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①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节选自《反对党八股》)

③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节选自《拿来主义》)

1.请简要梳理毛泽东在分析第一条罪状时的论证思路。
2.文中三处划横线的句子分别使用了比喻、引用、反讽等表达技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0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                 。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这一切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着兰考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前进。兰考灾区面貌的改变,还只是兰考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开始,在这场伟大的向大自然进军的斗争中,他们不仅要彻底摘掉灾区的帽子,而且决心不断革命,把大部分农田逐步改造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建设社会主义新兰考。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兰考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你。你不愧为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好党员,                  ,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你是千千万万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巍然屹立的共产党员和贫下中农革命英雄的代表。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段中的叙述人称先是第三人称,再转化为第二人称,这样安排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4-03-0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真的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1.文中“母亲已经不在了”出现了三处,请结合文本谈谈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将文中加点的“雾罩的”“骄阳高悬的”“处处虫鸣的”“鸟儿归巢的”四个词分别改为“美丽的”“炎热的”“吵闹的”“寂静的”,原文和改文表达效果哪个好,为什么?
2024-03-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的风格是什么呢?要准确地把握它,开卷第一回的出则中有两处可以作为探此问题的一把钥匙。__①__,也是《红楼梦》的第一句话: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二是出则结束时的一首诗,也是作者自己的第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一头一尾强调一个意思,《红楼梦》表面上看来似乎有许多荒唐的东西,但实际上是一部很有趣味的书,只是这种不是仅从表面文字一览就可领略到的,__②__,认真索,才能获得。由此观之,__③__。因为含蓄,所以才有;因为其含蓄于中,所以须细按”“熟思,才能获得。

《红楼梦》的含蓄风格,反映在书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大处如它原来的书名石头记,以及人物如薛宝钗等形象的塑造;小处如一个小情节、人物的一句对话、一首小诗以至一个人名等,也处处都含蓄有由于含蓄手法的使用,使《红楼梦》意蕴深厚,让读者发挥想象力与再创作,细致地体味作品,把握其内在意蕴。

1.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提及《红楼梦》含蓄的风格反映在书中无所不在,请就书中所提到的人名,分析它是如何体现含蓄风格的。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过被子,狠狠地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1.下列选项中的省略号,与文中划波浪线句子中的省略号用法相同的是(       
A.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百合花》茹志鹃)
B.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百合花》茹志鹃)
C.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作了详尽记录。(《喜看稻菽千重浪》沈英甲)
D.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探界者”钟扬》叶雨婷)
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瞟”无声胜有声,写出了新媳妇对“我”打扰她且不理解她的不快。
B.“夺”写抢被子的动作异常迅速,使人来不及防备,可以看出新媳妇的坚决。
C.“瞪”是对新媳妇眼神的刻画,写她对卫生员揭掉小战士身上被子的不满。
D.“嚷”既写了新媳妇埋怨卫生员不支持自己,也表现了她悲痛的语气。
3.文中划横线处“细细地、密密地”能否换成“细密地”?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4-03-04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袤田野,农民群众抢抓农时,辛勤劳作耕耘;生产车间,大国工匠钻研技艺,不断破解工艺难题;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埋头攻关,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街头巷尾,快递小哥穿梭骑行,社区服务精细温馨……千行百业的繁荣,千家万户的美好,都镌刻着劳动的印记。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必须靠劳动来创造。神舟问天、嫦娥落月、祝融探火……中国航天之所以成就斐然,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广大航天人勤于钻研、精于创新。我们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构建起门类齐全、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背后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的持续付出。华夏大地上,从春耕的忙碌到秋收的喜悦,粮食稳产增收靠的是无数耕耘者挥洒汗水辛勤劳动。劳动创造价值,一个国家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崇尚勤劳致富。

①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会一挥而就,②要靠广大劳动者坚持不懈地劳动。③亿万劳动群众勤奋工作,勇于创造。④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⑤必能在新征程上取得新业绩。⑥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⑦不仅要深入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讲好劳模故事,⑧引导人们见贤思齐,⑨还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⑩培养更多勤于劳动、热爱劳动、基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1.作为一篇评论,开篇画线部分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分析文章第二段的内容结构。
3.文章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包括标点、成语、语句),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不得改变原意。
2024-03-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乡土中国》中说“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体现了一种乡土情结。下列诗句中最不能体现这一情结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D.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繁星》(七一)

冰心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2.请按照画波浪线的诗句,完成仿写。
仿写: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2024-03-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二类是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寄寓了深意的。如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表面看来这不过是一首富有画意的写景诗。在大雪迷漫之中,鸟飞绝,人踪灭,只有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在孤舟上,一竿在手,独钓于江雪之中。但细细想来却不只是写景,而另有深意。在这渔翁身上,诗人寄托了他理想的人格。这渔翁对周围的变化毫不在意,鸟飞绝,人踪灭,大雪铺天盖地,这一切对他没有丝毫的影响,依然钓他的鱼。他那种悠然安然的态度,遗世独立的精神,正是谪居在外的柳宗元所向往的。他的垂钓并不在得鱼,而只是想找一个安静的去处,让他忘掉世上的庸俗和纷扰,暂时得到一点休息。所以这首诗与其说是一幅真实景物的素描,不如说是表现了诗人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而后者就是它的深层义。

1.依据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诗意,用第一人称描写柳宗元垂钓时的心理活动。
2.柳宗元借孤舟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闻一多《红烛》赋予“蜡炬”新的含义,赞美蜡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请在下面四种事物中任选一种,以之为题写一首小诗,要求在描写中寄寓深意,不少于4行。
                        
2024-02-2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各题。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1.梳理作者本段论述党八股第一条罪状的思路。
2.这段文字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选取其中两种谈谈论证效果。
2024-02-29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