍郎刘季高对其词甚至公开诋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曰:“子以柳词为不佳者,盍自为一篇示我乎?”刘默然无以应。
(2)以屯田一生精力在是,不似东坡辈以馀事为之也。
5.柳永为何以词“得名”而“始悔为己累”呢?
2024-01-2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 ~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