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方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杜牧,字牧之,善属文。第进士,后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是时,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会昌中,黠戛斯破回鹘,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遵取之,以为: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德裕善之。

会刘稹拒命,牧复移书于德裕,以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成德军世与昭义为敌,王元达思一雪以自奋,然不能长驱径捣上党,其必取者在西面。今若以忠式、武宁两军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润弩手二千,道绛而入,不数月必覆贼巢。照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袭取。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复乞为湖州刺史。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从兄悰更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卒,年五十。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节选自《新唐书》)


①折胶:指秋冬时节。胶是制弓弩的材料,秋季干凉胶劲而可曲,故秋季可折胶制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
B.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
C.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
D.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隋朝始设进士科。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
B.累迁,是指多次升迁;迁,一般指升职;再迁,是指再次升迁,《张衡传》中“再迁为太史令”的“再迁”即此义。
C.吏部,官署,魏晋始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D.知制造,南北朝时已有知诏语、掌诏语、典诏语等名称,唐代发展成专门的官职,凡加此职者,即有撰作诏敕之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关心国家大事。他提出了关于藩镇处置的个人看法,有人嫌怪他不在其位却发表言论,觉得实在有罪,就写了《罪言》。
B.杜牧具有军事才能。回鹘族部落溃退到大漠南部时,他总结汉军教训,建议在仲夏征调精锐兵力,可以出其不意歼灭他们。
C.杜牧善于分析问题。皇帝命令节度使率兵征讨拒不执行朝廷命令的刘稹,杜牧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并提出了有效的攻打策略。
D.杜牧拥有不凡气节。他性格刚直,不做谨小慎微的事情,敢于议论国家大计方针,指出并剖析利害关系特别能切中要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袭取。
(2)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注】!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

(《唐才子传·杜牧》)


【注】薄施尘露:效绵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B.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C.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D.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等。
C.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最高等级,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参加礼部考者均称为“举进士”。
D.舍人始于汉代,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隋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拟草诏旨),多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当初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只好流落到东都。
B.主司侍郎崔郾和太学博士吴武陵发现了杜牧的才华,一起推荐了他,让他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
C.杜牧因政绩突出,多次升迁,曾担任三个州的刺史。
D.杜牧因其诗情豪迈,语言直率惊人,认识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杜甫,被后人称为“小杜”。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
(2)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2021-06-28更新 | 44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0-21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复奏疏乞创飞虎军。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橱,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幹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以言者落职。

弃疾素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寻;不久
B.终月至城下发粜                 期:一整月
C.帝嘉之,进一                 秩:俸禄
D.辛弃疾善长短句                 雅:一向,向来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     
A.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B.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C.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D.申伤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有远见卓识。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辛弃疾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他的建议被采纳施行。
B.辛弃疾有主见,善斡旋。皇上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采买军马,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辛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
C.辛弃疾决事果断。修建飞虎营时,需要瓦二十万。辛弃疾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
D.辛弃疾重情义,有胆识。朱熹死时,伪学正遭禁止,门生故旧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却为他写祭文来吊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弃疾素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2)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5.辛弃疾既有政治军事才略,又关怀民生疾苦。他是如何解决江西饥荒的?请简要概括。
2021-05-08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第五单元(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20-21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蔺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语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于是罪止弃市。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遂免死。数日,授侍御史。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仁杰曰:“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本立抵罪。由是朝廷肃然。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仁杰曰:“是其计穷,且为患。”乃明开首原格,出系者,禀而纵之,使相晓,皆自缚归。帝叹其达权宜。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仁杰所荐进,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皆为中兴名臣。中宗即位,追赠司空。

(节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B.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C.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D.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卷”指书籍,古时人们为了防止书蠹,多用黄蘖来染纸,因纸色发黄,故以之代称。
B.“明经”是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明经与进士两科为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
C.“黜陟使”是唐代考察地方官吏并提出推荐或贬黜建议的官员,其中“陟”为“贬斥”之意。
D.“高宗”为唐代李治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有时帝王会有多个庙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狄仁杰读书专注。他小时候家里有门人被害,官吏询问情况,众人都争着对答,只有狄仁杰不为所动,因此受到官吏礼让。
B.狄仁杰推己及人。有同僚需要离开年老病弱的母亲出使到边远地区,狄仁杰主动请求上级官员让自己代替前往。
C.狄仁杰善于劝谏。在“砍柏”案中,狄仁杰巧引汉代旧事,成功说服唐高宗,使权善才和范怀义被免去了死罪。
D.狄仁杰富有谋略。狄仁杰在岐州公开宽免自首者的条例,释放了被关押的人,让他们回去后相互传话,劫匪都前来自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
(2)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
2021-04-23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二单元(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3)
20-21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通,并州太原人。弱冠应募,以勇力闻,补骑军队长。晋开运末,汉祖建义于太原,置通帐下。寻从汉祖至东京,累迁为军校。汉祖典卫兵,以通为衙队副指挥使,从讨杜重威,得银青阶,检校国子祭酒。汉祖开国,加检校左仆射。隐帝即位,迁奉国指挥使。

乾祐初,周祖为枢密使,统兵伐河中。知通谨厚,命之自随,先登,身被六创,以功迁本军都虞侯。周祖镇大名,奏通为天雄军马步军都校,委以心腹,及入汴,通甚有力焉。授奉国左第六军都校,领雷州刺史。周祖亲征兖州,以通为在京右厢都巡检。时河溢,灌河阴城,命通率广锐卒千二百浚汴口,又部筑河阴城,创营壁。未几,拜保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周祖亲郊,正授节度。 并州刘崇南侵,命通副河中王彦超出晋州道击之,败于高平。以通为太原北面行营部署,为地道攻其城。俄班师,移镇曹州,检校太保。

世宗即位,以深、冀之间有胡芦河,东西横亘数百里,堤堨非峻,不能扼契丹奔突。显德二年,命通与王彦超浚治之,功未就,契丹至,通出兵迎击退之,遂城李晏口为静安军,四旬而完。又城束鹿及鼓城,并葺祁州。时大兵之后,遗骸布野,通悉收瘗为万人冢。又城博野、安平,往来深、定间,夜宿古寺,昼披荆棘。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擒十余骑。又城百八桥镇及武强县,皆旬日毕。归朝,会攻秦、凤,以通为西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侯,入大散关,围凤州,分兵城固镇,以断蜀饷道。未几,拔凤州,以功授侍卫马步军都虞侯。

太祖奉诏北征,至陈桥为诸军推戴。通在殿阁,闻有变,惶遽而归。 王彦升策马逐之,通驰入其第,未及阖门,为彦升所害,妻子皆死。太祖闻通死,怒彦升专杀,以开国初,隐忍不及罪。

(节选自《宋史•韩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擒十余骑/
B.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擒十余骑/
C.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擒十余骑/
D.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擒十余骑/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与本名意思有一定关联的名字,字与名的意思不得相反。
B.门荫指子孙因先辈有功而获得人仕的权利,是除科举考试之外人仕的一条途径。
C.司农即司农寺,古代官署名,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等事务,长官为司农寺卿。
D.六宫指天子的正寝和五处燕寝,即皇后和妃嫔的住处,也可用于指皇后和妃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通恭谨忠厚,很受赏识。周祖镇守大名时把他当作心腹委任,世宗即位后也是多有倚重,甚至太祖对韩通的被杀也深感遗憾。
B.韩通骁勇善战,多次因功提拔。韩通刚成年就响应招募,以勇敢有力而闻名,跟随周祖征讨河中,身上受了六处伤,因功升为本军都虞侯。
C.韩通擅长修筑营垒,修筑效率高。曾在河阴城建造营垒,在李晏口筑城时四十天就完工;又在束鹿、鼓城、祁州等地筑城,都是十天完成。
D.韩通为人善良,体恤百姓。大战之后,留下的尸骸遍布郊野,韩通把他们全部收葬成万人冢;行军期间夜宿古寺,不扰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并州刘崇南侵,命通副河中王彦超出晋州道击之,败于高平。
②王彦升策马逐之,通驰入其第,未及阖门,为彦升所害,妻子皆死。
2021-04-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3)

6 . (甲)

王安石,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以母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普、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借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王安石传》,有删改)

(乙)

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何如?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明·张溥《宋史论》节选)


【注】①二帝三王:唐尧、虞舜及夏禹、商汤、周文(武)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B.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C.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D.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人的称谓一般有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官名等,称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用于称呼平辈或尊辈。
B.“忧”指父母的丧事,“母忧”是指母亲去世,也可称为“外艰”,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回乡为父母守孝。
C.“熙宁”,宋神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每位皇帝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年号,如唐玄宗年号有天宝、开元等。
D.“三司”,古代三种官职的合称。宋代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专掌国家财赋,都由朝廷重要的大臣掌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思维敏捷,志向远大。他年少时喜欢读书,写文章下笔如飞,文章写成后精妙无比,让人叹服;成年后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改变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
B.王安石能说会道,颇有见解。他认为经术学问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世上俗人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的原因,是后世所谓“大儒”,大都是才能平庸之人罢了。
C.乙文有论述文特点但同样有历史事件的记叙。如韩琦曾委婉地指出王安石不可担任宰相,神宗没有听取他的建议,明代张溥认为这是宋王朝的不幸,也是王安石的不幸。
D.甲乙两文写作方法有异。甲文主要叙述人物言行,乙文主要引用朱熹的评价,朱熹肯定王安石的文章、品行、才干,而否定他变法中以及用人中造成恶果的某些做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2)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出己虫,比笼中       纳:使进入
B.见鸡伸颈摆扑             旋:顷刻
C.力叮不             释:消失
D.试与他虫斗,虫尽       靡:倒下
2.以下选项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庞修伟             项王默不应
B.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大行不细谨
C.赏成,献诸抚军       入,具告沛公
D.则应节             项王按剑跽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中好事少年找上门一再挑衅成名,强行要求斗蟋蟀,最终其貌不扬的小蟋蟀战胜了形体魁伟的“蟹壳青”。
B.小蟋蟀智斗公鸡有惊无险,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向主人报捷一样,成名看后心中大喜。
C.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先是训斥,后又奖赏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又用金笼装着献给了皇帝。
D.皇帝非常高兴,便下诏赏给巡抚名马和锦缎,没过多久,县令和成名也因为小虫之功得到了好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2021-04-12更新 | 579次组卷 | 3卷引用:【新教材】第六单元 复习提升测试卷—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
8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其近者祸及身,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

1.下列选项中,相关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为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C.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
D.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指派他。”
2.下列选项中,有关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老,无能为也已”,烛之武连用语气助词,引发多重感叹,传达出他内心的满腹牢骚,让人倍感辛酸。
B.“君之所知”,一个“也”字表明烛之武尽可能以客观陈述的语气,让秦伯相信这一切都是为了秦国着想。
C.“日食饮得无衰”,疑问语气词“乎”看似是平日里闲谈式的问候,恰恰为触龙进谏的成功拆除了第一道屏障。
D.“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采用反问语气,是对已经意气渐平,能听人言的太后的一次助推,结果自然而然赢得了一声“然”。
3.简析烛之武和触龙这两位老臣的出场有何异同?
4.烛之武和触龙这两位辨士的游说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作简要分析。
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可以看作是对“烛之武退秦师”的高度评价。请以整句的形式,也拟写两句对“触龙说赵太后”的评价。
2021-04-12更新 | 74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第一单元期中综合复习达标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
9 . 阅读下面两则节选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节选)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齐桓晋文之事(节选)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选项中,关于两则节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从“鼓瑟”到“而作”,短短九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曾皙从容、洒脱、清高的情态;而“舍”“作”两个动作,又表现了他对老师的恭敬态度。
B.曾皙没有直接指出怎样从政治国,而是描绘出一幅“风清俗美,人民安乐”的太平盛世的风情画,展示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表现了一种“安贫乐道”“澡身浴德”的高洁志趣。
C.孟子例举了霸道的种种危害之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于是孟子水到渠成地推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即“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
D.孟子认为,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就不会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这是推行王道、施行仁政的最终目的。
E.孟子认为,等到百姓犯了罪,然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百姓。这是一个有仁德的君主不会犯的错误。
2.朱熹《四书集注》引程子曰:“孔子与(曾)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对此你是否赞同?试作简要分析。
3.孔子对曾点之志,喟然而叹。面对孟子所推崇的“王道”蓝图,你觉得孔子会作何评价?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2021-04-12更新 | 69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第一单元期中综合复习达标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召,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时相寇准曰:“殊江外人。”帝曰:“张九龄非江外人耶!”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累官翰林学士,迁左庶子。帝每访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仁宗即位,章献太后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无得见。”议遂定。后拜枢密副使。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罢知宣州,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召拜御史中丞,兼三司使。拜参知政事。陕西方用兵,请罢内臣监兵,兼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幕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悉为施行。康定中,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欲因群材以更治。徙陈州许州,稍复礼部刑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徙河南府,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赠司空兼侍中,“元献”。殊性刚简,奉养清俭,累典州,吏民颇畏其急。善知人,富弼、杨察,皆其婿也。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岁笃学不倦。

(节选自《宋史•晏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
B.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
C.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
D.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德,宋真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以瓷器闻名的景德镇就是以这个年号命名的。
B.江南,长江以南地区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先秦时期,江南属百越之地,曾经被中原称为“吴越”。
C.三司使,古代官名,唐代中期以后,设户部、布政、盐铁等使,分管财政收支、租赋及盐铁专卖。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殊自幼聪明,受帝赏识。小时被张知白以神童的资格推荐给朝廷,在廷试中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受到皇帝的称赞。
B.晏殊正直无畏,敢于直谏。在章献太后代理朝政时,他敢于反对权臣单独面见太后的请求。后来上书反对张耆为枢密使,忤逆太后被贬。
C.晏殊关注时局,积极备战。晏殊被召回京城时,陕西发生战争,他便招募弓箭手训练,并拿自己多余的物品充实军费。
D.晏殊结交贤才,举荐贤能。当时名士范仲淹、孔道辅等人都是他的门生,等到做了宰相后,更致力于举荐贤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每访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
(2)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欲因群材以更治。
2021-03-15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7 第七单元(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