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7 道试题
1 . 夏日“多巴胺”后,秋冬“美拉德”又火了。其实,我们老祖宗观四季天地万物之变化,用独特的浪漫视角记录属于我们的时尚色彩:被时节催熟、太阳晒黄的“落栗”;天渐寒,万物皆“迎霜”;荷叶落霜的“缃叶”;月光下呈泛红光的“柘黄”;日光照耀的“黄河琉璃”;阳光浸润的“郁金裙”……这些中国传统色(       
①借助中华文化之美展现出不同传统色的独特魅力
②其配色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来源于客观世界,承载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时代的传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杭州亚运会,从开始申办到盛大开幕,杭州蓄势八年,3000多个日夜,串起的杭州亚运记忆,见证了一座城与一场盛会的双向奔赴。

一践行“零碳”办赛的绿色理念。从开幕式主火炬塔使用零碳甲醇“点火”到亚运场馆规划、施工和运营,从比赛用电到绿色出行,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民行动自觉和社会新风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实现降碳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一经典与传奇在这座城市不断书写。亚运会此前延期,所有竞赛场馆和训练场馆不但没有闲置,反而提前向社会惠民开放,受众1000余万人次,成为国内新建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在赛前向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开放的优秀范例。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杭州亚运会记忆蕴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设计方案名为“薪火”,设计思想源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喻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火炬以玉琼为表征,整体轮廓曲线犹如手握薪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亚运有机结合的创新尝试.炬身纹样以中国结穗尾结束,以东方元素展现着亚远大舞台上的团结共融,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通过火炬手们的手手相传,向世界展现中国设计的独特创意、中国制造的硬核力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薪火”火炬彰显的设计理念。
3 . 9月7日,首届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各国嘉宾围绕“推动‘一带一路’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就推动地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民心相通积极建言献策。“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用文化艺术的形式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此次大会说明(       
①以文明交流可超越文明隔阂,积极吸收外来文化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涵养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文化与科技融合能实现不同资源融合和民心融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古人认为,天下治乱,系乎风俗人心。这对我们新时代涵养廉洁文化的启示有(       
①要重视和发挥社会风俗对廉洁政治生态形成的潜移默化作用
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对党忠诚、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④整合廉洁文化资源,拓展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要看清其历史源头和文化根基。深受中华文明滋养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文明基因上就具有整体观念、奉献精神、包容思维、和平底色等明显特征和深厚底蕴,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走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是“串联式”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中国没有沿着这一过程亦步亦趋,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和基本国情,走过了“并联式”过程,通过叠加发展,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长久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现代化话语霸权,将现代化同西方、西方文化、资本主义等固定身份标签画等号,给其他所谓“异类国家”在思想意识层面戴上了现代化的“紧箍咒”。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开辟了非西方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的新路,对尚被挡在现代化门外的广大国家产生多重示范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走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青年人有担当”为主题发表演讲,请拟一份发言提纲。
6 . 从稻鱼共生的农耕技术,到节气时序的农耕经验,再到耕读为本的农耕文化,农耕文明的优秀遗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近年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农民技能大赛,发布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农耕文明的传承活动不断兴起和开展。开展农耕文明的传承活动有利于(     
①传承优秀农耕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滋养和动力
②利用我国古代农耕技术,提高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
③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农耕文明顺应现代社会的潮流,逐步转化为工业文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3年,广州推出“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活动以中共三大会址、烈士陵园、农讲所等10个重点红色场馆为主阵地,串联起全市的红色史迹场馆,在全市中小学校同步开展,通过多种形式讲好广州英雄故事。开展该活动旨在(     
①弘扬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②传承革命文化,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③挖掘红色资源,夯实文化自信基础
④厚植家国情怀,培养有担当时代新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通过实地探访24个新时代美丽乡村,立体展现新时代中国乡村的新风貌,体现时代特征;把镜头对准乡村,歌颂劳动的光荣,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该节目播出期间大受好评、圈粉无数。该节目的成功启示文化创新应(       
①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②立足社会实践,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③融通海内外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④发挥人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1-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9 . 数字化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2023年4月,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数字藏经洞”正式上线。“数字藏经洞”不仅在数字世界复现文物,更结合了游戏化的思维,努力呈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进入“数字藏经洞”以后,用户可以从6个人物形象中选择扮演1个,“穿越”到晚唐、北宋、清末等历史时期,经历洞窟开凿、封藏万卷、重现于世、文物流散到再次聚首的过程,以类似亲身体验的方式与历史发生互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②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按照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 2023年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十周年。阅读材料,完成相应要求。

材料一   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等理念的指引下,经过持续斡旋、多日谈判,中东地区两大中心国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已达成北京协议,决定恢复双方外交关系。中国对中东的政策举措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坚持从中东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推动“一带一路”理念的实践,既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又与长期饱受战乱困扰的中东人民的需求高度契合,是中国能够斡旋沙伊和解,推动中东地区关系缓和与发展的内在原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促成沙伊恢复外交关系的。

材料二   共建“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倡议涉及面广、相关利益者众,在操作上要根据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距离远近,经济密切程度,海陆等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从重点合作地区来看,要坚持由近到远,突出重点。对于陆上“一带”,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是重点;对于海上“一路”,在布局和起步阶段,南亚地区国家是重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操作上的做法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三   面对气候变化等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与合作伙伴们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各领域、全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经过充分调研与实践,先后制定印发了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文件:2015年,国务院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7到2019年,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对外投资合作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指南》;2022年3月,发布了《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由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生态条件复杂多样,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3)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谈谈你对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解。

材料四   十年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逐渐深入人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深刻影响世界,是因为其守正创新行正道,下自成蹊成大道。这条正道,符合世界人民对于和平与发展的共同追求;这条大道,不断有人加入进来,而且越走越宽广。

(4)结合材料四,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这条大道,不断有人加入进来,而且越走越宽广”。

材料五   “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联合“一带一路”和“汉字文化”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发起,旨在用一个字概括“一带一路”建设的独特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研究留下印记,加深对丝路精神的认同。2023年5月22日,“信”字当选为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5)结合材料五,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信”字的理解。
2024-01-1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