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生物科技公司在其公众号上发布的一篇商业推广文章中,使用了一张对知名艺人某甲照片进行处理后形成的肖像剪影。虽无法看到完整的面部特征,但剪影所展现的面部轮廓(包括发型)仍具有某甲的个人特征,属于某甲的外部形象。文章提供了大量具有明显指向性的人物线索,该文章评论区精选出的大量留言均提及某甲名字或其网络昵称。某甲认为某生物科技公司侵权,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立即撤下推文,并销毁相关线下宣传物料、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等。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法院会不会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
(2)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克服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现象。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就克服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现象提出两条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沿着中国式现代化康庄大道前行,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一马平川。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奋进,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前景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灵动多彩的赣鄱大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无数文人墨客在滕王阁留下不朽文章。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磅礴宇内,被称为千古绝唱。现在的滕王阁已经是第29次重建,其主阁端庄大方、气势雄伟,两侧建有“压江”和“挹翠”两亭。站在滕王阁向西望去,滚滚赣江水向北奔腾,红谷滩新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南昌城昔日荣耀与今日繁华隔江相望,预示江西绿色崛起、再创辉煌。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江西红色文化的代表,红色基因浸透井冈人的血液和井冈山的山水之中。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由此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之路。这里有八角楼的灯光、朱毛会师地、红军挑粮小道、五指峰、杜鹃山、井冈山博物馆等。

(1)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特色文化能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从“滕王阁传统建筑”“井冈山红色文化”中任选一个,运用联想思维方法的知识,谈谈应怎样实现其发展。要求:阐明创新路径及预期效果,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百所名校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大联考(三模)政治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天津人的“大水缸”,于桥水库曾因污染严重,威胁到天津饮用水安全。对此,天津、河北实施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中央及津冀两地共同安排资金解决水环境问题;河北启动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天津实施“南迁北管”,于桥水库南岸44个村集体搬迁,北岸农村实施污水治理……在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于桥水库的水质由IⅣ类恢复到Ⅲ类。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加快建立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资金拨付、联防联控、流域保护等领域持续发力。三地共同实施生态补水,连续第三年实现永定河和大运河全线通水,7个重点河湖生态水位全部达标,河北国考劣V类水体断面全部消除,天津12条入海河流消除劣V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大幅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京津冀三地协同治水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百所名校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大联考(三模)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分时节,三湘大地,绿野耕耘,万物争春。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

材料一   2024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中部崛起战略提出经过】

中国东部地区在中国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率先发展起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等高度发达的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之后,中共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于中部地区长期未能得到国家的关注,其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中国中部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不东不西”,加以人口众多、基础薄弱,成为了中国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

中部崛起是指促进中国中部经济区,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6省共同崛起的一项中央政策。中部六省包括华中地区三省、华东地区两省以及华北地区的山西省。

中部有肥沃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能源原材料方面,山西、豫西、湖北、安徽等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崛起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三湘大地,十步之内,必有芳草。2020年赴湖南考察时,总书记动情地说,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今年再到湖南,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湖南是文化大省,孕育了经世致用、兼收并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这次湖南之行,总书记提出两道重要的“融合命题”。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3月21日,在听取湖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的一席话可谓响鼓重锤。他说,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部崛起战略提出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湖南如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艺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如何更好地保护敦煌文化遗产,让文化千年永续,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

长期以来,莫高窟面临着风吹雨蚀的自然因素、游客数量逐年递增的人为因素等引起的各类病害,一代代莫高窟人持续接力,从防风治沙到病害成因分析,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预防性保护,坚持“保护、研究、弘扬”方针,尝试以科研之力助千年莫高窟“跑赢时间”。

上世纪40年代始,第一代莫高窟文物保护人的日常工作就是清理积沙。进入80年代后,文物保护团队将科学保护理念和先进分析技术引入到石窟保护中,通过不同类型传感器对洞窟大环境、微环境、游客承载量等进行数据实时采集和交互分析,为预防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2020年底耦合实验室投运,通过实验研究揭示病害机理,再对保护技术进行验证,从而完善保护措施。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将数字科技引入文物保护领域,提出“数字敦煌”构想,莫高窟正式进入了多学科综合性保护阶段,以更丰富的形态,与更广大范围的受众互联互通,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保护莫高窟,是技术的革新突破,也是与自然和时间的较量。敦煌文物保护团队赓续接力,实现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又一次突破,为古代壁画和彩塑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如今,“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文物保护模式已基本形成,敦煌文物保护技术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相关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进入新时代,敦煌莫高窟正循古而来,向新而行。

(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相关知识,分析敦煌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实现突破的历程。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推动敦煌文化循古而来,向新而行的意义。

7 . 经过持续一年的热潮,来自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迎来“二度出圈”。随着甲辰新春的到来,“中华战舞”的鼓槌声不但在潮汕各大城镇、乡村敲响,更传播到万里之外的英国。

材料一   “每一种民俗的发展总是依托着相应的社会环境,鲜活的民俗也一定是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场景。”英歌舞诞生于农业社会祖先祈求吉祥平安的朴素愿望中,承担着过去民间驱邪祈福,练武强身等精神和现实需要。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仅仅依托过去的文化场景,无疑会被信息时代的人们所遗忘。而英歌舞则立足于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找到了自己应该寄托的崭新生活场景。疫情过后,英歌舞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的大舞台。

材料二   如何借助法律为非遗保驾护航,成为摆在非遗业界面前的全新课题。2022年,2016年7月21日获准注册的商标“英歌YingGe”引起了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的注意。英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俊浩因此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材料三   英歌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内容取材于《水浒传》梁山108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因此也成为逢年过节登场的“压轴好戏”。近年来,从舞剧《咏春》选段惊艳亮相央视春晚,到音乐剧《雄狮少年》唱响大湾区,全媒体总动员的多模态创新都表现出英歌舞的魅力。“中国年”升级“世界年”,也为英歌“舞出国门”吹来一股东风,在泰国、英国等多个国家,英歌舞已经成为在泰华人与其他族群友谊的纽带。这种催人向上的英雄主义色彩,体现人类共同的艺术审美要求,因此具备全球共有的文化价值。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于“每一种民俗的发展总是依托着相应的社会环境,鲜活的民俗也一定是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场景”的理解。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关知识,分析英歌舞成功走向世界的路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2023年以来,S市认真落实省委“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要求,推动调查研究出实效:

S市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改,在一线解题“纾民困”。S市委常委将调研“准星”对准发展“靶心”、为民服务“重心”,聚焦事关S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示范带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共领题调研1000多个课题;S市基层干部把发现解决突出问题作为检验调查研究的重要标准,对于调研出来的问题,列出清单、分类施策、限期解决,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S市委常委召开市级领导、区县(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等参加的调研情况交流会,分享经验、查摆问题、群策群力,有效推动问题解决;S市领导干部纷纷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改传统的“坐诊”为“出诊”,把会场变现场,坚持从个别访谈、接访约访中找问题、查症结,主动为民排忧解难、把脉开方。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说明S市的做法对做好基层调查研究工作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的知识,说明S市推动调查研究出实效的思维方法。
2024-06-03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师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政治试题

9 . 【冰雪奇迹】

2023年12月的黑龙江很“冷”,滴水成冰,寒风刺骨,不管穿得多厚,在室外多待一会儿就会被“冻透”;12月的黑龙江很“热”,冰雪世界,八方客来。冰雪运动开展正酣,全民健身热情“沸腾”。冬季的严寒,曾制约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然而,生性乐观、笑傲冰雪的黑龙江人,用勤劳与智慧,将“冷资源”转化成“热旅游”,在这冰天雪地中打造一座又一座“金山银山”,创造一个又一个“冰雪奇迹”。

(1)发展冰雪旅游,让“冷资源”变成“热旅游”。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冰雪文化】

在北京什刹海溜冰、去哈尔滨看冰雕、赴新疆阿勒泰乘毛皮板滑雪、到查干湖冬捕、参加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冰雪文化旅游产品受到游客喜爱。冰雪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让冰雪游逐渐成为“新国潮”。增强中国时尚冰雪文化吸引力,未来还需要用音乐、美术、绘画、舞蹈、摄影、短视频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冰雪文化展演与传承,让冰雪旅游目的地更具文化氛围;鼓励艺术家利用冰雪进行艺术创作,吸引游客体验冰上作画、堆雪人、冰雪舞蹈等不同玩法;紧跟国际重大冰雪赛事,制造性能优良且富有“中国风”“民族风”的冰雪装备,讲好品牌故事,将中国冰雪文化推向世界。

(2)冰雪游渐成“新国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我们应如何增加中国冰雪文化魅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到“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从荒漠化治理到低碳生活,从杭州亚运会到“贵州村BA”……近年来,我国媒体向世界讲述更多的亿万中国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感人故事,让世界看到新时代中国的蓬勃生机。

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要求,更是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推动形成客观公正积极健康的全球舆论生态的必然选择。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谈谈实践对媒体工作者讲述中国故事的作用。
(2)青年是中国故事的重要讲述者、中国声音的重要传播者。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就青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两条建议。
2024-06-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吉安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