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飞龙贺新春,吉祥中国年。春年未到,漳州木板年画的手艺人已经忙碌起来。漳州木板年画始于宋代,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闽南地域文化特色。木板年画技艺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造物的古老智慧、审美意识、技术能力、伦理观念、产业功能。

近年来,当地木版年画传承人将传统的漳州木版年画技艺和当代设计结合起来,用新的工艺、新的视觉符号元素把这项古老的技艺往前推。创新载体,将年画元素融合帆布包、T恤、冰箱贴等,让传统的木版年画更契合当下人们生活需要和审美趣味,受到市场欢迎。例如,“厝味”帆布包上不仅彩绘的闽南古厝生动有型,包上“水当当”“甲霸来七桃”“聱读册”等闽南方言也让人会心一笑,文化与功能的结合让消费者通过频繁使用产品熟悉了闽南文化,闽南文化也以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被接受、被传播。

年画是贴起来的风土人情,有乡愁也有年味,自有其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漳州木版年画为何具有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10年前相比,中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人;20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还会有人口方面的红利吗?

2023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见面会上谈“人口红利”时强调: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当然,我们对人口增减可能带来的问题还要作深入的分析研判,积极应对。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正确地看待我国的人口红利。

材料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沃土,它既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精神力量。

(2)请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要求:①从下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中选取一个作为主题:“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天下大同、万邦和谐”“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②紧扣主题,自拟标题,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150字左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中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出现最早关于茶的记载传说,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性介绍茶叶生产历史、现状、生产技术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

福建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福建将茶文化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实践中,加强与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通过牵头开展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开设茶制作技艺培训班等方式,增强了制茶技艺交流力度,极大吸引了民众的参与互动。福建以弘扬茶文化为引领,以做强茶产业为目标,以提升茶科技为支撑,以大国茶叙外交为契机,让茶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奋力开创“多彩闽茶”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不只是故纸堆里的历史,更是代代传承、历久弥新的现实。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2-2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4 . 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火爆出圈。它的设计灵感是以大熊猫为原型,参考中国非遗川剧的脸谱样式,耳朵、眼睛皆呈现火焰形态,凸显了“火”这一天府文化的标签,而胸口的U型会徽代表了世界大学生的运动精神。“蓉宝”的设计说明(     

①艺术创作活动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②优秀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艺术家的巧妙创意
③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
④优秀艺术作品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杭州市贯彻“绿色、智慧、节俭、文明”的理念,把亚运会筹办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将市民生活的质量提升加入亚运会筹办中,开创了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在赛前向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领域开放的先例。围绕“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各方面全力打磨细节,持续提升服务水平。除杭州是主办城市外,另有五个协办城市,这样不仅减轻了杭州本身的财务、人流接待等压力,也带动了周边城市的更新。

材料二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处处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勾勒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风华。开幕式选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之日,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以良渚之光交映亚运之辉。网幕上“梅兰竹菊”尽展典雅之意,地屏上“一抹丹青”舒展宋韵之美,文化之魂“和合文化”贯穿全过程。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谈谈杭州市是如何办好本届亚运会的。
(2)有同学说:“亚运会开幕式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我们要坚定地继承和守护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材料二,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024-02-21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6 . 从《礼记·礼运》的“天下为公”到宋明时期“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学思想,再到《共产党宣言》的“自由人联合体”,无不体现着人类对美好社会的预见和设想。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
②全面承袭了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③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④坚持胸怀天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重大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国家之魂,文以链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请你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提2条建议。
2024-02-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格致鼓山中学、教院二附中、铜盘中学、十五中、十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8 . 西周早期著名的青铜礼器何尊,器内底部有122字铭文,其中的“宅兹中国”字样,是迄今发现“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铭文典雅,承载着中华先民数千年前的精诚书写。由此可见(     
①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③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             
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以镶嵌着梅、兰、竹、菊的花窗展示国家名称,以君子之风迎八方来客;秋分与桂花、水与潮、宋韵与诗词三组文化元素,将东方美学娓娓道来,展现东道主向亚洲发出的邀约与祝福。亚运会开幕式
①满足了亚洲人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②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坚持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村超”等民间体育赛事,将传统民族节日叠加体育竞技赛事,复合多种元素,在宣传体育赛事、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乡亲们对家乡的自豪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村超”等民间体育赛事能成功得益于(       
①引领当代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④扎根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