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6 道试题
1 . 北京故宫、曲阜三孔、龙门石窟,一个个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古迹遗址;剪纸、雕刻、陶艺,一个个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段段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浩如烟海、灿如星河……见证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表明(     
①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文化对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④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7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10年前相比,中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人;20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还会有人口方面的红利吗?

2023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见面会上谈“人口红利”时强调: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当然,我们对人口增减可能带来的问题还要作深入的分析研判,积极应对。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正确地看待我国的人口红利。

材料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沃土,它既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精神力量。

(2)请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要求:①从下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中选取一个作为主题:“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天下大同、万邦和谐”“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②紧扣主题,自拟标题,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150字左右。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杭州亚运会,从开始申办到盛大开幕,杭州蓄势八年,3000多个日夜,串起的杭州亚运记忆,见证了一座城与一场盛会的双向奔赴。

一践行“零碳”办赛的绿色理念。从开幕式主火炬塔使用零碳甲醇“点火”到亚运场馆规划、施工和运营,从比赛用电到绿色出行,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民行动自觉和社会新风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实现降碳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一经典与传奇在这座城市不断书写。亚运会此前延期,所有竞赛场馆和训练场馆不但没有闲置,反而提前向社会惠民开放,受众1000余万人次,成为国内新建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在赛前向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开放的优秀范例。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杭州亚运会记忆蕴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设计方案名为“薪火”,设计思想源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喻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火炬以玉琼为表征,整体轮廓曲线犹如手握薪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亚运有机结合的创新尝试.炬身纹样以中国结穗尾结束,以东方元素展现着亚远大舞台上的团结共融,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通过火炬手们的手手相传,向世界展现中国设计的独特创意、中国制造的硬核力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薪火”火炬彰显的设计理念。
4 . “琮琮”是杭州亚运会三大吉祥物之一。“琮琮”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饕餮纹”,意寓“不畏艰险、超越自我”。吉祥物“琮琮”的设计(     
①文化寓意鲜明,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
②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适应时代要求,促进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④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优越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敦煌是一眼千年的美,源于印度与中国、佛教与道教的不同形象共处一室、姿态各异,分外和谐。和谐共生的理念跃然于壁画上,撼人心弦。敦煌文化的形成说明了(     
A.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主导其他各种文明的结果
B.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来文化
C.文明越具多样性,就越能推动各国文化趋于同一
D.“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造就“世界的敦煌文化”
2024-02-07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6 .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为今人留下无数名篇,造就无比灿烂的中华诗歌文化。凡中国人,不论身处何方,从事什么工作,过着怎样的生活,几乎都熟读“春眠不觉晓”,能诵“床前明月光”,会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由此可见(       )
①传统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③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④传统诗词能够支配和影响人们的文化实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02更新 | 75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11月22日,天津市首个红色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旨在探索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新实践,借红色文化之力,铸时代新人之魂。之所以要深耕红色文化遗产研究是因为红色文化遗产(     
①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发挥了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
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④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孔子的仁、礼,孟子的性善论、仁政学说,董仲舒的儒学思想,程、朱的理学思想等,这些是构成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可见,儒家的仁政思想(       
A.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
B.是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9 . 近年来,市内各个中学挖掘红色资源,举办“红色基因永流传”主题影视节等活动,来培养红色传人、时代新人。举办此类活动是为了(       
A.发展民族文化,同化世界文化B.铭记革命历史,赓续红色基因
C.继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复古D.吸收外来文化,传播中国价值
2024-01-3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合理展开艺术创作,有血有肉地表现李白、高适、杜甫等诗人形象,让观众伴随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体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酣畅,“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怅惘,“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影片中的唐诗一次次唤起观众的文化记忆。这表明文艺创作(     
①必须真实再现社会历史的本来面貌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
④要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9更新 | 87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