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2023年5月18-19日、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总统齐聚西安参加中国—中亚峰会、中国和中亚国家克服社会制度、宗教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走出了一条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新路、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在变乱交织的世界局势下,中亚国家深刻认识到有必要相互支持,以抵御安全风险、实现各自国家的发展,这与中方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理念高度契合,峰会期间、六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在内的7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为帮助中亚国家发展,习近平主席还宣布将提供总额6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支持和援助。中亚各国同中国本着团结互利的原则,在务实合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这不仅符合各国人民福祉,更满足了共同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有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及繁荣发展。

然而美国及西方的一些人,囿于自身狭隘的逻辑,只愿意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待中国和中亚的合作,抹黑中国在“收割中亚”“建立势力范围”。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06-23更新 | 16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2 . 辨析题辨别正误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桂林生活网定位于为桂林百姓生活服务。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桂林生活网已发展成为桂林的门户网站和城市名片,成为桂林市民之间以及政府和市民之间交流的有效平台,桂林市民通过“桂林人论坛”、“桂林新闻爆料”等网上论坛为政府了解民意提供了最方便的信息渠道。日常生活中“不好说”、“不便说”或者“说了没有用”的民众意见,通过网络论坛可以让政府了解、理解并积极倾听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
对于网络论坛,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应充分利用网络表达意愿,建言献策;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网络是虚拟的,在网上发表何种观点都无所谓。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认识。
2015-10-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西桂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3 . 2021年12月1日,“发现最美铁路·感受环岛高铁魅力”网宣活动走进位于东方市八所镇的海南铁路博物馆,回顾了海南铁路130余年的发展轨迹。

博物馆分为室内馆和室外馆,展示海南铁路史料和曾经运行的列车,揭示了日军侵华的残忍暴行,也记录了海南铁路人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是一本记录海南铁路沧桑巨变历史的厚重史书。

一直以来海南铁路博物馆都是作为海南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每年都会开展主题活动,接待社会各界的参观。虽然博物馆内的车轮不再转动,汽笛不再回响,但是每一个老旧的机车、每一根斑驳的铁轨、每一件沧桑的物件,都见证了海南铁路发展的艰辛岁月。走在沙盘模型、场景复原等实物展品之间,看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老照片,触摸着代表不同时代的列车展物,仿佛在历史长河之中,感受着海南铁路发展的铿锵步伐。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海南铁路博物馆存在的当代价值。
(2)近几年,关于博物馆题材的纪录片的热播,给各地的博物馆带来了大批的观众。但是也有人认为,“沉溺历史就不能很好地面向未来,应该减少博物馆的数量。”结合材料,从哲学的角度对此观点进行批驳。
2023-12-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测试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近,重庆有几则考古消息:探秘“巫山人”迎来新进展;武隆发现纪年明确的“关口西汉一号墓”,出土珍贵文物600余件……通过考古,采撷大地深处的文明碎片,寻找流淌千年的历史文脉,能够找到一座城市文化的根和魂。叩开历史的大门,当一座座散落的遗址串珠成链,一个个历史的碎片拼凑成画,那些遥远的时光和故事,孕育出流光溢彩的人文精神,滋养城市的底蕴,文脉得以赓续,城市的发展脉络愈发清晰、形成独具辨识度的城市文化符号。

文脉是一条河,由“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成为持续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打造文化强市,寻的是千年文脉,筑的是人文精神,树的是时代新风。


(1)有人认为,历史是前行的包袱,发展需要轻装上阵,应“破旧立新”。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说明考古工作对认识和构建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3)打造文化强市,寻的是千年文脉。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其依据。
2024-01-2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产品质量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国家高度重视产品质量问题,着力打造质量强国。


       
[案件缘起]

2020年8月3日,易女士通过网络平台一店铺购买L腐乳公司生产的10斤瓷坛腐乳一罐。易女士的丈夫范先生收到快递后将腐乳瓷坛放置餐桌,随即打开瓷坛盖子。正当范先生准备品尝时,瓷坛突然炸裂,致范先生右臂前部及右手受伤,易女士随即报警。经司法鉴定,范先生被评定为九级伤残。范先生与生产厂家、销售店铺沟通赔偿事宜,协商未果,范先生以工腐乳公司和店铺经营者李某某为被告,将其诉至法院。原告范先生要求二被告赔偿各项损失共计22万余元,并提交了接处警登记表、腐乳瓷坛破碎现场图、现场视频以及快递签收时间、医院救治记录、网络平台聊天记录等证据。

[法院判决]

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第1202 条和第1203条规定,一审判决生产厂家L腐轧公司和销售店铺经营者李某某共同向范先生赔偿损失22万余元。一审宣判后,L腐乳公司不服提出上诉。2023 年4月28 日,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二审,决定维持一审判决。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为何支持原告的主张。
(2)李某某认为,“自己只是腐乳的销售者,不应当对范先生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驳斥该观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存在偏重文化学习、淡化劳动教育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有悖教育的初衷。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至此劳动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该举措释放出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明晰信号,是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多次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和国家重视劳动教育的合理性。
(2)有学生说,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开展劳动教育没必要。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批驳,列出两点依据即可。
2023-02-12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调研测试政治试题(一)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年,是深厚的沉淀,更是沉甸甸的成绩。十年来,我们抓改革促开放,自贸建设不停步;十年来,我们话合作谋发展,“一带一路”创辉煌。

材料一   十年来,中国自贸试验区布局逐步完善,探索逐步深化。广东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探索,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对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便利贸易投资

推进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等通关模式,实现货物快速流转;实施“一件事”审批服务体系和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机制让涉企事项更快捷;探索“新经济新业态全链条式税收管理服务机制”等让企业办税更便利。

驱动科技创新

医师、税务师等18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专业人士备案(登记)即可执业,提供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多种便利;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积极对接RCE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鼓励跨国公司在自贸区设立研发中心。

材料二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十年来,机场和码头、道路、经贸产业合作园区等3000多个务实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拉动近1万亿美元投资。十年来,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十年来,“丝路一家亲”等人文交流项目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2023年10月17日至20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得到沿线国家的热烈欢迎。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探索措施如何助力国际循环。
(2)一些国家宣称,中国打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旗号,凭借经济实力上的优势支配他国,掠夺他国财富,搞经济霸权。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写作两条驳斥理由即可。观点表述正确,材料提取恰当,观点和论据逻辑严密。
2024-01-24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在我国,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明显减弱,经临床观察,感染后大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无需特殊治疗。为此,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小组发布放宽疫情防控的“新十条”措施,明确提出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可以采用居家隔离,这也是非常及时的一次调整。随后,各地转入新的防疫模式。

材料二   过去10年,民营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从50%上升至60$以上,税收贡献超过5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占比超过70%,城镇劳动就业岗位贡献超过80机但在经济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考验下,社会上存在“国家要弱化民营经济地位”等观点,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当前我国经济迈入复苏关键阶段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指出,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对此观点再次回应,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再次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1)结合材料,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隔离方式调整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否定、怀疑民营经济言论进行驳斥。
2023-02-1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美国某些政治经济势力伙同媒体大肆鼓动西方企业“与中国脱钩”,又表示中国经济波动“令人担忧”云云。对华脱钩论始于特朗普政府时期,这一观点大致可以概括为:由于中国的发展和生存完全仰赖西方的“施舍”,因此西方国家只需要对华脱钩,即可让中国沉沦,届时西方国家可以彻底阻止中国的崛起势头。

材料二   新时代以来,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日益巩固,作为“世界市场”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近期,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公布2022年对华贸易年报,多项对华双边贸易数据创下历史新高,经贸合作亮点频现,显示对华经贸联系更趋紧密,与中国供应链合作更具韧性。“我们可以和中国建立很好的关系,我们不应该与中国为敌,我们应该和中国建立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关于欧中关系,欧洲议会爱尔兰籍议员米克·华莱士这样评价。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针对“对华脱钩论”写一篇短评(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完整;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10 . 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正在进行“法治,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学习,某一小组查阅《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资料如下:


【出台背景】

个人信息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数字经济发展必须直面的课题。

安装手电筒程序,要提供地理位置信息;下载文字编辑APP,需获取通讯录权限;走进售楼处,在毫不知情时,人脸信息可能被记录……大数据时代,人们享受着数据带来的便利,也被一些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所困扰。

大数据“杀熟”是指互联网平台依靠数据优势和信息不对称,对用户实施价格歧视。它主要由算法定价引起,典型表现为新老用户在价格上被差别对待。

【内容亮点】

禁止“大数据杀熟”,规范自动化决策。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的法治意义。

【观点辨析】

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数字化时代,得信息者得天下。与此同时,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出。对大部分用户而言,一方面厌恶信息分享和数据泄露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并不排斥基于信息分享基础下获取一定的生活便利。这样的“隐私悖论”并不鲜见。据此,有人认为,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是对立的。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2022-01-17更新 | 5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