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类文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关于冬天

苏童

厄尔尼诺现象确实存在,一个最明显的例证是现在的冬天不如从前的冷了,前几年的冬天那么①马虎地蜻蜓点水似的就过去了,让人不知是喜是忧。

冬季里我仍然负责在中午时分送女儿去学校,偶尔会看见地上水洼里的冰将融未融,薄薄的一层,看上去很脆弱,不像冰,倒像是一张塑料纸。我问我女儿早晨妈妈送她的时候冰是否厚一些,我女儿却没什么印象,事实上她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地上长出来的冰,那种厚厚的、结结实实的冰。

北方人在冬天初次来到江南,几乎每个人都用上当受骗的眼神瞪着你,说:怎么这么冷?你们这儿,怎么会这么冷?人们对江南冬季的错觉不知从何而来。正如我当年北上求学时家里人都担心我能否经受北方的严寒,结果我在十一月的一天,发现北师大校园内连宿舍厕所的暖气片也在滋滋作响,②这使我对严冬的恐惧烟消云散。

记忆中冬天总是很冷。西北风接连三天在窗外呼啸不止,冬天中最寒冷的部分就来临了。母亲把一家六口人的棉衣从樟木箱里取出来,六个人的棉衣、棉鞋、帽子、围巾,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必须穿上散发着樟木味道的冬衣;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必须走到大街上去迎接冬天的到来。

冬天来了,街道两边的人家关上了在另外三个季节敞开的木门,一条本来没有秘密的街道不得已中露出了神秘的面目。室内和室外其实是一样冷的,闲来无事的人都在空地上晒太阳。这说的是出太阳的天气,但冬天的许多日子其实是阴天,空气潮湿,天空是铅灰色的,一切似乎都在酝酿着关于寒冷的更大的阴谋,而有线广播的天气预报一次次印证这种阴谋。广播员不知躲在什么地方用一种心安理得的语气告诉大家,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正在南下,明天到达江南地区。

冬天的街道很干净,地上几乎不见瓜皮果壳之类的垃圾,而且空气中工业废气的气味也被大风刮到了很远的地方,因此我觉得张开鼻孔能闻见冬天自己的气味。冬天的气味或许算不上一种气味,它清冽纯净,有时给鼻腔带来酸涩的刺激。街上麻石路面的坑坑洼洼处结了厚厚的冰,尤其是在雪后的日子,人们为了对付路上的冰雪花样百出,有人喜欢在胶鞋的鞋底上绑一道草绳来防滑,而孩子们利用路上的冰雪为自己寻找着乐子,他们穿着棉鞋滑过结冰的路面,以为那就叫滑冰。(A)江南有谚语道,下雨下雪狗欢喜。也不知道那有什么根据,我们街上很少有人家养狗,看不出狗在雨雪天里有什么特殊表现。我始终觉得这谚语用在孩子们身上更适合。大雪过后孩子们冲出家门冲出学校,就像摇滚歌星崔健在歌中唱的,他们要在雪地里撒点野,为自己制造一个捡来的节日。江南的雪很有节制,每年来那么一场两场,让大人们皱一皱眉头,也让孩子们不至于对冬天恨之入骨。我最初对雪的记忆不是堆雪人,也不是打雪仗,说起来有点无聊,我把一大捧雪用手捏紧了,捏成一个冰坨坨,把它放在一个破茶缸里保存,我脑子里有一个模糊的念头,要把那块冰保存到春天,让它成为一个绝无仅有的宝贝。结果可以想见,几天后我把茶缸从煤球堆里找出来,看见茶缸里空无一物,甚至融化的冰水也没有留下,因为它们已经从茶缸的破洞处渗到煤堆里去了。

融雪的天气是令人厌恶的,太阳高照着,但整个世界都是湿漉漉的,屋檐上的冰凌总是不慌不忙地向街面上滴着水。路上黑白分明,满地污水悄悄地向窨井里流去,而③残存的白雪还在负隅顽抗,街道上就像战争刚刚过去,一片狼藉。讨厌的还有那些过分勤快的家庭主妇,天气刚刚放晴她们就急忙把衣服、被单、尿布之类的东西晾出来,一条白色的街道就这样被弄得乱七八糟。

冬季混迹于大雪的前后,或者就在大雪中来临,(B)江南民谚说邋遢冬至干净年,反映了人们的朴素愿望,而这些要求也常常被天公满足。我记得冬至的街道总是一片泥泞的,江南人把冬至当成一个节日,家家户户要喝点东洋酒,吃点羊羹,也不知道出处何在。有一次我提着酒瓶去杂货店打东洋酒,闻着酒实在是香,就在路上偷偷喝了几口,回到家里面红耳赤的,棉衣后背上则溅满了星星点点的污泥,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通。现在我不记得母亲是骂我嘴里的酒气还是骂我不该将新换上的棉衣弄那么脏,反正我觉得冤枉,自己钻到房间里坐在床上,不知不觉中酒劲上来,竟然趴在床上睡着了。

④人人都说江南好。但没有人说江南的冬天好。我这人对季节气温的感受总是很平庸,异想天开地期望有一天我这里的气候也像云南的昆明,四季如春。我不喜欢冬天,但当我想起从前的某个冬天,缩着脖子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听见我们街上的那家茶馆里传来丝弦之声,我走过去看见窗玻璃后面热气腾腾,一群老年男人坐在油腻的茶桌后面,各捧一杯热茶,轻轻松松地听着一男一女的评弹档说书,看上去一点也不冷。我当时就想,这帮老家伙,他们倒是自得其乐。现在我仍然记得这个冬天里的温暖场景,我想要是这么着过冬,冬天就有点意思了。

材料二: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作者从气象名词“厄尔尼诺现象”入手,指出“现在的冬天不如从前的冷了”,引出对气象和季节的论述。
B.“北方人对江南冬季的错觉”主要源于内心的想象,这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对南北之秋的咏叹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两次写到“阴谋”,体现出作者对词语运用的创新,说明今年冬天寒冷,与“记忆中冬天总是很冷”的印象相一致。
D.本文对声色光影、触觉和味道等感觉的捕捉敏感而细致入微,文章多处采用细节描写,语言呈现出强烈的画面感。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马虎”原指人行事草率,疏忽大意,“蜻蜓点水”原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此处用这两个词形容冬天,将冬天拟人化。
B.②处“烟消云散”的原因是御寒手段的进步,该段也采用插叙的手法,用真实经历阐释北国之冬的实际感受。
C.③处“负隅顽抗”原是贬义词,形容依仗某种有利的条件,顽固进行抵抗。此处的情感色彩与作者对“融雪的天气”的感受相一致。
D.④处“没有人说江南的冬天好”言下之意为“我”要来说,既为下文“我不喜欢冬天”蓄势,也点明了全文的情感态度。
3.作者开头指出现在的冬天“让人不知是喜是忧”,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苏童在散文中擅长变换组合语言风格,如将典雅的文学语言与朴实的民间俗谚相结合,使得文本意蕴深刻,充满张力。请结合文本,完成下表。

本义语境义主旨义
(A)“下雨下雪狗欢喜”狗通人性,大雪飘飘象征丰年,主人高兴,狗也欢喜。B。_________雪在童年记忆中纯洁美好,反映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与作者对自由美好的向往。
(B)“邋遢冬至干净年”A.___________江南百姓情愿牺牲一个冬至,也要过一个干净的无雨无雪的春节。C。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名人传

中岛敦

赵国都城邯郸有一男子名曰纪昌,立志要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他遍寻值得拜师之人,最终认为论射术当今天下恐无人能及名射手飞卫。传说那飞卫技艺精湛,能于百步之外射穿柳叶,箭无虚发。纪昌于是不畏劳苦找到飞卫,拜入其门下。

飞卫对新进弟子纪昌说,想学射术,必须先学会不眨眼。纪昌回家就钻到妻子的织机下,翻身仰面躺于地上。两年后,他甚至已经忘记该如何闭眼。直到最后,竟有小蜘蛛在他睫毛之间结网做巢,他才终于有了自信,禀告老师飞卫此功已成。

飞卫听后说:“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纪昌用发丝将虱子绑住,挂在朝南的窗户上终日观察。日复一日,吊着虱子的窗外景色更迭变化,从春光和暖到夏日炎炎,转而秋高气爽北雁南渡,紧跟着冬寒凛凛飞英蔽日。某日纪昌猛然发觉,窗前的虱子看在眼里竟有马那么大。他一拍大腿道是大功告成,随即走至屋外。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眼中的人如高塔,马似峻峰,猪看似山丘,鸡有如城楼。纪昌大喜,当即拜见老师,禀报此事。飞卫听后首次肯定了这名弟子:“汝得之矣!”当即开始将射术奥秘倾囊相授于纪昌。

纪昌的射术进步之快令人惊叹,老师开始传授秘技,一个月后,他尝试速射箭矢百支,发发相及,矢矢相属,绝无一矢坠地。飞卫在旁观看,不觉脱口道:“善!”

纪昌在老师那里已无艺可学,某日竟心生歹念。若要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非得将飞卫铲除不可。他暗中等待机会,终于某日在郊外等到了独行的飞卫。纪昌心意已决,当即取箭引弓,飞卫察觉到杀意,也执弓相迎。二人互射,箭矢每每在半途相撞,应声同时坠地。箭矢落地而不扬起半点尘埃,当是二人技艺皆出神入化之故。且说互射之际,飞卫箭矢已尽,而纪昌仍余一矢。纪昌心喜,取箭就射,飞卫则慌忙折取路旁棘刺之端扦之,正中箭镞。纪昌心知非分之念终难实现,一股出于道义的惭愧悔恨油然而生。反观飞卫,死里逃生之后如释重负,同时又对自身技艺颇为满意,全然没有半点对敌人的憎恨。二人冲向对方,在原野中拥抱,当场洒下师徒情深的泪水。

飞卫与弟子相拥而泣,心想弟子若杀心再起则凶险至极,于是打算给纪昌指明新的目标,以转移其注意力。他告诉这名危险的弟子,若还想在这条路上精益求精,则要不畏太行群山险峻,往西登上霍山之巅。彼处有甘蝇老师,乃旷古绝今之箭术奇人。

纪昌当即踏上西行之路。老师说二人技艺在甘蝇面前如同儿戏,这刺激了他的自尊。如若此言属实,那就代表他距离天下第一的目标还路途遥远。他一心赶路,攀险峰,过栈道,磨破脚底,双腿尽是擦伤,一个月后,终于抵达目的地,登上山顶。

彼时纪昌锋芒毕露,迎接他的则是一名目光如绵羊般温顺、步履蹒跚的老者。老者或已不止百岁,他弯腰驼背,行走时白胡须都拖在地上。

纪昌赶忙道明来意,他说得很大声,生怕对方耳背。他说此次前来主要为请老者对自己的射术评价一番,只听得弓弦作响,这技艺精湛的一箭竟让碧蓝空中五只大乌齐齐应声而落。

老者含笑首肯,道纪昌还算有些本事——不过此终究只是射之射,看来好汉尚未习得“不射之射”。见纪昌心头火起,老者便领他至两百步开外一峭壁处。下方绝壁笔直如屏风,正可谓壁立千仞,溪流在下面遥远如细丝,仅是俯瞰一眼便令人晕眩,可见地势之高。纪昌心想此时怎能退缩,站上去时那石头还轻微摇晃了一下。他硬着头皮搭箭开弓,岂料正碰上一颗小石子由悬崖边滚落。纪昌被石子的去向吸引了注意,不禁脚底发软,遍身冷汗,只能俯身趴在石面上。老者微笑着伸手搀扶纪昌下来,自己又站上去,请纪昌看他射箭。纪昌脸色苍白,心中惊惶尚未平复,不过还是很快意识到了问题——老者没有弓如何射箭?弓呢?老者是两手空空。弓?——老者笑了。用弓箭的那还是射之射。这不射之射,用不上乌漆之弓,也无需肃慎之箭。上空盘旋的鹰,连翅膀都没扇动一下,竟直直朝岩石之上坠落而来。

纪昌不寒而栗。他感觉直到今日才总算得以一窥射术登峰造极之境界。

在这位年长的神射手身边,纪昌修行了整整九年。无人知晓这期间他经历了怎样的磨炼。九年后纪昌下山归来,众人皆因他面相大变而震惊。曾经那不服输的倔强面庞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木偶一般的愚者相貌。他去拜访阔别已久的老师飞卫,而飞卫一见他便大声感慨——这才是天下第一神射手。诸如我辈实在望尘莫及。

纪昌归来后,连弓都不再碰了。有人问此中缘由,纪昌答曰:“至为为无为,至言为无言,至射为无射。”实际上,他的晚年已全然进入无为自化的境界,苍老的纪昌甚至已认不出弓,也忘掉了它的用途。

据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邯郸城内的画家都藏起画笔,乐师都扯断琴弦,工匠们则耻于手执规矩。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昌想要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拜师名射手飞卫,练习不眨眼和视微如著的基本功,可以看出纪昌训练勤奋刻苦。
B.学有小成后,纪昌心生歹念,不惜狠心伤害飞卫,可见,比起射箭技艺,当时的纪昌更在意“天下第一神射手”的名声。
C.甘蝇是旷古绝今之箭术奇人,但其外表普通,纪昌说话大声、心头火起正是因为纪昌心里并不相信甘蝇有过人之技。
D.纪昌拜师甘蝇,修炼九年后下山,却道“至射为无射”,呈现出对老庄“无为之境”的哲学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昌射杀飞卫不成之后,一股出于道义的惭愧悔恨油然而生,这种惭愧与悔恨是纪昌内心的“善”的体现,这一细节使人物形象更丰富立体。
B.纪昌学成归来后引导了各行业对“无之境”的追求,飞卫的盛赞,邯郸城内的画家、乐师、工匠的行为变化都从侧面烘托出纪昌的成就。
C.小说语言细腻、优雅,能准确挖掘和描述人物内心隐秘角落,注重对人性的探寻,从而引起读者对人生追求与生命意义的思考。
D.小说的叙述详略得当。详细叙述了纪昌射杀飞卫以及悬崖试射术等情节;但对于纪昌在山上修炼的九年一笔带过,为小说后续发展蓄势。
3.尼采以骆驼、狮子、婴儿来譬喻人类精神的三个阶段,意思是人的精神是由坚忍负重转向勇猛搏斗,最后回归生命本真。请结合文中纪昌人生经历,解读其精神蜕变的历程。
4.《名人传》取材于《列子·汤问》篇中“纪昌学射”一节,作者中岛敦增添了纪昌西行拜师甘蝇、学成归乡练就“不射之射”等新情节,这样的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

莫言

我家房后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窄窄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

我们动身很早,河堤上没有行人。①堤顶也就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了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河上有雾,雾很重,但不均匀,一块白,一块灰,有时像炊烟,有时又像落下来的云朵。

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小车轮子沙沙地响。田野里还是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曲调很古老。节拍很缓慢。歌声悲壮苍凉。②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的歌声,空气因歌声而起伏,没散尽的雾也在动。

从爷爷唱出第一个音节时,我就把头拧回来,面对着爷爷,双眼紧盯着他。他的头秃了,秃顶的地方又光滑又亮,连一丝细皱纹也没有。瘦得没有腮的脸是木木的,没有表情。眼睛是茫然的,但茫然的眼睛中间还有两个很亮的光点,我紧盯着这两个光点,似乎感到温暖。

爷爷把车子推到草地上,竖起来,脱下褂子蒙在车轱辘上,带着我向草甸子深处走去。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

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迷蒙中感到爷爷在推我,睁眼爬起来一看,已是半下午了。

“星儿,快起来,天不好,得快点儿走。”爷爷对我说。

不知何时——在我睡梦中茶色的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太阳已挂到西半边,光线是橘红色,很短,好像射不到草甸子就没劲了。

“要下雨吗?爷爷。”

“灰云主雨,黑云主风。”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爷爷在车前横木上拴上一根细绳子,说,“小驹,该抻抻你的懒筋了,拉车。”

爷爷弯腰上袢,把车子扶起来,我抻紧了拉绳,小车晃晃悠悠地前进了。河堤很高,坡也陡,我有点头晕。

“爷爷,您可要推好,别轱辘到河里去。”

“使劲儿拉吧,爷爷推了一辈子车,还没翻过一回呢。”我相信爷爷说的是实话。爷爷的腿好,村里人都叫他“蹦蹦”。

大堤弯弯曲曲,像条大蛇躺在地上。我们踩着蛇背走。这时是绿色的光线照耀着我,我低头看着自己的膝盖,也可以看到自己的肚脐。走出里把路,黑云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一切都不发声,各种鸟儿贴着草梢飞,但不敢叫唤。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起来了,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响声。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跟着这声音而来的是天地之间变成紫色。我回头看爷爷,爷爷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爷爷!”我惊叫一声。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身体前倾,双脚蹬地,把细绳拽得紧紧的。我们钻进了风里。我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风托着我的肚子,像要把我扔出去。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我拼命地喊着。喊出的声音连我自己都没听到。那根拉车绳很细,它一下子崩断了。我扑倒在堤上。风把我推得翻斤斗。翻到河堤半腰上,我终于又伸出双手抓住了救命的草墩,把自己固定住了。我抬起头来看爷爷和车子。车子还挺在河堤上,车子后边是爷爷。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子半于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

我揪着野草向着爷爷跟前爬。我看到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爷爷,把车子扔掉吧!”我趴在地上喊。

爷爷倒退了一步,小车猛然往后一冲,他脚忙乱起来,连连倒退着。

“爷爷!”我惊叫着,急忙向前爬。小车倒推着爷爷从我面前滑过去。我灵机一动,耸身扑到小车上。借着这股劲,爷爷又把腰煞下去,双腿又像生了根似的定住了。我趴在车梁上,激动地望着爷爷。爷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刮过去的是大风。风过后,天地间静了一小会儿。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从车上跳下来,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③爷爷眼里突然盈出了泪水。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爷爷,你累了吧?”

“不累,孩子。”

“这风真大。”

“唔。”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④“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划线句子相关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描写了路边的野草,“瑟缩”却“生机勃勃”,显示了野草倔强而有生命力的特点,与下文的人物性格相呼应。
B.第②句中“爬行”一词巧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歌声的低沉有力、悲壮苍凉,亦如同下文中人物的命运。
C.第③句中爷爷的眼泪表现了爷爷在与大风对抗后,产生了一种悲壮、幸福又痛苦的感觉,眼泪是生命崇高感的体现。
D.第④句爷爷的话看似表现他与大风相搏后一切皆无的失落悲伤,实则显示出他早已练就了承担这份厄运的坚忍的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叙述祖孙二人与风奋力相搏的故事,既展示了二人坚韧无畏的性格,同时给予了读者“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启迪。
B.本文采用了儿童视角,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示了独特的乡村生活风貌,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
C.全文运用了不少地道的乡土语言,如“抻抻你的懒筋”“别轱辘到河里去”,生动地展现了乡村风俗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D.全文叙述与描写相交织,大量的自然环境描写既推动了全文情节发展,又衬托了人物形象,这与《雷雨》中的环境描写作用相似。
3.文中爷爷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全文是如何塑造爷爷这一人物形象的?
4.有人说《大风》是中国版《老人与海》的故事,请分析概括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注:对比《老人与海》教材节选内容即可)。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那面人家

周立波

踏着山边月映出来的树影,我们去参加山那面一家人家的婚礼。

我们为什么要去参加婚礼呢?如果有人这样问,下边是我们的回答:有的时候,人是高兴参加婚礼的,为的是看着别人的幸福,增加自己的欢喜。

有一群姑娘在我们的前头走着。姑娘成了堆,总是爱笑。她们为什么笑呢?我不晓得。有人告诉我:姑娘们笑,虽说不明白具体的原因,总之,青春,康健,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她们劳动过的肥美的、翡青的田野,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以及这迷离的月色,清淡的花香,朦胧的或是确实的爱情的感觉,无一不是她们快活的源泉。

我想这话也似乎有理。

翻过山顶,望见新郎的家了。那是一个大瓦屋的两间小横屋。按照传统,我们这带的红花姑娘们,在同伴新婚的初夜,总要偷偷跑到新房的窗子外面、板壁下边去听壁脚,要是听到类似这样的私房话:喂,困着了吗?她们就会跑开去,哈哈大笑;第二天,还要笑几回。但也有可能,她们什么也听不到手。

走在我们前头的那一群姑娘,急急忙忙跑进门去了,她们也是来听壁脚的吗?

我在山里摘了几枝茶子花,准备送给新贵人和新娘子。

我们走进门,一个青皮后生子满脸堆笑,赶出来欢迎。他是新郎邹麦秋,农业社的保管员。攀开门帘子,进了新娘房。姑娘们早在,还是在轻声地笑,在讲悄悄话。我们才落座,她们一哄出去了,门外是一路的笑声。

等清静一点,我们才过细地端详房间。四围坐着好多人,新娘和送亲娘子坐在床边上。送亲娘子就是新娘的嫂嫂。我偷眼看了看新娘卜翠莲。房间里的人都在看新娘。她很大方,一点也没有害羞的样子。

窗前一张旧的红漆书桌上,摆了一对插蜡烛的锡烛台,还有两面长方小镜子,此外是贴了红纸剪的“囍”字的瓷壶和瓷碗。在这一切摆设里头,最出色的是一对细瓷半裸的罗汉。他们挺着胖大的肚子,在哈哈大笑。他们为什么笑呢?既是和尚,应该早已看破红尘,相信色即是空了,为什么要来参加人家的婚礼,并且这样欢喜呢?

新房里,坐在板凳上谈笑的人们中有乡长、社长、社里的兽医和他的堂客。乡长是个一本正经的男子,听见人家讲笑话,他不笑;自己的话引得人笑了,他也不笑。他非常忙,对于婚礼,本不想参加,但是邹麦秋是社里的干部,又是邻居,他不好不来。一跨进门,邹家翁妈迎上来说道:

乡长来得好,我们正缺一个为首主事的。意思是要他主婚。

当了主婚人,他只得不走,坐在新娘房里抽烟,谈讲,等待仪式的开始。社长也是个忙人,每天至少要开两个会,谈三次话,又要劳动;到夜里,回去迟了,还要挨堂客的骂。任劳任怨,他是够辛苦的了。窗外爆发一阵姑娘们的笑声,好久不见的她们,原来已经在练习听壁脚了。新房里的人,连新娘在内,都笑了,乡长照例没有笑。

外边有人说:都布置好了,请到堂屋去。大家拥到了堂屋,跟在新人的背后。姑娘们也都进来了。她们倚在板壁上,肩挨着肩,手拉着手,看着新娘子,咬一会耳朵,又低低地笑一阵。

仪式开始了,主婚人就位,带领大家,向国旗和毛主席像行了一个礼,又念了县长的证书,略讲了几句,退到一边,和社长坐在一条高凳上。

司仪姑娘宣布下面一项是来宾演说。不知道是哪个排定的程序,把大家最感兴味的一宗——新娘子讲话放在末尾,人们只好怀着焦急的心情来听来宾的演说。

被邀上去演讲的本来是社长,但是他说:

还是叫新娘子讲吧。我们结婚快二十年了,新婚是什么味儿,都忘记了,有什么说的?

今天我们结婚了,我高兴极了。她从新蓝制服口袋里掏出一本红封面的小册子,摊给大家看一看,我把劳动手册带来了。今年我有两千工分了。

真不儿戏。一个青皮后生子叫好。

真是乖孩子。一个十几岁的后生子这样说。他忘了自己真是个孩子。

这才是真正的嫁妆。老社长也不禁叹服。

我不是来吃闲饭、依靠人的,我是过来劳动的。我在社里一定要好好生产,和他比赛。

好呀,把邹家里比下去吧。一个青皮后生子笑着拍手。

我的话完了。新娘子满脸通红,跑了下来。

新郎公呢?

没有影子了。有人发现。

跑了。有人断定。

跑了?为什么?

跑到哪里去了?

好几十个人点着火把,拧亮手电,分几路往山里,小溪边,水塘边,到处去寻找。社长领头,寻到山里的一路,看见储藏红薯的地窖露出了灯光。

你在这里呀,你这个家伙,你……一个后生子差点要骂他。

你为什么开溜?怕比赛吗?老社长问他。

邹麦秋提着一盏小方灯,从地窖里爬了出来,拍拍身上的泥土,抬抬眉毛,平静地,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我与其坐冷板凳,听那些牛郎中空口说白话,不如趁空来看看我们社里的红薯种,看烂了没有。

你呀,算是一个好的保管员,可不是一位好的新郎公。不怕爱人多心吗?社长的话,一半是夸奖,一半是责备。

把新郎送回去以后,我们先后告辞了。踏着山边斜月映出的树影,我们各自回家去。同路来的姑娘们还没有动身。

飘满茶子花香的一阵阵初冬月夜的微风,送来姑娘们一阵阵欢快的、放纵的笑闹声。她们一定开始在听壁脚了,或者已经有了收获吧?

195711

(有删减)

【注】①工分制,是一种用劳动日作为社员投入劳动的计量单位,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建立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中普遍采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参加婚礼的路上,“我”对“为什么参加婚礼”和“姑娘们为什么笑”这两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我”从姑娘们的“笑声”中感受到她们的快乐。
B.“他是新郎邹麦秋,农业社的保管员”介绍了新郎官身份,为后文他检查红薯种这一情节作了合理铺垫,塑造了他爱岗敬业的形象。
C.房间里人员众多,有新娘和当送亲娘子的新娘嫂嫂,还有乡长、社长、社里的兽医以及他的堂客等人,表现出了婚礼的热闹喜庆。
D.新娘子在婚礼上掏出了自己的“劳动手册”,还说自己嫁过来不是“依靠人的”,而是“过来劳动的”,话语中洋溢着激情与骄傲。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譬如写听壁脚,写送亲娘子,写锡烛台,写瓷壶、瓷碗上贴红纸“囍”字,展示了农村的风俗和习惯,反映了中国本土的农村生活。
B.小说只在前半部分和结尾离开时使用第一人称“我们”叙述,而中间部分则故意隐去“我们”这一叙事视角,这种叙事方式同《祝福》一致。
C.小说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例如“农业社”“工分”“劳动手册”等词语,将婚礼这一生活场景与特定时代下的人民精神面貌联系在一起,使得小说立意深刻。
D.小说作者十分关注细节,开头“山边月映出来的树影”与结尾处“山边斜月映出的树影”仅有细微差别,却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也表现出人物的愉悦轻松。
3.文章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欢声笑语,“笑”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分析其作用。
4.本文写作于“大跃进”历史时期,当时的历史语境提倡“奔放雄伟、刚健热烈”的写作风格,而本文同《百合花》一样,走向了另一种风格。请概括本文的写作风格,并结合全文,比较本文与《百合花》在艺术表现上的相似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赊刀人

顾敬堂

黄泥崴子是贫困村,历年来,上级部门派了好几拨机关人员驻村扶贫,但收效甚微。①天长日久,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没有信心了。

这天,村里忽然来了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拿着一个陈旧的账本来到村委会打听。村主任看着账本上的名字很是吃惊:这是哪年的账目呀?好几个人都不在了……咦,还有我爷爷的名字呢!

得知村主任的爷爷还在世,这个自称赵国栋的人非常高兴,请村主任将名单上还在世的人召集来,说说这四十年前的账单。

很快,村部里来了百十号人,有些是账单上欠了债的,更多的是来看热闹的村民。

赵国栋给大家问了好,然后切入正题:这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我爷爷来过黄泥崴子,赊给大家一些生活物资……

村主任的爷爷一听就惊呼道:啊!你是赊刀人的孙子?我记得你爷爷,那时候我还是黄泥崴子的村长呢……

那是四十年前的一个春天,一个货郎风尘仆仆地来到黄泥崴子,他拉着满满一架子车的货物,大多是镰刀、剪刀、菜刀之类的物件。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村里好多年没见过走街串巷做生意的人了。村民们觉得新鲜,围着货郎纷纷询问物件的价格。货郎笑眯眯地说:我这车货物呀,只赊不卖!正常一把菜刀八毛钱,我两块钱赊给大家。

村民们顿时炸锅了;把我们当傻子呀,两块钱谁赊!

大家先听我说完。货郎不急不忙地摆摆手,等到家家都买上电视机,没人穿补丁衣服,顿顿能吃饱饭,桌上有细粮的时候,我再来收钱。

哈哈,我先赊把镰刀!老村长立刻嚷道,这不等于白给嘛,你说的这些事儿根本没可能!

我赊把犁头,要是你说的事儿实现不了,我可不给钱!又有一个人接过话头。

其他村民听出了道道,立刻蜂拥而上,一车货物十几分钟就被赊购一空。

赊刀人拿出账本,挨个记下赊账人的姓名,让大家按下手印,便推着空车子走了。

看着货郎远去的背影,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觉得遇到了傻子,白捡了便宜。老村长却充满向往地说道:我倒是盼着他早点过来收钱呢!

村民们也咂摸出滋味:是呀,要是他说的这些事都能实现,别说这点钱了,给十倍我们都乐意!

回忆到这里,老村长感慨地说道:谁能想到,你爷爷说的话竟然都应验了!到现在都四十年啦,当年欠的账我还十倍!

两三块钱的欠账,十倍也不过二三十元,村民们纷纷表示都按十倍来还。

赵国栋微笑着点头说道:来的时候,爷爷让我拿这个账本试试黄泥崴子的民风。如果大家不认账,我转头就走;如果大家认账,我就继续和大家做生意,老规矩,只赊不卖!

村民们一听,腰杆子都不由得硬了起来。

不一会儿,村外便开来两台货车,上面堆满了米面粮油和生活必需品。大家都看向赵国栋,等他说出赊账的条件。

赵国栋指着东面的一片地说道:等到沙棘果三十块钱一斤时,我再来收钱,并且货物的价格也是正常价,不多加一分钱。村民们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那片沙棘树是大家前年裁的,去年零星结了些果子,谁也没太当回事。

没想到赵国栋居然对沙棘果感兴趣。村民们面面相觑一阵,便上前围着两台车挑选起货物来。赵国栋拿出一个新账本,将赊货人的名字记了上去。

很快,两车货物被村民们搬空了,赵国栋笑睐眯地摆摆手,坐上车离开了。③有个村民看着自己堆得跟小山似的货物,得意地说道:沙棘果怎么可能卖到三十块钱一斤?你们太傻了,为啥不多赊点?

老村长白了他一眼道:大城市的物价可贵着呢!人家要是没把握挣钱,会跟你扯这个?他爷爷当年的预言可都成真了!村主任接过爷爷的话:他们这个行当是从‘赊刀人’转化过来的,古时候叫‘卜卖’,据说是鬼谷子的传人,估计是根据市场规律做出判断,预测的准确性非常高呢!

大家又闲聊了一会儿,这才带着赊来的货物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村主任八十多岁的爷爷就出现在他家的沙棘林里,给地锄草、松土、浇水。有人看到后,也跟着到自家沙棘地里忙活起来。很快,全村人达成了一个共识:沙棘果的行情肯定会非常好,否则新一代的赊刀人怎么会平白把东西赊给咱们呢!

到了冬天,红灿灿的沙棘果挂满了枝头。村主任通知大家,今天有人来收购沙棘果,三十块钱一斤!村民们吃惊又高兴,吃惊的是,赊刀人的预言竟然成真了;高兴的是,之前都不看好的沙棘果居然真的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卖完沙棘果,赵国栋果然来了,村民们心甘情愿地给他结算了赊欠的货款。这还不够,大家都期待地问他:啥时候你再来赊东西?

赵国栋笑呵呵地说:从明天起,我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正式驻村,和大家一起振兴黄泥崴子!

村民们惊讶不已:啊?你不是赊刀人?

赵国栋摆摆手道:我爷爷是研究市场经济的专家,我现在搞的也是这个专业。当年所谓的赊刀,不过是他老人家到农村考察时,变相扶贫而已。

太好了,你来这儿带着我们干,肯定能领着我们脱贫致富!村民们纷纷鼓起掌来。

赵国栋笑了,耳朵边回响起临行时爷爷说的话:有些扶贫干部光靠热情不讲方法,把村民折腾得都没信心了。其实要想振兴乡村,首先得把倒下的人心先扶起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部分“村里忽然来了……”中的“忽然”是从村民角度来说的,它能引发读者对事件发生原因的思考,激发其阅读兴趣。
B.“其他村民听出了道道”是说村民们都明白了这样的情况:货郎赊物基本上等于白给,因为兑现还款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
C.文章结尾部分对赵国栋及其爷爷身份的揭示,照应了前面情节对他们“赊刀人”身份的设定,可使读者产生恍然大悟之感。
D.小说通过叙述赵国栋“赊刀”的故事,赞颂了共产党人在扶贫工作中大公无私的精神及其既有热情又积极找寻办法的工作态度。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写的是先前的扶贫干部光靠热情不讲方法的后果,与小说的结尾形成了照应。
B.句子②显示了当时人们的理想的幸福生活,也暗示了今天黄泥崴子村的经济状况。
C.句子③运用比喻突出了该村民所赊货物之多,也暗示出他对赵国栋的信任程度之深。
D.句子④以“红灿灿”写果之色,以“挂满”状果之多,生动形象,透出丰收的喜气。
3.老村长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4.赵国栋在正式上任黄泥崴子第一书记之前对扶贫工作有怎样的考虑?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葛师傅

陆文夫

我的师傅姓葛,名字叫增先,五十八岁。总戴一顶瓦灰色的鸭舌帽,为的是遮掩了那一头斑白的头发。他总共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广德,一个就是我。

我自小欢喜听苏州评弹,而且居然学会了《水浒》中的几个段子。师兄广德便来鼓动我,说:“你何不把厂里的新鲜事情,编几段评弹?”

我说:“师兄,说书这一行,还有点窍门:你听武松打虎那一段,说起来多神!多险!那有个情节;眼前这厂里的事情,太淡。”

广德说:“这话不对,就说我们的葛师傅吧,他身上就有好材料。

“先对你说一段:葛师傅三十八岁那年,从汉口回到苏州。有个史老板,接下一宗大生活,替客户配一只大活塞。那时没有科学仪器测量,全靠一把大卡钳,手头上的功夫。照理,这样大的生活要到上海去做的,史老板想创招牌,硬把生活接下了。

“那活塞车了三天,最后一刀没人敢车了。史老板一急,把苏州一带稍有名气的车工都请到厂里。车工有句老话:“千刀万刀,最后一刀。”这最后一刀吃对了,就是正品,吃不准,就得报废。生活一废,史老板的招牌就碎了,车工的饭碗也得过河,没人敢落车。

“葛师傅站出来,拿起卡钳,量了个仔细。量完了,二话没说,把车床马达一推,拖板一摇,嗤溜溜地车了一刀,大模大样地说:“落车!”——活塞进汽缸,正好!

“从此,葛师傅到哪爿厂,哪爿厂就生意兴隆。葛增先这三个字,被人家喊成了活神仙!”我听了这段故事,来劲了,说:“这有点像松打虎哩!”

广德笑起来说:“你怎么老是武松打虎啊?当今的英雄不同了,葛师傅去年革新二十八项技术,这才是正文哩。以后有空,我慢慢说给你听。”

我把葛师傅这段故事编成评弹,题目叫“活神仙巧车大活塞”,果然大受欢迎。

……

去年九月,葛师傅开会去了。这时候,来了紧急任务,也是要配大活塞。我心里想,这下子可以显显葛师傅的威风了。我把任务交给一个车工,关照他说:“这最后一刀你别车,放着等葛师傅回来。”

葛师傅刚回来。车间里的人呼隆一下把他围在当中,有人直着嗓子喊:“快来呀,活神仙要表演啦!”

葛师傅被弄得莫名其妙,我说:“别听他们瞎起哄,有只活塞请你卡一卡。”

葛师傅听到活塞两字,眉毛动了一下,问:“生活急不急?”

“人家一爿榨油厂停工,几百人等着哩!”

“活塞有多大?”

我说:“和你二十年前车的一样大。”

葛师傅脸色一虎,说:“什么二十年前,快领我去看。”

我见师傅脸色不对,心里有点虚。说实话,这样紧要的生活,是不能当耍的。那些看表演的人,一个劲地喊:“快来呀,表演开始罗!”

葛师傅跑到车床跟前,立刻把袖管一捋,拿起卡钳就量。量完问我:“厂里有没有这么大的分厘卡?”

“货已经订了,还没来,最快也要三天。”

葛师傅责怪我:“你为啥一点准备不做,莽莽撞撞地干险事?”

我听了,肚皮里泛泡泡。你二十年前干得那么神奇,如今却非分厘卡不可了。用分厘卡算啥稀奇。

那些看表演的人,也和我一个心思。本想见识葛师傅的当机立断,干脆利落,没想到活神仙却磨磨蹭蹭!有些人熬不住了,嘁喊嚓嚓地议论起来:

“并不那么神嘛!”

“他过去跟资本家做,也不曾考虑嘛,是怕塌面子!”

葛师傅耳朵十分尖灵,抬起头来追问:“这话是哪个说的?你哪知道替老板卖命的寒苦?那辰光,你当我真是神仙?我是拎着饭碗碰运气啊!碰对了,我能在苏州多吃几年饭。碰不对,大不了再闯几个码头。如今能这么乱闯?损失工料还是小事,榨油厂几百人等着!停一天工要给国家造成多大损失?这不是个人的饭碗问题了!”

车间里鸦雀无声,只有车床在咝咝嘘嘘地旋转,铁器轻轻地碰击。天窗里突然射进耀眼的阳光,我才看清葛师傅严肃的目光。我忙劝他说:“那就等三天吧。”

葛师傅拧起眉头,翘起下巴,眯细着眼睛,停了一息说:“不能等。眼下正是新豆登场,榨油厂任务紧急。”

我说:“万一报废了,时间也差不多。”

葛师傅说:“通知翻砂车间,别把活塞的泥模毁了,随时准备浇第二只……”他把帽子一脱,现出一头斑斑白发。

旁边那些看表演的,肃静无声,好像在替葛师傅助劲,大家共担着一个责任。

紧要关头到了,见他满满地吸了口气,摆开八字步,把全身的力气都提到两只膀子上,屏住气,稳住劲。卡钳脚在活塞上轻轻地一探,跟着一挥手,高喊:“开车!”床飞舞起来了,车刀嗤嗤地切削过来,雨点般的铁屑,沙沙地四洒开来。工夫不大,一刀到头,大活塞完工了。我没等葛师傅吩咐,便吹响哨子,指挥落车。那一边,人们个个抢着活干,忙着向汽缸里装。只听见梆头梆梆梆三响,车间里一片欢叫:“正好!”

我的一颗心从喉咙里落下肚去。回头看葛师傅,才发现他上半身的衣衫全湿透了,眉毛上都吊着汗珠。

这以后,我花了三个夜晚,编了一段新的评弹,它受到了大伙儿更加热烈的欢迎。

1961年发表

(有删改)

文本二,

向评弹学习(节选》

陆文夫

我向苏州评弹学过不少东西,所以有人说我的某些短篇小说有点像苏州评弹。爱上苏州评弹,那是在我开始写小说之后。那时我为写小说而苦恼,而评弹带给了我各种启发。苏州评弹的语言很生动,很优美,很有表现力,可惜的是我不能用吴语来写小说,不懂苏州话的人看不懂,懂苏州话的人看起来也很吃力,何况吴语也和许多地方语言一样,许多传神之处无法用普通话加以翻译,只好吸收一些读音不同,字面能懂的方言,如“瞎七搭八”“滴溜滚圆”等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德讲故事,先说葛师傅三十八岁从“汉口”回来,暗示他一身本领是从何而来的。
B.“我”让车工留下最后一刀,也故意不准备分厘卡,就是想亲眼看“活神仙”表演。
C.葛师傅告诉大家,二十年前为史老板巧车大活塞是“碰运气”,这里有谦虚的成分。
D.“我”建议“等三天”,而葛师傅想清楚得失利弊之后,果断决定冒险去车大活塞。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年革新二十八项技术,从榨油厂来的任务很紧急,文本一中的这些细节透露出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时代气息。
B.文本一多处以描摹五官来刻画人物,如“眉毛动了一下”“拧起眉头”,神形兼备,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C.文本一中,工人们从议论纷纷到肃静无声再到欢呼一片,烘托了故事气氛,也表现了人们对葛师傅认识的转变。
D.两则文本都写到了评弹,但用意不同,文本一以评弹为主线串联情节,文本二以评弹为学习对象,谈论小说创作。
3.文本一中两处划线部分都描写葛师傅车活塞,却写出了“不一样”的葛师傅,谈谈你的理解。
4.陆文夫指出“有人说我的某些短篇小说有点像苏州评弹”,请结合两则文本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文本一哪些方面“像苏州评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师风散记

李克强

二十年前,也是在这个季节,在当时中国乡村一块极贫瘠的土地上,我开始准备参加高考,并由此和北京大学结缘。

在填写高考志愿之前,我曾收到一位邂逅相识的学者的来信。①他早年毕业于北大,深以为那里藏有知识的金字塔,因而在信中告诫我,要珍惜这十年一遇的机会,把北大作为唯一的选择。

当时的我多数时间是和乡亲们一起为生存而忙碌,几乎不敢有奢望。在生存欲和求知欲的交织驱动下,我还是在第一志愿栏里填下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名字——据说在师范院校读书是不必付饭钱的。

即便如此,我对北大依然存有难以抑制的向往,于是又在第二志愿栏里填下了北大的字样。②大概是因为北大有优先选择的权力,她并没有计较我这近乎不敬的做法,居然录取了我。

更难预料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从修本科,到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我竟做了北大近十年的学生。

在这段时间里,知识以所谓“爆炸”的速度扩展,知识的传播场所和手段日益多样化,但我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通过考试来做北大的学生。

从某种角度说,我来这里寻觅的不仅仅是知识,亦是为陶冶一种性情,修养一种学风。

北大的性情、学风,或者说是北大的精神,在北大的先生们身上表现得尤为典型。记得我初留北大工作时,去参加校外的一次会议,住在西苑饭店,并和季羡林先生同住一室。季先生参加会议的态度很认真,不论大会小会,他总是准时参加,而且正襟危坐。

会上发言人离题的事常有发生,这时,季先生便用手指在大腿部不停地滑动。我抑制不住好奇,问季先生在做什么,季先生答道,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复习外语单词。

我想,季先生大概是在回忆他所研究的死文字。他显然是不愿意让看似零散的时间闲置。

当时我正翻译一部英国的法律专著,英国的法律著作中常有一些古词语,既难懂且难译。我遇有一词,实在弄不通,只好打扰季先生,请他释难。季先生当即作了回答,但同时又说,你可以先这样译。我一时还不理解他说的“先”字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返回后,他又向我说明了这个词的来由,有几种含义,解释得近乎详尽。

显然,季先生当晚认真地查阅了这个词。也许,季先生并不是一定要向我传授某种知识,他的所做所为,实质上是在诠释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含义。

执著地追求真知,以平常心态对待学术之争、相左之见;崇尚真理而不图虚名,不注重所谓的体面与尊严,是北大的许多先生们所表现的一种精神,由这种精神修养成为一种性情,就有了为尊者不骄,待愚者不矜的风范。

我在读本科的时候,30年代曾留学英国的龚祥瑞先生向我们讲授英美法律课程。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正开始涌动着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并且向社会领域侵袭,计算机也在与法律联姻。

龚先生认为有必要向国内介绍这种动向,于是便草拟了一篇文章。但他同时又以为,他的学生们,作为面向未来的一代,应该对此有更浓的兴趣。因此,他把文稿交给了我,并要求我作补充乃至删改。

大概是因为我当时还年轻,更因为我常受先生们那种寻常心态的感染,竟然毫无顾忌地按龚先生的要求做了,而且是以平常心交还给他。龚先生收到修改稿后当即认可,并把我和他的名字并列在一起拿到一家法学杂志去发表。③当时的法学杂志种类还很少,可以推测,编辑部之所以愿意很快发表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署有龚先生的名字。

在北大,学生与先生所具有的某种平等关系,是基于对知识的尊重,对真理的崇尚。④面对知识与真理,无所谓个人的体面和尊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师道。但这并不意味着教不严,相反,正基于此,先生要求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要懂得知识的分量,所求的应是真才实学,而不应是其他,或是虚幻的光环之类。

90年代初,我在职攻读北大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当时北大对在职和在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几乎同样要求,尤其是在公共课方面,考试频频,即使是脱产学习,也不轻松。而我边工作边攻读,又不停地应付考试,以致于疲劳过度,曾大病一场。

对此,学校的政策是,可以延期,但不能免除考试,而这些考试恰恰是最需费力准备的。我只好在大病初愈后,再和许多比我小十岁之多的“同窗”们一起去应考。我也由此感受到,先生给学生们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均等的。

当我写完博士论文,自觉尚可后,便请厉以宁先生准予进入答辩程序。厉先生当即开出了一张评审人员的名单。按照规定,只要有十几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加评审即可。但厉先生开出的这张名单中的人却都是国内经济学界的大家,甚至可以称为权威性人物。

厉先生说,这些人所看重的只是论文本身的分量,而不会在意论文的表面或其他与学术无关的东西,这样做对你有益,可使你的论文得到真实的评价,经得起各种检验。

就因为这张名单,我把论文又一次修改,将答辩的日期推迟了半年之久。我由此亦体会到,教之严同样是基于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真理的崇尚。

北大能拥有一大批第一流的学者在这里执教已属幸事。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不仅向学生讲授知识,而且和学生们一起去用心体会真知的含义。从而使这座古老的学府可以保持其动人的风采。

作为一座学府,其珍贵之处并不在于外在的华美,甚至不在于对知识财富的占有,而在于其内在的力量,一种可以永久延续的传统。这种传统不会因知识更替而中断,因为它具有超越的价值,具有再造知识财富的能力。对北大的传统体会尤深的自然是北大的那些先生们,他们在用身心进行着传授。于是这传统便被人格化了,表现为一种境界,一种品格。这种品格和境界经过时间的孕育,便衍生出一种气度,一种有容乃大的气度。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曾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并非自然界独有的道理,海之所以为百川王者,因其善下之。以虚怀若谷的气度去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善待他人所具有的即使是些微的聪明才智,能不创造出辉煌吗?

北大的百年史是辉煌的,又是时生波澜的。但总有许多北大的先生们既置身其中,始终表现着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又不失学者的心态,潜心探索着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未知。正是因为有他们,这座古老学府的精神与血脉得以传承。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看到厉以宁开出的评审人员名单以后,作者因没有做好准备再次修改论文,并推迟了答辩时间。
B.作者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作为自己高考的第一志愿,是为了上大学以后可以不用为了吃饭花钱。
C.总是认真参会的季羡林偶尔在参会时复习外语单词,作者认为季先生的行为是珍惜时间的表现。
D.“先这样译”的“先”意思是季羡林并不知道作者当时请教的古词语应该如何翻译,还需要查资料。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概括来信的大致内容,承接上文“和北京大学结缘”,为下文写“对北大依然存有难以抑制的向往”作铺垫。
B.句子②运用拟人手法,表面写北大的宽容厚道,实则表达作者回忆往事时对母校的感激,有自我调侃的意味。
C.句子③是对共同署名发表文章的补充交代,作者当时在读本科能很快发表文章,是因为沾了龚先生的光。
D.句子④中的“师道”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师道”不同,前者指北大的治学风气,后者指当时社会对于学习的态度。
3.本文摘自《北大之精神》一书,文中展现了北大的哪些精神?请加以梳理概括。
4.作者在回忆自己在北大的经历时,按照本科毕业留校、在读本科、攻读博士的顺序而非时间顺序,请结合文本谈谈这样安排的理由。
2024-05-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瞎子

法·莫泊桑

看到初升的太阳我们何以会感到如此欣喜?那普照大地的阳光何以会让我们如此幸福?天空是蔚蓝的,田野是碧绿的,房舍是洁白的。我们愉悦的双眼畅饮这些鲜艳的色彩,又把它们化为我们心灵的欢乐。于是我们萌生出强烈的欲望,想尽情地舞蹈、奔跑、歌唱,体味精神上的轻松愉快、内心的博大的爱,我们简直想拥抱着太阳吻它一下。

但是门洞底下那些生活在永恒黑暗里的瞎子,却对这一切无动于衷。他们置身于新的快乐之中,但莫名其妙,所以总是静静地待在那里,只不时地吆喝着他们那老想撒撒欢的狗,叫它们安分点儿。

白天过去了,他们就搀着小弟弟或小妹妹的胳膊回家。如果那孩子说:“今天的天气真好啊!”瞎子会回答:“我觉出来了,今天天气好,因为鲁鲁不肯老实待着了嘛。”我认识一个瞎子,他受尽磨难的生活是那么残酷,一般人根本无法想像。

他是乡下人,一个诺曼底农场主的儿子。父母在世的时候,好歹总算有人照看他,他痛苦的只是他那可怕的残疾。可是自从两老去世,悲惨的人生就开始了。有个姐姐收留了他,农场里的人都把他当作靠他们吃饭的穷鬼,每顿饭都怪他吃得太多,叫他懒汉、饭桶。他姐夫霸占了他那份遗产,却连汤也舍不得给他多喝一口,只给他不至于饿死的那么一点。他面如土色,两只灰白的大眼睛就像两块糊信封用的小面团。他遭到辱骂时总是毫无反应,他是那么能够隐忍,别人甚至无法知道他是否感觉到挨了骂。再说,他也从来没有尝到过疼爱的滋味,母亲不喜欢他,对他总是有点儿凶巴巴的。因为在农村,没有用就等于有害,母鸡会把它们中间有残疾的啄死。必要时,乡下人也完全会这样干。

喝完汤,夏天他就到大门口去坐着,冬天他就待在壁炉边,直到天黑,不再动弹。他手不动,脚也不挪。只有他的眼皮,受某种神经性的疼痛的骚扰,会偶尔垂下来盖住两个灰白的眼珠。他是不是有智力,有思想?是不是对自己的生活有清楚的意识?谁也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一些年以来,情况就是这样。可是,由于他什么事也不能做,再加上他对什么都无动于衷,久而久之惹恼了他的亲戚们,就这样他成了受气包,成了任人戏弄的小丑,成了他周围那些大老粗发泄他们天生的兽性和野蛮的乐趣的牺牲品。

他双目失明让人想到的残忍的恶作剧,都被想象出来了。为了让他为所吃的东西付出代价,他的几顿饭成了邻居们开心而这残疾人受罪的时刻。

附近几户农民也都来参加这种消遣。他们一户传一户,这个农场的厨房里每天都挤得满满的。有时他们把一只猫或者一只狗放在饭桌上,他喝汤的盘子前面。那动物凭它的本能嗅出这是个残疾人,便慢慢地走过去,不声不响地吃起来,有滋有味地舔起来。万一咂舌时发出一点响声,引起那可怜虫的注意,它就会小心地走开,躲避他朝它的脸胡乱抡来的汤匙。

这时候,挤在墙边的观众就开怀大笑,你推我搡,还连连跺脚。而他呢,总是一声不吭,又用右手吃起来,同时把左手伸到前面护着他的汤盘。

有时候他们会弄些瓶塞子、木头、树叶甚至垃圾让他嚼,他也分辨不出来。

后来,人们连玩笑也开腻了。他姐夫因为老这样养着他,气急败坏,就打他,不停地扇他耳光。看他躲躲闪闪甚至还想举手还击时那瞎费力气的样子,真是好笑。从此又有了新的玩法:扇耳光。那些农工、杂工、女佣,高兴起来就给他一巴掌,打得他眼皮直眨。他不知该往哪儿躲,只好不停地伸出两只胳膊,防着有人接近。

最后,人们又逼他去要饭。赶集的日子,他被带到大路边,听见脚步声或者车轮声,他就伸出帽子,结结巴巴地叫喊:“求求您,行个好吧。”

可是乡下人是不喜欢乱花钱的,要了几个星期,他一个苏也没带回来。

对他的憎恶简直到了既强烈又残酷的程度。请看他是怎么死的。

有一年冬天,地面被积雪覆盖,天寒地冻,可是他姐夫还是一大早就把他带到很远很远的一条大路上乞讨。他把他一整天都撂在那里,到了晚上,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没有找到他。然后他又说:“算了吧!用不着担心,一定是有人见他冷把他带走了。没错!丢不了,明天早上他准会回来喝汤的。”

可是第二天,他并没有回来。

原来瞎子等了又等,等了好几个钟头,冷得实在受不住,感到自己快要冻死了,就开始往回走。路埋在大雪下面,何况他也看不见,只能连蒙带撞地瞎走,掉在沟里又爬起来,始终一声不吭,想找到一个人家。

不过刺骨的严寒冻得他渐渐麻木了,两条腿软得再也支持不住他的身体了。他在莽莽原野中坐下,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鹅毛大雪不停地下着,盖在他身上。他僵硬的身体在越积越高的雪下消失了,没有一点儿痕迹标明尸体所在的地点。

他家里的人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故作姿态地到处打听他的消息,到处找他,他们甚至还哭了几声。

那年的冬天十分寒冷,解冻也很迟。一个星期日,乡里人去教堂望弥撒,发现一大群乌鸦在平原上不停地盘旋,然后像一阵黑色的雨点一般扎堆儿扑向同一个地方,一会儿飞走,一会儿又飞回。

接下去的一个星期,这些不祥的鸟儿还在那里。天空像飘着一片乌云,似乎天涯海角的乌鸦都聚集到这里来了。它们连声大叫着落在银光闪烁的雪地上,在上面布下古怪的斑点。它们在一个劲地搜寻什么。

一个小伙子走过去看看它们究竟在干什么,这才发现瞎子的尸体,已经支离破碎,被吃掉一半了。他那双无光的眼睛已经没有了,让贪婪的长喙啄走了。

现在我每逢阳光灿烂的日子感到心情愉悦的时候,脑海里就不禁浮现出这段凄惨的记忆,不无伤感地想到这个瞎子:他在人世上是那么运乖命苦,他的惨死在所有认识他的人看来反倒是一种解脱。

(节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瞎子”在没有亲情、没有温暖的世界里麻木地生存着,成了社会的多余人,因此死是必然的,而且他的死在所有认识他的人看来是一件好事。
B.当“瞎子”失踪后,他家里的人假装打听其消息,“甚至还哭了儿声”,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这些人冷酷、虚伪、狠毒的嘴脸。
C.因为乌鸦最先发现瞎子已经死了,乌鸦在人们心中是不祥的,这也是人们讨厌瞎子的原因。
D.从“瞎子”的悲惨遭遇可看出人类对待弱势群体时所表现出的丑陋的一面。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渲染了一种欢快、愉悦的气氛,与下文瞎子的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
B.小说中瞎子在大雪里冻死这一情节,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折射了人间的冷漠。
C.本文通过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刻画了瞎子这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形象。
D.在对瞎子的描绘上,莫泊桑追求色彩浓重的形象、表情夸张的面目与难以置信的遭遇。
3.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和《祝福》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认为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莫泊桑在小说《白与蓝》中写道:“我想到了可怜而渺小的人类,想到了多如尘埃的生命,那么细小,那么痛苦……他们如此疯狂,如此虚荣,如此喜欢争吵,他们互相残杀,而且只有几天好活。……这是怎么一回事?”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2024-05-14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娘娘

我的船停泊在小桥塊的小杂货店的门口,已经三天了。每次从船舱的玻璃窗中向岸上眺望,必然看见那小杂货店里有一位中年以上的妇人坐在凳子上打绵线。后来看得烂熟,不须写生,拿着铅笔便能随时背摹其状。我从她的样子上推想她的名字大约是三娘娘。就这样假定。

从船舱的玻璃窗中望去,三娘娘家的杂货店只有一个板橱和一只板桌。板橱内陈列着草纸,蚊虫香和香烟等。板桌上排列着四五个玻璃瓶,瓶内盛着花生米糖果等。还有一只黑猫,有时也并列在玻璃瓶旁。难得有一个老人或一个青年在这店里出现,常见的只有三娘娘一人。但我从未见过有人来三娘娘的店里买物。每次眺望,总见她坐在板桌旁边的独人凳上打绵线。

午后天下雨。我暂不上岸,靠在船窗上吃枇杷。枇杷有核该是一件憾事。我说水果中枇杷顶好吃,而且多吃无害。可惜吃的手续麻烦:堆了半桌子的皮和核,弄脏了两手。同吃蟹相似,善后甚是吃力。但靠在船窗上吃,省力得多。皮和核都可丢在水里,不须善后。以前我只是向窗中探首一望,瞥见三娘娘的刹那间的姿态而已。这会因吃枇杷,久凭窗际,方才看见三娘娘的打绵线的能干,其技法的敏捷,态度的坚忍,可以使人吃惊。都会里的人和非蚕丝之乡的人,恐怕没有知道打绵线为何物,看了我这幅画,将误认为打弹子、放风筝、抽陀螺,亦未可知。我生长在穷乡,见惯这种苦工,现在可为不知者略道之:这是一架人制的纺丝机器。在一根三四尺长的手指粗细的木棒上,装一个铜叉头,我曰“绵叉梗”,再用一根约一尺长的筷子粗细的竹棒,上端雕刻极疏的螺旋纹,下端装顺治铜钿(康熙,乾隆铜钿亦可)十余枚,中间套一芦管,名曰“锤子”。纺丝的工具,就是绵叉梗和锤子这两件。应用之法,取不能缫丝的坏茧子或茧子上剥下来的东西,并作绵絮似的一团,顶在绵叉梗上的铜叉头上。左手持绵叉梗,右手扭那绵絮,使成为线。将线头卷在锤子的芦管上,嵌在螺旋纹里。然后右手指用力将竹棒一旋,使锤子一边旋转,一边靠了顺治铜钱的重力而挂下去。上面扭,下面挂,线便长起来。挂到将要碰着地了,右手停止扭线而捉取锤子,将线卷在芦管上。卷了再挂,挂了再卷,锤子上的线球渐渐大起来。大到像上海水果店里的芒果一般了,便可连芦管拔脱,另将新芦管换上,如法再制。这种芒果般的线球,名曰绵线。用绵线织成的绸,名曰绵绸:像我现在身上所穿的衣服,正是由三娘娘之类的人的右手一寸一寸地扭出来,而一寸一寸地卷上去的绵线所织成的。近来绵绸大贱,每尺只买一角多钱。据说,照这价钱合算起工资来,像三娘娘这样勤劳地一天扭到晚,所得不到个十铜板。但我想,假如用“勤劳”的国土里的金钱来定起工价来,这样纯熟的技能,这样忍苦的劳作,定他每天十个金镑,也不算过多呢。三娘娘的操持绵叉梗的手,比闲人们打弹子的手更为稳固;扭绵线的手,比闲人似放风筝的手更为敏捷;旋锤子的手,比闲人们抽陀螺的手更为有力,扛一个弹子可赢得不少的洋钱,打一天绵线赚不到十个铜板。如使三娘娘欲富,应该不打绵线打弹子

三娘娘为求工作的速成,扭的绵线特别长,要两手向上攀得无可再高,锤子向下挂得比她的小脚尖还低,方才收卷。线长了,收卷的时候两臂非极度向左右张开不可。看她一挂一卷,手臂的动作非常辛苦!一挂一卷,费时不到一分钟。假定她每天打绵线八小时,统计起来,她的手臂每天要攀高五六百次,张开五六百次。就算她每天赚得十个铜板,她的手臂要攀五六十次,张五六十次,还要扭五六十通,方才得一个铜板的酬报

黑猫端坐在她面前,静悄悄地注视她的工作,好像在那里留心计数她的手臂的动作的次数。

(选自《闲居》,丰子恺写于1934616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看到一位中年女人常坐在小杂货店里打绵线,看得烂熟,随时都能画出她的形状。
B.三娘娘在店里,一边打绵线,一边卖糖果、香烟、草纸、蚊虫香等,却很少有人来光顾。
C.三娘娘的纺丝工具是人工制成的,散发出传统气息,与夏衍《包身工》中纺织机器相同。
D.三娘娘扭绵线两手向上攀得无可再高时,才收卷;线长了,收卷时两臂极度向左右张开。
2.下列对文本及漫画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漫画《三娘娘》用笔简洁,与文字相映成趣,画中三娘娘脸部没画眼睛、鼻子与嘴巴,虽给人丰富的想象,但这不是漫画的重心。这体现了丰子恺漫画的匠心独具。
B.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写“我”在停泊的小船上眺望三娘娘,以及在写闲吃枇杷时又久久地凭窗眺望她打绵线的过程,这些描写突出了三娘娘劳作场景的真实性。
C.作者描写三娘娘打绵线,先介绍工具构成,再写打绵线过程,“然后”“一边……一边”“再……再”等词,符合逻辑事理,突出了三娘娘技艺的纯熟。
D.画波浪线句子写出了三娘娘生活的清苦。闲人们打弹子、放风筝、抽陀螺的手反衬了三娘娘操持绵叉梗的手,打弹子赢钱与打绵线赚钱形成鲜明对比。
3.文中画横线内容与贾平凹《秦腔》“一出戏排成了,一人传出,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日期。一年十二个月,正月元宵日,二月龙抬头,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日过端午,六月六日晒丝绸,七月过半,八月中秋,九月初九,十月一日,再是那腊月五豆,腊八,二十三……”都用了繁笔。请分析各自的妙用。
4.文章写“打绵线”这一中心事件有什么意图?请从人物、主旨及文化三个角度简析。
2024-05-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钱袋

巴尔扎克

他①花了两个月时间来画那幅人像,等到画完了,他把它当作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似的欣赏了一阵。于是有一天,阿黛拉伊德第一次单独一人走上希波列德的画室。她在画像的前面,一言不发地呆住了,一切女性的感情都融化在对这幅画的欣赏中。这些感情,总括一点,不就是对于所爱的人的崇拜吗?半晌工夫,他们两人默默无言地相互注视着,想承认自己的感情,可是又不敢。年轻姑娘一片天真地望着他:“(甲)您将使我的母亲非常幸福!

于是他们两人便一起走下楼来,把画像挂在原来的地方。这天晚上,希波列德第一次在男爵夫人家里吃晚饭。男爵夫人满面流泪,在无限感动中想拥抱他。到了夜里,那个老贵族,德·卢威尔男爵的旧日伙伴,特地来告诉她们,他已经晋级为海军中将。

海军中将开始玩起纸牌来。一面打着牌,希波列德一面很惊奇地发觉德·卢威尔夫人非常热心地玩着牌。他从来未见过这位年老的男爵夫人透露出这么热切地希望赢钱的表情,也从来未见过她在摸着老贵族的金币时,露出那种满怀欢喜的神态。整个晚上,希波列德的幸福被一些恶劣的疑心侵扰着,使他产生了不信任的思想。“人家在骗我吗?”他把钱袋拿出来,把输掉的钱交给阿黛拉伊德。由于刚才的思想锋利地割着他的心,他把钱袋放在桌子上:又沉浸在自己的思索中。最后,他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了出来。下了几级楼梯,他又回去想取回他遗忘在那里的钱袋。

“我把钱袋忘掉在您这里了。”他对年轻姑娘说。

“没有呀!”(乙)她满面通红地回答。

“我记得是把它放在这儿的。”他指着那张桌子说。

阿黛拉伊德和男爵夫人都没有看见桌子上有钱袋,真是可耻,他不知所措地望着她们,神态笨拙,使她们笑了起来。

钱袋里面一边有十五个金路易另一边有些零碎钞票。盗窃的行为这么明显,简直可以说是当场破获的,而她们又这么无耻地否认,使希波列德对于她们的道德,已无可置疑地认识清楚。难道她们一直要等到画像送给她们以后才来偷这钱袋吗?更不幸的是画家突然间想起来,两三个晚上以前,阿黛拉伊德装出年轻姑娘好奇的样子,表面上似乎在研究他的钱袋上破旧的丝线网的特别织法,实际上大概就在偷看里面有多少钱。

第二天早上,(丙)他一夜没睡就起来了。他内心的痛苦,也可以说是他精神上的重病,又加重了许多。“为什么我不能够感化她,把她改变成为一个最纯洁的人?为什么让她停留在恶劣的环境中而不向她伸出友谊的手?”这个念头使他心情开朗起来。他本来想到他的两个女邻居家里去,然而海军中将的样子使他冷了这条心,把他的决定打消了。他第一百次这样想:什么利益能够使得这个拥有巨大财产和八万里佛尔年金入息的老头子跑到这间五层楼上的寓所里,每天晚上输掉四十个法郎左右呢?

第二天和以后的几天中,希波列德想借埋头工作、特别是创作的兴奋和构思的艰苦来压制他的感情。他只成功了一半。一天晚上,他离开画室的时候,瞧见有一个人站在那里,在窗口旁边,他从本身的痛苦来猜想她的痛苦,就觉得自己的态度和眼光必然使她的心更受创伤,他不由得在心里打了一个寒噤。于是他在当天晚上就跑到德·卢威尔夫人家里去。一看见面色苍白而消瘦的阿黛拉伊德,他的一切怀疑,一切卑鄙的思想都烟消云散了。

“不过您到底怎么样了?”画家问阿黛拉伊德。

“哦,没有什么,”男爵夫人回答,“(丁)有几天晚上阿黛拉伊德在开夜车赶着完成一件女红,我告诉她早一天晚一天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她不听我的话。”

“我们来玩纸牌好吗?”她说,“因为我的老朋友盖嘉路爱还想翻本哩。”

于是他在桌子边上坐了下来。画家把手从桌子上缩回来,想从背心口袋里摸钱来付账,突然间他看见桌子上放着一只钱袋,阿黛拉伊德什么时候偷偷地把它放在那里,他竟没有看见。他的旧钱袋已经被这只新钱袋调换过了,新钱袋绣着金珠,里面装着他的十五个金路易。钱袋的环子、流苏,都是第一流的物品,证明阿黛拉伊德趣味的风雅。毫无疑问,她一定把自己的全部私蓄,都花在这件可爱的制品上。这是对于画家那幅画像的最巧妙的、充满着情意的报酬。他看见她们正为着她们的巧计能够成功而快活得发抖。他觉得自己渺小、卑鄙、愚蠢,眼泪涌上他的眼睛,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使他站起来,用臂膀抓住阿黛拉伊德,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然后,带着诚心诚意的样子:“我请求您让我娶她做妻子!”他嚷起来,眼睛朝男爵夫人望着。

阿黛拉伊德半怒半喜地朝画家望了一眼。男爵夫人有点吃惊,突然间门铃响了起来。年老的海军中将,他的影子,和邢奈的母亲一起在门口出现。希波列德虽然将自己烦恼的原因瞒着母亲,可是他的母亲仍然猜着了八九分。她找到了伯爵告诉他外界一切的传闻。伯爵愤怒地跳起来。在盛怒中海军中将把自己在赌博中故意输钱的秘密告诉邢奈夫人。由于男爵夫人携绝人家的任何布施:他只能用这种巧妙的方法来援助她。邢奈夫人和德·卢威尔夫人打过招呼以后,她满怀欢喜地说:“看起来我们今天晚上是一家人大团圆呀!”

(有删改)

[注]①他,指画家希波列德·邢奈。②那幅人像,指画家为阿黛拉伊德的父亲海军舰长德·卢威尔男爵所画的遗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家希波列德为阿黛拉伊德的父亲画了一幅遗像,令阿黛拉伊德感动,阿黛拉伊德的母亲见到画家时满而流泪。
B.德·卢威尔夫人热切希望赢钱的表情让希波列产生疑心;而放在桌子上的钱袋不而飞,令他鄙视这对母女。
C.希波列德想借埋头工作来压制自己的感情,又觉得自己的态度和眼光会使阿黛拉伊德受到伤害,就想要去看她。
D.希波列德再次看到钱袋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钱袋已被阿黛拉伊德装饰一新,饰品都是第一流的物品,十分昂贵。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甲)“您将使我的母亲非常幸福”,没有直接赞美画像,但表达了对画家的肯定。
B.句子(乙)中的“满面通红”通过描写神态写出了阿黛拉伊德的娇羞和她偷钱袋的愧疚。
C.句子(丙)中的“一夜没睡”,表现了画家痛惜阿黛拉伊德的堕落,又自责自己的无能为力。
D.句子(丁)既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关爱,也写出了母亲明白了女儿对希波列德的感情。
3.“海军中将”在小说中主要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外国小说常用“摇摆”的技巧,即在安排情节时设置巧合、矛盾和悬念等。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围绕“摇摆”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2024-05-10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