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解释加点字。
(1)河内                  (2)不可
2.以下句子有三处断句,请用“/”隔开。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耳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
B.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                  蚓无爪牙利,筋骨
C.百步而后止                                   异二者之为
D.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迁客骚人多会
4.孟子善于比喻说理,结合文本赏析孟子这一说理的技巧。
2021-03-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高境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贤人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

【注】①镃基:农具,相当干今天的锄头之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B.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C.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D.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子:先,已故的。指已逝世的长辈。文中指曾西的父亲曾参。
B.周公:名姬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辅助成王平定叛乱,被封于鲁国。
C.四境:指四方国境。苏洵的《六国论》中有“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D.邮:指古代传递文书、供应食宿及车马的驿站。文中“置邮”即设置驿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没有正面回答自己是否能在齐国重建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因为孟子认为管、晏二人不值得自己学习。
B.孟子说,曾西不敢和子路相比,不屑于与管仲、晏子相比,说明在孟子心目中,子路较之管、晏治国能力更强,水平更高。
C.孟子认为,周文王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以方圆百里的基业兴起,是非常不易的。
D.孟子认为现在齐国拥有统一天下的优越条件:很久没出现周文王那样的贤君,百姓饱受暴政压榨,而齐国疆土广大,人口众多,推行起仁政必定事半功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2)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
2020-08-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单元 第5课第3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删改)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生久矣,一一乱     治:治理。
B.填然鼓                            之:代“鼓”。
C.我者其惟《春秋》乎        罪:怪罪。
D.邻国之民不                  加:增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夫子”即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孔子的弟子尊称孔子为夫子,后世遂敬称老师为“夫子”。
B.甲文中《春秋》即《春秋经》,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由孔子修订而成。
C.甲文中“处士”是指那些本来有很高的才能,却因官场黑暗或未被朝廷重用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D.乙文中“孝悌”属于中国古代孝文化,“孝”指孝顺父母,“悌”指敬爱兄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借辩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B.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无君无父”的人是禽兽。
C.孟子主张以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乙文中最后一段体现了他的“仁政”主张的两点具体内容: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
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百姓将不得安宁;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
4.为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021-09-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齐桓晋文之事》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1.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保民而王,莫之能                       御:抵御,抵挡
B.王见之,曰:“牛何?”                 之:去,到
C.何可废也?以羊                           易:替换
D.若无罪而死地                                 就:然后
2.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不识有             诸:之乎?B.是心足以       王:称王
C.百姓皆以王为   爱:吝惜D.,诚有百姓者   然:然而
3.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齐国虽小,吾何爱一牛?        褊:狭小
B.彼知之?                                恶:怎么
C.王若其无罪而就死地               隐:怜悯
D.则牛羊何焉?                         择:选择
2020-03-2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一词多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驴不胜怒,蹄之(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然而不王者(            )
填然鼓之(            )
不以为然(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朝发白帝,暮宿江陵(            )
野芳发而幽香(            )
2020-03-1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二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为人子必孝,孝,利亲也。孝,以亲为爱,而能能利亲……亲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乱,则从事乎治之。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墨子》)


[注]①能能:才能善于。
1.材料一中的“色难”的意思是________,“先生”是指___________
2.根据两则材料,简要分析孔子和墨子两人对“孝”的看法的不同之处。
2020-06-1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高三新高考研究联盟Z20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1.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今恩足以禽兽                              及 :到达
B.言举斯心加彼而已                       诸:之于
C.古之人所以大人者,无他焉          过:过错
D.,然后知轻重                              权:称一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我非爱财而易之以羊也                    见其生,不忍见
B.宜乎百姓谓我爱也                           故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无伤也,是仁术也                           夫我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D.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下列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
A.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我不是吝惜钱财而用羊换掉牛的,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B.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译: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这就是夫子您说的吧。
C.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译: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因为不用目力;老百姓没有被爱护,是因为不肯施恩德。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4.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
A.”保民而王”是孟子提出的中心论点,可见孟子认为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
B.孟子利用“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齐宣王“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C.孟子用启发式解决了宣王心理上的疑难和矛盾,他告诉宣王只要有不忍之心,不用再做什么就能达到称王的目的。
D.孟子以精彩的比喻说明了“不为”与“不能”的根本区别,指出齐宣王没施行仁政,并非“不能”,而是“不为”。这些比喻十分精当生动,体现了孟子长于比喻的特点。
2020-03-2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材料二: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1.孟子认为,______是“行王道”的基础,______可以促进“王道”的形成,若能做到两者而不称王的,还未曾出现过。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修文德”的重要性。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亦然                    凶:荒年B.鸡豚狗彘之          畜:畜养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约束D.王无                 罪:罪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移其粟河内                    冰,水为之而寒
B.弃甲曳兵                    舍之,朽木不折
C.民多于邻国也                 师道不传也久矣
D.斧斤时入山林                 致天下之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孟子的“王道”理想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
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4.翻译句子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2020-01-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

【乙】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①曾子:曾参,孔子弟子。②箦(zé):席子。③季孙︰鲁国执政大夫季孙氏。

1.下列句中对加点字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也(躲避)
B.万钟于我何焉(益处)
C.而至于旦(侥幸)
D.举扶而之(更换)
2.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
B.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
C.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
D.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C.乙文抓住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言简意赅,而人物神情宛肖、呼之欲出。如文中用一“止”字活现出子春对童子发问的斥责,用一“呼”字活现出曾子对童子发问的鼓励。
D.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儒家所推崇的礼义精神,乙文中“曾子易箦”这一行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的具体表现。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
2018-09-02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安庆市第一中学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新生入学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