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德行:颜满,闵子骞。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节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子路》)

材料二:

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鲁君忧也。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子贡南见吴王,谓吴王曰:“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且夫救鲁,显名也,而伐齐,大利也。义在亡鲁,勇在害强齐而威申晋邦者,则王者不疑也。”吴王曰:“子待吾伐越而还。”子贡曰:“不可。君以伐越而还,即齐也亦私鲁矣。且大吴畏小越,如此,臣请东见越王,使之出锐师以从下吏,是君实空越,而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悦,乃行子贡。子贡东见越王,越王问曰:“此乃陋之邦,大夫乃至于此?”子贡曰:“今夫吴王有伐齐之志,君无惜重器,以喜其心,毋恶卑辞,以尊其礼,则伐齐必矣。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骑士锐兵弊平齐,重器羽旄尽乎晋,则君制其敞,此灭吴必矣。”越王大悦。吴王果兴九郡之兵,而与齐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师,陈兵不归,果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修其相。故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是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
B.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
C.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
D.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四方,文中指四方诸侯之国,与成语“四方之志”的“四方”意思不相同。
B.存,指保存,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字意思相同。
C.僻指地处偏远,与《琵琶行》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的“僻”字意思相同。
D.卑辞指谦卑的言辞,“卑”与《送东阳马生序》中“非天质之卑”的“卑”字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的宰相陈成恒想兴兵作乱,但又忌惮齐国有鲍氏、晏氏,转而调遣军队去攻打鲁国,鲁国的国君很担心,孔子也为此忧心忡忡。
B.子贡出使吴国,希望吴王能出兵救鲁,讨伐齐国以获得大利,吴王答应等讨伐越国回来后去救鲁,子贡认为到那时鲁国早就亡国了。
C.子贡出使越国,劝说越王多方讨好吴王,以坚定吴王讨伐齐国的决心,认为齐晋同时出兵一定会击败吴军,越国就可借机灭掉吴国。
D.吴王大举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后又继续与晋国军队作战,结果为晋军所败。越王乘机兴兵渡江攻打吴国,成就了灭吴称霸的功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
(2)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
5.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这是什么原因?
2 .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这使《论语》许多章句有了很大的解释空间。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忍”字既有“狠心”之义,也有“容忍”之义,请依据这两种词义,分别填入“忍”这一动词的主语,并为“佾”字注音
狠心:①__________   容忍:②__________   佾:③__________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如”字指“相像”,也表示“比得上”。请根据这两个义项,分别解释划线句的句意,并阐述其中蕴含的不同理念。(4)
_________________,这句意在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这句意在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请理解《论语》里的语句,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
示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祸起萧墙
(1)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       
(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3)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4)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5)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庙之美瓦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选自《论语·子张》,有删改)


【注】①公孙朝:卫国大夫。②叔孙武叔:鲁国大夫,名州仇。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于地 坠:下坠
B.子服景伯以子贡 告:告诉
C.叔孙武叔仲尼 毁:毁谤
D.犹可也 逾:逾越,超越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B.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C.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D.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武之道,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治国之道,现泛指宽严相济、弛张有致的治国和处事方法。
B.宫墙,指的是王宫的围墙,如王宫之内的柳树就被称为“宫墙柳”。
C.仞,是古代度量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文中用“数仞墙”比喻学问高深。
D.日月,子贡把孔子比作日月,后世甚至有人称孔子为代天发令的“天铎”,极尽美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三则材料均出自《论语》。请按要求作答。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子夏问孝,子曰:“色(脸色、态度)难。有事,弟子(晚辈、儿女)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长者或父母)馔;曾是以为孝乎?”


   以上三则材料内容均与“孝”有关,但又各有侧重。每则材料的侧重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6 . 课内文言文翻译。
(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2020-04-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待了呢?请简要分析。
2019-10-0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理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