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1 道试题
1 . 非遗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在传统范铸工艺基础上,采用加入现代科技与现代技艺的“失蜡铸造法”,再现编钟的华美造型和精细装饰;遵循古法配制青铜合金比例,并控制温度冶炼铸造;通过设计钟体造型以及科学锉磨钟腔内壁等方式,达到“一钟双音”的效果,再现两千多年前的礼乐文化。这一做法(     
A.承袭传统文化,演绎中国故事
B.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C.说明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D.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
23-24高三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开学考试
名校

2 . 习近平主席在致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的贺信中指出,溯历史的原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据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认知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问题提供借鉴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体现并包含着世界文化的普遍性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进步的根本立场

④坚持开放包容的胸怀能够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更多营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20更新 | 8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3年9月15日,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领略到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早期文明阶段,通过考古发掘找到更多信息,可以用遗迹遗物廓清历史迷雾;而对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通过考古发掘“证经补史”,则可以让历史更加生动鲜活。浙江良渚、湖北石家河、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考古工作者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事实上,考古既是在不断发现遗存,探寻历史,也是在不断传承历史,弘扬文化。遗址的发掘与复原、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不仅让历史遗迹、文化瑰宝重见天日、重获新生,也让更多人能够在触摸历史中感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在思接千载中读懂“何以中国”。

(1)有人认为,“通过考古能够完全复制历史,还原真相。”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释我国考古工作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4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无论时代怎么变,英雄始终是我们内心的坚守、讴歌的对象。2022年9月30日是我国第九个“烈士纪念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设立烈士纪念日有利于(       
①丰富中华传统节日的时代内涵             
②凸显英雄人物的革命文化发展主体地位
③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             
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南京结合“口袋公园”布点,设计建设了一批“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打造一处处便民、惠民的文化休闲场所,让绿色和文化交融,成为一张张独特的城市名片。成功建设市民家门口的文化驿站需要(       
①扎根百姓生活,推动文化建设与大众需求的有效对接
②凝聚人气力量,坚持以文化创新的商业性引领社会性
③勇于开拓创新,实现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④依靠人民智慧,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6 . 随着东西方交往的密切,起源于希腊、罗马的捶操技术(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变形以获得所需造型的加工方法)传入中国并在唐代广泛应用在金银器皿上,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金银器的器型类别和装饰风格,为唐宋金银器的商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的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B.尊重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是文化创作的基本导向
C.中华优秀传统工艺技术植根于优秀外来文化之中
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024-02-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家书是人们传递情感、陈述爱和关心的一种方式,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家书流传至今。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梁启超家书》等,这些家书通过文字将家人之间的深情厚意传递给更远的时间和空间,令人读后感慨万分。这说明(     
A.一定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B.文化是国家繁荣富强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C.传统文化对当代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价值
D.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
2024-02-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近日,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公布了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中华老字号是中国世代传承品牌,指的是那些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老字号在商贸流通、消费促进、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老字号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情怀与记忆,是国家的商魂所在,代表着中华民族数百年的商业和手工业“以德兴商”的经营之道和“质量至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老字号品牌价值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挖掘,方能保持市场的活跃度和知名度。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阐述保护中华老字号的内在逻辑。
2024-02-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3年12月,商务部公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品牌名单,这些品牌平均“年龄”达138岁,其中71.6%拥有各级非遗项目,63.1%拥有可移动文物。这些老字号通过深挖文化内涵,融入现代创意,构建核心产业链,获得颇丰的经济效益。这说明利用好文化遗产有利于(     
①集中展现民族的整体风貌                              ②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③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④培育文化产业的新型业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激活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激发了传统文化的革故鼎新的生生变易思想,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愿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同心共筑“中国梦”充分体现对中国伟大梦想、奋斗、创造的民族精神的科学把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价值取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浸透着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世界大同的博大胸怀。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2024-02-1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