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类文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5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他回来了

柯岗

这是一九四七年九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山里实在黑,走在白马后边的人,往往当自己的胸脯碰上了马屁股的时候,才知自己并没有掉队。

二十一团的队伍不断地跑跑停停,这是因为天黑,路滑,常常有人不自觉地拉长了距离的缘故。后面有人压着嗓子吵起来:

“快走!快走!你怎么不跟上呢?”

“可不敢掉队呵!后面有敌人,你没看队伍走多快?”

“谁掉队啦?”管理主任一面往后走,一面问。

“供给处的挑夫王德胜。”不知是谁这样顺口回答着。

“王德胜!爬起来了没有?担动担不动?”管理主任拉长嗓音问。

“起来了,担动了!你放心走吧!”王德胜回答着,开始用尽吃奶的力气,拼命追赶队伍,小担子在肩膀上咯吱咯吱地响着,好像有人在他的耳朵边低声说:“王德胜:你是好战士,你是翻身农民,大家相信你,叫你挑着公家的一百七十万冀币、二百万蒋币、三十块银洋。”只是路太小,太滑,天太黑,差不多走不到五十米,就要有一只脚掉进田埂下面的淤泥里。他一气跑了十几里路以后,当他把担子放下之后,忽然静得可怕,连马蹄踩进泥坑里的声音也没有了,他发现自己掉队走错了路。

细雨迷蒙着漆黑的山道,雨丝在桐子叶上聚成了水珠,“滴嗒,滴嗒”地滑落下来。

往哪里去找队伍呢?他确实有些着急了。他担心两包钱会淋湿,心里也明白要想马上找到一个村子是不可能的。他无可奈何地把担子上那用油布包得方方正正的两包钱取下来,并排放在路边,然后又用自己的袖子把油布上面的水擦了一下,便一屁股坐在钱包上,两手紧紧握着扁担的中间,笔直地竖在脸前,接着就把脑袋往手上一靠,意思好像是说:反正我现在是不能走了,索性等天明,但是千万不能把钱湿透!

这一夜,王德胜觉得比一年还长。

黎明的时候,雨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他现在知道他昨夜把方向走错了,本来是向南的,可是他向了东。他挑起了担子,离开了道路,找到一个相当隐蔽的石缝。他把扁担和钱包都放在石缝的顶里边,迅速用石块盖起来,然后自己坐在口上。他决定等到下午再下山,免得碰到敌人和土匪,晚上顺公路走。

他感到困得很,想睡觉,但又怕有土顽来,怎么办呢?他用双手扶着额角想了半天,然后把两颗炸弹的火索统统拉出来,挂在衬衣钮子上,把炸弹挂在胸膛上,用外衣包着,再用皮带在外面拴起来,而后侧身睡了。他想:如果土顽在他没有醒来的时候到了跟前,只要他们一拉他的衣裳,炸弹就会响的,叫他们也不能活。

就在这种情况下,王德胜甜蜜蜜地睡熟了。确实,这一天,全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王德胜带着这么一担子公款,在这里得到了平安的睡眠。他醒来了,太阳已经偏西。

王德胜弄好担子,束紧皮带,顺着公路往南赶。突然啪的一声,一颗子弹从头顶飞过,两个着便衣持步枪的土顽从树林里窜了出来,冲到王德胜身边。

“不准动!”他们之中的一个,用枪威胁着王德胜,就动手解他的外衣,待另一个家伙正要解皮带的时候,那个解衣服的人突然连声喊着:“炸弹!炸弹!”回头就跑。解衣带的家伙并不知道炸弹在哪里,也跑了。王德胜趁势抽出一颗炸弹,朝他们的屁股投去,然后迅速冲向树林深处,在一条十分曲折的羊肠小道上继续向南行进。

转眼功夫天就黑了,他加快了行进速度,一气走了八十里。

拂晓,他饿得有些不能支持,坐下去几乎起不来。刚咬牙站起,前边忽然打起机关枪来,声音很近,子弹嗦嗦地穿着树枝。他已经发现,前边山根下就是公路,路东是自己的队伍,路西是白军。从这里下去,过了公路,就能回到自己的队伍。王德胜丢掉竹扁担,把两包钱捆在一起,像背包一样紧紧地绑在背上,弯着身子走到小路转弯处,顺着没有路的山坡冲下去。

天大亮的时候,王德胜像泥人一样,被这里的警戒部队护送到自己的团部里来。他站在管理主任的门口,用他那高亢的鲁西口音喊着:“报告!”刚把右脚跨进门槛,他就大声说道:

“担子丢了,可是三百七十万零三十元在这里!”

管理主任马上拉住了他那沾着很多汗泥的双手。

(有删改)

【注】①冀币,当时解放区用的,冀南银行的纸币。②蒋币,蒋管区用的,所谓法币。

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题目“他回来了”是对故事结局的交代,暗含着对王德胜竟然能在和队伍失散后克服重重困难安全归队的赞美。
B.战士们只有当胸脯碰上马屁股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并没有掉队,写出了夜晚之黑,也为后面王德胜的掉队埋下了伏笔。
C.王德胜路遇两个着便衣持步枪的土顽这一突发事件,表现了归队途中的凶险,使情节产生波澜,也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D.小说讲述了解放战争中某次夜行军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其清新淡雅的语言风格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极为接近。
2.文章结尾划横线的部分反映了王德胜归队时的复杂心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善于利用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5-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不亡,有我!

齐邦媛

从幼年离开小西山故乡后,经常活在病痛、转学和灾难之中。在南京虽曾有炉边幸福时日,但妹妹降生、父母欢颜,转眼都如昙花凋谢。我家随着流亡学生颠沛流离半个中国,从西南山路来到重庆,刚入市区,中山中学就有师生五人被日机炸死,战争与死亡的威胁如影随形。之后七年,轰炸宛如随着日升月落而至,不曾稍歇。但重庆是我们流亡的终点,中山中学走了五百里,在自流井大庙静宁寺安顿、复学,弦歌岂止未辍,流亡途中更收留一些新加入的湖南、广西、贵州学生和四川的本地生。

我父亲在重庆四德里祖屋恢复东北协会(负责训练东北地下抗日工作,由政府资助,一九四六年东北光复后解散),但落脚不久,房子即被炸毁。父亲托人在沙坪坝镇外找到两所平房,一所住家,一所作协会办公用,后来《时与潮》编辑部亦设于此。

在离开南京整整一年间,我们奔跑了半个中国的土地之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的一个早晨,爸爸带着我坐车由重庆上清寺出发,送我去上学。

我们沿着嘉陵江往上走,车行大约二十公里,过了小龙坎不久,在一片黄土坝子上,远远地出现一群红褐色大楼,在稀疏的树木中相当壮观——那就是沙坪坝的南开中学。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开展,奠立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

日本人占领东北后,以天津日租界为基地,积极地向华北伸展侵略的魔掌,数年间,天津的南开中学和大学透过游行呼喊自强,号召爱国抗日。校长张伯苓先生(1876年~1951)深知局势危急,战争只是早晚的问题,因此早在一九三六年即到四川觅地建立分校,由沙坪坝乡绅捐地。

各界捐款盖校舍,第一年即招收了一百六十名学生。卢沟桥开战后,南开是第一所被日本人炸毁的学校,也是第一所在后方以长期抗战为信念重建的学校。一九三七年上海失守后,国民政府在十二月一日正式迁至战时首都重庆。南开中学在抗战最艰困的八年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

张校长创业立世全靠坚强的爱国精神,他就是校歌里“巍巍我南开精神”的化身。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他长得很高,约有一百八十几公分,体型又大又壮,不胖,肩膀很宽,长年穿着长袍,戴一副有颜色的眼镜,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高大壮硕的他挺胸阔步地在校园行走。不论前线战报如何令人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都坚信中国不会亡。

想想在一百二十年前,幼年的他随着浪迹各地私塾教学的父亲到义学辗转读书,生活是何等辛酸!因此,他从小知道教育的重要意义。

十三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他听得懂启蒙思想家创校的理想:当年清廷维新派的严复、伍光建等人和一些自英国留学归国的年轻军官,引进西方思想与新知,希望建立强大的现代海军,为国雪耻。这种奋发图强的志气,影响了他一生。

张校长在北洋水师学堂的年纪正是我在南开中学的年纪,我在校六年,听他在周会讲过多次的故事也成为我终生的记忆。

一八九四年,他由水师学堂毕业时,正逢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连一艘可供学生实习的船都没有了。一年后,勉强派到通济轮上见习,竟是目睹甲午战场威海卫由战胜国日人手中移交给英国人占领的场面。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

他在晚年回忆当时,“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一九四四年《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他怒忆当年,“士兵上身穿一坎肩,前面写一‘兵’字,背后写‘勇’字,衣服非大必小,不称体,面黄肌瘦,精神萎靡,手持大刀,腰怀一枪(烟枪,抽鸦片用)慢吞吞地走出来,将黄龙旗(清朝)降下。旋英军整队出,步伐整齐。精神奕奕,相形之下,胜败可知。”

这样的羞耻使他深受刺激,更因为看到怠惰无知的一般民众,既无纪律和敬业精神也不知国难当头,故思索唯一能振作民心的只有教育,教现代知识、教爱国。他毅然决然离开海军,一心办教育,一九O八年,由氏家馆扩大到天津南开(捐得校地在天津西南城角,名南开)中学。建校之前,他曾两度前往日本参观各类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当时不满三十岁的他,满腔热血,誓为教育新中国的子弟献身。

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九一七年他已四十一岁,竟决心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很多人劝他,“你已功成名就,干嘛去和那些洋孩子同堂读书!”甚至说,“这个脸你丢得起,我们感到丢不起。”他还是去了,认真研究、见习,做了许多交流活动,实验主义思想大师杜威也是他的老师。回国后,他创设南开大学。

抗日战争之初,日本人恨他发起爱国活动,炸毁南开。当时蒋委员长公开宣称,“南开为国牺牲,有中国就有南开。”将南开与北平的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在昆明设校,成为抗战期间最好的大学。

抗日胜利后,一九四六年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张校长荣誉博士,一九四八年胡适和十一位美国学者合撰《There is Another China》一书贺他七十岁之成就。此书由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汇编,哥大Crown Press出版,中译为《另有表现的中国》,意指藉由南开精神看到在政治军事动乱不宁的年代,尚有另一个中国在日益进步,充满了高瞻远瞩的理想。

自一九O四年只有七十五个学生到他一九五一年逝世为止,张校长一直用强烈的激情到处演讲,鼓励“国不亡,有我!”的志气,宣扬教育救国的理想,他足足说了半个世纪!那五十年间,中国的灾难有种种的新面貌。外侮与内煎并存。抗日胜利,从重庆回到故乡天津,老病缠身的他仍在国共之战中呼号和平合作建设中国。七十五岁那年去世,临终最大的安慰是看到南开中学和大学在天津原址复校。

张校长的身影永远留在学生心里。在沙坪坝那八年,他住在校内宿舍,每天早上挂杖出来散步巡视,看到路旁读书的学生就过来拍一拍肩、摸一摸头,问衣服够不够,吃得饱不饱?南开的学生都必须住校,在他想,这些孩子都是父母托给他的,必须好好照顾。他那时不知道,他奋斗的心血都没有白费,他说的话,我们数万学生散居世界各地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

(节选自《巨流河》)

【注】选自台湾著名翻译家、作家齐邦媛教授的自传性作品《巨流河》第三章。这部内容丰厚、思想沉重的作品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海外华文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标题即张伯苓半个世纪演讲的主题,体现其对教育救国的热情,更是民族大义精神的印证,鼓舞人心,影响深远。
B.在南开中学因形势危急、辗转沙坪坝期间,张伯苓校长仍坚持办学,宣扬教育救国的理想,“中国不亡,有我”的志气由此而来。
C.张校长每天早晨挂杖出来巡视,看到路旁的学生便关切地问候冷暖起居,他珍爱这些孩子,在他们身上寄托着民族复兴的希望。
D.这篇文章既可以看成作者个人的成长史,也可以看作家族史、国家史,大时代与小命运在这里得到了奇妙的碰撞与统一。
2.张伯苓教育救国的理想是如何形成并一步步实现的?请加以梳理概括。
3.学者王德威评价《巨流河》“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4-05-2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看见

范小青

艾可是个不戴眼镜的近视眼,因为但凡能够配到的最高度的近视眼镜,对他来说,也只是个摆设,起不了作用,所以干脆就不戴了。好在光感还是有的,身边有什么东西,也能看得到,当然看到的只是一团模糊。

他原以为人生也就这样了,可是后来忽然又冒出了希望,有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手术很顺利,拆了纱布,睁开眼睛,艾可一下子就看清了医生的脸,他这才真正知道了,人脸居然是如此生动,人的眼神是如此有光彩,五官搭配得是如此精妙。

他差点哭了。医生说,现在你是看得见了,但是手术到底是否成功,要有一个月的时间来考验,如果一个月以后,情况正常,手术才算成功。

艾可没想那么多,他还没来得及多想,现在他是吃惊、大吃惊,甚至是震惊。原来世界是这样子的呀,看得见的世界真好,五彩缤纷呀。

当然,更要命的是,他看清了所有熟悉而又模糊的同事的脸庞。

比如老许。印象中这么温柔和蔼的一个人,可他这长相,实在是有点——那眼睛瞪得跟牛眼似的、眉毛又浓又密又长,人没到你面前,那眉毛已经戳痛了你的眼睛——看起来就不像个和善的人。

艾可心里十分感慨,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其实,当艾可看清了平时看不清的同事,他吃惊的事情还多着呢。

他看到了,每次只要主任一进来,小金的脸就红起来,主任待在这里时间越长,她的脸色就越来越红,最过分的是她居然把茶水打翻了,泼了艾可一身。

艾可被烫得跳了起来,忍不住说,哎哟哟,小金,难道我眼睛好了,你眼睛不好了?

主任笑了笑,说,小艾,你眼睛不好的时候,嘴巴蛮厚道的,现在眼睛好了,嘴巴变厉害了?

艾可有点不好意思,确实不应该这么说小金,可是小金的慌乱让他十分好奇,他看了看其他同事,难道他们一点感觉都没有?

他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心无旁骛,什么感觉都没有。

过了一天,艾可在走廊上碰见主任,主任对他说,艾可啊,有个事情跟你商量,人事处来和我们说,这一阵他们事情多,想借个人过去用几天,你看你去帮几天行吧?

艾可一口答应说行的,但说过之后又有点担心,犹豫说,可是人事处那边的工作,我不熟悉,不知道能不能——

主任说,嘿,无非就是造表格、填表格、查表格、整理表格,依样画葫芦而已,你这样一个大才子,还不是小菜一碟。再说了,又不是一直留在那里,过一阵要回来的。

在办公室所有人都忙着准备重大会议的时候,艾可却去了人事处。艾可借调人事处接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配合工资调整,核查单位职工的工龄。核查工作并不复杂,只需将档案材料里的原始材料和现行的工资档案再核对一遍,真是应了主任那句话,对艾可来说小菜一碟,但艾可一直沉浸在眼睛亮了的激动中,工作热情高涨,他认真细心地做了这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核查工作。

工龄上的误差真的很少,可能因为这个涉及每个人的收入,即便组织上搞错,个人也一定会来纠正的。艾可还真核不出工龄上的误差,但是因为他太过认真,原始材料中与工龄无关的内容,他有时候也会多看一两眼,结果这一两眼,就看出问题来了。

是一个叫刘子葵的同事,艾可觉得他的年龄有误,因为艾可记得去年单位春节联欢会发吉祥物的时候,他上台领了一只兔子。

也不是艾可看见的,那时候他还看不见,是他听见的,他听见刘子葵说,我要这只卡通兔子,我女儿喜欢。

这是单位每年的规定,属什么属相,到年底联欢会,可以领取一只玩具动物。领了兔子,那他就是属兔子的,可是他的原始材料上填的年龄,那一年不是兔年。

艾可疑惑,找了个机会悄悄地问人事处处长,那个刘子葵是属兔子的吗?

处长正低头忙着手里的活,听到了艾可问话,却好像没有听懂,抬头看了他一眼,反问说,属兔子?刘子葵?他属不属兔子,有什么问题吗?

艾可说,可他的原始材料上是某某年的,某某年的人不属兔子呀。

处长轻描淡写地说,哦,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艾可就奇怪,忍不住说,李处,你们不告诉他吗?不让他纠正吗?到时候他会误以为组织上要他提前退休呢。

处长说,几时退休也不是我们的事情,是档案的事情,我们说了不算——

处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觉得艾可莫名其妙,就忍不住直接挤兑他说,艾可,从前他们都说你是个瞎子,你现在是不是以为你的眼睛比别人都亮啊?

艾可闷声不响了。在处长那里碰了钉子,不敢打扰了,只敢去麻烦另一个同事,问他怎么回事。

那同事笑道,呵呵,你以为你真的看见了哦。

艾可有些懊恼,但他也不笨,知道这里的水深,不想试水了,只可惜,已经迟了。

刘子葵在走廊里拦住了他,满脸恼怒地说,艾可,我跟你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儿,你凭什么造我的谣言——本来我这次有希望提一级,被你一造谣,对手乘机放风说我过龄了。

艾可整个蒙了。

他不仅自己被怼,连累人事处也受了批评,没几天艾可就被人事处退回去了。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艾可去医院检查完眼睛,回来十分沮丧地告诉大家,完了,我的手术失败了。

大家都关心他,问他是不是又看不见了,艾可说,不是马上就看不见,是会一天比一天差,最后回到原来的样子。

大家哀叹惋惜。

果然,艾可的眼睛一天比一天瞎,没几天,他就恢复到从前的那个几乎等于零的视力了。

有一天艾可去上厕所,听到有两个同事议论他。

一个同事说,哎,听说办公室的那个艾可,眼睛又不行了,手术失败了?

另一个说,是呀,他好像运气不好,都说这类手术已经很成熟了,偏偏到他就不行。

那一个的声音似乎有点疑惑,他真的又看不见了?可是我在走廊里碰到他,看他的眼睛,贼亮贼亮的呀。

这一个声音倒很果断,说,那谁知道呢?

他们一起呵呵了几声,走了。

艾可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心想,是呀,谁知道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医生关于手术能否真正成功的交待,艾可并不在意,因为他还沉浸在重获光明的喜悦和震惊之中。
B.在办公室任务繁忙之时,主任选择将艾可调往人事处,表明他对其无意中暴露出他与小金的关系的不满。
C.“你以为你真的看见了”一句颇有深意,既是同事对艾可问题的回应,又暗示出了现实社会的复杂性。
D.小说结尾借两位同事对艾可的议论,意在说明人们并不同情艾可的遭遇,体现了现实社会人情的冷漠。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艾可的视角叙事,重点展示了他由看不见到看见的经历和心理困惑,也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B.同事们对待艾可的态度形成了前后对比,眼睛不好时大家对他都很客气,眼睛好了却连续遭到他们的排挤。
C.小说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比如处长面对艾可询问时“越来越难看”的脸色,表现出对其的不耐烦。
D.小说中的对话没有冒号和引号,而是与叙述整合在一起,使情节更加紧凑,也使读者更自然地进入故事。
3.重新“看见”的哪些现实让艾可感到吃惊?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小说从“艾可看不见”这一情节开始,又以此情节结束。这样处理有怎样的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母亲的河   

魏巍

黄河,是我故乡的河,母亲的河,我从小对她就是熟稔的和亲昵的。我多次渡过她的激流,也察看过她各段的腰身和雄姿,可是却没有观赏过有名的壶口瀑布,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

黄河离我住的县城不算太远,离黄河五六里远,就能听到远远传来呼隆隆、呼隆隆,一种近乎天际滚过的轻雷。住在黄河岸上的人,大约十几里外在枕上就能听见这隆隆的涛声了。我第一次走到她的身边时,真要惊呆了。哦,这就是黄河吗?她那铺天盖地而来的赭红色的滚滚黄流,无涯无际,仿佛整个大地在向前移动,而你站在岸边,反而像站在船上向后漂去。我也曾登上邙山之巅看过黄河:遥望北岸,仅能看到一条窄窄的模糊的黑线;而向西一望,却是天连水、水连天,那汹涌澎湃的黄流,就像真的是从天上倾下来似的。唯有这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

卢沟桥的炮声震动着全国青年的心。接着是敌寇深入华北,大片国土沦丧。当我面对着黄河滔滔的巨浪时,不知怎的,我再也制止不住自己的泪水。黄河啊,那一次我记不清洒向你多少泪水了!当时我写下了五百行的长诗,随之便离开了故乡。

在西安,我赴延安的行动受阻,不得不折返潼关。在这里我又看到了黄河。她刚从秦晋的峡谷里奔腾而出,顿时呈现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一泻千里的气势是何等的豪迈!当我在汹涌的水流上回顾巍巍雄关,也许因为一种慷慨赴战的心情,觉得祖国的山河真是从来未有的壮丽!

此后,我接触的就是秦晋峡谷间的黄河了。一九三八年春初,我随军经山西吉县到延安去,正巧在壶口附近渡河。可是一来军情紧急,日军距我仅十五华里,二来黄河正在解冻,我们便急匆匆地踩着冰越过去了,哪能看到壮观的壶口瀑布呢!我只记得,当时每个人挟着一束谷草,边走边把谷草铺在冰上。黄河的冰足有一两丈厚,有一块已经深深地陷了下去,我们是沿着曲曲折折的冰的边缘走过去的。

在延安经过八九个月的学习,我又回到前方。这次是在壶口的上游佳县渡河。尽管黄河在秦晋峡谷中涛声震耳,常常发出狮虎一般的吼声,可是比起我故乡的黄河,我总觉得她不是黄河。我同伙伴们一起跨上木船,本来想在船浮中流时好好地欣赏一番,不想在艄公们的呐喊声中,船颠了两下便像箭一般地斜射到了对岸。从此,我便好多年没有见过黄河。

解放战争后期,我随大军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役,又在潼关南渡黄河。解放宁夏后,我便和我的团队一起,驻守在黄河边的一座小城。那时我朝朝夕夕都可以看到黄河,来往银川也要渡过她。这里虽不像我故乡的黄河那样浩瀚,但却比秦晋峡谷中的黄河宽阔得多。她行驰在贺兰山下的黄土高原上,显得那样从容不迫;水流上不时漂过的羊皮筏子,也浮浮沉沉、悠然自得。她是多么尽职尽责地滋润着这里的土地,使这里成为塞北江南。

近几年,我又看了包头、兰州等处的黄河,还有青海高原远上白云间的黄河。黄河的源头对我自然是有吸引力的,但未必有亲近她的机缘了。而近在咫天的壶口瀑布却始终没有观赏过,这不能不是最大的憾事。

终于,这次乘赴延安的归程之便,可以了却这一心愿了。

壶口在宜川境内,距县城还有一百多华里的路程。我们在宜川略事休息就上路了。路上,宜川的同志说,壶口是黄河唯一落差四十多米的大瀑布。正谈叙间,忽见前面的河谷里腾起了几丈高的白烟,仿佛大团大团的白云落在峡谷里。刚想动问,宜川的同志就指着白烟笑道:那儿就是壶口瀑布了。我们望见升腾着白烟的瀑布下,簇拥着的游人正在指指画画地观看,怎肯就此止步呢!说话间,我们就攀缘着晚岩跳下去了。我刚刚接近瀑布,想站在岩石上留一个影,不意被溅起的飞沫打得衣襟尽湿,不得不向后退了几步。这时,忽听耳边有人叫:彩虹!彩虹!我仰头一望,果见头顶蒸腾的白雾中挂着一弯伸手可触的七色彩虹。此时此地,虽上有惊涛凌空但不见其状,下有深渊雷鸣也不见其形,一切都为白皑皑雾蒙蒙的雪涛所掩盖,只觉山摇地撼,夺人心魂。

向北望去,那汹汹黄流简直像千万匹战马疾驰而来,两岸群山却似在惊飞后退。俯视窄窄的壶口,惊人的狂涛如同三条争相夺路的黄龙扑下断崖。啊!看,黄河在一霎时竟立起来了!呵,壶口瀑布,你哪里是什么瀑布呢?一条偌大的黄河,在秦晋峡谷间也足有四百米宽的黄河,要从仅仅三四十米宽的壶口冲过去,这该是何等的声势啊!世界上哪有这等声势的瀑布呢!不,这不是瀑布,这既不是高山断崖间那种雄浑的匹练悬空的瀑布,也不是静谧幽深的山林里那种如珠帘垂落的瀑布,更不是那种曲转曼回、细流如线、饮泣似咽的流泉;这是夺路求生的惊涛,是冲决一切的狂澜,是集万钧之力准备与敌决一死战的大军,是不容任何人轻侮的、黄河之被称为黄河的那种力量和尊严!

啊,黄河!我故乡的河,母亲的河,中国的河!

写于1992年(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回忆了自己第一次见到黄河的场景,黄河铺天盖地、无涯无际的气势给予他强烈震撼,产生如同站在船上后移的错觉。
B.作者说“比起我故乡的黄河,我总觉得她不是黄河”,重在表现自己心中浓烈的思乡情,故乡的黄河在他心底是无可替代的。
C.黄河如母亲般见证了作者的革命生涯,解放宁夏后“我”在小城见到的黄河又如母亲般尽职尽责滋养着那里的土地和人民。
D.结尾以抒情短句独立成段,结构上照应前文,内容上突出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深沉热爱,凸显了黄河作为母亲河的深层意义。
2.文章在写自己观赏壶口瀑布之前,用了较多笔墨写个人的人生经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生动地体现了魏巍散文感情炽热、气势奔放的特点,这种艺术特色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2024-05-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三第二次统一监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之声(节选)

王蒙

叮铃叮铃的铃声响了,铁门又的一声关上了,车外的暮色也正在浓重起来。女列车员点起了一支白蜡,把蜡烛放到了一个方形的玻璃罩子里。偌大车厢,就靠这一支蜡烛照亮。些微的亮光,照得乘客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影子。

岳之峰轮流把体重从左腿转移到右腿,再从右腿转移到左腿。幸好人有两条腿,要不然,无依无靠地站立在人和物的密集之中,可真不好受。立锥之地,岳之峰现在对这句成语才有了形象的理解。

给这种车坐,可真缺德!

你凑合着吧,过去,还没有铁路哩!

有什么办法呢?每逢春节,有一亿多人要坐火车……

黑暗中听到了这样一些交谈。岳之峰的心平静下来了。是的,这里曾经没有铁路,没有公路,连自行车走的路也没有。我亲爱的美丽而又贫瘠的土地!你也该富饶起来了吧?过往的记忆,已经像烟一样、雾一样淡薄了。

那,那……那究竟是什么呢?

他定了定神,揉了揉眼睛。分明是法兰克福的儿童在歌唱,当然,是德语。在欢快的童声合唱旁边,有一个顽强的、低哑的女声伴随着。一支歌以后又是一支歌,然后是一个成人的歌。三支歌放完了,是啪啦啪啦的揿动键钮的声音,然后三支歌重新开始。顽强的,低哑的,不熟练的女声也重新开始。这声音盖过了一切喧嚣。

车身一个大晃,又一个大晃,大概是通过了岔道。又到站了。——哧,铁门打开了,站台的聚光灯的强光照进了车厢。岳之峰看清楚了,录音机就放在那个抱小孩子的妇女的膝头。开始下人和上人,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的一声,不唱了。

这是……什么牌子的?岳之峰走过去问道。

三洋牌,这里人们开玩笑地叫它‘小山羊’。妇女抬起头来,大大方方地回答。岳之峰看到了她的经历过风霜,却仍然是年轻而又清秀的脸。

你在学外国歌吗?岳之峰又问。

妇女不好意思地笑了,不,我在学外国语。她的笑容既谦逊,又高贵。

德语吗?

噢,是的。我还没学好。

这都是些什么歌儿呀?一个青年问。岳之峰的连续提问吸引了更多的人。

《小鸟,你回来了》《五月的轮转舞》和《第一株烟草花》。女同志说,欣梅尔——天空,福格尔——鸟儿,布鲁米——花朵……她低声自语。

他们的话没有再继续下去。车厢里充满了的照旧是别挤!”“这个箱子不能坐!”“别踩着孩子!”“这边没有地方了!之类的喊叫。

车开了。经过了短暂的混乱之后,人们又已经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各人说着各人的闲话,

各人打着各人的瞌睡,各人嗑着各人的瓜子,各人抽着各人的烟。小山羊又响起来了,仍然是《小鸟,你回来了》《五月的轮转舞》和《第一株烟草花》。她仍然在学着德语,仍然低声地歌唱着欣梅尔——天空,福格尔——鸟儿,布鲁米——花朵。

她是谁?她年轻吗?抱着的是她的孩子吗?她在哪里工作?她是搞科学技术的吗?她为什么学德语学得这样起劲?她在追赶那失去了的时间吗?她有机会见到德国朋友或者到德国去或者已经到德国去过了吗?有许多个问题想问啊。

您听音乐吧。她说,好像是在对他说。是的,三支歌曲以后,她没有揿键钮。在《第一株烟草花》后面,是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熏熏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

车到了岳之峰的家乡。小站,停车一分钟。响过了到站的铃,又立刻响起了发车的铃。岳之峰提着两个旅行包下了车,小站没有站台,闷罐子车又没有阶梯。每节车厢门口放着一个普通木梯,临时支上。岳之峰从这个简陋的木梯上终于下得地来,他长出了一口气。他向那位女同志道了再见,那位女同志也回答了他的再见。他有点依依不舍。他刚下车,还没等着验票出站,列车就开动了。他看到了闷罐子车的破烂寒碜的外表:有的地方已经掉了漆,灯光下显得白一块、花一块的。但是,下车以后他才注意到,火车头是蛮好的,是崭新的、清洁的、轻便的内燃机车。内燃机车绿而显蓝,瓦特时代毕竟没有内燃机车。内燃机车拖着一长列闷罐子车向前奔驶。天上升起了月亮。车站四周是薄薄的一层白雪。天与雪都泛着连成一片的青光。可以看到远处墓地上的黑黑的,永远长不大的松树。有一点风。他走在了坑坑洼洼的故乡土地上。他转过头,想再多看一眼那一节装有小鸟、五月、烟草花和约翰·施特劳斯的神妙的春之声的临时代用的闷罐子车。他好像还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动人的歌。

1980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之峰把体重在两腿之间反复转移,这一细节既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也形象地表现了车厢的拥挤程度。
B.从“可真缺德”“有什么办法呢”等黑暗中的交谈内容,可以看出人们交织着埋怨与无奈的复杂心态。
C.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土地”指的是岳之峰的家乡,表达了岳之峰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富饶的渴望之情。
D.小说中作者有意没有交代那位听录音机的女同志的背景,产生了“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2.小说中多次写到《小鸟,你回来了》等三支歌曲以及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最后一段对闷罐列车和火车头的描写有什么深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4-05-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学考大联盟高三三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

巴金

外面是火光、枪声、兽的叫喊、人的哭泣……

屋子里是黯淡的灯光,急促的呼吸。

我陪伴着躺在病榻上的弟弟。

我失掉了父亲和母亲。在我的生活里唯一的亲人就是这个十三岁的小弟弟了。

外面街上,那些新进城的高举太阳旗的兵在抢劫,在放火,在杀人。受害的就是我们那些贫苦的弟兄,也就是我常常在街上看见的那些人。我听见他们的哀号和求救声。声音响成了一片,里面也有妇人和小孩的声音。我明白我们的弟兄们遭到残酷的屠杀了。

那些血,那些尸体,那些被毁坏了的家!我不敢想。

我守住弟弟的病榻,不敢出去看一眼。

我等着太阳旗进来,我又祈祷着太阳旗不要进来,为了我的弟弟。

弱者的恐怖,弱者的耻辱,弱者的悲哀——我全感到了。

外面仍然是火光、枪声、兽的叫喊、人的哭泣……

哥哥,弟弟忽然坐起来,高声狂叫。他那只发烫的手紧紧捏住我的手。他望着我的眼睛。我连忙把头掉开,我害怕看到他眼里的强烈的火光。

哥哥,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人更高贵的生物罢,是不是?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那么我们算不算是人呢?为什么还有比我们更高贵的呢?

对于这样简单的问话,我平日不假思索就可以答出来。然而现在我能够说什么呢?外面街上是火光、枪声、兽的叫喊,人的哭泣……我们的弟兄们让人任意侮辱、残杀,像一只狗,一头猪。我在屋子里怀着恐怖的心情等待死亡。我能够回答弟弟说,我们是人吗?

为什么我们应当像猪似地让人宰杀呢?为什么我们应当做别人的枪靶子呢?告诉我!他不肯放松地追问下去,他用力摇我的胳膊,他战抖的声音在房里四处飘荡。我们不也是人吗?为什么我们生来就受虐待、受侮辱呢?哥哥,告诉我,为什么他们要来占我们的土地、屠杀我们呢?

我没法回答他。他的叫声刺痛了我的心,我好像受着凌迟的刑罚。

为什么不回答呢?你这个胆小鬼!弟弟狂怒地骂起我来。他捏紧小拳头朝我的身上乱打。我一点儿也不躲避。我的心痛得更厉害了。

弟弟终于拿开了手。然而他低声哭了起来,而且哭得很伤心。

弟弟的哭使我忘了心痛,我马上去安慰他:是哥哥得罪了你罢,不要气,你用力痛打哥哥好了……

哥哥,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就这样迸出了这一声哭叫:你把我杀死罢!这种做别人的枪靶子的生活,我不要再过下去了。我迟早会被他们杀死的。……那么还是请你杀死我罢。死在哥哥的手里倒强似活着去吃别人的刀尖和子弹……他抓住我的胳膊哀求,狂叫。

轻声点,不要让日本兵听见,他们会跑进来的。我恐怖地说,就伸出手去蒙他的嘴。

他推开我的手,只管说下去:

哥哥,我们和他们不是一样的人吗?在这个世界上不全是一样的人吗?……为什么别人的孩子就有光,有热,有花,有爱,我却应当做枪靶子呢?为什么我们的亲人要被他们杀死,我们房屋要被他们烧光呢?……学堂里、教科书上明明说我们的身体构造和他们的完全一样,我们和他们都是一样的人,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好好地活下去?我们应当把自己养肥来给别人做枪靶子呢?哥哥,我不要活了,请你把我杀死罢……你哭了!哥哥,我知道你爱我。你不肯杀我。那么你愿意让日本兵来杀死我吗?

我望着我的手,我的手在打颤。我抚摩我的胸膛,我的心也在颤栗。我害怕我真会用我自己这双手杀死我的弟弟。弟弟说得对。他活着,没有光,没有热,没有花,没有爱。他活着,只是为了给别人做枪靶子。像这样地活下去,还不如死了好。与其留着给高举太阳旗的兵开刀,还不如由做哥哥的我亲手杀死。

然而我看见弟弟那张可爱的脸,那张让眼泪打湿了的、被热情烧红了的圆脸,我的心又软了。我连忙扑过去,抱着我的弟弟,我狂吻他的脸颊。我坚决地说,我要保护他,决不让日本兵来伤害他。我要用尽一切力量不让他受到丝毫的损害……

外面是火光、枪声、兽的叫喊、人的哭泣……

1931929日深夜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叙写“我”和弟弟的感受,真切地反映了日本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的伤害,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B.“我们算不算是人”这看似幼稚的问题,表现了弟弟的痛苦与迷惑,面对“我”的无言以对,他通过乱打宣泄对“我”的不满。
C.面对弟弟让“我”杀死他的哀求,“我”内心感到痛苦,最后“我”坚定了保护弟弟的决心,要用尽力量不让他受到丝毫的损害。
D.小说的语言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如:“兽的叫喊”突出了敌人的残暴;画线句连用几个问句强化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之情。
2.这篇小说曾以“我的弟弟”为标题发表过,这两个标题的表意各有侧重,请对此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为何要再次写外面恐怖可怕的环境?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4-05-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归来

王祥夫

今年的杏花开过后,忽然又下了一场雪,雪下得很大,但化得也很快,才半天,地上的雪就全没了,村里村外,到处是一片泥泞,又起了雾,远远近近一片模糊。吴婆婆家的人是该回来的都从外边匆匆忙忙赶回来了,谁让地那么滑,吴婆婆滑了一跤就去了。吴婆婆的小儿子,也终于带着他在外边娶的媳妇赶回来了,都已经三年了,婆婆的小儿子三小总说是等过年的时候一定回来把媳妇带给婆婆看,但他总是忙。现在三小带着媳妇和已经三岁了的孩子从外边赶回来了。三小是连走带跑,几步就抢进了院子。屋里忙事的人猛地听到有人从外边闯了进来喊了一声“妈——”,接着就是“呜——”的一声,是三小?屋里的人马上都白花花地跑了出来,可不就是三小。还有三小的媳妇,瘦瘦的,而且黑,抱着儿子,跟在三小后边,三个人齐齐跪下,院里又马上腾起一片哭声。这时婆婆的大儿子出现了,把小弟从地上拉起来。这么一拉,三小就又大哭了起来,顿着脚。大哥又拉三小,要三小进屋,却忍不住“呀”了一声,三小回转身来,用另一只手紧紧攀住了他哥。大哥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啊呀,三小?”

堂屋里的晚饭已经摆上了,①大灯泡白刺刺地悬在头上。先是三小站起来,把放在自己面前的那碗炖肉用一只手端起来放在大哥的跟前,紧接着是大哥亦站起来,把那碗肉又端起来往弟弟三小这边放过去。然后一家人才开始动筷子吃饭,哑子二哥只盯着三小看,忽然“呀呀呀”地叫起来,被大哥用手势打住。但哑子二哥还是用手指着自己的胳膊“呀呀呀”地喊,大哥又把他喊住,用手势告诉他别喊,“吃饭!”大哥说完这话就不知再说什么,筷子在盘里夹了一下,却什么也没夹,收回来。

“去,看看香完了没有?"大哥对大嫂说。

三小已经站起身,一迈腿,跨过凳子,抢先出去。

大哥忽然放低了声音,趁三小出去,他想问问三小胳膊的事。

三小的媳妇忽然低了头,三小媳妇说那个厂是做胶鞋的,刚刚开起,三小出事后给了八千块钱。三小媳妇又停停,说:“三小他咋能回来?咋也不能回来。”三小媳妇的声音很低,停片刻,又说:“那老板人其实挺好的,他也没办法,他也没钱。”三小现在还在那厂里,给人家看门,还养了一只羊,是奶羊,给孩子挤奶吃。又说,还在房后开了一小片地,种菜,给自己吃。不知谁轻轻“唉"了一声,②白刺刺的灯下,一张张脸都很白很紧,大哥把自己筷子伸过去,有些抖,他夹菜,夹准了,筷子没收回来,却送到三小媳妇的碗里。大嫂也跟着夹菜了,夹一块肉,也没收回来,也送在三小媳妇的碗里,又夹一筷子,想想,放在三小的碗里,然后放下筷子出去了:“三小,三小,进来吃饭。”大嫂的声音从外边传了进来,声音只是颤,只隔片刻,大嫂的声音忽然变成了哭声——她进这屋的时候,三小才三岁。有时候下地,她后边背着三小,前边抱着自己的儿子。

按这地方的规矩,妯娌齐了,要看看箱里留下没留下值钱东西,当着全家,把东西都收拾过,谁也没有闲话。大嫂领着二嫂和三小的媳妇把吴婆婆的屋子收拾了一遍,把箱子开了。箱子里塞得满满的,小孩子的衣服,大哥穿过二哥再穿、三小又穿的旧衣服。再有,旧鞋子,他们父亲的旧鞋子,家做的,穿旧的,而又洗干净的。再一个盒子,里边都是线,红线绿线黑线蓝线,一轴一轴,一团一团,还有针,插在线团上。再翻,居然还有鞋样子,有大哥的,也有二哥的,还有三小的。大嫂眼红了,想哭一声,却突然叫了起来,一个包,被翻了出来,用吴婆婆的旧头巾包着,这个头巾包被打开了,妯妞三个同时都“呀”了一声。因为收拾吴婆婆的箱底,③屋里的灯换过了,白刺刺的,角角落落都亮。屋里的人你看我,我看你,一万五千八百块的钱在这里。大嫂先哭出来。想起吴婆婆常年就饭的那碟子盐豆,吴婆婆只说是吃斋,是从不吃肉,但儿子孙子们碗里的剩饭,即使是笨菜,吴婆婆也会打扫得干干净净。

办完吴婆婆的事,院子门口那株香椿树上的叶子都张开了,那只鸟的窝也有样子了,三小说什么都要走,也终于带着他的媳妇和儿子走了,三小和媳妇惦着那边的羊和菜地。家里人虽不愿三小走,但心里也好受了一些。吴婆婆留下的那些钱,大哥一家同意,二哥一家也同意,全都给了三小。这天中午,哑子二哥突然在家里“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叫了起来,连带着他那个哑子媳妇也在叫。隔壁大哥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忙地过来。哑子二哥手里拿着那个包儿,是吴婆婆的那个头巾包,大哥记起了那天晚上三小说的那句话:“可怜我二哥是个哑子,老来老去比我都可怜。”

“放好放好!”大哥打着手势,“放在谁也看不到的地方。”

然后,大哥去打香椿了。大嫂什么也没说,把大哥打下来的香椿,一小捆一小捆扎好。他们合计好了,明天要进趟城,再买些菜籽。

(选自《新中国文学经典丛书·1949-2019》,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了雪后“一片泥泞”“一片模糊”的景象,营造了阴冷的氛围,与小说中人物此刻回家的心情相契合。
B.大哥拉三小进屋时突变的脸色表明他已发现三小少了只胳膊,这使得吃饭时大哥反复制止二哥的行为显得合乎情理。
C.文中画波浪线处表现了大哥因为与三小长时间分离感情淡漠,在突然面对他残疾的现实后有些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
D.小说末尾写大哥打香椿,夫妻合计进城买菜籽,表明他们在经历了老人去世等家庭变故后,重新回到了生活的常态。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用“大、白、悬”等词凸显出灯光的刺眼,使人感受到时隔三年后家人重聚时涌动的复杂情感。
B.句子②中“白刺刺”的灯光与众人听完三小媳妇讲述后苍白的脸色相映衬,透露出人物内心的沉重。
C.句子③中吴婆婆房间里那“白刺刺的”、照得四处都亮的灯,象征着吴婆婆勤劳顾家的美好品德。
D.文中“白刺刺的灯”反复出现、渲染气氛,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作用有相似之处。
3.小说为什么以“归来”为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有人评价王祥夫的小说“闪现着温暖的光芒”,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4-05-1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天深处思范公

韩少功

①第一次抵达富春江岸,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去寻找范仲淹的遗迹。这不仅仅因为我来自洞庭湖畔,熟悉范文正公著名的《岳阳楼记》;也不仅仅因为我曾历访洛阳、苏州等地,对他这位宋学开山的一生轨迹总是充满好奇;更重要的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看来就是给中国文明传统和士大夫操守的立魂之语,是数千年历史暗夜中最耀眼的一道精神闪电。

②范仲淹乘坐小船,顺着一江碧水来到浙江桐庐(睦州属地),这是他仕途上多次大起大落中最早的一落,虽时间不长,但已初尝仕途煎熬,锤炼了他的顽强和磊落。富春江在这里蜿蜒流过,草长莺飞,柳垂蝶舞,板桥茅舍,宛若《富春山居图》里那种仙境,很适合文人归隐。不是吗,这俗世红尘的事哪干得完呢?君有道则仕,君无道则隐,前人早就有过适时进退的贴心提醒。但范仲淹似不以为然。他在这里重修旧祠,纪念东汉大隐严子陵,赞其不慕功名富贵的“先生之风”,却没打算复制前人。相反,他主张“进亦忧,退亦忧”,即顺境要拼,逆境也要扛,到哪里都活得一个样。特别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越是遭遇人生的至暗时刻,倒越是要当硬汉,有担当;知其不可而为;虽千万人逆之,吾往也!

③他年幼失父,有一份孤寒和坎坷的经历打底,其实并非不知世事的复杂,故为官处事,有经有权,道术兼通,掐得准各种轻重缓急的分寸,具有丰富的经验,连同时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也都深为折服。但理想者通常的厄运在于,在社会高烈度大危局到来之前,上下同欲的清明务实之风,总是容易为和平时期四面八方的私欲暗流所涣散、所蚕食、所扭曲、所崩坏,因此改革和建设步步艰险。赈灾、治水、削赋、肃贪、兴学、和番、简政、领兵戍边、调解党争……他几乎是最累的一个官。但他干得再好,干得再有理有利有节,连最为欣赏他才华与人品的宋仁宗,受制于各种盘根错节的固化利益关系,很多时候也烦他,不理他,然而又不得不理他。有一次,好友晏殊大惊失色,批评他屡屡直言犯上,将会危及仕途,也会连累亲朋。范仲淹复一封《上资政晏侍郎书》,称“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在他看来,那些越来越多、越来越顺溜、越来越让皇上溺于舒适区的“逊言逊行”,不正是危及社稷的最大危险?相反,忠诚首先是忠直,“危言危行”才是臣子的本分和天职所在。

④于是,他一次次受贬降职,以至景祐三年再度出京之时,这位资深老臣和士林领袖,那么多的盟友、同僚、弟子、乡党,竟无人敢来送别。

⑤他最终病逝徐州,享年六十四岁,仅留下家中几许义田以助乡间弱小。

⑥宋仁宗大概后来也有几许愧疚。他在范公死后亲书“褒贤之碑”,加上一大堆追赠的官职、爵位、谥号,可惜都来得太迟了。

⑦仁宗算不上一个昏君,那些与范公过不去、或总是不沾边的,也并非都是小人,他们充其量只是平庸而已。直到滚滚狼烟遮云蔽日,直到外寇铁蹄踏破山河,一个富足、强大、优雅而精致的北宋帝国轰然坍塌,他们这才体会到平庸之恶,才明白范仲淹所昭示的忠直之道是何等珍贵。

⑧呜呼!江上千年渔火忽,何人深夜梦汴京?

(选自2023年11月12日《湖南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抵达富春江岸,最想做的就是寻访范仲淹的遗迹。这主要是因为作者熟悉《岳阳楼记》,并对范仲淹的一生充满好奇。
B.作者写范仲淹纪念东汉大隐严子陵,而他自己却坚持“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则,表现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品质。
C.作者写范仲淹为官处事“有经有权,道术兼通”,连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也都深为折服,突出了范仲淹的济世之才。
D.文章以“呜呼!江上千年渔火忽,何人深夜梦汴京?”作结,思人、感时、忧世,万千感慨尽在其中,言简义丰,耐人寻味。
2.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3.范仲淹在仕途上多次大起大落,作者为什么从他“最早的一落”写起?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2024-05-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三次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玉兰探照

陈毓

“张兰,你看,这是厨房。

张兰在移动的手机屏幕里就看见那厨房。她看见一块小狗瓷砖,当即喊肖大壮把镜头转回去,仍只看见一片瓷砖上有小狗图案。

“这是啥讲究?”她问肖大壮。

肖大壮说,这叫不对称美。

①自从进了城,肖大壮说话跟在村里很不一样了。张兰现在也进了城,她往后也会和在村里的自己不一样的。

为和张兰视频,肖大壮这一天等得心急。但心急没用,张兰一早要赶到东城小区,接送那家的孩子去幼儿园。送过孩子即刻返回,顺路买好粥铺的包子和豆芡饭,送到这家爷爷奶奶的餐桌上,再赶紧下楼,买菜,回来给二老做好午饭。两位老人的午饭时间严格,十一点半准时开饭,这倒给张兰留出二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叫她赶回出租屋,弄好自己和儿子的午饭。匆匆吃过饭,她要再次返回,把两个老人吃过饭的厨房收拾干净,把晚饭所用的蔬菜洗好放妥当,之后,去幼儿园接回孩子交给这家老人。晚饭她不用管,由年轻的女主人回来做,他们要在晚餐桌上团圆。

张兰收拾好厨房,下楼时带走垃圾。把垃圾分类放进垃圾桶后,她会伸个腰。脚步缓下来,目光缓下来,她的手臂、肩背、目光现在都是向下的,她觉得这样舒服。

肖大壮就是在这时接到了张兰的视频电话,早上出门时他就嘱咐过,必须在这个时间段,错过就没机会看了。

昨儿下午,肖大壮遵工长安排走进新苑小区,为一户人家铺地板。他走进房间,对照清点了木地板的型号和数目,准备干活。

他一抬头,看见一棵开花的树,其中一个花枝,从敞开的窗子探进来,阳光打在洁白的花朵上,一朵朵花,像明亮的灯盏,把肖大壮的眼睛照亮,真是美呆了,肖大壮嘟囔。此刻,他还不认识玉兰花。但他确信张兰要是看见这花会有多高兴,要是张兰和他能在这座城市拥有一间这样的房子,多辛苦他都愿意,张兰也愿意。他骑上电动车回家的时候想的是如何让张兰看到这花。

尽管足够细致,肖大壮还是在午后就铺好了地板,只等和张兰视频后,就能把钥匙交还工长。

肖大壮给张兰看的,正是这家的厨房。肖大壮并不直接给张兰看那树花,他要铺垫到高潮。但张兰却迷上了那块小狗瓷砖。肖大壮把镜头移到那伸进来的花枝上,给张兰看一朵花,张兰果真大呼小叫。张兰喊:“玉兰花,多好看的玉兰花,你快闻闻,保准闻得见荷香气。”肖大壮觉得张兰真好笑、真可爱,他把鼻子凑近花,闻了闻,还真闻到了荷花的香气。

张兰嘱咐肖大壮往后退,她要看清那间有玉兰花的房子的整体模样。肖大壮于是“向后,向后”“向左,向右”,把那间有玉兰探照的厨房完整呈现在张兰眼前。张兰夸赞女主人的眼光,说配的青色窗帘好看,尽管她叹息在厨房安窗帘实在是浪费钱。

趁着这喜欢,张兰索性放开,她指挥肖大壮,把每间房子都照给她看,②于是张兰赞美地板,张兰赞美客厅,张兰赞美门廊,张兰赞美那个小小的房间,张兰和肖大壮争论,小房间会住这家的儿子还是女儿,最后她索性说,③这户人家肯定有个儿子,和他们的儿子一般大,都上三年级,还是一所学校。肖大壮忍住笑,不和张兰争,他想张兰也许是对的,张兰很多时候都能预测对一些事情,但愿张兰这次也对。就像他确信,这家的女主人美丽,会过日子。男主人长相也好,很爱家庭,这家有个儿子,正像他们儿子一样,上三年级,没准一所学校呢。

肖大壮和张兰不由地一起在电话里笑,这一天,他们真是高兴啊。

肖大壮打点工具箱的时候忽然想到一枚钉子,他几次三番看见那枚细长的钉子,他想不清这枚钉子会用在哪道工序里,但此刻他找不到那枚钉子了。他把垃圾袋打开查验,仍不见钉子,他担心钉子被嵌进木板,他回忆最后看见钉子的时间,恰是他就要完工的时候,那,钉子去了哪里呢?他蹲下,检视最后铺的那几块地板,他轻轻叩击,用手掌一一抚摸,看哪里有异样,之后他“嘿”了一声,当即出了一头细汗。他迅速揭起最后的一块木地板,他看见,那枚细钉嵌在那块木板和墙的缝隙之间。肖大壮舒了口气。

留一枚钉子在不该有钉子的地方,多不完美。

幸好我找出来了,我纠正了错误。

肖大壮扣好那块被自己揭起来的木板,心里那个美,那个舒坦,那个对自己满意啊。

他提着垃圾,倒退着出门,把门轻轻锁好。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兰进城后的新工作内容繁杂,扔完垃圾后缓下来的脚步和目光,向下的姿态都表现出结束一天工作后的放松状态。
B.肖大壮为一颗钉子出了一头细汗,是因为这一颗钉子既是他工作的失误,也与他们对这个家庭堪称完美的设想不符。
C.本文将肖大壮和张兰的视频对话置于文章开篇,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急于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D.在叙事人称上,本文以第三人称为主,同时也融入了第一和第二人称。这不仅扩大了叙事空间,还丰富了人物形象。
2.在叙事学理论中,重复是小说叙事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包括事件的重复、语言的重复、情态的重复等。请分析文中三处划线部分的重复所包含的叙事意义。
3.从厨房外探照过来的玉兰花在文中多次出现,请分析“玉兰花”在文中的作用。
2024-05-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麻袋

响 雷

也不知是谁家的小板车,周荣宽白捡了来用,轮轴有些缺油,每转一圈都要吱嘎一下,每吱嘎一下,他的心就咯噔一下。黑夜里,城中死寂,远处偶有一两声犬吠。真不该做这种事的,他有些后悔,更多的是害怕,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样慌张过,作贼一样。

出和平门向北三四里,路越来越不像路,他停下来擦擦汗,喘了口气,胆子又大起来。江滩就在前面不远,他把小板车上的麻袋扶了扶,继续推。他要在江滩边找一处荒地,把麻袋埋了。麻袋里是他的仇人白酉生。

白酉生跟周荣宽年纪相仿,五十出头。他们住在同一条巷子,檐头挨着檐头,山墙贴着山墙。他们自打一出生就不是好邻居,而是仇人,不知从哪一代起结下的世仇。小时候,他们没少打过架,周荣宽额上的疤便是在十岁那年被白酉生的爪子抓下来的。二十岁那年,他们争过女人,两败俱伤,最终谁也没得到,两家积怨却更深。后来各自成家过日子,周荣宽在崇善堂当伙夫,白酉生做了剃头匠,三日不碰面,碰面没好事。

他们两家山墙之间长了一棵小叶黄杨,碗口粗,据说上百年了,算是名贵古树,值些钱。周荣宽说树是我家的,白酉生说树不是你家的,他们为了这棵树没少吵架。也许溯起源来,他们的世仇就是从这棵小叶黄杨结下的。后来他们不争了,有什么好争的,树就立在那里,谁也别想卖,谁也拔不走,于是搁置争议。但他们又为别的东西争,为别的事情吵,就算没事也会找事。有时一大早,两人跨出家门赶巧四目对上,都鼻子里哼一声,各往东西,背后各骂一句,今儿出门遇鬼了。天注定他们尿不到一壶。

白酉生长得比周荣宽粗壮,脾气暴躁,但嘴笨,一旦吵架,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句粗话,不及周荣宽条分缕析,有理有据,所以他常常吵不过,便用拳头说话。周荣宽嘴上快活了,身子骨没少挨苦头。但有一事算周荣宽能耐,周荣宽剃头从来都到白酉生的摊子上,剃完头站起来,神气活现,比踢馆的武夫打了一场胜仗还得意。别人问,你怎么敢的。周荣宽昂着头说,我就是这身胆气。在这事上白酉生窝囊啊,心里窝着火,手上还要把他的头剃得漂漂亮亮,剃不好砸自己招牌。周荣宽有时还出言挑衅,有种把我脖子抹了去哉。白酉生真有一刀划下去的冲动,可是人命关天,得忍。你不是挺横吗,有本事你爬起来呀。周荣宽停了车,朝麻袋说。

麻袋一动不动。

四野一片空旷,燕子矶矗在远处,似江边饮水的巨兽。北风呼呼地吹,江边的浪声和枯草的摩挲声混在一起,不响,却空洞而遥远,像从地狱里飘出来的。周荣宽一激灵,往掌心里吐一口唾沫,搓搓,从麻袋底下抽出一柄铁锹,撸去一片枯草,开始挖土。

以后定神了,你狗日的闭了嘴,再也没人争啊吵的。周荣宽跟麻袋说。他力气小,白天又累着了,挖一阵就停下来歇会儿。

好一阵子,才挖出一米深的坑,估量着大小差不多了,他把麻袋从小板车上卸下来,滚到坑里去。我可交代你,到了那边,你们一家子团聚了,可别仗着人多合伙欺负我家女人孩子,周荣宽用铁锹指着麻袋说。

你可记好了。周荣宽铲一锹土,覆在麻袋上。

那天要不是我在崇善堂里做活计躲过一劫,也跟你一起下去了。周荣宽又铲一锹土。

没有棺材,你多担待着,能有个麻袋算不错了,白天我埋了多少尸首连个麻袋都没有,依着你那副嘴脸,被野狗吃了我都懒得理。周荣宽说。很快,麻袋掩进土里大半。

我说你充什么好汉,那么多当兵的都打不过,你一个剃头匠能干得过枪炮?浑身马蜂窝似的,还死攥着剃刀不放,掰都掰不开,剃刀你收好了,到下面继续干老本行。埋得差不多了,周荣宽胳膊支在锹柄上歇会儿。

咱们房子都给烧了,小叶黄杨只剩一根黑杆子,你也别记挂着,入土为安,咱们两家的恩怨算是了了。周荣宽说。

我记着你们是民国二十六年冬月没的,我孤家寡人一个,以后谁会记得我哟。周荣宽抹一把泪,用铁锹把耸出的坟头拍拍实。

周荣宽从怀里掏出一把纸钱,吹着了火折子,点上,火沿着纸钱扩散开。周荣宽烤着手说,别一个人花了,记得给我女人孩子捎些,我到处找啊怎么也找不着他们,要不是为了找他们,我也不会在巷子里撞见你。烟有些熏眼睛,周荣宽用手背抹了抹,越抹越止不住地流。

纸钱燃尽,火星子随西北风飞舞一阵,游魂一样消散了。

【注】①民国二十六年冬月:指193712月,是月13日,南京沦陷。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小板车轮轴的“吱嘎”声和远处的狗叫声,衬托了夜晚环境的幽寂,渲染出紧张的气氛,扣人心弦。
B.“充什么好汉”“还死攥着剃刀不放”,带着些许讥讽,也从侧面反映了在战乱中部分人苟且求存的心态。
C.小说结尾意蕴深沉,“游魂一样消散了”,两人的恩恩怨怨随风而逝,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刻骨铭心的国仇家恨。
D.本文结构安排独具匠心,将故事浓缩在埋麻袋的过程中,情节紧凑集中,通过设置悬念,层层推进,引人入胜。
2.小说中周荣宽大量的独白,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3.作者用巧妙的手法叙述白酉生的一生,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5-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