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5 道试题
1 . 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选人用人被视为治理国家的头等大事。有个成语很好地概括了这一理念:任人唯贤,它出自《尚书》里面说“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今天,任人唯贤已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这一历经千年的政治智慧将继续在中国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这体现了(     
①中华传统文化是财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国际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依然具有当代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0更新 | 109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原声天籁——中国民歌盛典》以音乐竟演和真人秀为主要演绎形式,通过挖掘、解读深藏于传统民歌中的文化基因,唱响回荡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国民歌,展现新时代青年音乐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该节目(       )
①促进传统文化回归生活,增加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立足对传统文化的浪漫幻想,推动了传统文化创新
③扎根现实,呈现出了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隽永魅力
④能够让年轻人在与民歌的对话中重新唤醒古老文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 .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合理展开艺术创作,有血有肉地表现李白、高适、杜甫等诗人形象,让观众伴随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体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酣畅,“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怅惘,“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影片中的唐诗一次次唤起观众的文化记忆。这表明文艺创作(     
①必须真实再现社会历史的本来面貌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
④要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9更新 | 87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与岑夫子、丹丘生一同乘鹤翱翔,“将进酒,杯莫停”,极尽狂放与浪漫。2023年暑期档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奔涌着中华文化基因的诗情,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夏天瑰丽“盛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超越时空,把过去和未来紧紧连接在了一起。这启示我们(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标识
②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要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产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全国各地着力推进革命文物遗产的活化利用,丰富展陈手段,探索文旅融合,生动形象地讲好红色故事。这是因为(       )
①文化能教化育人,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③传承红色基因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④优秀的传统文化能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1-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6 . 音乐剧《鲜花盛开的地方》将以叙事为主的戏剧表演结合优美的歌唱和多样化的舞蹈形体动作,同时融合服饰、布景、灯光等舞台艺术的辅助形成整体舞台效果,用艺术语言弘扬“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打造符合辽宁地域特色的时代精品力作。该音乐剧的成功得益于(     
①融通古今中外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以人民为中心,反映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③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英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远古史是由传说中的盘古、神农、共工、女娲等英雄人物共同书写而成的。秦汉时期的兵家黄石公认为: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这里的“英雄”指的是社会里有才华的人士。唐朝兵家李筌对“英雄”进一步阐述说:“夫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者,智也;雄者,力也。”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认为:“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在清朝学者袁枚的眼里:“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这里的“英雄”指的是一个时代有远见有谋略的社会人士。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点赞平凡英雄:“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就怎样树立正确的英雄观提三点建议。
8 . 2023年10月,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集中推出了77个中外演出项目。自1999年创办以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的名家、名团、名作吸引了不少海内外观众专程来到上海,共享艺术盛宴。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意义在于(     
①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②推动中外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同一
③对外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盛唐时期,各民族广泛交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非凡风气贯穿整个社会,造就了宗教、文学、乐舞、服饰等文化领域的高度繁荣;宋元时期,在当时的贸易大港泉州,东西方宗教多元并存,创造了印度、波斯、希腊、大夏、安息、罗马和中国等不同文化元素和谐共生的文化奇观。这表明(     
①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②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中华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促进了自身文化的发展
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植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
②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书籍实现的
③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可以涵养领导干部的道德情操
④文化塑造着人,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挥着积极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