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李白(701-76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江上赠窦长史

李白

汉求季布鲁朱家,楚逐伍胥去章华

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

闻道青云贵公子,锦帆游戏西江水。

人疑天上坐楼船,水净霞明两重绮。

相约相期何太深,棹歌摇艇月中寻。

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注]①李白晚年被流放夜郎,遇赦归至安庆长风沙,窦长史盛情迎接,同游江上。李白写此诗相赠。②季布先为项羽部将,多次困辱高祖,项羽败,季布匿于朱家(鲁人)处,朱家冒着风险收留款待。③伍胥,伍子胥。章华,楚章华台名。④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使用季布和伍胥的典故,讲述二人当年遭遇,诗人以古人自比来寄情。
B.三、四句中,“万里”与“三年”时空对举,不言情感而情在其中,表达含蓄。
C.“贵公子”这里指窦长史,诗人对他坐楼船挂锦帆的悠闲生活表达出羡慕之情。
D.此诗虽有奇异的想象,但与《将进酒》相比,诗人的自信、狂放精神明显减弱。
2.这首诗叙事、抒情的层次非常清晰,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宣城赵太守悦

李白

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

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

六国扬清风,英声何喧喧。

大贤茂远业,虎竹光南藩。

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

枝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


【注】①宝符:赵简子对诸子说,他把宝符藏在常山上,谁先得到有赏。诸子回来俱无所得,只有赵毋恤说已得到。他说,从常山居高临下可以看到代国,如果吞并代国,这就是宝。赵简子于是立赵毋恤为太子。②平原:指平原君赵胜。③虎竹: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并称。铜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太守姓赵,就将其与赵国历史联系起来,从家族史的角度盛赞对方,构思巧妙,立意高远。
B.次句的“拥”字下得极好,前呼后拥,形象地写出平原君门客之多,显示其在赵国显赫的地位。
C.以“虎竹”代朝廷命官,“藩”为边防重镇,亦有篱笆之意,借此盛赞太守赵悦守边护国之功。
D.以“错落”反衬“千丈松”,象征和彰显赵悦在赵氏家族中的显赫地位,对其表达敬意与羡慕。
2.屈原《离骚》里有“纫秋兰以为佩”,这首诗里有“所植唯兰荪”,两首诗里的兰草作用有何不同?
2023-08-27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王汉阳【注】

李白

南湖秋月白,王宰夜相邀。

锦帐郎官醉,罗衣舞女娇。

笛声喧沔鄂,歌曲上云霄。

别后空愁我,相思一水遥。

【注】此诗当作于乾元元年(758)八月。时李白流放夜郎,途经汉阳。友人汉阳令王某,于月夜设宴相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不仅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和事由,还营造了一种秋夜静谧的氛围。
B.颔联中“郎官醉”与“舞女娇”以点带面,写出了宴会上热闹欢快的场面与气氛。
C.颈联采用互文见义的手法,从听觉角度描写“笛声”“歌声”传遍沔鄂,上达云霄。
D.尾联主要表达别后朋友间的互相思念,这种相思恰如一江秋水,绵绵不断。
2.同为写“宴会”,本诗的颔联、颈联与杜甫《客至》的颈联、尾联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异同?请加以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李白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运用记叙、描写和议论,勾勒出一幅“花面交相映”的美丽图景。
B.海石榴不管是外形还是内在品质都可称得上是世间珍品,鲁女是喜欢它的。
C.第五句正面描写海石榴,第六句中“落日”“好鸟”侧面衬托海石榴的美好。
D.诗歌以诗人伸长脖子痴痴望着鲁女的“金扉”作结,卒章显志,富有韵味。
2.有人认为此诗主要是咏海石榴,也有人认为主要是赞鲁女,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

   

吾家青萍剑,操割有馀闲。

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歧路间。

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

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

【注】①李凝,李白族弟,单父主簿,兼代宋城主簿。本诗作于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时。②青萍,古宝剑名。③操割,即操刀割锦。春秋时,郑人子皮想让没有经验的尹何管理自己的采邑,子产对子皮说:小孩子还不会操刀,就让他去剁肉,他一定会先伤到自己;把贵重的锦缎交给没裁过衣服的人去裁割,他一定会毁了锦缎。"后以此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先以青萍剑为喻,突出李凝的优异,再反用操刀割锦的典故,赞扬李凝的能力。
B.五、六句写诗人送别李凝时月下出行的景象,美好的月光衬托了诗人此刻兴奋的心情。
C.七、八句中贤士豪杰争相为李凝饯行,一直将他追回到栖霞山,展现出李凝的人缘之好。
D.九、十句写暮春时分花园里群花散落,而席上斗酒毫无离别之愁,突出欢乐的送别气氛。
2.本诗有“此去何时还”之问,《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别君去兮何时还”之问,两诗“何时还”所问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3-06-0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高考模拟信息卷语文试题(一)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放白鹰两首(其二)

   

寒冬十二月,苍腐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②,自有云霄万里高。

   

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

俊通司隶职,严奉武夫官。

眼恶藏锋在,心粗逐物殚。

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

[注]①八九毛,始获之鹰,剪其劲羽。②啅,鸟鸣,这里有聒噪之意。③俊通,精通。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写刚被捕获的鹰被猎人剪掉了强劲的羽毛,鹰不能展翅腾飞而去。
B.聒噪的燕雀不理解鹰的飞上云霄之志,“莫相哼”表达了诗人对燕雀的态度。
C.罗诗写鹰近来脂肪增多,习惯了养尊处优而不肯尽职,驱遣它也就不容易了。
D.李白以鹰自况,而罗诗中鹰的形象让人联想到那些一直不忠于职守的武将。
2.李白和罗隐对鹰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节选)

李白

醉骑白花马,西走邯郸城。入郭登高楼,万事伤人情。

相如章华巅,猛气折秦赢。平原三千客,谈笑尽豪英。

皆为黄泉土,使我涕纵横。伤哉何足道,感激仰空名。

日落把烛归,凌晨向燕京,方陈五饵策【注】,一使胡尘清。

【注】五饵策:出自《汉书·贾谊传》,原为贾谊提出的怀柔、软化匈奴的五种措施,后泛指笼络外族的种种策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句开门见山,“醉骑”“西走邯郸城”与标题相呼应,交代了事件和地点。
B.诗人登高望远,发思古之幽情,一个“伤”字引出下文对古人的追忆与感慨。
C.想到像蔺相如、平原君的三千门客等英雄豪杰都已化为黄土,诗人忍不住涕泪纵横。
D.最后四句实写诗人雷厉风行,凌晨赴京,呈上了良策,使天下永远平定清明。
2.作者在这首诗中虽然用了两个“伤”字来表达感情,但并不给人颓废伤怀之感,反而充盈着一种浩然之气。请简要分析本诗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王节士歌

李白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注]①临江王节士歌,乐府古题。作于乾元二年(759年)秋在洞庭时。节士:有节操之士。②吴云:指南方的天空。③倚天剑:极言剑之长。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④长鲸:指巨寇。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写景,秋日洞庭白浪连天,叶落稀疏,北方的鸿雁开始飞入吴地。
B.吴云寒冻,鸿燕哀鸣苦号、诗中鸿雁就是诗人,借之写出诗人内心的苦楚。
C.“风号”句描绘出一幅节士因悲秋而无限感伤,泪流如雨下的凄冷景色图。
D.本诗善用典故,借景、借典故抒情与直抒胸臆有机结合,情感真切而热烈。
2.有人评论本诗围绕“节士悲秋”而层层深入抒发报国之情,结合对本诗层次的分析,谈谈你的理解。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夏赠韦南陵冰(节选)

李白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注释】①韦南陵冰:李白的故人,时任南陵县令的韦冰。②寒灰重暖:汉代韩安国身陷囹圄,自信死灰可以复燃。③山公:指晋人山简。④头陀:僧寺名。⑤鹦鹉洲:因东汉末年作过《鹦鹉赋》的祢衡被黄祖杀于此地而得名。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闷”“苦辛”两句以短促的五言入诗,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因际遇坎坷而产生的愁苦与酸辛。
B.诗中运用山简的典故,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打击时通过饮酒来消解苦闷的乐观与豁达。
C.“捶碎黄鹤楼”与“倒却鹦鹉洲”是诗人因自己与被贬友人同受命运不公而发出的愤激之语。
D.“赤壁”句与“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梦”表达人生失意的感悟。
2.有人评价这首诗“气吞云梦,笔扫虹霓”,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李白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

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

瑶草绿未衰,攀翻寄情亲。

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


【注】①此诗作于乾元二年秋。乾元元年,李白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途中遇赦。②鲍明远;与休上人以诗相赠答。③休上人,即惠休,善诗文,与鲍照齐名。④攀翻:攀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一二句把裴侍御和岫师分别比作鲍照与休上人,意在表明二人情趣之高雅。
B.一个“乱”字生动地展现了岫师弹奏《白雪》曲的场景,给人一种纷纷扬扬的视觉感。
C.“秋变江上春”与“大珠小珠落玉盘”都以比喻的手法描写音乐,都突出了音乐之美。
D.第五句作者有以“瑶草”自比之意,委婉地表达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济世之心。
2.诗歌的最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