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阳修(1007-107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3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之出战。寇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敌兵大笑相谓曰:“孰谓狄青勇?”钲声止,忽前突之,敌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又尝与贼战,大胜,追奔数里,贼忽壅遏山路,士卒知其前必遇险,皆欲进击,青遽鸣钲止之,贼得引去,验其处果临深涧。将佐皆悔不击,青独曰:“不然,奔亡之寇,忽止而拒我,安知非谋? 军已大胜,残寇不足利,得之无所加,万一失利,隳前功矣。”青之用兵主胜而已临利而能戒其过人处也

狄青本士卒,累战功致位枢府,既贵,或请去其面文,笑不答。时特以酒濯面使其文显,仁宗亦谕灭之,对曰:“臣非不能,姑欲留以为天下黥[注]卒之。”上由此弥重之。

(选自《宋稗类钞·武备》,有删改)

材料二:

臣窃见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号为武勇。自用兵陕右,已著名声,及捕贼广西,又薄立劳效。自其初掌机密,进列大臣,当时言事者已为不便。今三四年间,虽未见其显过,然而不幸有得军心之名。推其所因,盖由军士本是小人,面有黥文,乐其同类,见其进用,自言我辈之内出得此人,既以为荣,遂相悦慕。加之青之事艺实过于人,比其辈流又粗有见识,是以军士心共服其材能。国家从前难得将帅,经略招讨常用文臣,或不知军情,或不闲训练。自青为将领,既能自以勇力服人,又知训练之方,颇以恩信抚士。但青之恩信亦岂能遍及于人,小人易为扇诱,所谓一犬吠形,百犬吠声,遂皆翕然,喜共称说。且武臣掌机密而得军心,不唯于国家不便,亦于其身未必不为害。

(选自欧阳修《论狄青札子》,有删改)

【注】黥: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青之用A兵B主C胜而已D临利E而能F戒G其过人H处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败北,意思是打不过转背而逃,与“追亡逐北”的“北”含义相同。
B.劝,勉励之意,与荀子《劝学》中的“劝”意思相同,但两者用法不同。
C.枢密使,古代官名,掌管军政大权,相当于宰相,至宋时多为文官担任。
D.小人,古代把地位低微或品德低劣的人称作“小人”,如《论语》中说“小人喻于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狄青用兵谨慎。在追击贼兵占据优势的情形下,他却为规避风险主动停止追击。
B.狄青在泾原之战中,运用了曹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术战胜了强敌。
C.狄青出身行伍,凭借战功逐步升迁,做到了枢密使这样的高官,并深得军队拥护。
D.狄青认为自己的黥文能激励将士们积极进取,所以虽然皇帝让他去掉,他也不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寇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
(2)经略招讨常用文臣,或不知军情,或不闲训练。
5.请简述欧阳修对狄青担任枢密使这一事实所持的态度及理由。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注]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有删改)

材料二:

卢程,不知其世家何人也。唐昭宗时,程举进士,为盐铁出使巡官。唐亡,避乱燕、赵,变服为道士,游诸侯间。豆卢革为王处直判官,卢汝弼为河东节度副使,二人皆故唐时名族,与程门地相等,因共荐之以为河东节度推官。庄宗尝召程草文书,程不能。其后战胡柳,掌书记王缄殁于阵,庄宗还军太原,置酒谓监军张承业曰:吾以卮酒辟一书记坐。因举卮属巡官冯道。程位在道上,以尝辞不能,故不用,而迁程支使。程大恨曰:用人不以门阀而先田舍儿邪!庄宗已即位,议择宰相,而卢汝弼、苏循已死,次节度判官卢质当拜,而质不乐行事,乃言豆卢革与程皆故唐时名族,可以为相,庄宗以程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是时,朝廷新造,百度未备,程、革拜命之日,肩舆导从,喧呼道中。庄宗闻其声以问左右,对曰:宰相檐子入门。庄宗登楼视之,笑曰:所谓似是而非者也。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人有假驴夫于程者程帖兴唐府给之府吏启无例程怒笞吏背。少尹任圜,庄宗姊婿也,程诉其不可。程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视圜骂曰: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可圜不对而去,夜驰至博州见庄宗。庄宗大怒,谓郭崇韬曰:朕误相此痴物,敢辱予九卿!趣令自尽,崇韬亦欲杀之,赖卢质力解之,乃罢为右庶子。庄宗入洛,程于路坠马,中风卒,赠礼部尚书。

(选自《新五代史·卢程》,有删改)

[注]庄宗,后唐庄宗李存勖。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人有假驴夫A于程者B程帖兴唐府C给之D府吏E启无F例G程怒笞H吏背。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推辞,与《屈原列传》中“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的“辞”含义不同。
B.于,在,与《过秦论》中“非括于钩戟长铩也”的“于”用法和含义相同。
C.诣,到……去,与现代汉语成语中“苦心孤诣”的“诣”含义不同。
D.礼部,古代官署,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等职事,长官是礼部尚书。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作者引用《尚书》里的句子,进而提出论点,接着运用对比手法概括唐庄宗得失天下之事,又进一步深化论点。
B.材料二,卢程在唐朝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唐亡后成为道士,因是唐朝的望族,出身名门,被推荐为河东节度推官。
C.材料二,卢程曾对任用官职不认门第表示不满,后来唐庄宗思考宰相人选,优先考虑了卢程,卢程和豆卢革被任命为宰相。
D.材料二,卢程斥责任圜,任圜向唐庄宗报告,唐庄宗大怒,认为自己误用了卢程,下令让卢程自杀,后因卢质解救,卢程免于一死。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2)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可!
5.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其实,个人兴衰的道理也是这样。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卢程失败的个人原因。
2024-03-05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巡,邓州南阳人。博通群书,晓战阵法。安禄山反,巡遂起兵讨贼,从者千余。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城父令姚訚等合。至德二载,禄山死,庆绪遣其下尹子琦将同罗、突厥、奚劲兵与朝宗合,十余万,攻睢阳。巡励士固守,日中二十战,气不衰。远自以材不及巡,请禀军事而居其下,巡受不辞,远专治军粮战具。初,睢阳谷六万斛,可支一岁,而巨发其半解濮阳、济阴,远固争,不听。济阴得粮即叛。至是食尽,士日赋米一勺,龁木皮、煮纸而食,才千馀人,皆癃劣不能彀,救兵不至。贼知之,以云冲传蝶,巡出钩铭干拄之,使不得进,篝火焚梯。贼以钩车、木马进,巡辄破碎之。贼服其机,不复攻,穿壕立栅以守。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痍伤气乏。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之,坐者皆泣。远亦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巡使霁云如叔冀请师,不应,遣布数千端。巡复遣如临淮告急,既见进明,进明曰:“睢阳存亡已决,兵出何益?”霁云曰:“城或未下。如已亡,请以死谢大夫。”进明爱霁云壮士,欲留之。为大飨,乐作,霁云泣曰:“昨出睢阳时,将士不粒食已弥月。今大夫兵不出,而广设声乐,义不忍独享,虽食,弗下咽。”卒不食去。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城遂陷,与远俱执。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安之,勿怖,死乃命也。”巡不屈,年四十九。

(《新唐书·张巡传》)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远。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速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功也。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及其无救A而且穷也B将其创残C饿羸D之E余F虽欲G去H必不远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指总共,与《琵琶行(并序)》“凡六百一十六言”中的“凡”意思相同。
B.成语“罗掘俱穷”出自张、许坚守睢阳典故,“穷”指“处境恶劣”。
C.大飨,原用于祭祀或天子宴请诸侯,这里指进明以酒食慰劳霁云。
D.一二,指一一或逐一,与“略知一二”中的“一二”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巡作为将军,以身作则,勇猛作战。在尹子琦率兵攻打睢阳时,他激励将士坚守,亲自作战二十次,士气不减。
B.在坚守睢阳时,因为缺少粮食,救兵不至,很多士兵们被饿死,这使得剩下的士兵效忠志气有少许降低。
C.南霁云是一位忠义之士,在向进明求取救兵无果之后,即便有美食摆在眼前,他也拒绝独自享用,而是忧心将士们的温饱。
D.张巡坚守睢阳却因粮尽食人而受人非议,韩愈驳斥那些责怪张、许的人,认为这些人实质上是在助长叛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远自以材不及巡,请禀军事而居其下。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2024-03-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罕之,陈州项城人也。少学,读书不成,去为僧,以其无赖,所往皆不容。乃乞食酸枣市中,市中人皆不与,罕之掷器于地,又去为盗。是时,黄巢起曹、濮,乃往依之。巢北渡江,罕之与其麾下走淮南,自归于高骈,骈表光州刺史。岁馀,秦宗权急攻光州,罕之不能守,依诸葛爽于河阳。巢败走,爽降唐,表罕之河南尹、东都留守。秦宗权遣孙儒攻河南,罕之兵少,西走渑池,儒烧宫阙,剽掠而去。罕之壁渑池

岁馀,谮葛爽死,其将刘经立爽子仲方。仲方年少,事皆任经,经虑罕之凶勇难制,以兵攻之,罕之返击走经。罕之追至巩县,陈舟于汜水,将渡河,经遣张言之河上,言反背经,与罕之合攻河阳,为经所败,退保怀州。已而孙儒陷河阳,仲方奔于梁。梁兵击走儒,罕之袭取河阳,言取河南,皆附于梁。

罕之与言皆爽叛将,誓同休戚不相忘。罕之御众无法,性苛暴,颇失士心。而言善治军旅,教民播殖,务为积聚。罕之用兵,言尝供给其乏。罕之求取无已,言颇苦之,不能输,罕之召言军吏笞责之,言益不平。罕之悉兵攻晋、绛,言夜袭河阳,罕之奔晋。晋表罕之泽州刺史,使李存孝以兵三万助罕之攻言。言求救于梁。罕之败于沇河,乃归太原,李克用延之帐中。是时,晋方徇地邢、洺、磁三州,颇倚罕之为捍蔽李茂贞等犯京师克用以兵至渭北僖宗以克用为邠州四面行营都统表罕之为副

罕之自以功多于晋,私谓盖寓曰:今行老矣,若吾王见怜,与一小镇,使休兵养疾而后归老,幸也!寓为言之,克用不对。他日,诸镇择守将,未尝及罕之,罕之心益怏怏。寓告克用,惧罕之有他心,克用曰:吾于罕之,岂惜一镇,然鹰鸟之性,饱则扬矣!光化元年,以疾卒,年五十八。

《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三十》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李茂贞等犯A京师B克用以兵C至渭北D僖宗以克用为邠州E四面行营F都统G表H罕之为副。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麾下,麾代表将军的旗帜,麾下是下属对将帅的谦称,文中即是这个意思。
B.壁渑池,在渑池驻守。“将军战河北”中“战河北”表示在黄河以北作战,两者结构相同。
C.拒,抵御、抵抗,“经遣张言拒之河上”的意思是刘经派遣张言在黄河边抵御李罕之。
D.已,意为停止。与《荀子·劝学》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已”字意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罕之年轻时读书不成,去做和尚,因强横无礼无人收留他。讨饭时人们都不施舍给他,他把讨饭的器具扔在地上,去做了盗贼。
B.诸葛爽的将领刘经率兵攻打李罕之,反被打败。刘经又派张言在黄河边抵御李罕之,张言反而背叛刘经,和李罕之合攻河阳,打败了刘经。
C.李罕之驾御众人没有法度,性情苛刻暴躁,很不得人心。而张言善于整治军队,教导百姓种植,尽力积聚财富,二人最终反目成仇。
D.李克用在各镇挑选守将时未选李罕之,他认为不是自己吝惜一个镇,而是李罕之凶猛武勇,愿望一旦满足就会骄横跋扈,难以控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晋方徇地邢、洺、磁三州,颇倚罕之为捍蔽。
(2)今行老矣,若吾王见怜,与一小镇,使休兵养疾而后归老,幸也!
2024-03-04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
B.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
C.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
D.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秦以区区之地”与“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的“区区”意思相同。
B.“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原意指的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后代亦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C.“庄宗受而藏之于”(《五代史•伶官传序》)的“庙”,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七庙”,指天子或诸侯供奉祭祀祖先的场所,是王室国家的代称。
D.“少牢”指古代祭祀用的猪和羊。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祭前需先饲养于牢,因而得名,以搭配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3.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选文分别对秦朝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进行了总结,有各自不同的视角和结论,而相同之处在于都将内因视为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
B.两篇选文的写作目有相似之处:贾谊议论秦之盛衰,旨在使汉统治者有所警惕,引以为训;欧阳修总结前朝的兴盛衰亡,以为当朝之戒。
C.两篇选文运思谋篇,大体相类:以议论为主体,结合叙述,夹叙夹议,将叙述史实与议论说理融为一体,最后画龙点睛,一语道破主旨。
D.两篇选文写法与风格各具特色:前篇以赋体写史论,文字气势充沛,铺张扬厉;后篇以散体写史论,文字平易晓畅,简洁生动,感慨遥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5.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运用了对比论证,请予以分析。
2024-03-0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隋内史令德林子也。幼多病,祖母赵以百药名之。七岁能属文,父友陆乂等共读徐陵文,有刈琅邪之稻之语,叹不得其事。百药进曰:《春秋》‘鄅子藉稻’,杜预谓在琅邪。客大惊,号奇童。引荫补三卫长。乃性疏说,喜剧饮。开皇初,授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谗,辄谢病去。十九年,召见仁寿宫,袭父爵安平公。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爱其才,署礼部员外郎。奉诏定五礼、律令、阴阳书。

初,以疾去舍人也,炀帝在扬州,召不赴,衔之。及即位,夺爵,为桂州司马。官废,还乡里。大业九年,戊会稽,管崇乱,城守有功,帝其名谓虞世基曰:是子故在,宜斥丑处。乃授建安郡丞。至乌程,江都难作,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更相灭,百药转侧寇乱中,数被伪署,危得不死。会高祖遣使招伏威百药劝朝京师既至历阳中悔,欲杀之,饮以石灰酒,因大利濒死,既而宿病皆愈。伏威治书辅公使杀之,为王雄诞保护得免。公柘反,授吏部侍郎。

贞观元年,拜中书舍人,封安平县男。明年,除礼部侍郎。时议裂土与子弟功臣,百药上《封建论》,理据详切,帝纳其言而止。四年,授太子右庶子。太子数戏媒无度,乃作《赞道赋》以讽。它日,帝曰:朕见卿赋,述古储贰事,劝励甚详,向任卿,固所耳!赐彩三百段。帝尝与偕赋《帝京篇》,叹其工,手诏曰: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卒,年八十四,谧曰康。

百药,名臣子,才行世显,为天下推重。侍父母丧还乡,徒跣数千里。服虽除,容貌癯瘠者累年。好奖荐后进,得俸禄与亲党共之。翰藻沈郁,诗尤其所长,樵厮皆能讽之。所撰《齐史》行于时。

(选自《新唐书·李百药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会高祖A遣使招B伏威C百药D劝朝E京师F既至G历阳H中悔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文中指因父李德林荫庇补官三卫长,这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
B.被,指遭受、遭遇,与《琵琶行并序》“妆成每被秋娘妒”中的“被”词义不相同。
C.顾,指看着,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赢得仓皇北顾”中的“顾”词义相同。
D.望,指希望,与《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中的“望”词义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百药聪慧多知。父亲的朋友共读文章时,不知“刈琅邪之稻”的故事,却被李百药说出是杜预所说的,父友十分震惊。
B.李百药才华出众。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欣赏李百药的才华,安排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后来又命李百药修订五礼、律令、阴阳书。
C.李百药历经危难。隋末江都发生叛乱,李百药辗转寇乱,后多次被伪政权任命官职,还曾差点死于杜伏威之手。
D.李百药深受推崇。他赤足护父母灵柩还乡,好奖掖年轻人,又将自己的俸禄分享给亲朋幕僚,他的才能和品行彰显于世,深得天下人推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伏威治书辅公柘使杀之,为王雄诞保护得免。
(2)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
5.从炀帝和太宗对待李百药的事件中反映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财好施     轻:轻视B.大醉上前  尝:尝试
C.为僚佐     辟:征召D.牛渚矶          度:通“渡”,过河。
2.下列对文中下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
C.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D.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2)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2024-03-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听音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考班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新唐书·杜甫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B.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C.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D.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庙号,我国封建时代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文中的“中宗”“肃宗”“天宝”“至德”都是庙号。
B.六经:一般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古籍,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C.布衣:布制的衣服,古代常用来指代平民百姓。如《出师表》中“臣本布衣”中的“布衣”即为此意。
D.卒:死。古代对不同人物的死亡有不同的称呼,《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才能卓异。唐玄宗祭祀天地祖先时,杜甫曾呈奏三篇文章,唐玄宗感到很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
B.杜甫踌躇满志。他希望能够继承先祖的旧业,认为自己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但在感情抑扬、切合时宜等方面,还是可以企望赶上扬雄、枚皋的。
C.杜甫性情温和。他对待朋友很友善,与严武是世交旧谊,对严武救济自己很感激,两人一直维持着稳定和谐的友谊。
D.杜甫为人旷达。他放荡不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虽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但自己的气节未曾被玷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2)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2024-03-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学士赴两浙转运   

欧阳修

汉家财利析秋毫,暂屈清才岂足劳。

邑屋连云盈万井,舳舻衔尾列千艘。

春寒欲尽黄梅雨,海浪高翻白鹭涛。

平昔壮心今在否,江山犹得助诗豪。


[注]①转运,即转运使,掌管地方漕运、财政、茶盐等。②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非常重视“财利”,诗人认为王学士可凭借才干为朝廷效力。
B.第二联“舳舻衔尾”运用夸张手法写战船之多,极言军队的强盛。
C.第三联的下句与“卷起千堆雪”,绘形绘色,都写出浪涛的壮美。
D.全诗语言平易晓畅,风格雄壮豪迈,虽写离别,但读来不觉伤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学士的勉励,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4-03-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身橐鞬,风纚露沐,然锐情经术,即王府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与议天下事。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听朝之闲,则与讨古今,道前王所以成败,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贞观六年,诏罢周公祠,更以孔子为先圣,颜氏为先师,尽召天下惇师老德以为学官。数临幸观释菜,命祭酒博士讲论经义,赐以束帛。生能通一经者,得署吏。广学舍千二百区,三学益生员,并置书、算二学,皆有博士。大抵诸生员至三千二百。自玄武屯营飞骑,皆给博士受经,能通一经者,听入贡限。四方秀艾,挟策负素,坌集京师,文治煟然勃兴。

高宗尚吏事,武后矜权变,至诸王驸马,皆得领祭酒。初,孔颖达等始署官,发《五经》题与诸生酬问。

玄宗诏群臣及府郡举通经士,而褚无量、马怀素等劝讲禁中,天子尊礼,不敢尽臣之。置集贤院部分典籍、乾元殿博汇群书至六万卷,经籍大,又称开元焉。禄山之祸,两京所藏,一为炎埃,官商私楮,丧脱几尽,章甫之徒,劫为缦胡。于是嗣帝区区救乱未之得,安暇语贞观、开元事哉?自杨绾、郑余庆、郑覃等以大儒辅政,议优学科,先经谊,黜进士,后文辞,亦弗能克也。文宗定《五经》,镵之石,张参等是正讹文,寥寥一二可纪。由是观之,始未尝不成于艰难,而后败于易也。

尝论之,武为救世砭剂,文其膏粱欤!乱已定,必以文治之。否者,是病损而进砭剂,其伤多矣!然则武得之,武治之,不免霸且盗,圣人反是而王。故曰武创业,文守成,百世不易之道也。若乃举天下一之于仁义莫若儒儒待其人乃能光明厥功。至专诵习传授、无它大事业者,则次为《儒学篇》。

(节选自《新唐书•儒学列传(上)》)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若乃A举天下B一之C于仁义D莫若儒E儒F待其人G乃能H光明厥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前王所以成败”中的“所以”与《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意思不同。
B.祭酒,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隋唐以后称作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C.“经籍大备”中的“备”与《岳阳楼记》“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备”都是“具备”之意。
D.文宗,与文中的“太宗”均是皇帝庙号,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唐玄宗等诸位国君都重视“文”,都十分重视读书人,或重视相关机构的设置。
B.唐太宗非常器重儒士,有时与他们纵论天下事,甚至夜以继日,多次亲自参加祭祀仪式。
C.唐玄宗真心实意对待经士,或以礼待之,或请人进宫讲解;置备书籍,并在安史之乱时积极抢救。
D.作者在文末分别用“膏粱”和“药剂”喻指“文”和“武”,进而指出它们各自的特有作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宗定《五经》,镵之石,张参等是正讹文,寥寥一二可纪。
(2)然则武得之,武治之,不免霸且盗,圣人反是而王。
5.结合文意,概括编写《儒学列传》的目的。
2024-03-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卷(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