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类文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

迟子建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玛克辛姆一看到大地的裂缝,就会蒙面大哭,好像那裂缝是毒蛇,会要了他的命。

(孙子)安草儿在雨中打扫营地。

我问他,布苏是不是个缺雨的地方?

安草儿直了直腰,伸出舌头舔了舔雨滴,冲我笑了。眼角笑出的是菊花纹,脸颊笑出的是葵花纹,雨水洒下来,那花纹就像含着露珠。

我们这个乌力楞[注]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其他人都乘着卡车,带着家当和驯鹿下山了。以往我们也下山,用鹿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等,然后再回到山上。但这次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他们去的地方叫布苏,帕日格告诉我,那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墙红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臭屁”,我一定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我是个鄂温克女人。

我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

……

一九九八年初春,山中发生了大火。火灾是由两个林业工人乱扔烟头引发的。火龙席卷而下,森林中烟雾腾腾,鸟儿一群群惊叫着飞过……乡党委书记和副乡长来到各个猎民点,领着我们打防火隔离带,保护驯鹿。直升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进行人工降雨。但云层厚度不够,不见雨落下。

这时,年迈的妮浩最后一次披挂上神衣、神帽、神裙,手持神鼓,开始了跳神求雨。鼓声激昂,浓烟滚滚,驯鹿群在额尔古纳河畔呆立着。她跳着跳着,就会咳嗽一阵,一咳嗽,腰就更弯了,神裙拖到了林地上,沾满了灰尘……妮浩唱起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支神歌。歌没唱完,她就倒在了倾盆而下的雨水中。

山火熄灭了,妮浩走了。她这一生,主持了很多葬礼,但却不能为自己送别了。

妮浩祈雨的情景,让依莲娜雞以忘怀。她说,那个瞬间,她看见的是鄂温克人一百年的风雨。她说一定要把那种情景画出来。她画得很慢,很动情,常常画着画着就要哭出声来。一画就是两年。我们以为那幅画早就完成了,可她总说还没完呢……画很有气魄,上部是翻卷着浓云的天空和被烟雾笼罩着的黛绿的山,中部是跳神的妮浩和环绕着她的驯鹿群,底部是苍凉的额尔古纳河和岸边祈雨的人们。

生活在山上的猎民不足两百人了,驯鹿也只有六七百只了。除了我,大家都投了去布苏定居的赞成票。激流乡新上任的古书记特意上山来做我的工作。他说我们和驯鹿下山,也是对森林的一种保护。他说一个放下猎枪的民族,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一个有前途和出路的民族。我很想对他说,我们和我们的驯鹿,从来都是亲吻着森林的。我们与数以万计的伐木人比起来,就是轻轻掠过水面的几只蜻蜓。如果森林之河遭受了污染,怎么可能是因为几只蜻蜓掠过呢?可我没把这话说给他,我为他唱了一首歌,那是流传在我们氏族的葬熊的神歌:

熊祖母啊,

你倒下了。

就美美地睡吧。

吃你的肉的,

是那些黑色的乌鸦。

我们把你的眼睛,

虔诚地放在树间,

就像摆放一盏神灯!

我留下来了,安草儿也留下来了。我原想着西班可能也会留下来的,他的字还没有造完。我们再也不用在搬迁时留下树号了,山中的路越来越多了。但没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当搬迁的卡车在清晨驶入营地时,我看见那些要走的人的眼神中不完全是喜悦,也流露着凄凉、迷茫。

文本二: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自然万物被赋予了灵性,拥有了和人一样的生命尊严,它们甚至比人物更有感情和光彩。鄂温克族人虽然以狩猎为生,但却不会破坏生态文明,而是敬畏着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平衡中求生存。

他们有着自己的民族信仰。“跳神”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其神秘效果,关键在于这种仪式是为民族而牺牲自我的高贵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渺小的人类和强大的自然相互斗争而坚强生存的精神的体现。

《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生活方式、生活信仰和情感表达方式都独特的艺术世界——鄂温克族的文化世界,而且再现了其百年沧桑历史以及其逐渐被现代社会冲击最后走向消亡的悲剧命运。鄂温克族的文化世界的逐渐没落与其说具有珍贵的人类学价值,与其说具有一种增强艺术魅力的审美风格,不如说是一次对现代文明的质疑和对其所“匮乏”的东西的寻找。

(《裂隙:在民族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之间—论〈额尔古纳河右岸〉》,有删改)

【注】乌力楞,鄂温克语,即“氏族部落”之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历经沧桑的“我”现在生活的环境特点是:地处偏远,淳朴自然,原始落后,面临危困。
B.小说中安草儿的笑和玛克辛姆的哭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安草儿的坚强、玛克辛姆的软弱。
C.小说中依莲娜总是说还没完成那幅很有气魄的画,是因为她难以忘怀妮浩祈雨的悲壮情景。
D.小说中“我”唱起神歌回复书记,意在表明鄂温克人尊崇自然,直接讽刺伐木人对自然的摧残。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倒叙的手法,从鄂温克人搬迁离开原居住地开始,展开一个民族一百年的风雨历程,结尾又回到现实,结构首尾呼应。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女性视角,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妻子的视角进行细腻的叙述,使得故事更具可信度,具有民族史诗的意味。
C.小说有很多场景描写,如“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等,诗意唯美的语言却有着苍凉之感。
D.小说开头运用拟人的手法,把雨雪当作是“我”的老熟人;其中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生生不息的自然伟力,为下文做了铺垫。
3.小说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材料二中提到的鄂温克人对自然的敬畏感?请举例说明。
4.《额尔古纳河右岸》与《百年孤独》两部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从情节内容和艺术特点的角度简要分析。
2024-05-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善常

建国的心情不太好。他七十多岁了,还从来没这么闹心过。

一开始,他看见一台台卡车不断地往河边来,在离他二十多米远的岸边卸下了一车车的砂石、钢筋、水泥灰和一些奇形怪状的机器。不几天,又来了几十号人,在河岸上平整场地,安放那些奇怪的机器。

建国闹不明白,这是要盖大楼?可在河边盖什么大楼呢?是要建啥工厂?也不可能啊,那年这河边建过一个工厂,没建成就被扒了,说污染河水。建国越看越糊涂,虽然他不清楚这些人要干啥,心里却莫名其妙地慌起来,总感觉有一件大事要发生,这件大事还和他有关联。

后来,他看见河边来了两台大家伙,伸着一条长胳膊,浑身上下涂着刺眼的红漆。他认识,那是挖掘机。那年发大水时就来过一台,把河底的淤泥一堆堆地挖上来,堆在堤上。但今天这两台挖掘机可不是来挖淤泥的,它俩正在河里筑坝,把河水引到另外一处新挖的沟渠里,然后就在原先的河床里挖起了深坑。

这帮人是要在这建一座新桥!建国这时才恍然大悟。

一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建国心里就开始五味杂陈,先是恐慌,然后是愤怒,最后又生出了许多的哀怨和失落。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呢?!这河上本来已经有一座桥了,他们干吗还要再建一座?如果新桥建成了,那老桥怎么办?人和车都从新桥上过,那老桥还是一座桥吗?他们还允许老桥继续存在吗?他们会不会把老桥拆掉?一定会!他们这是忘恩负义,是典型的过河拆桥。唉,可怜老桥默默无闻地为他们付出了几十年,到最后却落到被遗弃、被忘记、被拆毁的地步。建国越想越生气,越想越难过。

建国是一座桥,1949年10月建成的,当时人们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就给他取名字叫“建国桥”。到今天,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把他由一座新桥变成了一座老桥。最近几年,他越来越喜欢回忆了,回忆他年轻时的岁月。都说只有暮年时才喜欢回忆,他不服老,但还是忍不住怀念过去的时光。

七十多年前,河北岸是一个小村子,南岸是一望无际的田地,过了田地再往南走四十多里是县城。那时河上也有一座桥,木头搭的简易桥,平时过个人还勉强,一到秋收往回运粮食时,车就不敢走了,只能在河南岸把粮食卸下来,靠人工一点点扛到北岸,再装上车。后来,全国解放了,村里人就建起了建国桥。建国记得他刚诞生时的情景,那场面真红火,村里男女老少齐出动,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比过年还要热闹。建国桥建成后,人们方便多了。再到秋收时,牛车、马车,一车车粮食从桥身上经过,直接运回村子。那时建国和村里人一样快乐,好像自己也跟着丰收了一样。到了年根,人们就起早从桥上经过,到南岸四十里外的县城去办年货,太阳落山时,人们带着各式各样的年货又经过桥回了村子。那时,建国也跟着高兴,好像年货也有他一份似的。再后来,他更自豪了,他自豪是因为从他身上经过的车和人更多了。慢慢地,车由牲口车变成了拖拉机,摩托车、汽车;人也一年一年变了样,身体壮了,脸上红扑扑地带着笑,就是穿的衣服也都越来越好看了。二十年前,南边的小县城撤县变市,北岸的小村子也变成了镇子,他就更繁忙了,每天从他身上经过的车和人越来越多,他数都数不过来。为此,他竟然乐得合不拢嘴。他想,作为一座桥,这才是最值得骄傲的事儿。

建国每天都注视着新桥的进展,心情复杂。

桥墩子慢慢从河床下长出来了,一排五个,很敦实,像五个白蘑菇刚从地下拱出来,伞盖还没展开。看这架势,这桥上同时走四五辆大卡车也不成问题。建国自言自语,又叹了口气,难怪要建一座新桥,我确实老了,不但老了,骨架也松了。他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以前那么多重载大卡车都绕到二十里外的另一座桥上过河,原来是怕他身子骨禁不住那么大的重量。记得他当时还很不服气呢,还抱怨过人们不相信他。现在他知道了,凭他的身子骨,还真不一定能经受得住那么大的重量。

又过了一个月,人们开始铺设桥面了。两台吊车把一块块巨大厚重的预制桥板吊起来,稳稳当当地架在了桥墩上。建国心里有些服气了,这座桥还真气派,单说这桥面吧,并排走四辆大汽车都宽裕,哪像自己,汽车都不敢在桥面上会车,就怕相互碰到剐到。

建国天天看着新桥,看着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随着新桥的建桥进展,他的心里慢慢地起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愤怒和敌视,慢慢转变成了喜欢和疼爱,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地成长一样。是的,他已经接受了这座新桥,已经把这座新桥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于是,他开始有了期待,期待着新桥早日建成,就像期待着自己的孩子早日成家立业一样。

终于,新桥完工了。在10月1日,人们为新桥举行了竣工通车典礼。典礼场面热闹非凡,建国觉得比他刚建成时的典礼要热闹一百倍都不止。在一阵鞭炮声中,桥头一块石碑上的红绸布被揭了下来。建国定睛一看,顿时激动得浑身颤动。石碑上刻着四个大字“建国新桥”。看来人们没有忘记我,还用我的名字给新桥起名。那么,这座新桥就真是我的孩子了!我终于有接班人了!建国十分激动,他觉得自己这七十多年的付出值了,即使很快就会被拆掉,也无怨无悔。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天从身上经过的车和人数不过来,建国为此乐得合不拢嘴,这一情节突出了老桥的骄傲自大。
B.建国想到自己在新桥建成后将被拆除,不由抱怨人们的忘恩负义,这体现了建国有些不够冷静。
C.建成的新桥气派,桥面宽阔可以并排走四辆大卡车,建国对此佩服不已,心甘情愿地退出舞台。
D.从木桥到建国桥再到建国新桥,其间的更替昭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有主副两条线索,主线是老桥的心理感受,副线是新桥的建造。
B.小说构思精巧,先故意不说建国是一座桥,后面才点明其真实身份。
C.小说通过老桥和新桥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来表现老桥退出舞台的过程。
D.小说的结尾段照应了前文内容,深化了主题,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3.画横线段落为建国桥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其叙述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4.在新桥建成的过程中,建国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小说简要说明。
2024-05-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联合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鸢尾

管弦

我对鸢尾的关注,源于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样的诗,分明就是一幅明朗生动的画儿呀。沉浸在诗画中,鸢,也早就跳进了我的脑海。

鸢即老鹰,纸鸢则泛指风筝,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尾开出的花儿,就很像老鹰的尾,这也是她被称为鸢尾的原因。她有白、紫、蓝、黄等各色,花瓣常为六瓣,三瓣上长有浅浅淡淡的与主色调不一样的花纹,与没有花纹的三瓣相间排列着,花儿由此展现出立体感和层次感。微风过处,花瓣儿也有一丝微微的颤动,真像一只鹰,盈盈欲飞。

我常常在春天的草丛中,目不转睛地注视她。有时,一滴清润的露珠寻上花瓣,抖一下,摇一下,又无声地滑入泥土;有时,一只小飞虫扑上茎叶,静一下,动一下,又张开小翅飞走了。我闭上眼睛,想象着他们与鸢尾亲吻相拥的感觉,是不是透着光与影缠绕交织的欢愉呢?再睁开眼睛,鸢尾也静悄悄地看着我呢。我迎向她的目光,却不敢将她拥入怀中,因为我知道,她有毒。

性味辛、苦、寒的鸢尾,全株都有毒,毒性最大的部分是根茎和种子,尤其以新鲜的根茎更甚,根茎和花儿的汁液也都有毒,她对每一类生命都有影响。牛和猪误食了她,会出现泻下、呕吐、消化器官及肝脏炎症等。人类服用鸢尾中毒的症状则是恶心、呕吐、腹泻等,孕妇可致流产,心、肺、肝、肾、脑功能不全者及妊娠期妇女是必须禁用鸢尾的。

理所当然地,鸢尾成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的“下品”。中药上品为君,主养命;下品为佐使,主治病,多毒,不可久服,但可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痼疾。鸢尾也确实上能清利咽喉,下可消积通便,清解热毒之力颇胜,临床上多将她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食积胀满、便秘等症,她还具化瘀止痛之功,可以治疗跌打损伤。当然,用药须严格掌握剂量。《贵州民间药草》把剂量控制得很精确:“成人不能超过一钱,小儿不超过三分。”采摘鸢尾,最好穿戴专业防护用具。

这么美,这么毒,却又这么有用,鸢尾的风格便有了孤寂冷峻的炫目,也让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邪毒惧怕。在古代,她是驱鬼祛邪的法宝之一,《神农本草经》说她主治“蛊毒邪气,鬼疰诸毒”,“破症瘕积聚,去水,下三虫”。中国历代医家陆续汇集而成的医药学著作《名医别录》说她可以“杀鬼魅,疗头眩”。她的治疗形式,也比较奇特,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有记载:“飞尸游蛊着喉中,气欲绝者,鸢尾根削去皮,纳喉中,摩病处,令血出为佳。”把削去皮的鸢尾根,放在喉中病处摩擦至出血,便可取得消除蛊毒邪气的效果,也确实是很神奇啊。不过,这种治疗方法也是让人感觉比较难受的,咽喉部本来娇嫩,要摩擦至出血,也是很疼痛的,出血后可能会带来黏膜溃烂等新的不适,都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据说,古人做这些疗法时,都小心翼翼地把持着。他们会选中一处好地方的鸢尾,穿上特殊的服装,戴上特殊的手套,轻摘轻放,精心制作,用心地把她们用到患者身上,唯恐有一丝闪失。这样谨慎周全的做派,除了防毒治毒的需要,也饱含着他们对生命的敬畏。

而鸢尾,也没有辜负古人。在向阳生长的娇美柔弱中,在如同老鹰俯身啄食一般的尖锐生猛中,她慢慢衍生出独特的力量。鸢尾,仿佛是黑暗中的孤独舞者,展示出一种近乎挣扎的姿态,洋溢出新鲜的活力与动感。这样想着,我的眼前,似乎有一道金光闪过,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的《鸢尾花》和《插在瓶中的鸢尾花》赫然出现,那挣动的花朵、浓密的花叶、蓝紫色与亚白色的馥郁芬芳、在旷野或瓶中的傲然盛放,无一不以精彩的形象、鲜明的色彩、细致多变的线条,迸发出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融合在清新和谐与律动激昂的画面里,饱绽着永恒的生命力。

这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爱啊,这样的爱,已经足够我们保持对每一个日子的热烈而长久的渴望与向往。光明,已经从黑暗中闪射出来了,磅礴澄澈,深邃放达。

再一转头,我与《村居》里那散学归来的孩童遥遥相遇,他们小巧而灵动的身影,奔跑在春风里,手中牵着风筝的线,任风筝飘到最高最远。那么多的欢声笑语,随着美丽的纸鸢,都飞上了理想的蓝天。看着,想着,我也渴望放风筝了。

(选自《湘江文艺》2021年第3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借助生动的想象,描写其与鸢尾花亲吻相拥而不得的情景,表现了她的矛盾心理。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选用一系列的动词精准描写,意在表现古人用药治病时的谨慎态度。
C.因为鸢尾性味辛、苦、寒,其根、茎、花、种等都有毒,所以她对每一类生命都有影响。
D.中药“上品”为君,主养命;“下品”为佐使,主治病。鸢尾因其多毒,主治病,而为下品。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六段引用多篇中医学著作以说明鸢尾花驱鬼祛邪的神奇功效,增强了说服力。
B.文中作者用荷兰画家梵高的画作与中国药典中鸢尾的形象作对比,突出其独特的力量。
C.文中把鸢尾比喻成“黑暗中的孤独舞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它带给人们的复杂感受。
D.文章由《村居》中的纸鸢开篇,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结尾再回到纸鸢,首尾遥相呼应。
3.结合文本,如何理解“鸢尾的风格便有了孤寂冷峻的炫目”这句话?
4.优秀的散文“总会给我们一种‘随性’的审美感受”。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随性”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2024-04-15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收藏

张新军

父亲收藏的历史无从考证。从我记事起,我就看见他整日佝偻着腰,肩上搭着一个破麻袋,手里拿着半截铁钩子,为了一点可怜的收藏物在连队四处奔波。收藏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一直到他的生命行将结束。可以说,收藏伴随了父亲整整一生。

严格地说,父亲的业余活动根本谈不上收藏。他的收藏纯粹是一个平民为了生活而无奈进行的,与那些社会名流及富有的收藏者风马牛不相及,因为他收藏的物品其实都是别人丢弃的、无用的废物。但我觉得他与一般拾破烂的还有一点不同,他有职业,他是一个农场连队的牧工。

父亲卑微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养了我们兄弟几个,让我们活下来的信念在他骨子里像山一样。在我们兄弟眼里,他是一匹疲惫的老马,拉着满载家庭重负的破车,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跋涉。每月微薄的工资养活不了我们,每天捡破烂换一些零用钱贴补家用,成为他天天要做的一件事。

在连队的早晨、中午或者黄昏,在家属区的垃圾坑、废弃的旧房子、路边的林带,总有一个罗圈腿、弓着腰的老头在拼命拨拉、寻觅着什么,身上破旧的军装泛着白花花的汗碱。不用细看,他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把捡拾来的东西背回来,攒满一麻袋后,就把麻袋驮到马背上,到团部废品收购站卖掉。这一天我们比过节还要兴奋,中午早早地依在院子门口,眼巴巴地等着父亲回来。远远看见父亲骑着马归来,我们就像一个月看一次露天电影一样高兴。父亲带给我们的是几米平布衣料,一卷母亲纳鞋底的棉线绳,腌咸菜的颗粒盐和酱油、醋、火柴、煤油,还有几支铅笔、橡皮和拼音本。★遇到父亲高兴的时候,他会给我们带几粒平时很少见的薄荷糖和几块团部食品厂生产的香甜的黑面包。

有一年春天青黄不接,四处弥漫飞舞的各类不知名的小蜢虫几乎遮住了太阳,它们将垦区所有的树叶啃噬得干干净净,戈壁滩上的野菜叶子也被咬得支离破碎。母亲天天给我们熬玉米粥就腌萝卜条,一天三顿重样,而这样的饭眼看也快要断顿了。父亲卖光了所有的藏品,日子也维持不到月底。一天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父亲叹着气,蹲下身子从床底下捞出一副马鞍子,然后失神地端详着它,这样专注的神情我们很少看见,被生活压弯了腰的父亲甚至很少用这样的眼光看我们。①这副马鞍子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像件出土文物,上面的皮件黑乎乎的,弥漫着一股陈年的膻味和战争的硝烟味,铜制的铆钉锈迹斑斑,显得很是沧桑;但从外表看整个做工却非常精细,鞍头上镌刻的神秘花纹,显然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用细皮条编织的精美穗子挂在两边,依然散发着陈旧而古典的光泽。我知道,这副马鞍子是贫穷的父亲唯一值得炫耀的历史。进新疆时,他曾是部队的一名骑兵,这副马鞍子陪伴他度过了那段难忘的军旅生涯,他一直视之为生命,平时藏在床底下,谁也不让动。只有开春的时候,父亲才把它拿出来在墙根下晒晒太阳。★遇到父亲高兴的时候,他会给我们兄弟几个讲他过去与战马的故事。我们有时候甚至有点嫉妒,父亲对马鞍子比对我们兄弟几个都好。父亲的老朋友、牧羊人贾法得知父亲藏有一副马鞍子,多次上门央求以物换取,但都被父亲沉着脸一口回绝。这天晚上天黑透了,父亲一句话没说,铁青着脸扛起马鞍子出了家门。第二天起床,我们看见屋子中央堆着满满两麻袋玉米棒子。后来才知道,父亲用马鞍子换了贾法的玉米。

这年秋天,连队的秋收结束后,②父亲每天天不亮就赶羊似的把我们兄弟几个往地里赶,拼命四处搜索、拣拾地里遗落的玉米,连队所有的玉米秆子都被我们兄弟几个翻了个遍,我家院子里堆满了金黄色的玉米棒子。下酷霜的一个早晨,父亲装了满满两麻袋玉米,推着架子车一声不吭地走了。中午,父亲拉着架子车回来了,上面放着他的马鞍子。父亲虽然很穷,但为人却很直爽义气,送给别人的东西犹如泼出去的水,是绝对不会去要的,但为了这副马鞍子,他却失信并得罪了多年的老朋友。

从这以后,这副马鞍子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父亲。

后来我们长大了,都有了工作,父亲也不去捡破烂了。但他一辈子没有其他嗜好,退休后收藏废品仍然是他的最爱。家里的牙膏盒、空纸箱、旧鞋子,他一个不丢。

生活好了,日子也觉得过得特别快。年过八旬的老父亲已瘫痪在床,他的生活需要我们料理。我们兄弟几个决定把老房子卖掉,把父亲接到我们身边,轮流伺候尽孝心。在我们兄弟几个处理他的收藏品的时候,神志不清的父亲显得很痛苦,但又无可奈何,只是我们把那副马鞍子从床底下拉出来时,他一下子显得很激动,睁大眼睛挣扎着要坐起来,嘴里大声叫嚷,我明白了他的意思,附在他的耳边告诉他,马鞍子不卖,继续给他留着,他才慢慢平静下来。

父亲的收藏就这样结束了。他收藏一生,唯一留下的藏品——那副破旧不堪的马鞍子,也随着他走到哪里,搬到哪里,轮流由我们兄弟几个收藏。至于它的最后归宿,已经失语的父亲已无法交代。只是有一次,我看见他独自一人坐在床上,长时间地望着墙角的马鞍子愣愣发呆,傍晚的余晖弥漫在他身上,使沉浸在往事中的父亲显得更加孤独。我慢慢走过去,上前搂住他的肩膀悄悄告诉他:“你走的时候,我把马鞍子放进灵柩里,让它永远陪伴着你。”④父亲吃力地听完我说的话,缓缓抬起头,两眼定定望着我,浑浊的眼睛骤然放出光来,摇摇晃晃举起他的右手,重重地在我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这时候我发现,一生倔强、几乎从不流泪的父亲突然老泪纵横。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二段,叙述了父亲辛苦从事收藏活动时留在“我”记忆中的很深刻的一个场景,由此展开对父亲的回忆。
B.父亲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收藏者,他是把业余时间都用来捡破烂以补贴家用的卑微的牧工,他真正的“收藏”只有马鞍。
C.年幼的我们不知生活甘苦,不解家庭艰难,在父亲卖掉废品带回难得一见的薄荷糖和黑面包时,更是显得格外兴奋。
D.父亲的马鞍承载的内容厚重,既有军旅生涯这一令父亲引以为傲的历史,也有艰难生活里不得已失信于老友的经历。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多角度细致描写了马鞍的皮件、铆钉、做工等,突出其古旧、独特、精美等特点。
B.句子②中的“赶”,既是父亲的职业惯性动作,也是他想要换回马鞍的急切心情的外化。
C.句子③单独成段,结构上与上下文相关联,既表达了强烈的感情,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D.句子④使用“摇摇晃晃”“重重”等叠词展现出父亲内心巨大的情感波动,极富画面感。
3.文中两个★处,都写到“遇到父亲高兴的时候”,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都给作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但文中父亲的形象都不美,也并不高大。《背影》中“父亲”身形肥胖、举动笨拙,本文中的“父亲”是个“罗圈腿、弓着腰的老头”。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种创作意图的理解。

链接材料: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2024-03-26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豆子的境遇

王兆胜

日常生活中,米面是主食,豆子是副食,但大家喝粥、吃菜、饮酒、养生往往都离不开豆子。然而不少人对豆子却有偏见,多贬损语,如“目光如豆”“胆小如豆”“豆渣脑筋”等。

是的,豆子很小。不过豆子虽小,其实作用却甚大,它是人体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还是祛火、利尿、消暑的良材。豆子单看上去很小,汇集在一起就成为山,变成河。

与地瓜、土豆这类生长于地下的植物相比,豆子似乎多了些自豪和张扬。它悬挂于豆秸之上,顺着篱笆向上爬——不过,它一般不会爬得太高,而且喜欢被豆荚包裹,有点深藏不露。豆蔓开花时,那一树的豆花特别亮眼,仿若翻飞的蝴蝶。尤其眉豆花开,艳丽无比,如仙女下凡。此时,眉豆花是大地的语言,也是天空的符号,还是神仙在人间点亮的彩灯。这样的美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挂在空中的豆荚像一张张名片。不过,很快地就有阵阵轻风吹过,在阳光的照耀下,早熟的豆子就会爆裂,像早产儿似的呱呱落地,并与金黄的枯叶一起点缀着大地。它们仿佛在用圆满与晶亮诉说秋意,也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一个个圆满的句号。那些收割后的晚熟的豆子,连秸带荚一起被运到打豆场,庄稼人就会摇动长扁豆似的桩枷把豆子打出来。此时,孩子们就会听到阵阵夹杂着欢乐与痛苦的声响,这是由豆蔓和豆荚也是由桩枷发出的。为了将豆子与豆荚分开,农民就用大木锨将它们高高扬起,豆子被送上天空,充分享受弧线的快乐与自由的飞扬。这是豆子会飞的时光,也是它身居豆荚时做的好梦。

作为果实,地瓜与土豆有些呆头呆脑,然而豆子却显着灵光。如细加观察,你会发现每颗豆子上都长了眼睛,那是心灵的外化,也是天地的法门,还有着一种别样的美丽。

“煮豆燃豆萁”,曹植对“豆子”与“豆萁”都充满悲悯。其实,豆子的苦难与磨砺远非于此。豆子被磨成面粉,豆子被人放在嘴里咀嚼,豆子被长期腌制,豆子被蒸、煮、炒、爆,哪一种都不是人能忍受的。作为植物,豆子生来就是为人类所用,以牺牲精神奉献出自己,只是有的人感恩,有的没有甚至熟视无睹罢了。当然,在豆子中,也有“石豆子”和“铜豌豆”,这些豆子中的异类则让人既爱又恨。

豆子的“硬”“实”“圆”“满”,都是好寓意。据说,不少围棋高手对局,由于用时过长,没时间正常用餐,又要费尽心力和耗尽体能,于是发现用炒黄豆充饥和补充能量的妙法。当一个棋士一边下棋,一边从旁边盒子里抓棋子,还将炒黄豆抓起来往嘴里放,很容易分不清放的到底是棋子还是黄豆。好在两者都是圆的,也是瓷实的,与方正的棋盘形成了“天圆地方”的格局。

豆子变成豆芽的过程更值得品味:水泡的豆子被盖上湿布,置于暖室,豆子就开始做梦了,甚至会有一股股的梦香。有一天,突然打开盖布——这如新婚的盖头,映入眼帘的是簇新、亮丽、明澈的豆芽。黄豆芽露出金质,绿豆芽多了灵光,这是一个从现实进入梦境又回到人间的过程。豆芽是从豆子身上长出来的,豆芽茁壮成长,原来的豆子却日见消瘦,很快变皱变老变小,有的几乎看不到了。绿豆芽长长的,让人怀疑它不是从一粒小豆子中生成的。当加上老醋清炒,绿豆芽就会变得透明,在嘴里咀嚼还会发出脆响,那是一粒豆子毫不保留的全部奉献。有时,吃着这样的绿豆芽,常怀念父母,那些将所有日子与辛劳都奉献给儿女的伟大生命。黄豆芽似乎更有营养,它也有长长的嫩芽,但留下的豆瓣嚼在嘴里还是那么香醇,它的营养一半给了豆芽,一半留在豆瓣中。豆芽可能代表的是瓷实厚道的豆子的心事,我甚至能从豆瓣和豆芽中听到豆子所说的话。

豆子变成豆腐是脱胎换骨的过程。它彻底改变了豆子的形状、颜色、味道,也让豆子以另一种形式长久保存。当遭受千磨万压,当豆浆经了卤水的点化,当在密封后得到长久的修炼,豆子一下子就有了灵魂,有了新的味道与内涵

关于豆子,人们饱含太多的感情:给孩子起名叫“豆豆”,用“刀子嘴、豆腐心”形容人,以“豆蔻”指十三四岁少女,而《憨豆先生》塑造了“憨豆”这个可笑可爱的形象,厨子和厨房都离不开一个“豆”字……看来,豆子无所不在地充满着人们的生活,并有一些窖藏的深意和值得思考的内容。

有时,需要听听人们说“豆子”;但更多时候,也要好好听听豆子在说什么,以及它们是怎么说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人们对豆子有偏见,结尾又说人们对它“饱含感情”,相反的情形体现出人们对豆子认识、态度的变化。
B.豆蔓在开花时“特别亮眼”,其中眉豆花如“仙女下凡”“神仙在人间点亮的彩灯”,显得艳丽无比又独特鲜明。
C.围棋高手对局时以炒黄豆充饥,圆而瓷实的黄豆、棋子,与方正的棋盘形成“天圆地方”的格局,颇有文化意趣。
D.结尾一段中围绕“豆子”有三处有关“说”,意味不同,展现作者对“豆子”的观照和体察,以及对生活的哲思。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中两处将豆子与“地瓜、土豆”比较,第一次主要突出豆子的自豪与张扬,第二处则突显豆子的灵光。
B.文中有不少词语内涵丰富,如“好梦”一词既表达了豆子对自由快乐的向往,也表现了它对成熟圆满的渴求。
C.作者在行文中,多次用到成语、俚语、诗句、说法等,既表现了不同情感,亦使文章具有厚重的文化色彩。
D.本文以豆子自述的方式,从其功用写起,进而从不同角度展现豆子的一生,用笔看似散漫,实则处处扣题。
3.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4.有人评价此文“既为豆子立传,更为其精神赋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3-2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部分学校高考素养调研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战马魂

蒙福森

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率大军平定交趾之乱,途经龚州,渡江之处名曰“将军古渡”,又名“将军滩”,后此地更是名声大噪。

渡口夕阳曾饮马,陇头荒草觉怡颜。历代文人骚客在将军古渡留下了不少诗作,咏叹千年。摘录一二如下:

其一:汉将征蛮地,威名重伏波。金衔曾饮马,铜鼓重鸣鼍。戈日迷津岸,帆风落战舸。狂澜经底定,舟楫近如何?

其二:勋传铜柱曾平越,名在龚州话伏波。试看将军滩上水,犹留豪气击鸣鼍。

在将军古渡不远,有一处空旷开阔的草坪,一马平川,绿草如茵,出征交趾前,马援曾经在此操练士兵。

每日,旌旗招展,战马嘶鸣,声震四野。

草坪中有一处泥潭,深可陷腹,宽数丈,野草覆盖,人所不知。

一匹战马陷进去了。

此马,名火龙驹,名马也,来自西域大宛,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渡水登山,如履平地。浑身赤色,毛如炭火,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顶,高八尺;嘶鸣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后人有诗云:此马若遂千里志,追风犹可到天涯。

火龙驹是马援的坐骑,皇帝亲赠。多年来,此马跟随援南征北战,保家卫国,开疆辟土,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立下赫赫战功。人、马浑然合一,不分彼此。

那日,操练中,马援下马,解鞍卸甲,任由火龙驹在草地上吃草。忽然,火龙驹陷入泥潭之中。

马援闻讯,大惊。

火龙驹拼命挣扎,泥潭深可裹腹,无法脱身。

泥潭像一个囚笼,牢牢地困住了火龙驹。

到了中午,骄阳似火,大地如炙。很快,火龙驹因一直挣扎,耗去了力气,浑身汗津津的,疲惫不堪。

马援想尽了种种办法,依然无法把火龙驹救出来。

从黄昏到傍晚,从傍晚到深夜,从深夜到黎明,马援一夜不眠,坐在泥潭边,默默地陪伴着火龙驹,眼看着心爱的坐骑慢慢耗尽了力气,却一筹莫展。

燃烧的篝火,映红了马援的脸庞。他的脑海中,往事一幕幕地回放:大漠,风沙,古道,草原,砂砾……火龙驹驰骋沙场,迅疾如风;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染沙场;殷红的血,染红了火龙驹的躯体;那血迹,有马援的,有火龙驹的,有敌人的。

天边露出了鱼肚白,远处,晨曦初露,绿野平畴,疏林野树,江水苍茫,水天一色,沙鸥飞翔,江中一叶轻舟,随波逐流。

看来,火龙驹的生命,到了最后的时刻了。

马援老泪纵横。

揪心的是,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别。

马援心如刀割。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向马援走来。

老人深鞠一躬:“昨晚,闻将军的坐骑陷入泥潭之中,您束手无策,一夜不眠。老朽来自北方草原,自幼牧马,懂马。多年前随大军南下,负伤后留在龚州。今有一法,或可救将军的坐骑。”

“请问何法?”马援紧紧地抓住老人的手,心急如焚地说。

老人说:“此法未必有用,但到了此刻,不妨一试。”

马援依照老人的方法,将所有的战马云集于草地上。老人头裹红布,腰系红绸,手持长鞭,身手敏捷,牵住其中一匹,跨身一跃而上。“嗷呼——”一声高喊,手起鞭落,抽打坐骑。

马奔跑起来了。

其他战马也跟着奔跑起来。

老人挥舞长鞭,驱马绕着泥潭一圈儿一圈儿地奔跑。

一时间,群马嘶鸣,响遏行云。马蹄翻飞,泥土飞溅,马蹄声急,声震四野。马群越跑越快,越跑越急,风驰电掣,气势如虹。马群像一股激流,如暴雨,如闪电,如飞沙,如走石,如飓风,如海啸,如天崩,如地裂……

最初,火龙驹茫然地望着它的同伴奔跑。后来,随着群马的嘶鸣,飞奔,火龙驹沉寂的灵魂被唤醒了,激发了,一股与生俱来的力量,刹那间迸发出来,“咴——”但闻其一声嘶鸣,挣扎着,一跃而起。虽然,跃起一点儿,随即沉下,但它百折不挠,无所畏惧,不断地跃起,沉下,跃起,沉下,跃起,沉下……

哪怕每次跃起,挪移只有一点点,但它依然顽强不屈,绝不放弃。

马群依然在奔跑。

火龙驹在跃起,沉下,跃起,沉下……

像在战场上,它和它的伙伴们,披荆斩棘,永不退缩。

它们驰骋沙场,无所畏惧。

哪怕刀山火海,依然不折不挠,勇往直前。

这,就是战马之魂。

这是生命影响生命,生命激发生命,生命呼唤生命的壮举。马群唤醒了火龙驹沉寂的潜能,激发了它的斗志。

火龙驹一步一步地,最终,跃出了泥潭。

空旷的草地上,火龙驹劫后重生,那一刻,它浑然不觉体力极度透支后的疲惫、饥渴,蓦然间,它鬃毛竖立,前蹄高扬,“咴——”一声长嘶,穿云裂帛,声震荒野。

此时,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红彤彤的,远处的田野、山峦、树木、村落、河流,殷红一片。

“浮生几度,苍生困苦,功名付与酒一壶,醉怒吼,慷慨处,气吞万里如虎,十万弓弩,欲遮天幕,百万同袍,不知归路……”军营里,歌声忽起,慷慨激昂,悲壮苍凉。

一年后,马援在征战五溪蛮时,病逝于军前,壮志未酬,年六十四岁。其坐骑火龙驹不吃不喝,日夜嘶鸣,绝食而死。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如此,马亦如此。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介绍了龚州的“将军古渡”,它又名“将军滩”,是因马援将军渡江而得名。
B.小说第九段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火龙驹的形象,不仅表现出其特点,更突出其不凡。
C.“从黄昏到傍晚……从深夜到黎明”,小说通过时间的推移侧面表现了人们的焦灼心理。
D.作者写马援将军病逝后,火龙驹日夜嘶鸣,绝食而亡,表现了英雄战马的忠贞品格。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引用了诗歌,以突显军营将士的威名豪气,慷慨悲壮,感染力强。
B.小说结尾部分红日升起的环境描写,既实写太阳的初升,又虚写隐喻火龙驹的重生。
C.小说在交代战马陷入泥潭后,运用补叙宕开一笔,补充说明了火龙驹陷落的过程。
D.小说主要运用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展现战马挣脱泥潭的震撼场景,暗示了主旨。
3.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小说标题是“战马魂”,文中时时写马,却处处写人,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我是个鄂温克女人。尼都萨满是我父亲的哥哥,是我们乌力楞的族长。

我有一个姐姐,叫列娜。那年秋天,列娜病了。她躺在狍皮褥子上昏睡着。父亲请尼都萨满来给列娜跳神。他一边舞蹈一边唱着,寻找着列娜的“灵魂”。后来他突然倒在地上。他倒地的一瞬,列娜坐了起来朝母亲要水喝,还说她饿了。而尼都萨满苏醒后告诉母亲,一只灰色的驯鹿仔代替列娜去一个黑暗的世界了。母亲拉着我的手走出希楞柱,我在星光下看见了先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小驯鹿已经一动不动地倒在地上了。我还记得第二天鹿群回到营地的时候,那只灰色的母鹿不见了自己的鹿仔,它一直低头望着曾拴着鹿仔的树根,眼里充满了哀伤。从那以后,原本奶汁最旺盛的它就枯竭了。直到后来列娜追寻着它的鹿仔也去了那个黑暗的世界,它的奶汁才又泉水一样涌流而出了。

那一年,北部的营地被铺天盖地的大雪覆盖,驯鹿找不到吃的,我们不得不向南迁移。途中,由于连续两天没有打到猎物,要被活活地饿死了。我们不得不靠近额尔古纳河,用冰钎凿开冰面捕鱼来吃。黄昏时,我们在额尔古纳河上燃起篝火,吃烤鱼。我们把狗鱼喂给猎犬,将大个的哲罗鱼切成段,撒上盐,用桦树枝穿上,放到篝火中旋转着。很快,烤鱼的香味就飘散出来了。

在那个夜晚,姑姑告诉我,河流的左岸曾经是我们的领地,那里是我们的故乡。三百多年前,俄军侵入了我们祖先生活的领地。祖先们被迫渡过额尔古纳河,在右岸的森林中开始了新生活。众多的氏族都在岁月的水流和风中离散了。

在勒拿河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放养驯鹿。我从来没有见过哪种动物会像驯鹿这样性情温顺而富有耐力,它们虽然个头大,负载着很重的东西,但非常灵活。它浑身是宝,皮毛可御寒,茸角、鹿筋等名贵药材,可换来我们的生活用品。罗林斯基是个俄国人,他每年都会到我们这里来,他上山给我们送来的是酒、面粉、盐、棉布以及子弹等东西,下山带走的则是皮张和鹿茸。他很喜欢列娜,每次上山,总要给她单独带一样东西,刻着花纹的铜手镯啦,或是小巧的木梳子。

列娜离开我们的那一年,正是打灰鼠的季节。那时母亲的身体和精神都不太好,已经好几天没有走出希楞柱了。所以当尼都萨满说那一带灰鼠少了,要搬迁的时候,父亲是反对的。我看见父亲和尼都萨满发生正面冲突。想着尼都萨满能在跳神的时刻让灰色的驯鹿仔死去,我很担心他会用那样的办法在一夜之间把父亲弄得无声无息了。我把这想法对列娜说了,列娜说,今晚咱们跟着他睡,这样就能看着他,不让他跳神。

第二天早晨,我们醒来时,尼都萨满已经起来了,他在煮鹿奶茶。香味舔着我们的脸颊,我和列娜在那里吃了早饭。列娜接连打着呵欠,面色发黄,她悄悄告诉我,她一夜没睡,她怕尼都萨满半夜起来跳神,所以一直在黑暗中睁着眼睛看着他。

我们按尼都萨满的意愿,离开了旧营地。搬迁的时候,白色的玛鲁王走在最前面,其后是驮载火种的驯鹿。再接着是背负着我们家当的驯鹿群。男人们和健壮的女人通常是跟着驯鹿群步行的,实在累了,才骑在它们身上。

列娜平时爱骑一头白花的褐色驯鹿,可那天她要把鞍桥搭在它背上的时候,它一矬身闪开了,不肯为她效力的样子。这时那只奶汁干枯的灰驯鹿自动走到列娜身边,温顺地俯下身,列娜什么也没想,顺手就把鞍桥搭在它身上,骑上去。列娜骑着的驯鹿开始时是走在我前面的,可走着走着,它就落在了后面。列娜在我前面的时候,我见她的头老是一点一点的,似乎在打瞌睡。

我们从太阳当空的时候出发,一直把太阳给走斜了,才到达新的营地。那里是一片茂密的松林,已经能看见在树丛中窜来窜去的灰鼠了,尼都萨满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就在大家把驯鹿身上的物品卸下来,男人们准备搭建希楞柱,女人们划拉了干枯的树枝,把火笼起来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列娜不在营地。我呼喊她的名字,可是不见回音。父亲一听说列娜不见了,就去找她骑乘的那头灰色驯鹿。驯鹿在,不过它落在队伍的最后面,垂着头,看上去很哀伤。父亲和哈谢意识到列娜出事了,连忙各自骑上一只驯鹿,沿着原路去寻找列娜。母亲看着列娜骑过的驯鹿,大约想起了它的鹿仔曾代替列娜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如今列娜从它身上失踪了,一定不是什么好兆头,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

我们在营地盼着列娜归来。把天给盼黑了,把星星和月亮盼出来了,直到深夜,父亲和哈谢骑着驯鹿才回来。他俩找到早已冰凉的她,就地把她葬了。父亲说,他找到列娜的时候,她紧闭着眼睛,嘴角还挂着笑,好像在做一个美梦。她一定是睡熟了,才从驯鹿身上掉下去,跌到柔软的雪地后,接着睡下去。她是在睡梦中被冻死的。

此时那头灰色的驯鹿又有奶了,它的奶对母亲来说就像噩耗一样,她每天都要蹲在它身下狠命地挤奶,恨不能立刻把它挤得干枯。灰驯鹿终日哆嗦着腿忍受着。

春天的时候,罗林斯基骑着马来到我们的营地,当他知道列娜已经不在了的时候,脸立刻就阴沉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当他带着一捆又一捆的灰鼠皮离开营地的时候,我见他把一样东西挂在了一棵小松树上。我发现那棵树在一闪一闪地发光。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面小圆镜子,它一定是罗林斯基带给列娜的礼物!镜子里反射着暖融融的阳光、洁白的云朵和绿色的山峦,那小小的镜子似要被春光撑破的样子,那么的饱满,又那么的湿润和明亮!

列娜消失的那天晚上,我心里难受,就是哭不出来。我没有想到凝聚到这面小小的圆镜子里的春光,竟然把我淤积在心底的泪水给淘了出来,我放声大哭着,把树上的鸟都惊飞了。

(摘编自迟子建同名小说)

【注】①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其民族的百年历史和文化变迁。选文背景是19世纪初。②希楞柱:鄂温克人住的圆锥形的帐篷。③鄂温克族人将其祖先称为“玛鲁”,视其为族人的保护神。搬迁时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白色公驯鹿是被选出来驮神像的“玛鲁王”。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选文部分围绕列娜,描述了中俄边界鄂温克人与驯鹿相依为生,为了生存不时迁移的游猎生活。
B.列娜善良、天真,她怕尼都萨满半夜跳神伤害父亲而彻夜未眠,这一点赢得俄国商人罗林斯基的喜欢,他常单独给她小礼物。
C.鄂温克人信奉玛鲁神和萨满教,搬迁时由“玛鲁王”驮着玛鲁神像走在队伍最前面,遇到重大事件要听从萨满的意旨。
D.鄂温克人生存环境恶劣,有严寒天气的威胁,更有异族对他们生存领地的侵占,导致众多氏族离散,生活艰难。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年届九旬的“我”的口吻来讲述一个民族生存现状,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而且使故事显得既亲切感人又沧桑久远。
B.列娜平时骑的褐色驯鹿不为她效力,于是她换骑了灰色驯鹿,后来还在驯鹿上打瞌睡,这些情节为后文列娜的死埋下了伏笔。
C.选文用词精妙,例如“香味舔着我们的脸颊”中的“舔”,“一直把太阳给走斜了”中的“走斜”,这些用语都自然贴切,生动传神。
D.小说客观真实地描写了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状态,人物与场景描写细腻,用笔冷静,充分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
3.驯鹿在鄂温克人心中占有怎样的地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中结尾部分描写了镜子里反射着的饱满明亮的春光景象,这样写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创作意图?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弧上的舞者·钳工王(节选)

梁晓声

全权代表年轻得很,才三十一二岁。风度翩翩,踌躇满志。对他所表现出的客气,是那种矜持的客气。矜持中有几分居高临下的意味儿。比对方年长近二十岁的章华勋,还是感到自尊心被什么尖锐又细长的东西深深刺了一下。

他怔了几秒钟,一笑,不置可否地说:非常感谢贵方的信赖。我想提醒对方,难道就不需要对我进行一番起码的了解和考察了么?……

对方说早了解过了。对他在工人中的群众基础和威信,对他管理方面的能力,是丝毫也不怀疑的。

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现在就可以由我向您颁发委任证书!但他并没接证书。他说:可我是有二十余年党龄的党员……

对方又一笑:章先生不必多虑了!只要不影响企业管理和发展,我们绝不要求党员退党。

他仍犹豫着不接证书。一想到将有半数以上工人失业,他内心里矛盾极了。仿佛接了证书,就等于从道义上背叛了那些工人似的。

章先生有什么条件,尽管讲出来。您儿子大学毕业后,可以入厂,还会得到重用……

他双手不由自主地接过了证书。章华勋又想到那些工人的失业问题,心里很不自在,很别扭,很不是滋味。

他陪对方四处视察厂区时,几次欲提出修改合同上那两个关于失业工人安置的百分数的建议,但对方不断地问这问那,使他根本没机会提出。

一些工人们正在厂区挖沟,抢修暖气管道。管道四处射水,细雨蒙蒙,那几名工人的衣服全湿了,脸也全湿了。在十二月的寒冷之下,一个个冻得双唇发紫,浑身哆嗦。

全权代表大发感慨:在这样的厂里,拿差不多是世界上最低的工资,造出差不多是世界上一流的步枪,这个厂的工人们都很可敬啊!

他也感慨起来:您说得对极了!我们厂的工人,个个都是好工人!绝非一半素质好,一半素质不好。这一点我可以很负责地向您打保票!……

全权代表看了他们一眼,用手朝沟下一指低声说:你替我记住他们的名字。像他们这样的人都可免除考核成为厂里的工人!我们很需要他们这样的管道工……

章华勋听了,心中亦喜亦忧。替那几名可免除考核的年轻工人喜,替钳工王等一批老工人的命运如何而忧。他们年轻时都曾是国营厂里的骨干工人。十之八九曾是各级劳模钳工王还曾是章华勋的师傅……

回到会客室,章华勋终于有机会说他早想说的话了。

我们现在谈谈合同好么?

谈谈……合同?合同不是早签定了么?

对方将刚端起的茶杯,缓缓地又放下了。他的话使对方感到了几分意外,也感到了几分麻烦。

是啊,但不是我签的,是我的前任……

不管是谁签的,都已经是既成事实。我的责任和权限,只不过是来履行一下接收这个厂的程序罢了。

对方不给他留有一点儿余地。

可……我现在不还是这个厂的厂长么?所以我认为那合……

因为明明知道从对方到达那一天起,便意味着这个厂已经正式易主了,便意味着自己这位厂长已经被取消资格了。章华勋有点儿理直气壮不起来。

你已不是什么‘三二三’厂的厂长了。‘三二三’厂已成为历史了,你已是我们将定名为‘绅士服装厂’的副经理了。你的立场应该彻底转变到和我相一致的立场上来!对方的口吻中,已经带有训导的意味了。

即使我以‘绅士服装厂’副经理的头脑思考,我也还是认为那合同……

章副经理,我再强调一次,我不愿,不想,也没有半点儿义务跟你谈合同!

对方沉下了脸,口吻已经变得有点盛气凌人了。

章华勋怔愣住了。而对方重又端起茶杯,缓和气氛地笑笑:咱们君子协定,说不谈合同就不谈合同!今天可真够冷的,有零下三十度吧?……

章华勋突然大光其火,挥了下胳膊,放开嗓门嚷道:谈!必须谈!非谈不可!你竖起耳朵给我听明白了!……

对方没料到他会突然发作,被他的嗓门惊得手一抖,洒了一身茶。于是轮到对方愣住了。

他从桌上拿起了那委任证书,一大步跨到对方跟前:你以为就这么个玩意儿,就能使我一点儿都不替工人们的利益着想啦?就能使我彻底地站在你们的立场上啦?没门儿!……

他将大红的委任证书抛在了对方脚旁。

对方弯腰捡起证书,掏出手绢擦了擦沾土的水迹,不言不语地笑望他。那意思是,你说吧,我洗耳恭听。

于是章华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就合同中的两个百分数,慷慨陈词,据理力争……

(有删改)

文本二:

梁晓声被称为平民作家。梁晓声直面现实又特别深刻的中篇力作,证明他始终恪守着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直面现实,歌颂正义,充满正能量……他曾形容自己是置身弧上的写作者,他以比喻文学的人文品质和人文立场。故我们也用他自己曾写过的文字作为他这一套中篇小说集的总名——《弧上的舞者》。在我们看来,这一位作家,仍不倦地睽注着现实,仍不倦地舞着……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述了全权代表的状态及章华勋的感受,呈现出强烈的反差,从而吸引了阅读者的阅读兴趣。
B.“难道就不需要对我进行一番起码的了解和考察了么?”章华勋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对方信任的感激。
C.“今天可真够冷的,有零下三十度吧?”一句全权代表表面说天气,其实是为了缓和章华勋说话的气氛,故意岔开话题。
D.全权代表对章华勋想就合同中数据进行商量一事,根本不予理睬,最后见章华勋态度强硬,才表示愿意洗耳恭听。
2.关于文中画横线处所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主要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年轻工人冒着寒冷抢修供暖管道。
B.“双唇发紫,浑身哆嗦”等细节间接地表现了工人们务实、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
C.“‘细雨’蒙蒙”“十二月的寒冷”等表明了工人们抢修中工作环境的恶劣。
D.引发了全权代表的感慨与章华勋对“钳工王”等其他工人命运的担忧。
3.文本中,章华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简要概括。
4.文本二中提到了梁晓声曾形容自己是“置身弧上的写作者”。请简要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2024-02-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又闻槐花香

高国才

①轻轻推开阳台的玻璃窗,一阵浓郁的芳香扑面而来。花香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楼下的槐花开了,一团团一簇簇挂在枝头,真是繁花簇锦呢。映入眼帘的槐花让我的思绪飘远,不由得想起童年的许多趣事儿来。

②记得童年的时候,每到这个时节我就会和小伙伴相约背着小筐儿到村子东面的树林里去采槐花。在采之前我和小伙伴们都会根据各自的经验占据有利地形——挑一棵老槐树爬上去采摘。并不是老槐树上的槐花就好,而是它上面的刺针要比小树上少许多。我们爬到树上,骑在枝杈上面,就近扯过一根贴近自己的枝丫,撸下一大把芳香四溢的槐花直接塞到嘴里大快朵颐。香甜的花汁溢出了嘴巴,挂满了嘴角,那叫一个美啊!

③吃够了,玩够了,闹够了,便开始大量地采摘,一直到小筐装得满满的。小伙伴们在嬉笑打闹中满载而归。

④那时候刚承包责任田,每家的粮食还有些紧张。我们家弟兄四个都是半大小伙了,粮食总是在母亲的精打细算中告罄。母亲虽是个农家妇女,没有多少文化,却是个过日子的能匠巧手。为了丰富我们的饭碗菜盘子,母亲总是找恰当的时间把家里的孩子们动员起来去村子旁边的树林子里撸槐花。

⑤那时候,每家灶屋里都有一口大锅,大锅足有一米见方。听父母说这叫七印锅、我至今也不知道这种计量单位是啥意思。等我们把槐花采回来,母亲会把槐花洗干净,沥去大部分水分,再拿到簸箕里滚上玉米面,然后放到平铺了篦子屉布的灶锅里,点燃从打麦场抱回来的麦秸秆,烧开水,开始放到七印锅上蒸了。在老家冀中一带这种食品叫——苦累,也有叫麦饭的。至于为什么叫苦累,我是无从得知的。依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只有受苦受累的穷人家才会食用吧。

⑥这时候,妈妈会招呼我去墙角摘几头蒜剥好,再捣成蒜末,用井水调成糊状的小料儿,点几滴香油。从田里耕作回来的父亲顺便拔点地头上种的绿油油的春葱择洗干净。蒸好嘞!出锅咯!阵阵香味儿弥漫在农家小院里,谁从家门口经过都会驻足招呼一声:你家又做槐花苦累啦?!眼巴巴看着主人家。每当这时,母亲就会热情地招呼,他们也就坡下驴进屋吃上一大碗。

⑦母亲给我们每个人拿蓝边大碗盛上半碗“苦累”,调上蒜泥拌的小料、撒上一把小葱花儿,经典美食“苦累”就在眼前了!金黄的玉米面、洁白清香的槐花、碧绿的小春葱伴着蒜泥的辛辣刺激着你的味蕾,保准让你食欲大开。坐在自己家的小院子里听着收音机里传来河北梆子高亢有力的唱腔,那叫一个美!

⑧据说虽然槐花很好却不能多吃,吃多了会引起下肢浮肿。我们这年龄是没有见过的,估计是更艰苦的年代爷父辈们肚里没有粮食,全是吃的这些槐花造成的吧。

⑨长大后,习字读书,尤喜诗词。历史文人墨客对槐颇多偏爱,魏文帝曹植、王粲均有槐赋。唐代王维、韩愈、杜甫、白居易,宋代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陆游,明代吴宽、李东阳等均有咏槐的诗章。每每读到“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魂销举子不回首,闲照槐花驿路中”那关于槐花的诗句,总是情漾心头。

⑩后各地出差或旅行,去山西得知,洪洞县城北广济寺内有棵大槐树成了当地标志,并流传“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许多漂泊在外的中华儿女,不远千里来洪洞找这棵大槐树,寻根问祖。可惜寺与槐早已不见踪影,为了满足思乡之情,在原处立一碑,刻“古大槐树处”。槐与“怀”谐音,吴澄曾说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也。所谓找槐树寻根问祖,其故皆源于此。

在古代,槐树通常是宫廷官府里吉祥、富贵、尊优的象征。在《周礼》中曾有“面三槐三公焉”,即栽三棵槐树象征司马、司空、司徒的品位。周朝廷还在左右各栽九棵槐树,称九棘,以分别大臣的品位,左九棘则象征孤卿大夫品位,群士在后;右九棘象征公侯伯子男的品位,群臣在后。

《太清草木方》中认为,在二十八星宿中,槐为“虚星之精”,若于每年十月上巳日采此服食,能去百病,长生通神。

槐花槐树已嵌进我热爱的心灵。

今年再回家乡,村东的那片树林已被人们垦荒种上经济作物,一棵槐树也不见了。院子里的槐树也因为家里翻盖楼房遮挡采光被伐去了。母亲年至耄耋,步履蹒跚,再也不能为我们盖做“苦累”那么好的美味了。但槐花儿的那种浓浓香味儿时常飘荡在我记忆里。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画线句子中“扯过”“撸下”“塞到”等词形象地表现了“我们”采食的急切和槐花的香甜。
B.第⑨段列举了大量对槐颇多偏爱的历史文人墨客,表现出作者对槐花、槐树的深厚情感。
C.第⑩段写槐与“怀”谐音,漂泊的游子找槐树寻根问祖,槐树成为人们思乡怀人的情感载体。
D.第⑫段详写槐为“虚星之精”、有去病通神的功用等内容,突出了槐的功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⑤段运用了一连串的动作来描写母亲做槐花苦累的过程,有序展开,创设了生动鲜活的生活场景,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B.第⑥段中写“谁从家门口经过都会驻足招呼一声”的内容,通过侧面描写主要表现那个年代人们物质匮乏的贫穷现状。
C.第⑦段从视觉、嗅觉、味觉几个方面来描写槐花苦累,形象地表现了槐花苦累的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欲大开。
D.第⑨段引用有关槐花的诗词,不仅写出了槐花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和赞美,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文化底蕴。
3.文章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标题“又闻槐花香”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风拂面

孙春平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

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

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

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

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迢迢腿的地方都没有。

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

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

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

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

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要个啥发型啊?

你看着来吧。

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

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撅屁股挖地沟呢。

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韩信,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

我惊羡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我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少读书呢。

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都快三十了。

回城没分配工作呀?

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10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就是守摊儿的。大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

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

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

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

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

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吩咐: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

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度啊。

姑娘啾啾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

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

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

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

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

师傅,不能让他跑了!

他忙哩,

您不知道……

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

他——我要喊出来了。

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

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
B.“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变化没有给小理发棚带来凉爽,这暗示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
C.理发师傅不愿意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
D.小说围绕“捡钱”事件,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细节描写细致传神,生动地刻画了小伙子拾钱时的动作。
B.“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暗示理发师傅已察觉小伙子捡钱的动作,设置巧妙。
C.小说叙写理发师傅女儿送饭的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也表现了理发师傅夫妻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丰富了作品内容。
D.小说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我”的情绪波动让读者身临其境,使故事更富真实性。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4.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4-02-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