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报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具体方略有: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摘编自《人民日报政文·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

材料二: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意谓居所、栖息地。生态不仅指涉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也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

收敛侵占自然物的欲望是可以达到的理性认识,先民便有这样的睿智,值得今人借鉴。荀子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荀卿并非以为人可以任意摆布自然,而是主张人与天地配合,如果与天地争职分,就是犯糊涂。

《易传》把天地人并称“三才”,天人协调是理想境界。《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无论作哪一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

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而不可违逆自然。反对逆天而行,主张天人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如果把人创造的文化比喻为一株参天大树,是自然提供了大树赖以生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

然而,现在的时代往往背离此道。工业革命以来,“征服自然”成为主流意识,物本主义压过人本主义,更蔑视自然生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病态扩张。当下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物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更趋发达,掌握了核裂变、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今人,似乎可以得心应手地“改造自然”,但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科技创造,必招致自然铁腕的回敬。卡普拉在《转折点》中说:“我们第一次被迫面临着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灭绝这样一场确确实实的威胁。”这种威胁,并非来自毒蛇猛兽、地震火山,也不是天然病菌,而可能是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而行。这是当下人类必须时刻自警的。

(摘编自冯天瑜《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

材料三:

东西方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在原始自然观基础上,原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初始审视,从卡西尔的思想观念中,原始自然观就体现了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关系,人和其他动物以及所有的自然物都属于一种生命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人类的生存需要顺应自然,依赖自然,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在这一时期,人类生产活动发明的人工取火,保存火种,制造石器、骨器等,就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的成就,从创造的劳动工具方面来讲,人和其他动物就存在了本质的区别,人和自然界区分开来,但本质上仍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从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的差异性角度来讲,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工具的快速迭代、科技的进步,体现出了人对自然的征服观念和行为。但是,从中国历史文明发展的过程来看,原始自然观中生命一体化思想逐渐演变为天人合一,具有顺应自然和改变自然的双重性。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继承发展了东西方传统自然观,是当代自然观的最新体现,与工业文明时代中天人对立的自然观存在较大的差异。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下,人和自然之间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将自然和社会碎片化,利用技术和资本将其重新组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掠夺、被操纵的一种形态。自然界成为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对自然资源过度使用,从而使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恶化。工业文明时期,人和自然之间由相互依存转变为相互对立,由于对自然任意开发,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形势逐渐严峻。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是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之间遵循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缓解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金凤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路径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虽没有“生态”一词,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有了不违背天地规律、顺应自然使用人力的生态思想。
B.目前,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都面临灭绝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之行。
C.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下,人和自然之间的形态不是掠夺、被操纵,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D.“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自然观,顺应当今人类的生存需求,是当代自然观的最新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讲天地人关系的时候,认为天人协调才是理想境界,人的生产生活不应该违逆自然,逆天而行。
B.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有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儒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C.生态文明思想是西方环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思想核心是强调对环境的绝对意义上的爱护和保护。
D.无论天人一体、天人对立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是对天人关系的有益探索,都有合理的一面。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用来警醒“人类中心主义者”的一项是(     
A.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毛泽东)
B.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胡锦涛)
C.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
D.征服自然的工作是一项造福人类、促进社会进步的伟大事业,必然受到神的鼓励。(培根)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请结合材料,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2022-11-14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慢性病发病老年人数攀升,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口也逐步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中央多次强调抓紧养老布局、培育发展养老产业,面向老年人口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逐步完善我国养老体系。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从最初倡导机构养老转变为社区居家养老,现阶段的养老重心则转移到医养结合。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未病辽养、病后疗护的集医、养、康、护等于一体的满足老年人多种需求并对其进行持续性照护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双方参与协同推进医养结合,能够最大程度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口的养老及医疗需求,特别是高龄失能老年人,被认为是解决当前养老难题的一大有效途径。

(摘编自《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材料二:

前不久,国家卫健委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国老龄人口特点、家庭发展趋势等新情况,瞄准医养结合的难点堵点,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各方持续努力,让医和养结合得更加通畅。

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护理、康复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养老机构在生活照料、身体调养等方面具有专长,二者相互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发挥最大效能。过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辖,二者在业务上完全独立,导致医和养难以真正打通。这需要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在业务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前,一些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优质服务收费还偏高,普惠性有些不足。收费高的背后是医养结合机构的人力、租金、医疗耗材等综合成本高。降低机构服务成本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用招投标等方式,让服务效率高的机构进入,同时发挥医保和长期护理险的作用,降低医疗照护负担;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医养结合服务的公益性,在土地租金、财税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患,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专业人才直接决定着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供给。要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增设健康和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适当扩大招生规模,从源头上解决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盘活现有资源,扩充医养结合服务队伍,例如引导现有医务人员从事居家医疗服务、进驻医养结合机构,鼓励退休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志愿服务,加强对照护员、养老护理员等人员的培训等。目前,与医疗机构相比,医养结合机构薪酬水平偏低,难以吸引医疗和养老复合型人才。因此,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是医养结合吸引专业人才重要举措。

发展医养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不断疏通难点堵点,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质优价廉、多元可持续的服务,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摘编自申少铁《让医和养结合得更通畅》)

材料三:

卫生和养老服务是两个系统,各有各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卫生服务是为全体公民提供健康服务,突出健康预防、治疗等特性。而养老服务的对象则是具有一定风险性和脆弱性的老年群体,养老服务的目标在于为这些特定的老人群体提供保护管制和照料,具有很强的照护性。就养老服务与卫生服务的关系而言,两者在许多方面发生互动或重叠,如痴呆老人的照料、临终关怀服务、残疾老人康复服务和精神健康服务等。另一个重点是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中医疗护理(健康照料)的关系。这两种照料服务不容易区分,主要差别在于,医疗护理是在医院内辅助医疗的一种照料活动,而养老服务是在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中一项照料服务活动,有时需要药物治疗辅助。

尽管有时候养老服务需要卫生配合,但不能总想用卫生的思维和手段来提供养老服务,甚至用卫生的思维和手段取代养老服务。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不是说在养老服务机构都建立卫生服务设施就叫做医养结合了,养老服务过度医疗化挤占医保资金的做法不可取。所谓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属于养老服务工作中的一项,一定是以养老服务为主、卫生为辅。因此,我们一定要以老年人及其家庭的需求为基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重新思考、重新定位、合理设计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

(摘编自李兵《关于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养老形势日益严峻,这就要求逐步完善养老体系。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发生着转变,现阶段的养老重心则转移到医养结合。
B.《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满足了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
C.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护理、康复等方面有专业优势,养老机构在生活照料、身体调养等方面有专长,二者相互合作,就能实现优势互补。
D.卫生服务是为全体公民提供健康服务,而养老服务的对象则是老年群体,就养老服务与卫生服务的关系而言,两者几乎没有重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论述了医养结合问题,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B.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虽然不容易区分,但本质并不相同。
C.只要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卫生服务设施,就能做到医养结合。
D.想有效解决当前的养老难题,应协同、重点推进医养结合。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打通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具体做法的一项是(     
A.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服务站点,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
B.养老机构改造和增加护理型床位和设施,增强内设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C.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为老年人提供预约就诊绿色通道等医疗服务。
D.医疗机构应设法让患有重症的老年病人住在医院,既为其提供医疗资源,也提供养老服务。
4.根据材料二,从哪几个角度入手让医养结合更加通畅?
2022-11-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近些年热播的国产都市剧中,从来不缺小镇女孩来到大城市的故事。比如《欢乐颂》中的樊胜美,《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等。她们大多具有高学历,从事着一份专业性较强且收入尚可的工作,有几个亲密的朋友,既独立自主,又渴望爱情。这样的人物绝不仅仅只出现在国产剧中,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所有大城市女性的缩影。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影视剧反映的就是现实:大城市正在被女性所占领。北上广深在内的15个特大城市,均不约而同地出现一个共性:女多男少。比如,在深圳,2017年的户籍迁入人口中,女性人数为19.44万人,较男性多约3万人。在户籍人口数量上,女性也比男性多1万人左右。之所以女性更容易留在大城市,其中一个原因是她们受教育的程度较高。

不过,想要来到大城市的并不是只有中产女性,还包括大量农村底层女性,她们大多从事餐饮、照护等服务业。虽然这些岗位的收入相对较低,但来到大城市后,农村女性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个最直观的数据就是自杀率。2014年,《经济学人》引用一份香港大学自杀与预防中心的调查报告:中国自杀率在过去十年间下降约一半,其中最大的转变是35岁以下的农村女性自杀率减少了90%。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农村女性,城市化可能救了你的命。

(南方周末:《这部接地气的国产剧,赤裸裸撕开了北漂女性的生活困境》,有删改)

材料二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有内向、压抑的封闭主义倾向。他们的交往对象多是家人、族人或熟人,局限于血缘与地缘的交往圈子,女性农民工也是这样。但是在她们进城以后,面对陌生的面孔与环境,她们必须学会适应新的社会生活,了解新的生活规则。到城市打工使女性农民工远离原有的社会交际圈,又无法在短时间内融入到城市的社交圈,寂寞难耐和孤独无法排遣,势必会影响她们的生活。在访谈中我们还发现,每当她们遇到麻烦或困难时,多数还是找老乡或亲戚,而不是向城市居民寻求帮助。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状况的差异,农民工与城市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相隔离,成为事实上的城市中的村民。因为即使她们进入了城市,但是在生活模式上继续沿袭了农民生活模式,这严重阻碍了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度。并且这种原来的生活模式也减少了女性农民工与市民的互动机会。受此限制,她们在经济社会地位、语言文化上与市民存在更大的差距,这使他们的互相沟通与交流遇到障碍。受教育程度低的限制,农民工在文化适应力上显得较弱,加上城市中市民的排斥,迫使她们只能在狭小的交际圈和生活圈子之中,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社会之中。这种状况使得女性农民工很难产生对城市的归属感,只会产生一种陌生的感觉;只是过客的心态又使她们在思想上不能主动地接受城市中先进的新事物、观念、生活方式。

(徐越:《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材料三

城市在职女性工作满意度量表(%)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说不清楚不太满意很不满意
工作环境10.965.03.118.425
工作强度5.463.83.922.84.1
工作安全20.065.41.910.91.7
工作收入1.743.93.743.37.4
工作福利2.636.39.738.313.2
上司关系13.663.713.67.71.4
同事关系20.867.07.34.30.6
晋升机会3.629.130.829.17.3
激励机制3.433.819.333.89.7
能力展现7.047.614.925.45.1
自主权10.951.59.921.66.2

城市在职女性的福利保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而且对其总体生活满意度、身心健康状况及家庭关系都产生影响,这说明加强城市在职女性福利保障建设对在职女性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在职业生涯中,女性由于生理方面的差异,因生育、照料子女而需要暂时退出工作岗位,造成人力资本含量的相对降低。企事业单位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女性员工的培训、及时提供技术变革和企事业单位发展等方面的信息,以促进女性人力资本的及时补值;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立托儿所或家政服务中心等,帮助女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减轻她们的传统角色负担;在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工作地点等方面可以给予女性更多的自由,推行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允许女性以钟点工在家上班的方式工作,将更有利于女性人才能力的发挥和单位目标的实现。

(徐传新、王培刚:《城市在职女性工作满意度及其效应分析》)

1.下列对材料中“城市在职女性”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在职女性多数受过教育,在城市里拥有一份工作,有一定的收入。
B.城市在职女性不仅包括拥有高学历的中产女性,还包括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底层女性。
C.城市在职女性在文化适应力上显得较弱,她们只能在狭小的交际圈和生活圈子之中,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社会之中。
D.城市在职女性最满意的工作要素是与同事的关系、工作安全,其次是与上司的关系,最不满意的是工作福利和收入。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近些年热播的小镇女孩来到大城市的国产都市剧,证明大城市正在被女性所“占领”。
B.女性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在原来的生活模式和受教育程度低的限制下,城市融入度不高,很难产生对城市的归属感。
C.从工作满意度量表中可以得知,城市在职女性对自己工作中的晋升机会和奖励机制表示非常满意。
D.城市在职女性往往对其总体生活、身心健康及家庭关系等方面不甚满意,进而影响了她们对工作福利保障方面的满意度。
3.结合材料中的相关内容,说说如何提高城市在职女性的工作满意度。
2022-03-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浙江地区竹编制品繁多,百花争艳,竹编工艺各有特色,但在选材、加工与编织工序上都大同小异。由于编织品种类多样,常以多种不同性能的竹材作为编织材料,如毛竹,质地坚硬、纹理平直、劈蔑性好,因此常用作竹编产品的骨架;早竹拉力强,可劈成精细竹篾,易漂白、易染色,但其竹节脆弱易裂,一般用作中低档产品原料;水竹纹路紧密,纤维细,劈篾性比早竹好,蔑色纯净,常用于花纹图案的编织。除了对竹种的选择,对所用竹材的生长环境、形状特点和采伐季节也有讲究,用于编织的竹材多生长在背阴山处,3年生,且竹竿通直、节间细长,尖削度较小。采伐竹材在秋冬季节,此时竹子糖分少,竹编制品也更经久耐用。竹编作为一门精细的手工艺,有其独特的操作工具,常用的有藏尺、篾刀、竹凿等。竹编材料制作极为精细,将原料加工成纤细的竹篾需经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包括取料、破竹、刮青、启条、劈篾、分丝、刮蔑、三防处理等,竹蔑制作工序会因竹编制品的具体要求不同而有所区别,但主要步骤基本相同。

(节选自吴婕好等《浙江地区竹编工艺特色概述》)

材料二:

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发现的竹编制品将浙江竹编历史往前推进了数千年。目前已知资料显示,浙江嵊州竹编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勤劳聪慧的先民就利用竹子破篾编制简易的用具。到清光绪年间,出现竹编作坊,以编制琴篮、考篮、香篮、食篮、鞋篮等细篾竹编器皿为主。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浙江竹编成为出口产品并畅销海外。此后,浙江竹编名气越来越大,其中嵊州竹编成为出口工艺品的中国著名品牌,有中外竹编第一家的美誉。浙江竹编以编织精巧、工艺繁多、花色丰富见长。到20世纪80年代,浙江竹编产品畅销到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浙江竹编传递了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20世纪90年代后,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代替了传统较为简单的竹编日用品,传统竹编需求量日益减少,小作坊式的竹编艺人生活难以为继。2002年11月,嵊州竹编龙头企业嵊州工艺竹编厂的停产标志着浙江竹编进入衰落时期。浙江竹编包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广大农民兄弟的聪明才智,记录着农耕时代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但是目前尚存的浙江竹编个体作坊仅生产相对简单的工艺品,浙江竹编现实状况堪忧。

(节选自余国静、程杨阳《浙江竹编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材料三:

竹编工艺在现代发展中式微,主要原因是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会用竹匾养蚕,用竹篓捕鱼,用竹笼养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改变,对竹编产品的使用日益减少。竹编制品传统上是家庭中使用的器具,都是属于小物件的物品,当下竹编工艺的振兴,需要改变其使用语境,不要把美限制在规矩的形制上,应重新置换,使其重新进入现代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空间、色彩、材质、光甚至声音来营造空间,或者是适合竹编语境的空间,唤起人的思索、回忆,赢得人的共鸣。应当以更柔和、更近乎自然的方式重新考虑和运用安吉竹编的每个元素,形、色、质、材,给竹编找到新的语境,使竹编之天人同义为广泛的空间。

(节选自戴莹《安吉竹编产品转型发展的路径探究》)

1.下列对材料中“浙江竹编”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竹种繁多,性能各异,用途不一,毛竹适合做竹编骨架,水竹适合做花纹图案的编织,早竹一般用作中低档产品,竹种多样造成了竹编产品的多样化。
B.浙江竹编工艺富有特色,对竹种的选材,对柱子生长年限、形状特点、采伐季节上都有讲究,比如采伐季节,一般选择竹子糖分少的秋冬。
C.浙江竹编作为一门精细的手工艺,主要体现在竹编材料的精细性上;为了将竹子加工成纤细的战国时期的竹篾,需经刮青、启条、劈蔑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
D.浙江竹编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浙江嵊州竹编就已经存在,当时的先民为了编制简易的用具,发明了蔑尺、蔑刀、竹凿等操作工具。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竹编实用功能突出,如最初的简易竹编用具,清代的挈篮、考篮、香篮、食篮、鞋篮等细篾竹编器皿,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竹匾、竹篓、竹笼。
B.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浙江竹编产品畅销海外,原因有二:一是编织精巧、工艺繁多、花色丰富,二是成为中国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C.浙江竹编的衰落,以嵊州工艺竹编厂的停产为标志。当下浙江竹编现实状况堪忧,尚存的个体作坊仅生产简单的工艺品,这与塑料制品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
D.从农耕社会变迁到现代都市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农耕社会而生产的竹编用具跟不上时代要求,这是竹编行业式微的主要原因。
3.为了振兴竹编行业,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回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浙江·一模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各主要国家纷纷选择绿色复苏和宣布碳中和目标,绿色技术创新正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基于多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主要国家在多个领域对绿色技术进行了战略布局。从全球绿色技术申请专利分布和主要国家绿色技术战略布局来看,绿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侧重环境治理,到强调特定重点领域的绿色技术,再到如今的多领域、跨领域的绿色技术体系的过程。2007年及以前,环境管理领域绿色技术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位,绿色技术侧重环境治理技术。随着能源储备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主要国家逐渐关注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的能源领域,纷纷出台多个能源战略,不断推进绿色环保清洁低碳能源的发展。但是在气候减排目标落实过程中,发现仅依靠能源领域的措施和行动不足以完成原有的减排目标,因此,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入手,目前主要国家已将绿色技术布局从能源领域不断向其他领域延伸,在国民经济中的工业、交通、建筑、农业等多个部门进行了绿色技术战略布局,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已经渗透到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

②全球绿色技术研发近几年开始回升并呈现增长趋势,预计未来将会迎来新一轮增长。基于全球绿色技术领域 PCT 专利态势分析,2000年以来,全球绿色技术领域研发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快速增长期和2013—2017年缓慢衰退期后,从 2015 年开始,绿色技术 PCT 专利申请量开始回升呈现增长趋势。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预计未来绿色技术研发会迎来新一轮增长。在国际绿色技术领域,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韩国、法国和英国是全球绿色技术领域 PCT 专利申请的主要国家,美日欧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虽然研究规模不断扩大,但仍与领先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③能源技术是绿色技术的重点领域,氢能成为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点。从绿色技术研究领域发展情况上看,自2007年以来,与能源相关的气候减缓技术 PCT 专利申请量超过其他分支技术申请量,位居专利申请的第一位。能源活动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0%,从各主要国家在促进绿色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可以看出,能源领域是主要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期间,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或正在制定的60多项气候缓解政策中,与能源相关的政策高达25项。储能技术和氢能受到主要国家的重视,专利申请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更是将氢能规划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成为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点。

(摘编自秦阿宁等《碳中和背景下的国际绿色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材料二:

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建立在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上,经济主体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来决定自己的选择。绿色技术作为一种富有外部正效应的技术,它可以对其他个人或企业产生有利影响,却不能使创新者获得技术创新的全部效益。相反它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不具有优势。尽管绿色技术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但市场机制不能自发解决外部性问题,市场制度并不鼓励绿色技术创新。

在现行市场制度下,由于环境资源产权界定的困难,环境资源的交易费用很高,于是市场经济主体尽可能利用环境资源来降低活动中的成本。利益约束导致经济主体的创新活动难以倾向于绿色技术,致使绿色技术创新在市场条件下不具有必然性。只有当绿色技术能给市场经济主体带来更高的成本收益比, 才会促使经济主体从事绿色技术创新。市场经济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近期利益方面。由于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对长远利益的考虑,往往风险更大,因此,市场主体从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短期利益优先于长期利益,往往是个合理的选择。而市场观念对近期利益的重视和人们急功近利的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它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并强化。生态环境问题、绿色技术创新,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兼顾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甚至要求将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放在优先考虑地位。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现行的制度环境存在绿色技术创新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创造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

(摘编自俞国平《试析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世纪以来,能源储备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绿色技术经历了从单一领域到特定重点领域再到多领域、跨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B.2007年后绿色技术逐步由环境领域向其它领域延伸,因此在气候减排目标落实过程中,不能仅依靠能源领域的措施和行动来完成减排目标。
C.全球绿色技术领域研发经历了十几年的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PCT专利申请的主要国家。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更会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D.能源活动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促进绿色技术发展的规划中,能源领域是主要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氢能成为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点。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实现气候减排目标,需要工业、交通、农业等多部门协同布局,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多管齐下,不能单靠能源领域的行动。
B.绿色技术作为外部正效应的技术,可以对其他个人或企业产生有利影响,而创新者却没有得到相应补偿,这推高了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
C.由于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市场主体对短期利益的重视优于长期利益,而这对要求两者兼顾的绿色技术创新而言是不利的。
D.现行的市场环境存在着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市场机制自身无法克服这些障碍,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更好地引导绿色技术创新。
3.从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两个方面简析绿色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
2021-11-03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押浙江卷第7—9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浙江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世纪初,如何在现代世界体系的背景下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百废待兴的中国亟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基于对中、英两国社会经济史和当时社会状况理解的分野,来自英国的社会经济史学家托尼与中国本土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为中国的乡村现代化设计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1932年,通过对英国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比较研究,托尼认为中国的现代化的起点在农业文明而非工业文明。基于对现代市场的敏感与警惕,费孝通与托尼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托尼相反,他认为中国现代化的重点不在农业,而在乡土工业。早在1936年对江村的调查中,费孝通便关注到乡土工业、农业与市场的关系。在江村,虽然村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皆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是最为重要的产业,但若单纯依靠农业产出,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而以缫丝为主的家庭副业不仅成为弥补家庭收支缺口的重要手段,还使得农民有余钱可以开展各种日常文娱与礼节性活动。但受国际市场生丝价格下跌的影响,上述活动在当时已经停止十年有余。费孝通认为只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制度对乡村工业进行改革,才能重新使得中国在现代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发展乡土工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必由之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当费孝通晚年重新回归对中国现代化的研究时,其部分思想在具体的实践策略上虽仍与托尼相反,但在总体上已经开始重视基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园艺改革对乡村振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提倡农副、牧业混营与园艺改革两条路径的并举。此外,费孝通重回乡村振兴以及园艺改革,还与当时中国社会情境的转变有着莫大关系。伴随着中国向集体化时代的告别,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赋予了乡村经济以更大的发展空间,极大地增强了乡村振兴在现实上的可能性。

随着费孝通对中国各地区系列考察的逐步推进,其关于园艺改革的构想也渐次深化,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市场与园艺改革的关系。1986年,费孝通对湖南洞庭湖区的园艺改革状况进行了考察,鉴于洞庭湖区因地制宜发展园艺改革的成功经验深入思考了园艺改革的可能性。这一构想在其对河南民权园艺改革事业的考察中最终发展成熟。民权人民通过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园艺改革,成功适应了现代世界市场的需求变化,成为新中国农村脱贫致富的典型。民权模式的成功使得费孝通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构想彻底发生了转变,走出了原来基于苏南模式无工不富的单一工业文明现代化的路径,认识到园艺改革对于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费孝通晚年进行的数次农村考察中,他都格外关注当地的园艺改革事业,希望从民权模式出发,通过园艺改革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增添新的活力,走出一条乡土工业与园艺改革并举的乡村振兴道路。

(摘编自张亚辉 庄柳《从乡土工业到园艺改革:论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

材料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千百年来,乡村生活、乡土情怀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蕴含着最深沉的乡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风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绿水青山,都是刻写在大地、刻画于人心的优美图景。可以说,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离不开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建设。

也要看到,一些乡村在追求美、营造美、建设美的过程中,曾走了些弯路、遇到了些问题。比如,农民整体搬迁、连片建设新居,往往因为规划不到位,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一些历史文化古村落,在保护和开发中随意拼凑建筑符号,导致千村一面、文化品位不高;村民盖房缺规划设计、缺专业指点,瓷砖墙、琉璃瓦、塔尖顶等元素和风格杂糅。这些都提示我们,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活环境、文化品位、乡风民俗等各方面的美育建设。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少地方也深切感受到,乡村要美,需要专业化的指导和帮扶。此次浙江开展美丽乡村美育村建设,将对试点村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育措施,包括集中培训一支乡村美育导师队伍、策划举办特色化的本土美育活动、组建文创专家团队指导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等等。这些措施,既有助于农户增收、产业增效,以美丽经济助力产业兴旺,也有助于高标准、高品位地建好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同时,也能通过激发的感染力、文化的感召力,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才能构筑城乡全城美丽新格局。

(摘编自吴春生《乡村振兴路,美育不缺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对中、英两国社会经济史和当时社会状况的理解不同,费孝通与托尼对中国的乡村现代化所设计的发展路径也不相同。
B.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的观点的变化,既与中国社会情境的转变有莫大关系,也得益于他亲自对中国各地区开展的一系列考察。
C.浙江省计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实施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育措施,有助于高标准、高品位地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D.只有做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融合”,才能让乡村那些被边缘化、被无视的人群享有发展和繁荣的权利。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纵向展开议论的方式,阐述了费孝通“发展乡土工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这一观点的演变过程。
B.材料二运用对比论证,指出建设美丽乡村时一些乡村所走的弯路,以引出“乡村要美,需要专业化指导和帮扶”的观点。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诗句,在描绘乡村风貌的同时,也蕴含着深沉的乡愁。
D.综合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外不少有识之士为乡村现状而担忧,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重视园艺改革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园艺改革”观点的一项是(     
A.民权县发展草根资源的加工工业。
B.洞庭湖区大规模种植芦苇、柑橘。
C.大别山区大力发展茯苓、天麻产业。
D.内蒙古赤峰地区开展“退农还牧”。
4.费孝通振兴乡村经济的观念有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5.建设美丽乡村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来,一度广受欢迎的广播剧重回大众视野。在抗击疫情中,广播剧迅速行动,用声音的力量凝心聚力、鼓舞人心。《大爱无疆》《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等广播剧应时而出,讲述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故事。与此同时,《安家》《法医秦明》等热播影视剧的衍生广播剧同步播出,也受到广大听众欢迎,为广播剧的持续升温加柴添薪。

广播剧是用声音塑造听觉形象的戏剧艺术,可以充分展现声音艺术的魅力,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增强听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与影视剧等视听综合艺术形式相比,广播剧的独特魅力在于通过演员的声音塑造角色,用音乐和音响效果营造环境气氛,以虚写实、以声传神,由此调动观众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戏剧情境。尤其在表现难以视觉呈现的戏剧场景时,广播剧的这一优势更加突出。剧作家曹禺曾评价优秀的广播剧能让人“听得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台词、音乐、音响效果融为一体,使人神往,耐人回味”。

广播剧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更适应当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欣赏电影、戏剧不同,听广播剧无需特定环境,也不需要大段时间。通勤途中、运动时、就餐时,甚至在等候的间隙都可以收听广播剧,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得审美体验。此外,广播剧的制作灵活机动,适合充当特殊题材作品布局的前锋。比如在科幻小说《三体》的视听化改编作品序列中,广播剧已率先与听众见面,不仅让人“先听为快”,还为同一题材影视作品的出炉预热。

当前,广播剧不仅“重磅回归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呈现出紧随时代的崭新态势。一方面,广播剧紧扣时代主题,展现时代精神,用声音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感人肺腑的当代故事。比如在“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优秀作品奖的广播剧《今生无悔》,艺术地再现我国核潜艇研制工程科学家黄旭华的奋斗人生,既是一部英模剧,也是一部科普剧。另一方面,伴随网络文化蓬勃发展,广播剧的文本来源越来越丰富。除了原创广播剧和改编自经典文学的广播剧之外,今天的广播剧还不断从影视剧、网剧、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等文艺作品中汲取素材,不仅为听众带来更多选择,更能培育出新一代的广播剧听众。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播剧的传播路径也更加多样。过去,广播剧大多通过广播电台、录制CD的方式传播;如今,网络在线播放或下载是更主要的收听方式。除手机、车载广播之外,智能家居用品也可以成为播放载体,让广播剧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看,受益于鼓励广大用户生产内容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专业配音演员和配音爱好者加入到广播剧的制作中,网络广播剧的民间社团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可以在广播剧的舞台上尽展才华。

广播剧的新颜新貌还体现在作品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连接中。一些音频平台不仅与传统广播电台深度合作,而且重新整合各自的特色资源,垂直细分领域,深入挖掘用户喜好,从而做到精准推送。同时,借力音频平台的互动技术,听众在收听广播剧的同时,可以发送即时弹幕与素不相识的听友展开交流。这让收听广播剧不再是“独乐乐”,而是延展为随时点评、互动交流的社群活动。

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和5G技术还会创造出更多新颖的音频产品消费场景。无论技术如何赋能,作品品质始终是创作的生命线。当前广播剧热度回升,虽得益于市场需求和新传播媒介助力,更关键的还是作品本身扎实过硬的品质,以及深耕生活的创作方法。打造出根植现实生活、满足社会需求的好作品,依然是广播剧持续升温的保障。

据《2019—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已达4.89亿人。其中,“80后”“90后”是在线音频消费主体,他们文化需求强烈,并乐于为高品质文艺产品付费。可以说,包括广播剧在内的音频文化消费市场是一片正在开启的蓝海,“耳朵经济”有望进一步开发。这既是对广播剧创作的正向激励,也对广播剧作品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广播剧未来可期。

(摘编自杨小琉《广播剧,听出时代新声》)

材料二∶

早在几年前,国内大部分广播剧制作团队就开始尝试从专门从事广播剧创作到果断地增加艺术门类,从“创优剧、精品剧”到研发各种通俗的栏目剧、小说剧、小品剧的思维转变,不断以市场需求、听众需求为指引,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受益匪浅。

而着眼于未来,广播剧的创新又迫在眉睫,广播剧如何与市场接轨,传统化的广播剧如何在新形势下“突围”,所有这些,除了观念更新、结构更新外,还急需一个专业的、稳定的、长期的播放平台,这样既可以进一步稳定广播剧的品牌价值,又可以进一步提升品牌效益的市场价值,同时可以改变广播剧高高在上、远离普通民众的局面,这对广播剧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化推广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是实现"品牌+效益"的良性结合。

无论雅人、俗人,追新求变,是他们共同追求的一种审美心理。当我们提倡撰写通俗广播剧的时候,也不能完全忽略了雅俗共赏,但我认为雅俗共赏,俗是基础,通俗不是低俗,不是低级趣味,雅与俗的审美需求、审美趣味虽然差别很大,但两者并非水火不容、完全背离,而是有着相交重合的部分,高明的编导,就是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寻找雅俗均能接受的契合点,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俗中求雅,一是化雅为俗。

(摘编自王爽《浅谈广播剧的创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抗击疫情的需求,广播剧得以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再次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B.广播剧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更适应当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还能根据听众喜好进行资源重整,做到精准推送。
C.新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得广播剧创作者能够根植现实生活,创作出高品质作品,为广播剧持续升温提供保障。
D.寻找雅与俗二者的契合点,俗中求雅,化雅为俗,撰写雅俗共赏的通俗广播剧,成为广播剧作者的不二追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播剧能够表现时代主旋律,也能够为特殊题材作品造势,这与它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灵活的制作特点是分不开的。
B.伴随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广播剧创作题材日益丰富,传播途径更加多样,既扩充了收听资源,也扩展了收听群体。
C.越来越多的配音爱好者加入广播剧制作,在增强创作力量、丰富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使广播剧的应用场景越发丰富。
D.借助音频平台互动技术,听友们在收听广播剧的同时,可以发送即时弹幕进行交流,增加欣赏乐趣,丰富审美体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助推广播剧发展的一项是(     
A.演员用声音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B.网剧、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等网络作品层出不穷
C.手机、车载及智能家居用品等成为新型播放载体
D.音频平台的互动技术被广泛应用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从材料二看,广播剧应如何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