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1 . 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022-12-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大江东去”三句,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辽阔旷远深沉的意境,为英雄人物出场营造气势。
B.下阕“遥想”六句,塑造了年轻有为,春风得意,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写尽了周瑜的风采才华,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C.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雄的得志来反衬自己的“失意”。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激愤、高昂,辛词低沉、抑郁。
D.本词将写景、咏史、抒情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2022-12-08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3 . 下列对《短歌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曹操创作的《短歌行》艺术性很高,全诗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来表情达意,形象生动。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诗人慨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奈的消极思想。
C.诗歌在最后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D.这首诗抒发了曹操渴求人才,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2022-12-08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4 .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虽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但仍属于现代作品,是现代人按旧体诗词形式创作的。
B.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词的前三句打破了一般的语言顺序,应理解为“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缓缓流去”。
C.词的上片中,“看”字领起了“湘江秋景图”中的七句,这七句写景顺序井然:由近观到远眺,由仰视到俯瞰,动静结合。
D.全词最后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结,用问句的形式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革命青年)的豪情壮志。
2022-12-08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5 . 下列对《声声慢》一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秋天天气多变,身体不好,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表现了词人滞留他乡的孤独生活和悲苦愁绪。
B.下阕前三句写菊花,既言其多,又形其乱,以花之凋残映衬心之愁苦,又喻指岁月流逝,人衰老憔悴。
C.下阕后几句写词人孤苦无依坐待天黑的境况,希望黄昏时雨中的梧桐能排解词人内心难以言说的愁绪。
D.本词用语浅显,以家常话写心中事,显得自然真挚;词中描摹多个典型意象来抒情,结尾则直抒胸臆。
6 .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意境雄阔,“大江东去”,让人有“逝者如斯夫”的联想,把永不止息的江水与随岁月消逝的英雄相联系,通古今而观之,有悠久深远的历史感。
B.将小乔嫁与周郎这一赤壁之战前十年的事,移至赤壁之战时,表现了英雄美人相得益彰。“羽扇纶巾”,是儒将装扮,用形写出人物的神。
C.整首词虚实相生,从眼前写起,回溯从前,又从从前回到眼前,眼前的人、景与从前的人、景构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构思巧妙。
D.词的下片情感深沉,感慨英雄已逝,感叹自我理想落空,最后在江月永恒、江水长流中获得思想解脱。
7 . 请准确标注出下列加点意象的含义。
(1)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2)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3)旧时王谢堂前,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2-05-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8 .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三句即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C.“遥想公谨当年”三句,描写了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是为了突出小乔貌美,足以与周瑜相配,美人英雄相得益彰。
D.“羽扇纶巾”三句,描写了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文士风度,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
9 . 阅读下面这首新诗,完成小题。

冬(之一)

穆旦

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

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

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

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

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

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

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

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

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

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

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

1976年12月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各节均为五行,前面具体展开,最后以感叹作结;各节二、四、五行押韵,显得错落有致,回环有序。
B.诗人在“冬”这个核心意象的统摄下,通过“北风”“茫茫白雪”等意象,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
C.穆旦的诗歌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诗中意象的内涵具有开放性,如“严酷的冬天”和“冰冻的小河”均有象征意义。
D.诗中的“冬天”融合视觉、听觉,带给读者强烈的官能感受,如“昏黄”“茫茫白雪”等视觉和“门窗沙沙地响”等听觉。
2022-10-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为什么救济一个陌生人会比救济自己的亲戚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请用《乡土中国》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