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桥旅融合正成为贵州旅游的一个新增量。

贵州的桥旅融合根据不同的建设时序,形成了不同的桥旅融合迭代,实现从1.0版到3.0版的飞跃。坝陵河大桥是国内第一座山区千米级钢桁梁悬索桥,在建桥初期,没有考虑旅游元素的融合,在后期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逐步开展桥旅融合项目,如桥体内观光、低空滑翔、高空蹦极以及研学,这就是桥旅融合1.0版本;被誉为“天空之桥”的平塘特大桥,充分利用既有的服务区,打造桥旅融合项目,集观星、观桥、科普、餐饮、住宿一体,并逐渐在开发和周围景区、民宿、文化融合,这就是桥旅融合2.0版本。在吸取桥旅融合1.0和2.0版经验的基础上,目前正有序推进桥梁融合的3.0版-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项目,该项目再以花江峡谷大桥、花江大峡谷自然风光为依托,以“国之重器+三叠纪古海洋遗址”为主题,建设包含服务区综合楼、加油站、综合展示厅、集中式酒店等建筑物,规划星空露营区、桥塔观光电梯、塔顶星空水吧、桁梁观光廊道等业态项目,打造“以桥为目的地、以桥为文化、以桥为场景”的桥旅、体旅深度融合的产业化特色项目,实现花江峡谷大桥和周边辐射范围全域的互动发展。

贵州充分利用桥资源,深入各村寨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桥旅融合规划方案,景向桥借力,桥为景生辉,绘就“山为景、水为镜、田园美、文旅融”的新画卷,使“桥梁+旅游、研学、体育、美丽乡村”等彼此唱和,做好桥旅融合大文章,把旅游优势、交通优势转换成当地经济发展优势。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阐明贵州推动桥旅融合项目从1.0版发展到3.0版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的相关知识,分析贵州如何将旅游优势、交通优势转换成当地经济发展优势。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银发经济是指随着社会老龄化而产生的专门为银发人群消费服务的产业。银发 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呢?一些人认为,老龄产品研发相对滞后,养老服务供给尚不充分,相关标准和法规等体系尚不完善,进而出现多种诈骗套路,危害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些人认为,银发经济将有一个庞大的市场,成为扩大内需的一大亮点,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发展银发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进入养老行业,并带来更加创新的服务模式:“集团企业+区县”模式、“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共享琴房、共享氧吧、积分“突击式”志愿服务队等。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不同的人对银发经济有不同看法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发展银发经济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的。
2024-05-2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黄金二卷三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生物3D打印技术被认为是构建复杂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最有前景的技术方案之一。近年来,浸入式墨水书写技术作为生物3D打印的关键技术分支备受瞩目。然而,由于当前屈服应力流体的流动性较差,该方法仅能打印功能特征尺中在百微米到10毫米之间的组织、器官结构。

近日,某高校课题组和美国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课题组等团队合作,利用3D打印MSER技术制造了具有毫米级特征尺寸的异质人类眼球和主动脉瓣模型,以及具有分米级尺度的全尺寸人体心脏模型。MSEP技术采用刺激响应型屈服应力流体作为支撑浴,该支撑浴同时具有温敏性和屈服应力特性,可在打印过程中快速添加并在室温下提供稳定支撑。基于MSEP技术,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动态层高控制策略,实现了具有微米级表面粗糙度的工程角膜结构的3D打印,该研究成果为多尺度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精准制造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为未来的组织工程研究和人造器官移植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分析3D和印刷SEP技术制造人体心脏模型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选择《逻辑与思维》联想思维中一种方法,对3D打印未来的发展前景展开想象。
2024-05-1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村超”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努力和探索的成果。贵州用“村超”不仅讲好了一个鲜活的乡村振兴故事,还探索出了一类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经验。

材料一   “村超”出圈不是目的,闯出新路才是追求。榕江县借力“村超”多措并举,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保护“村超”品牌,坚持“村超”姓“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持“村超”的纯粹性,政府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防止资本无序介入;深挖“村超”品牌影响力,把握“村超”引流机遇,结合本地产业基础、优势资源和产业发展方向,围绕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真正把“村超”打造成榕江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二是全力办好“村超”赛事,市场化引进更多足球学校、培训机构,提高村超球员球技,培训裁判、教练、解说等更多足球人才,吸引更多青少年热爱足球、参与足球。三是全力发展超能经济,围绕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打造精品化、差异化、体验化的优质旅游民宿集群;积极探索“新媒体+产业”模式,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榕江西瓜、杨梅、腌鱼、牛瘪等农特产品销售超千万元。“村超”把榕江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转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银财宝,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所选择的道路,既要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立足本国国情实际,彰显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榕江县为什么能够借力“村超”闯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性。
2024-05-17更新 | 19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挥着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文化产业高速发展】

近年来,东城区着力建设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文化产业建设培育出了“文化+”新模式,打通了文化链与价值链。目前东城区47家文化产业园不仅是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地、优质企业的集聚地,更在逐渐成为城市更新的承载地、生活美学的新高地,引领着城市美好生活。

(1)某科技新城领导带队到东城区学习城市发展经验后,研究决定采用“科技+”模式推动新城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采用该模式的正确性。

【文化传承坚定不移】

近年来,东城区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先后完成社稷坛、太庙、皇史宬等一批重点文物腾退,开展钟鼓楼保护修缮和北大红楼周边综合整治,打造永定门北望中轴线景观视廊,让中轴线古都脊梁壮美呈现。北京中轴线保护对城市保护、城市更新发挥重要作用。

(2)有同学认为,“‘北京中轴线保护对城市保护、城市更新发挥重要作用’违背了矛盾律”。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文化生活触手可及】

近年来,东城区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市生活服务圈,在北京市率先建成覆盖均匀、便捷高效的“十分钟文化圈”,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1平方米。东城区利用各类腾退空间拓展文化新场景,40家演出剧场为城市注入艺术活力,37处博物馆带领群众探古寻今,190家实体书店营造书香满城。步摇制作、衍纸艺术、茶道雅集、中式插花……周末午后,在胡同小院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令人目不暇接。美后肆时、角楼图书馆、27院儿等集生活美学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文化空间,让居民不出胡同就能近距离接触文化艺术。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围绕“东城区打造触手可及的文化生活”写一篇短文。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沟溪乡余东村,因画而兴、因画而名,凭借农民画的蓬勃发展,沟溪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画好一幅画】

农民画的发展,在余东村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村中自古多出能工巧匠,工匠们的精工美艺和匠心精神代代相传,为余东农民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业余美术创作学习班的举办,让绘画爱好者的专业能力有了不小提升,也让余东农民画的种子在田间地头发芽。2003年,余东农民画创作协会成立,越来越多的农民画爱好者加入协会,学习创作。这批土生土长的村民从当地民间墙围画、灶头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养分,开展农民画创作。“白天拿锄头,晚上拿笔头,把卧室当画室,把门板当画板”——当地的顺口溜正是“余东画村”里“乡村毕加索”的生动写照。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用画笔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富精神生活的追求。

【建强一个村】

新时代以来,余东农民画与新农村建设一路同行,村里的文化艺术氛围越来越浓郁。余东村用农民画装点村庄,既保留了乡村建筑文化肌理,也促进了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也构建起了一整条以农民画为底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由2019年的6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112万元,农民画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农民画不仅为余东村注入生机活力,还促进了产业发展、村庄和谐、文明提升,极大增强了乡村凝聚力。

(1)有人认为,农民的实践为农民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农民画的发展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
(3)结合材料,运用质量互变的辩证思维方法,以“乡村毕加索点墨成金,妙笔绘就共富路”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星,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背后都有他筹谋、忙碌的身影。“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是坚定的信念,更是坚韧的行动。在半个多世纪的航天生涯中,孙家栋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从担任我国第一代多个首发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主持研制7颗卫星,到多项重大航天工程大系统总设计师,领导研制20颗卫星。与孙家栋紧密相关的27颗卫星,就占我国成功发射卫星总数的1/3,他也先后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改革先锋”“共和国勋章”等荣誉称号。

如今,孙家栋仍然在为中国的航天梦呕心沥血、奋斗不息,并且对航空航天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青少年科普工作充满期望。

材料二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一代代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飞天征途上的“拦路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技术难关,孕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这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激扬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孙家栋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载人航天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
2024-05-15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一中联考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复粒稻是一种独特的水稻种植资源,与普通水稻穗子上种子粒粒分明不同,它结出的种子可以三粒长在一簇上,但这“三粒一簇”特性的复粒稻的遗传机制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始终是国际未解之谜。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国某科研团队历时7年,通过大量的筛选和对比,创制了1万份(约16万个单株)复粒稻诱变株系,最终筛选出2份不簇生突变体株系,从而定位到发生突变的基因BRD3。经过深入研究,该团队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降解一种被称为“油菜素甾醇”的激素。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 该团队进行了田间试验,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油菜素甾醇”在调控稻穗粒数方面的作用。正是在BRD3的作用下,“油菜素甾醇”这种激素的含量降低,导致复粒稻稻穗的二级枝梗增多,使得“三粒一簇”现象出现,该研究成果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路径。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实践在破解复粒稻遗传机制这一难题中的作用。
(2)该科研团队的研究过程蕴含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加以说明。
2024-05-1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二)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乡村文创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为人们感受乡村魅力提供物质载体。

在山东莱阳姜疃镇的濯村,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员们创作的二十四节气传统饮食主题剪纸“顺‘食’而动”,将二十四节气和剪纸这两个非遗项目巧妙融合,让节气文化可以“贴”在家中、贴近人心;河南陈家沟村聚焦太极文化,打造“动静太极文化广场”“明暗水塔茶室”等一系列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空间,赋予乡村文创以传统哲学的深厚底蕴,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乡村文创的成功开发,关键在于和当代生活建立密切联系。以“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活动为契机,高校、设计单位和文旅企业等各领域人才走进村镇、脚踩大地,感受乡村振兴的脉动,从专业视角寻找非遗与当代生活的联结点,用当代审美解码非遗深处的文化基因。由此,许多贴近生活、契合当代人需求的文创作品和项目得以落地并收获好评。

纵观各地文创实践,好创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好创意一方面来自对乡村特色文化的深入理解,一方面源于对当代生活场景的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文创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乡村振兴增添美丽风景。

(1)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好创意是文创项目成功的关键。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应如何以乡村文创让人们感受乡村魅力。
(3)结合材料,运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以“用文创点亮乡村文化空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定历史自信

◆传承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是百年党史教科书中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篇章之一,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延安时期,我们党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也因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而成为永远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的红色灯塔。

202210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要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1)延安成为永远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的红色灯塔。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青年使命担当

20221231日,习近平在二○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强调,点点星火,汇聚成炬,这就是中国力量!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广大青年应如何厚植家国情怀,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3)结合材料,就新时代青年如何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提建议并从哲学角度说明理由。
2024-05-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先享题】2024年新高考政治模拟卷(贵州专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