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李白(701-76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

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歧惆怅若为分。

【注】①郎将:为武官名。②南极老人星:《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③白璧:《吕氏春秋》:郈成子为鲁聘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酒酣而送之以璧。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衡山随着天色渐暗更显苍翠,一个“下”字突显了衡山之高峻。
B.“回飙”写出风大而疾,疾风席卷了山上的积雪,积雪如飞花般飞落洞庭湖。
C.“拖金紫”显示了陈郎将一家披金戴银的富有豪奢,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D.送别时无“白璧”相赠,表现了友人离别时作者无法挽留的遗憾和不舍之情。
2.作者用多种手法表现了陈郎将多方面的特点,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阳送客

李白

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

坐惜故人去,偏令游子伤。

离颜怨芳草,春思结垂杨。

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

【注】①此诗为开元28年春诗人游南阳(今河南南阳)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斗酒”本薄,偏说“勿为薄”,可见其意不在饮酒而重在送别故人。
B.“寸心”,指微小的心意。此句意为微小的心意贵在不忘,表达友谊之珍贵。
C.颔联“坐惜”一词表达了诗人身在客地,而故人又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哀伤。
D.“挥手”句运用动作描写言分别时难舍难分,“临歧”句写友人已抵达目的地。
2.有人赞“颈联最妙”,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节选)

李白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十二是李白的朋友,他曾经写了一首《寒夜独酌有怀》赠给李白,李白这首诗是酬答朋友、抒发己志之作。
B.诗歌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苍蝇”喻谗人,“贝锦”喻忠言。小人的谗谤与忠言相互交织,谈笑间令人失色。
C.“与君论心握君手”表现了诗人与王十二深挚的感情,诗人由之前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转为向朋友表达心志。
D.诗歌的最后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诗人肯定的态度,增强了诗歌的语势,感情激烈,富有感染力。
2.这首诗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东山二首

李白 〔唐代〕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注]东山,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的地方,山旁有蔷薇洞,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初年在京待诏翰林时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紧扣“忆”字写作此诗,追忆往昔东山之风物,仰慕谢安之品格。
B.“白云”“明月”等意象一语双关,既切合东山之景,又暗合人物情志。
C.作者在京待诏之际生活仍洒脱自由,像谢公一样携带歌舞伎啸歌吟咏。
D.这首诗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归去来兮”的归隐之趣如出一辙。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六)

李白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①甘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本为秦宫。汉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接见诸侯王,夏日避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剑起”,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突出了汉皇心情之急迫、态度之坚决果断。
B.“天上合”“陇底闻”极具夸张之势,突出匈奴阵容之强大、进攻之猛烈。
C.“横行负勇气”中的“负”是“凭借”之意,写出了将士们凭借勇气纵横驰骋、所向无敌的气概。
D.本诗仿佛一部简要战史,用语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字里行间透露出雄霸之气。
2.赏析诗的前两句中“动”“连”二字的妙处并分析这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