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报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摘编自2022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

社会实践是人们有计划、有且的地改造世界的主观之于客观的活动,经过社会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真理,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性,即不论什么人,只要是他的思想、理论、认识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就是真理性认识,相反,便是谬误。但在现实生活中,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往往与某些领导人的某些意志”“某些书本中的某些原理”“某些权威人士的某些言论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认识路线坚持下去,就应该遵照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此外再无别的只能是绝对性要求,坚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情况出发,检验、修正他们的那些错误意识、言论和丰富、发展书本上写的不成熟、不完备的原理。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是中国共产党人所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其他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说,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社会实践,是既公正又无情的,由它所赋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客观性,是与阶级真理、权力真理、权威真理等一切形式的主观真理论不相容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唐梅芳《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学习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哪里来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理论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它的实践产物。
B.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两个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
C.只要人的思想、理论、认识通过了社会实践检验,它就是真理性认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真理性认识。
D.与阶级真理、权力真理、权威真理等主观理论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既公正又无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内在要求。
B.真理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具有客观性,所以,它没办法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C.不论是何人的言论还是何种书本中的原理,只要没有通过实践的检验,都需要修正。
D.实践对理论有指导意义,这个观点与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的观点一致。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能体现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闭塞眼睛捉麻雀,“钦差大臣”满天飞。
B.“四人帮”的“天才论”“黑线专政论”在革命实践中像泡沫那样破灭了。
C.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D.勒维烈推算数据,加勒发现海王星,从而证明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有关媒体评论习主席的“20大”发言体现了“守正创新”的重要理念,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023-09-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地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年来,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大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的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有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从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串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2.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的异同,对二者进行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D.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的论证方法。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广义而论,智能制造是一个大概念,是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是一个大集成系统。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其诞生和演变与信息化发展息息相关。智能制造有三种基本范式:数字化制造——第一代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互联网+制造或第二代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我们从制造系统的进化历程看一下智能制造的发展。

制造系统的第一个阶段是基于人——物理系统的传统制造。从200多万年前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到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发明及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两次工业革命,都属于传统制造阶段,这种制造系统是由人和物理系统两大部分所组成,物理系统是主体,人是主宰和主导。

第二阶段是数字化制造。20世纪中叶以后,制造系统进入数字化制造时代,这是智能制造的第一种基本范式,可以被定义为第一代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相比,数字化制造最本质的变化是在人和物理系统之间增加了一个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以代替人类完成部分脑力劳动。

制造系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数字化、网络化制造的阶段,它可以被定义为互联网+制造,也可以被定义为第二代智能制造。它最大的变化在于信息系统,互联网和云平台成为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联接互通和协同集成优化成为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

制造系统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新一代智能制造,这是面向新一代的人、信息、物理的智能制造系统。这个系统增加了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和认知的部分,不仅仅具有更加强大的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更具有学习认知、产生知识的能力,也就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

(摘编自《周济院士: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材料二:

智能制造就是在信息技术驱动下进行企业和产品的转型升级。从技术角度看,它包括网络制造、3D打印、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从产品的维度来看,即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使用过程智能化。

为什么要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看来,以产业数字化推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智慧融合,将构筑智能制造新动能。大规模定制化和智能产品的消费升级倒逼了服务与制造升级,产业链结构优化则提升了行业效率。

在工业互联网的重构下,传统制造业也将带来无限价值。制造商通过建设智能工厂,可将生产效率提高17%一20%;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应用,将带来工作效率以两位数的速度提升;机器换人在使中国流失7500万个工作岗位的同时,将会创造1.38亿个新的岗位。

虽然发展智能制造是全球共识,但杨华勇也坦言,目前工业互联网与协同制造发展面临着多方挑战。我们需要协同,不仅是产学研协同,更是跨地域、跨界的协同。龙头企业应做好顶层设计,以平台思维来构建‘顶层战略设计+局部快速迭代’。行业内应注重人脑和机器智能的‘混合脑力’模式,并以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治理模式为主流。此外,在发展模式方面,应注重数字经济对消费升级、服务升级、制造升级以及全链路系统升级的带动作用。杨华勇说。

(摘编自《杨华勇谈智能制造:以机器智能解放人工智慧》)

材料三: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国际分工格局调整背景下各国的重要选择。在此次大潮中亚洲正在积极寻求突破。

2017年,韩国政府宣布拿出10亿美元做人工智能资金;日本鼓励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和风险投资;新加坡政府的国家研究基金会宣布国家人工智能计划,计划未来五年投入1.5亿新加坡元(约1.07亿美元)发展人工智能。

除了政府的支持,亚洲企业更积极打破行业壁垒,加快新产品开发。不同于欧美同类企业,亚洲领先企业间的合作屡见不鲜,例如百度与小米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开发更多应用场景,腾讯与京东合作布局电子商务生态圈;印度系统集成商组成AI联盟。这赋予它们惊人的影响力,也意味着它们拥有可用于快速推动创新的技术实力和资本基础。

中国是亚洲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政府加强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开展试点示范和标准体系建设;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中国智能制造取得明显成效,进入高速成长期。例如,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消费大国。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42亿美元,全球占比27%,2020年将扩大到59亿美元。2018-2020年国内机器人销量将分别为16万、19.5万、23.8万台。

中国发展智能制造有哪些独特优势?首先是数据量。当前人工智能热潮背后的机器学习技术对数据极其依赖。识别人脸、翻译语言和试验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由于中国的人口数量和设备数量庞大,中国企业在获取数据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第二,中国制造业企业硬件设备和厂房相对欧美企业普遍较新,比较容易实现设备连接和厂房改造。

(摘编自《中国智能制造分析报告:中国进入高速成长期》)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制造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诞生和演变,信息化发展越充分,与制造业的融合越深,智能制造的发展就越成熟。
B.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具有强大的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学习认知、产生知识的能力,可以代替人类进行生产制造。
C.从传统制造到数字化制造,制造业从人、物理二元系统发展成为人、信息、物理三元系统,真正进入了智能制造阶段。
D.智能制造的信息系统可以完成人类部分脑力劳动,加入互联网和云平台、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和认知使其功能更强大。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造业的智能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智能产品消费升级可以倒逼服务与制造升级,产业链结构优化可提升行业经济效率。
B.在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国际分工格局调整的背景下,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都在为发展智能制造而努力。
C.目前,全球工业互联网和协同制造发展面临挑战,这使得智能制造在产学研及跨地域、跨界方面的协同发展严重滞后。
D.中国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的第一消费大国,不但市场规模庞大、全球占比高,而且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将持续增长。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工业互联网的重构,传统制造业的所有行业将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大量增加新的工作岗位。
B.发展智能制造实质上是对企业和产品进行转型升级,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产品维度看,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驱动。
C.在发展智能制造的新形势下,欧美企业因为缺乏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而受到限制,已经远远落后于亚洲国家。
D.如果没有识别人脸、翻译语言和试验无人驾驶汽车的大量“训练数据”,中国企业发展智能制造就完全不具备优势了。
4.三则材料都介绍了智能制造,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2-02-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来,一度广受欢迎的广播剧重回大众视野。在抗击疫情中,广播剧迅速行动,用声音的力量凝心聚力、鼓舞人心。《大爱无疆》《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等广播剧应时而出,讲述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故事。与此同时,《安家》《法医秦明》等热播影视剧的衍生广播剧同步播出,也受到广大听众欢迎,为广播剧的持续升温加柴添薪。

广播剧是用声音塑造听觉形象的戏剧艺术,可以充分展现声音艺术的魅力,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增强听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与影视剧等视听综合艺术形式相比,广播剧的独特魅力在于通过演员的声音塑造角色,用音乐和音响效果营造环境气氛,以虚写实、以声传神,由此调动观众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戏剧情境。尤其在表现难以视觉呈现的戏剧场景时,广播剧的这一优势更加突出。剧作家曹禺曾评价优秀的广播剧能让人“听得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台词、音乐、音响效果融为一体,使人神往,耐人回味”。

广播剧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更适应当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欣赏电影、戏剧不同,听广播剧无需特定环境,也不需要大段时间。通勤途中、运动时、就餐时,甚至在等候的间隙都可以收听广播剧,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得审美体验。此外,广播剧的制作灵活机动,适合充当特殊题材作品布局的前锋。比如在科幻小说《三体》的视听化改编作品序列中,广播剧已率先与听众见面,不仅让人“先听为快”,还为同一题材影视作品的出炉预热。

当前,广播剧不仅“重磅回归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呈现出紧随时代的崭新态势。一方面,广播剧紧扣时代主题,展现时代精神,用声音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感人肺腑的当代故事。比如在“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优秀作品奖的广播剧《今生无悔》,艺术地再现我国核潜艇研制工程科学家黄旭华的奋斗人生,既是一部英模剧,也是一部科普剧。另一方面,伴随网络文化蓬勃发展,广播剧的文本来源越来越丰富。除了原创广播剧和改编自经典文学的广播剧之外,今天的广播剧还不断从影视剧、网剧、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等文艺作品中汲取素材,不仅为听众带来更多选择,更能培育出新一代的广播剧听众。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播剧的传播路径也更加多样。过去,广播剧大多通过广播电台、录制CD的方式传播;如今,网络在线播放或下载是更主要的收听方式。除手机、车载广播之外,智能家居用品也可以成为播放载体,让广播剧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看,受益于鼓励广大用户生产内容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专业配音演员和配音爱好者加入到广播剧的制作中,网络广播剧的民间社团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可以在广播剧的舞台上尽展才华。

广播剧的新颜新貌还体现在作品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连接中。一些音频平台不仅与传统广播电台深度合作,而且重新整合各自的特色资源,垂直细分领域,深入挖掘用户喜好,从而做到精准推送。同时,借力音频平台的互动技术,听众在收听广播剧的同时,可以发送即时弹幕与素不相识的听友展开交流。这让收听广播剧不再是“独乐乐”,而是延展为随时点评、互动交流的社群活动。

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和5G技术还会创造出更多新颖的音频产品消费场景。无论技术如何赋能,作品品质始终是创作的生命线。当前广播剧热度回升,虽得益于市场需求和新传播媒介助力,更关键的还是作品本身扎实过硬的品质,以及深耕生活的创作方法。打造出根植现实生活、满足社会需求的好作品,依然是广播剧持续升温的保障。

据《2019—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已达4.89亿人。其中,“80后”“90后”是在线音频消费主体,他们文化需求强烈,并乐于为高品质文艺产品付费。可以说,包括广播剧在内的音频文化消费市场是一片正在开启的蓝海,“耳朵经济”有望进一步开发。这既是对广播剧创作的正向激励,也对广播剧作品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广播剧未来可期。

(摘编自杨小琉《广播剧,听出时代新声》)

材料二∶

早在几年前,国内大部分广播剧制作团队就开始尝试从专门从事广播剧创作到果断地增加艺术门类,从“创优剧、精品剧”到研发各种通俗的栏目剧、小说剧、小品剧的思维转变,不断以市场需求、听众需求为指引,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受益匪浅。

而着眼于未来,广播剧的创新又迫在眉睫,广播剧如何与市场接轨,传统化的广播剧如何在新形势下“突围”,所有这些,除了观念更新、结构更新外,还急需一个专业的、稳定的、长期的播放平台,这样既可以进一步稳定广播剧的品牌价值,又可以进一步提升品牌效益的市场价值,同时可以改变广播剧高高在上、远离普通民众的局面,这对广播剧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化推广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是实现"品牌+效益"的良性结合。

无论雅人、俗人,追新求变,是他们共同追求的一种审美心理。当我们提倡撰写通俗广播剧的时候,也不能完全忽略了雅俗共赏,但我认为雅俗共赏,俗是基础,通俗不是低俗,不是低级趣味,雅与俗的审美需求、审美趣味虽然差别很大,但两者并非水火不容、完全背离,而是有着相交重合的部分,高明的编导,就是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寻找雅俗均能接受的契合点,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俗中求雅,一是化雅为俗。

(摘编自王爽《浅谈广播剧的创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抗击疫情的需求,广播剧得以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再次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B.广播剧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更适应当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还能根据听众喜好进行资源重整,做到精准推送。
C.新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得广播剧创作者能够根植现实生活,创作出高品质作品,为广播剧持续升温提供保障。
D.寻找雅与俗二者的契合点,俗中求雅,化雅为俗,撰写雅俗共赏的通俗广播剧,成为广播剧作者的不二追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播剧能够表现时代主旋律,也能够为特殊题材作品造势,这与它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灵活的制作特点是分不开的。
B.伴随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广播剧创作题材日益丰富,传播途径更加多样,既扩充了收听资源,也扩展了收听群体。
C.越来越多的配音爱好者加入广播剧制作,在增强创作力量、丰富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使广播剧的应用场景越发丰富。
D.借助音频平台互动技术,听友们在收听广播剧的同时,可以发送即时弹幕进行交流,增加欣赏乐趣,丰富审美体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助推广播剧发展的一项是(     
A.演员用声音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B.网剧、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等网络作品层出不穷
C.手机、车载及智能家居用品等成为新型播放载体
D.音频平台的互动技术被广泛应用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从材料二看,广播剧应如何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