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报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心系群众 扎实苦干 奋发作为 无私奉献

——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

材料一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面对这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3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

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今天的岗底,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生态美了,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

(摘编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材料二

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

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4万公里。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有时看他累了,陪他聊聊天。喝水、吃药、中午休息,都是在车里。一些常用物品,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等,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车成了我们流动的家。

比较起来,在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九,想准备准备年货,第二天过个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冰锅冷灶啥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我们亲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

我想初一总不能还在别人家过吧,就张罗着去买点肉馅,想包顿饺子,可是附近卖菜卖肉的摊贩早就都回家过年去了。

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三个之间来回奔波,结婚这么多年,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摘编自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我和保国的三个家》)

材料三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同事,我目睹了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35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人民当成亲人,农民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摘编自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三十多年坚持将农业技术送到太行山区,为了帮助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B.李保国认识到帮助农民致富,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让农民都掌握农业技术,于是他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郭素萍对丈夫李保国的回忆充满深情,虽然丈夫顾不上家里的事情,忙得连年都没过好,但她更多的是理解,以及对丈夫工作的支持。
D.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列举了大量的数字,这些数字非常具有说服力,都具体地表现了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表达了村民的感激之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表现了李保国教授一心一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热情,赞颂了他作为共产党人的楷模,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
B.第二则材料讲述李保国长年在山区奔波劳累,也不能很好地休养,表达了对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和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的呼吁。
C.由于农民在使用套袋技术上有失败的先例,最初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可见帮助农民致富任重道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D.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三段材料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材料一、材料二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材料三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3.依据三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村支书杨双牛是李保国贡献的见证者,侧重于表现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的事迹和他为帮助农民致富作出的贡献。
B.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代表上级领导对李保国作出评价,侧重于对李保国的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评价。
C.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是李保国辛劳与付出的见证者,侧重于表现李保国工作的劳累辛苦和对老婆孩子的愧疚。
D.作报告的人由于身份不同,与李保国的关系不一样,因此所看到的情况也不一样,从而多方位地展示了李保国的形象。
2023-10-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让文物修复师这个有点冷门的职业突然成为大家推崇的对象。儒雅睿智的钟表修复师王津喜提“故宫男神”称号,吸引越来越多的网友想去故宫拜师学艺。

2020830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古钟表修复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王津在成都参加活动,分享故宫修钟表的那些事。当他展出一小段宫廷钟表修复完成之后的视频时,清脆悦耳的报时声音,潺潺流水的仿真造型,让全场观众情不自禁地鼓掌,向大国工匠致敬。

1977年,王津来到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从事文物钟表修复与保护工作,站在第二代钟表修复师徐芳洲先生的工作台前,摸索着使用对方留下的工具,王津静下心来,对抗时间在钟表上留下的痕迹,成为一个“修复时间”的“魔法师”。

择一事,“钟”一生。王津在多个演讲中这样概括自己的职业生涯。工艺繁复的钟表,钟爱一生的职业,同时,用坚持、匠心和技艺与时光抗衡。用43年的岁月,坚持做一件事——修复钟表,传承技艺。王津的工作是与时间为友,静下心后,慢慢就不觉得枯燥了。“透过文物,你可以看见前人的匠心精神,也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兴衰更迭。”王津说。

从事钟表修复工作39年之后,2017年,因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儒雅睿智的王津突然“走红”,不仅出门经常会被人认出,还收到了录制综艺节目的邀约。不过,王津对自己的“走红”非常淡然:“谢谢大家的喜爱,故宫的文物比我更加吸引人,吸引大家的是我手里的钟表,那是几代人修复的成果。”

43年来,王津修复的各类文物钟表多达300多件,其中馆藏钟表一级文物数十件。在王津看来,钟表修复比较枯燥,要想修好一件馆藏古钟,耗时少则两个月,多则一年,只有真正喜爱这项事业的人,才可能耐得住寂寞。“首先要热爱这份工作,其次就是要心细。我们特别想做得精益求精,把文物恢复到最好的状态,清理到最干净,让它延年益寿,再过200年还能看到它。”这是王津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打碎的齿轮要一点点组装,锈住的零件要用煤油一点点浸泡,把每一道工序、每一次修复都做到极致,让时光留下痕迹的钟表重新绽放光彩。王津和他的徒弟们用时光对抗时光,用极致、坚守致敬前辈的工匠精神。

英雄关羽还有败走麦城的时候,修复大师是否有修复不成功、很挫败的经历呢?王津回答“目前还没有”,隔着屏幕都能想象到他自信的微笑。有人这样形容王津看着钟表跳动时的笑容:那是一个人看着丰收的稻田时的喜悦。

(摘编自曾洁《故宫男神王津:“修复时间”的“魔法师”》)

材料二: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不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离不开大国工匠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实干,刻印着能工巧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从焊接大师艾爱国到精密加工大师刘湘宾,从无线通信射频电路设计大师张路明到航天科技特级技师徐立平,一位位高技能人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高技能人才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他们身上蕴藏的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需要褒扬工匠情怀,厚植工匠文化,引领劳动者在本行业和本领域担大任,干大事,成大器,立大功。“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人民日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材料三: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节选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标题“故宫男神王津:‘修复时间’的‘魔法师’”,既生动形象地点明了王津的职业,也突出了他的卓越贡献。这体现了通讯标题重视价值性消息的特点。
B.材料一最后写王津没有失败的修复经历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是为了多角度塑造王津的匠人形象。
C.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高技能人才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决定力量,他们身上蕴藏的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
D.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疗治社会的浮躁风气、短视心态,有利于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津热爱自己的工作,他特别想做得精益求精,把文物恢复到最好的状态,清理到最干净,让它延年益寿。
B.王津的突然走红,直接原因是他手里的故宫钟表,那是几代人修复的成果。
C.劳动者需要在长期学习中,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D.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不仅注重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和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更注重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
3.下列事例不能用来论证材料二观点的是(     
A.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先人们为后人留下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规。同仁堂所生产的各种中成药享誉海内外。
B.一线技术工人潘从明练就一项独门绝技,在浑浊的液体中用一双眼睛就能甄别和捕捉那些若隐若现的稀有贵金属。
C.来自无锡国家电网的一线技术工人何光华率领团队攻克“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解决了电缆检测的行业难题。
D.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又称新“限塑令”)规定:到2020年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0年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根据新“限塑令”,自2021年1月1日起,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已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不少吸管生产商和奶茶、饮品店商家积极响应,推出纸吸管、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供消费者选用。但很多消费者表示,“纸吸管口感不好”、“纸吸管容易泡软,不好用”、“很多商店都不提供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等。

据悉,普通塑料吸管原材料每吨约8000元,纸质吸管原材料每吨约2.2万元,而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塑料吸管原材料每吨近4万元。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餐饮行业里,塑料杯、塑料盖的使用非常普遍,正如网友所言,“吸管换了,但杯盖、杯子还是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材料”。这样的“环保”,让不少网友怀疑部分餐饮店铺的环保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曹淑艳今年年初曾带领团队对我国农村居民塑料袋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年使用塑料袋394个,73.2%的家庭去年单独购买过塑料袋。曹淑艳指出,薄膜塑料袋是“限塑”的长期难点领域,收费虽然可以显著减少塑料袋使用,不过却存在效应“退坡”问题;而大型超市的线上业务多倾向于免费提供塑料袋,以吸引与黏住客户。

对此,专家表示,近年来国内可降解塑料技术虽然取得突破,但仍然存在成本问题和物理特性有待提高的问题。以可降解塑料袋为例,这种塑料袋生产成本太高,相比不可降解塑料袋更易破损。

虽然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出现被视为应对塑料污染,特别是解决一次性吸管等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环境污染问题的利器,但部分公众和行业对生物降解塑料的概念理解并不清晰。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卢倩强调,“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许多降解塑料不仅无法实现完全的生物降解,还可能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例如降解成肉眼看不见的塑料微粒,可见,生物降解塑料并不是解决塑料污染的灵丹妙药,负责任的使用才能发挥其优势和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从“限塑”到“禁塑”,还有多远》)

材料二:

塑料作为一种基础材料,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不规范、不环保地生产、利用塑料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使得塑料污染成为全球性问题,而“限塑”也就相应地成为全球防治塑料污染的共同选择。

关于“限塑”,有两种常见的认识误区:

一种是不加区分地给塑料贴上“灰色”标签,认为塑料就是“污染环境的坏东西”。其实,塑料无论是替代钢材、木材,还是作为包装材料替代纸质、玻璃及金属,都是相对更节能、更环境友好的东西。塑料污染主要是由那些易耗损、难回收、易泄露的塑料造成的,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塑料包装。因而,选择塑料替代品,要综合权衡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不能为替代而替代、逆环境影响而替代。

另一种误区是不加区分地给可降解塑料贴上“绿色”标签,认为可降解塑料就是由可再生资源制取,环境影响相对低,用后无污染。

首先,在塑料领域,可降解不等于可再生。可降解塑料包括光降解、热氧降解和可生物降解三类,它们可能由生物质原料制得,也可能与传统塑料一样由石油、煤等化石能源合成。

其次,可降解塑料的环境影响不一定较传统塑料低。例如,同样重量的可降解塑料的完全碳足迹是传统PE塑料的2.6倍,而且在功能一致的情况下,前者需求的物料普遍更高。以承重15公斤的塑料袋为例,现在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是传统PE塑料袋的2.5倍重,而且易破损。

最后,可降解塑料用后的环境影响依赖末端处理的方式、条件。用后的可降解塑料袋属于其他垃圾,将它送去焚烧厂,既违背了利用可降解塑料的初衷,也没能通过替代降低塑料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相反,环境影响增加了。若将可降解塑料随意填埋在自然环境中,其降解能力则大打折扣。

(摘编自光明日报《关于“限塑”,还有哪些认识误区和热点领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新“限塑令”内容可以看出,国家在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的同时,也为企业生产转型和消费者使用习惯转变提供了缓冲期。
B.可降解塑料还需在降低成本、提高物理特性方面有所突破,才能更经济环保地替代不可降解塑料。
C.很多消费者认为纸吸管影响饮品口感,说明生产商、饮品店商家及消费者都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并不支持。
D.可生物降解塑料是应对塑料污染的利器,但并非绝对环保,甚至有可能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
2.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因价廉易得且方便,在遍布各地的小型农贸市场、小超市,依然随处可见。
B.因可降解塑料袋易破损,外卖食品常被套上好几层可降解塑料袋,外卖员认为这样做并不会污染环境。
C.我国无纺布、纸、竹木等替代品的原料充足,可降解塑料的年供应量约有40万吨,替代产品产能能够满足消费需求。
D.利乐公司研发的“利乐峰”包装,其塑料薄膜和开盖由甘蔗提取物聚合而成,完全碳足迹比普通塑料包装优越。
3.某市政府有关部门举行“市长在线”活动,请你结合文本给某市市长提出几条关于“限塑”的合理化建议。
2023-02-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汤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奥运遗产(Olympic legacy),自2014年起,就被正式视为衡量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全球各国对申办奥运会意兴阑珊的大背景下,奥运会陷入了可持续危机。为此,国际奥委会不得不加强自身改革,并将“为奥运举办城市留下丰厚奥运遗产”作为游说各国申办奥运会的主打话术之一。据体育大生意记者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国际奥委会已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遗产战略方针:面向发展的未来》《奥林匹克2020议程:奥运会新规范》等多项文件中均将奥运遗产列为关键章节。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在申办之初,北京冬奥申委就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一份非常全面的奥运遗产愿景方案。2019年,北京冬奥组委颁布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明确提出包括体育遗产、经济遗产、社会遗产、文化遗产、环境遗产、城市发展遗产以及区域发展遗产在内的7项奥运遗产,具体拆分成35项重点任务,由此构成了北京冬奥遗产任务体系,为国际社会提供“北京方案”,树立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和区域发展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新典范的行动纲领。

材料二

创造丰厚的奥运遗产,为主办城市和广大民众带来长期、积极的收益,符合国际奥委会的改革精神,也是成功办奥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北京冬奥会奥运遗产工作没有成型的国际规则可循,往届奥运会也没有留下可供借鉴的系统的工作方法和模式。但北京冬奥会从2015年筹办伊始就加强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充分结合筹办工作实际,不断摸索创新,从奥运会筹办之初便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也正是得益于提前的准备和规划,北京冬奥会留下了大量的奥运遗产。此次冬奥会充分利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遗产,打造了6个双奥场馆,同时新建场馆超前谋划赛后利用,未来将会持续助力区域发展。三赛区冬奥文化广场、冬奥社区、冰雪博物馆等一系列公共文化设施拓展了城市的休闲娱乐空间,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除了有形的遗产外,冬奥会还留下了很多无形的遗产,比如京张高铁通车及其背后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还有中国对绿色出行、使用新能源的倡导等。本届奥运会充分发挥筹办带动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快了城市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近几十年来,举办奥运会已经超越体育本身成为一个国家展示尊严的舞台,是经济腾飞的好机会。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日本向世界展现了什么是新干线,并投入超过60亿美元改善东京的交通设施,让东京一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推动了东京经济长达20年的蓬勃发展,让东京市民享受了近50年的福泽。比起里约可以为奥运会带来什么,巴西人更关心的是奥运会可以为里约带来什么。里约在申奥时曾强调,奥运会场馆分布在四个区域,其中有两个位于里约的快速发展地区,希望奥运会拉动相关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赛后人们期望的奥运红利虽然并没有想象中丰厚,但也给当地人生活留下了诸多便利,包括一条地铁线、一条近100英里的快速公交车道和17英里的轻轨系统,以及新建的学校和医疗诊所等。围绕盛会大规模地进行文化和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里约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同样助推了城市的发展。由于冬奥会的举办,河北张家口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城市一跃出现在国际视野中。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激活了张家口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张家口将奥运遗产与区域旅游资源紧密融合,发挥奥运遗产特有价值。除了冬奥会举办城市直接受益外,东北、新疆、京津冀等地区的众多城市将因为发展冰雪产业、文化产业而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城市发展建设将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

材料四


监测项目标准值20172018201920202021
PM10705439494541
PM2.5353222232420
SO26084
NO240121010
注:执行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年均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是历史上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产生了大量的、不同类别的奥运遗产,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北京方案”。
B.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遗产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遗产更多更好,是因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为其提供了成熟的方法。
C.从材料四图2可以看出,延庆赛区五年间大气污染监测项目的数值都呈下降趋势,其中PM10,降幅最大。
D.为了享受奥运会带来的福泽,日本和巴西把奥运会场馆建在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拉动了相关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五年来北京的空气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的幅度超过张家口的原因与北京空气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浓度本来就高有一定关系。
B.北京冬奥会奥运遗产除了文化广场、冬奥社区、冰雪博物馆等一系列有形的遗产外,还有绿色出行、新能源倡导等很多无形的遗产。
C.东京和里约都通过举办奥运会助力了城市交通、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也给当地人生活留下了诸多便利。
D.北京冬奥会发挥筹办带动和示范作用加快了城市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说明举办高质量体育赛事是城市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
3.北京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双奥之城”,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冬奥会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2023-01-25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统计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

比例

依赖手机的原因

比例

1小时以下

19.23%

通信需要

21.15%

1到2小时

21.15%

放松需要

42.31%

3到5小时

44.23%

上网查资料

19.23%

5小时以上

15.38%

生活无聊空虚

17.31%

(材料二)网友A:饭菜上桌前,捧着手机边娱乐边等待;上桌后,先拿起手机拍照传微博;吃饭时,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现在的饭桌已经被手机“绑架”了。

网友B: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一有时间就掏出手机划屏,原本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一件也没干。

网友C:最近手机玩得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学习的效率也变低了,有时候甚至感觉头晕、头痛。

(材料三)

专家A:手机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手机,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自己远离手机。

专家B:“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消除并根治“手机依赖症”带来的弊端,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道、社区宣传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

专家C: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比如在手机说明书的醒目位置,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

专家D:现代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

1.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分依赖手机会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人际关系。
B.我国的上班族、学生族对手机依赖程度普遍较高。
C.我国的上班族、学生族对手机依赖主要原因是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大。
D.据调查统计,每天使用手机时间5小时以上的人数比例最大。
2.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3.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哪些办法可预防“手机依赖症”。
2023-01-0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

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

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 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5日12版,有删改)

材料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2015年1月)

材料三

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但在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江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对全省35 所中小学抽样的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

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的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对书法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艺术报》2017年03月06日7版,有删改)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材料一提出“书法进课堂”,材料二提出书法教师人才缺乏的问题,材料三则对“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提出建议。
B.三则材料对比,各有千秋,材料二的数据统计更详细一些;材料一权威性更强,材料三提出的措施更具体。
C.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并及时献言献策。
D.三则材料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并且预言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当务之急,亟需获得社会高度重视。
B.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但客观性略为欠缺。
C.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内容具体;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观;材料三专访专家,突出受访者个人观点。
D.三则材料的背后,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重视,更透露了中小学生对书法教育强烈诉求。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
2023-01-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思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中小学青少年劳动状况调研报告

王玉香 等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是人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呈现、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性途径。但近年来,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导致“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式微”。社会上有部分人存在鄙视劳动、崇尚暴富甚至厌恶劳动的错误观念,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青少年劳动状况调查问卷样本特征

本次调研受访的男生占41.6%,女生占58.4%。中小学受访群体涵盖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以小学和初中学生样本为主。

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中小学生样本,其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于初中及以下,约为54.62%。

2.家庭收入水平:中小学生样本中家庭收入水平在当地处于较低水平的为11.17%,比较高水平的家庭比例要高出4.57%。

3.家庭子女数量:受访群体中,中小学生样本家庭二孩为65.74%,三孩及以上为13.6%。

二、中小学生劳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可以接触的劳动类型主要有家务劳动、校内劳动、社会服务(公益)劳动。因此,调查主要聚焦他们参与这几种劳动的情况。

1.中小学生的劳动状况不容乐观。

(1)家庭劳动时间不足,劳动类型受限。

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统计发现,超过85.30%的中小学生每周平均家务劳动时长在2小时及以下,其中67.52%为1小时及以下,34.92%不超过半小时。这说明大部分受访中小学生平均每周家务劳动时间不足。在具体的劳动方式上,会打扫卫生与清洗餐具分别为96.10%与84.40%;会垃圾分类、照顾长辈或弟妹分别为66.80%与57.70%;至于购买家庭用品、做饭、家庭种植饲养、家庭物品的简单维修、缝补衣服的技能掌握则依次递减,分别为43.90%、40.90%、27.00%、19.40%、18.30%;会做其他家务劳动的仅有5.03%。总体来看,中小学生样本所会的家务劳动类型较为局限,不能掌握稍微复杂或者精细化的劳动类型。

(2)学校劳动时间不足,复杂精细劳动参与不够。

中小学生在校劳动的时长也呈现了与家务劳动类似的分布:周平均在校劳动时长不超过2小时的为85.77%,其中有69.87%不超过1小时,37.36%不超过半小时。这说明,中小学生在校劳动的时间严重不足。

校内劳动参与的诸多类别中,只有打扫卫生和手工制作的参与比例超过了半数,分别为97.70%与63.50%,其他类别的参与比例远不足一半。比如,种植活动35.00%,养殖活动7.88%,机械制作7.45%,学习烹饪等家政活动10.10%,科技创客活动21.50%,说明参与种类较为局限,复杂和精细化的劳动参与不够。

(3)社会服务劳动单一,缺乏多样性。

76.00%的中小学生参与的社会服务劳动只有打扫公共卫生环保活动,植树造林的占45.70%,维护交通秩序、敬老助残、农业劳动体验、工业劳动体验、除农业工业以外的其他职业体验、社会调查等参与率均未超过30%。参与种类相对单一,可能与学校的统一组织有关。

本次调研考察了中小学生社会服务劳动的参与次数,通过Stata16软件对这一变量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他们最近一学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的次数平均为2.381次,且偏度系数为1.072。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变量的最小值为1,说明受访的中小学生,至少参加过1次社会服务活动。

2.中小学的劳动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1)家庭劳动教育缺乏严格要求。

调研发现,大部分受访中小学生的父母在家务劳动技能教育方面有良好表现:81.80%的父母能够教给子女做家务的方法,且做家务很勤快(66.80%),能给子女树立榜样。但他们对子女的家务劳动缺乏严格要求,能够严格要求的父母只占21.40%,有奖惩的占22.20%。父母包办的为3.95%。

(2)学校劳动教育的激励与条件不足,师资匿乏。

在正向激励的选项中,表示开设劳动课程的学生为50.70%,其余的所有正面选项都未超过半数,有专门的劳动课教室占35.30%,有专门的室外的生产劳动场地为38.20%。这说明,学校劳动教育存在正向激励不足、设施条件没有很好保障的情况。同时,学校采用负向激励的为7.98%。另外,33.67%的受访老师表示担任过劳动课教师,反映出当前中小学劳动课教师多以兼任为主,专业师资匮乏。

3.中小学生劳动类型多样性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探究中小学生劳动参与多样性的影响因素,课题组构建了衡量多样性的指标。具体而言,将家务劳动、校内劳动、社会服务劳动的多选题每个选项赋1分,对应每一类的得分越高,多样性就越充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劳动参与的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Stata16软件对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中小学生劳动类型多样性与个体特征、性别差异、是否寄宿有关。

首先,学生年级、健康水平、学业成绩水平、劳动认知水平的增加,都对劳动参与的多样性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由于这些变量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增加,因此可以推断,劳动能力的增加会使得劳动参与的多样性增加。其次,回归结果显示出男生在不同类型劳动的参与多样性上表现不同:他们参与家务劳动的多样性相对较少;参与社会公益劳动的多样性相对较多。参与学校劳动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对公益劳动有着更高的参与热情,而女生更热衷于家庭劳动。再次,是否寄宿呈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寄宿的学生劳动多样性显著较低,而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学生劳动多样性显著提高,表明来自父母的劳动教育,对劳动多样性有重要影响。

(2)中小学生劳动类型多样性与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子女数量有关,家庭的收入、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各类劳动参与的多样性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与个体特征的结果相呼应:收入水平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家庭一般会有更好的劳动教育,使得子女劳动参与多样性得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子女数量多的家庭子女家务劳动多样性显著较多,但在学校与社区公益劳动方面,子女数量对结论没有显著的影响。

(3)中小学生劳动类型多样性与学校的类型和重视程度有关,相比于农村学校,城市学校学生的家务劳动多样性显著较少,但学校与社区公益劳动的参与多样性明显较多,城乡学生在不同劳动类别的多样性上各有所长。学校拥有劳动课教室、室外生产劳动的场地与劳动评优奖励等对所有类型的劳动参与多样性都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这说明,规范的学校劳动教育对学生劳动多样性有积极影响。同时,本研究在问卷分析中发现了两个反差现象:一是学校的劳动教育对家务劳动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其背后的机制或许是由于家长考虑到学校劳动课教育的增多,在家庭内放松了对学生家务劳动的要求;或者是因为学习过于紧张、作业较多,家长过于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二是将劳动作为惩罚手段相较于什么都不做而言,对各类劳动多样性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即使是负向激励手段,比起什么都不做,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教育起到推动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负向激励的效率低下,虽然在量上能有显著的提高,但在质上却不能产生同样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

(文章有删改)

1.在文章结论第(3)点“中小学生劳动类型多样性与学校的类型和重视程度有关”部分,提及的“挤出效应”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
2.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劳动时间不足,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不够高。
B.青少年连家务劳动、校内劳动时间都不足,更没有时间参与社会服务。
C.负向激励手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D.子女数量多的家庭子女在学校与社区公益劳动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3.不能根据本文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城市学校学生的“学校与社区公益劳动的参与多样性”优于农村学校的学生。
B.学生“学校劳动时间不足,复杂精细劳动参与不够”,说明学生动手能力太弱。
C.学生“学习过于紧张、作业较多”,家长“过于重视学习”影响学生参与家务劳动。
D.负向激励手段的效率低下,有时甚至会对各类劳动的实行在“质”上起到反作用。
4.请根据《中小学青少年劳动状况调查报告》的分析和结论,为改善中小学劳动状况不理想的现状,提供三条具有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携程旅游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百姓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必需品,98%的受访者今年有出游意愿。旅游成为消费的重要支出,5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以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出。19%的人将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

报告显示,今年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其中,出行频次在1-3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72%;其次是计划出行4-6次的受访者,占比19%;2017年计划出行7次及以上的高频旅行者,占比在10%左右。

报告显示,2017年,居民在旅游上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8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是其休闲娱乐的首要消费方式。73%的受访者表示,今年在旅游上的人均预算将超过1万元,其中32%的游客预计花费在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占比最高。还有10%的受访者今年的旅游消费将超过5万元。

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 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

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占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有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其次是环境因素,25%的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污染、雾霾等都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趣。还有15%的旅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此外,航班和签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意愿和偏好。

调查显示,除了探索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外,减压、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成为国人旅游的重要理由,去异地异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避雾霾等也成为旅游的动机。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旅行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2017年,58.6%的旅行者希望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跟团旅游依然是重要的旅游方式,有三成游客选择;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跟团。除了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旅游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10%的旅行者有意尝试定制旅游。

(有删改)

材料二:云南是旅游大省,因为发生多起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近年来饱受诟病。4月15日起,《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施行,力图彻底解决旅游乱象。“五一”期间,由于一些热门旅游购物景点被要求停业整顿,同时旅游团项目数量大幅缩水,云南部分旅游经营者的业绩较往年也有所下降。虽然团费有所上涨,但游客体验满意度也在增加。刚从昆明游玩回来的李先生说:“全程没有导游强迫购物,我们玩得非常舒心。”

(摘自《经济日报》2017 年 5 月 3 日)

材料三: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50.7%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旅游 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2016年热销景区门票前十强中,以北京景区数量最多;同时,历史文化类占四成。文化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促使历史文化类旅游这种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资源成为热门产品。

(摘自《2016年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我国旅游业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大众旅游的意向或现状,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B.材料一和材料三表明我国旅游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因此材料二所反映的云南旅游业绩下降情况,只是旅游整顿造成的暂时现象。
C.材料一所列数据所表现的只是旅游者的意愿,不同于材料三的数据所反映的是旅游的现实情况,所以不具有真实性,其参考意义不大。
D.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广大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以给旅游企业很好的借鉴,可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的侧重游客旅游意向的调查了解,有的侧重旅游现状的客观报道,有的侧重某种类型的旅游的现状及趋势的分析。
B.相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三,作为新闻报导的材料二,内容更具有时效性,报道了旅游市场最新发生的、引人关注的事件,新闻价值更大。
C.材料一作为调查报告,内容的条理性强,语言平实准确,注意用数据说话,客观真实,其主要目的是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参考。
D.材料二印证了材料一中部分旅行者“最关注的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这一内容,说明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频发会影响客流量。
2022-12-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2-12-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节前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

“每年腊月廿九下午是我和爸爸贴春联的时间,从我记事起到现在,一年都没有落下过。”河北唐山姑娘杜一然(化名)回忆说,北方的冬天很冷,有时她贴春联手都冻木了,但父女俩还是忙得不亦乐乎,浆糊都要刷上好几遍,让春联粘得尽量牢固。

“以前每年除夕夜我都和家人一起守岁,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到零点,准时出门放烟花。”来自辽宁沈阳的徐畅说,“近年来空气污染较重,倡导环保,家人守岁后聊聊天就休息了。不过,年前和爸爸妈妈一起大扫除、祭祖是我们家必不可少的事情”。

在北京工作4年的张媛(化名)每年都回家过年。“除夕到家,第二天上午就早早起来和家人一起给亲戚朋友拜年。”张媛介绍,去年她和父母还去逛了逛庙会,“人非常多,特别热闹,还有表演活动”。

调查显示,春节期间,89%的受访者会回家乡过年。贴春联(68.4%)和拜年(52.5%)是人们春节前后参与度最高的两个传统文化活动,其他还有祭祖(44.2%)、守岁(44.3%)、收发压岁钱(42.8%)、扫尘(38.8%)、上香(34.4%)、逛庙会(34%)、放爆竹(32.3%)和撞钟祈福(22.4%)等。

徐畅认为,过年扫尘一方面是为辞旧迎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干干净净迎接来拜年的客人。

“‘新春’佳节嘛,就要迎新纳福。”张媛今年春节打算去庙里上香,祈求新的一年有好的开始。“去年人非常多没能实现,希望今年如愿”。

调查显示,62.1%的受访者近些年对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更有兴趣了,交互分析发现,18—35周岁青年群体的兴趣度(66.8%)明显高于36周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47.8%)。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60.9%的受访者是为迎喜接福,讨个好彩头,60.4%的受访者是为除旧迎新,增加年味,其他原因还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54.4%),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45.6%),不忘祖训、不忘根本(36.1%),凑热闹(17.1%),固定流程(11.1%),打发时间(10.8%)等。

“我小时候喜欢凑热闹,过年时大街上有扭秧歌就会去看。”杜一然向记者介绍,小时候,春节期间的“扭会”活动是孩子们的一大盼头,能进行一下午,非常热闹,大人们也都出去看,还可以一起聊聊天。“近几年‘扭会’活动少了,我希望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能传承下去,它很有意义”。

张媛对记者说,她外婆居住的地方以前每年都会组织一些较大的春节传统文化活动。“妈妈会特意带我去看。如今我长大了,那里只是偶尔举办这样的活动了。”

调查中,62.6%的受访者希望春节传统文化活动能结合地方特色举办,56.5%的受访者建议年轻人多走出家门体验文化,少喝酒打麻将,51.9%的受访者希望地方政府对此给予一定财政支持,46.8%的受访者认为可鼓励各地联合举办,36.8%的受访者建议培养年轻艺人,传承传统技艺。

“我们要与时俱进,也要传承传统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徐畅认为,春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一些年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年轻人应多多重视,多多参与。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18—25周岁的占12.1%,26—35周岁的占63.5%,36周岁及以上的占24.5%。男性占53.8%,女性占46.2%。

(选自2018年02月13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报告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受访者通过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迎喜接福。
B.本次调查中,62.6%的受访者希望春节传统文化活动能结合地方特色举办,同时建议年轻人多走出家门体验文化。
C.“每年腊月廿九下午是我和爸爸贴春联的时间,从我记事起到现在,一年都没有落下过。”杜一然的回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D.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在春节期间回家参加的相关传统文化活动中,放爆竹和撞钟祈福两个选项所占比例最低。
2.下列对报告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问卷网在调查受访者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情况时,从人们的参与度、兴趣度以及地方特色等方面作了报告,很有现实意义。
B.调查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两项所占比例较大,说明传统文化已然回归人们的生活中。
C.部分受访者建议,应积极鼓励各地联合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春节传统文化活动,此建议意在解决春节活动中的资金问题。
D.徐畅认为,一些年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年轻人应多多重视和参与,从而扎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
3.根据调查报告,从兴趣度着眼说明受访者群体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并简要分析“贴春联”是受访者春节前后参与度最高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的原因。
2022-11-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七十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