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今年3月5日学雷锋日,浙江各高校青年学子展开了特殊的学雷锋活动,他们积极投身基层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在活动中,学子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这说明文化(     
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影响人
③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④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 .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如今,全国各地诸多文化场馆积极拥抱新技术,加快数字化发展,努力提供更具科技感、未来感的参观体验。方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地走进图书馆和文化馆,漫步于博物馆和美术馆,感受数字文化运用带来的魅力,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文化场馆已成为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
③“泡”在文化场馆会深远持久地塑造文化修养
④人们总是自发地、主动地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992年,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实现载人往返,标志着第一步战略完成。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2011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突破了两者的对接技术;2017年4月,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30年来,中国人在太空越走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做到了渐进性与突破性的统一。未来五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对无止境的宇宙探索来说,建成空间站也只是未来征程中的一个起点,融合了梦想和实干、凝结了奋起和荣耀、积聚着创新和坚守的中国航天事业,将迎着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远大目标,向着星辰大海的更远更深处不断进发。


(1)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做到了渐进性与突破性的统一。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哲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湖北省某航天科普研学基地拟以“筑航天梦,圆太空行”为主题举行系列研学活动,请你设计两个活动项目,并列出活动内容。
2022-04-23更新 | 4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考前信息必刷卷(人教新高考)必刷卷04
4 . 2021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了参与度高、具有仪式感的“学宪法讲宪法”主题系列活动。学校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和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宪法意识。学校组织宪法宣传系列活动(     
①有利于保障国家法律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协调性
②通过专项教育活动,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弘扬法治精神
③可以营造宪法至上的学校氛围,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④可以发挥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普及宪法知识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4-07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文综政治试题(九)
5 . 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七期播出的《战“疫”中的青春》从青春视角切入,先后邀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张伯礼走上舞台讲述他们投身医学的初心故事,分享他们在战“疫”前线所亲身感受到的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该节目的播出(   
①启示当代青年要为培育讲正气、做奉献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
②为全社会筑牢新时代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打下了根基
③说明文化素养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和标志
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近期,某市各区县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文艺演出、座谈交流、知识问答等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这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并给予政治以积极影响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有形的、潜移默化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30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天宫课堂”来了!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担任“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作为国家重要的太空实验室,太空科普课给空间站赋予了新的意义,不仅锻炼了青少年的独创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而且激发了青少年热爱航天事业、献身航天事业的热情和斗志。这说明(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17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商城县观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2年是壬寅虎年。虎俗称“老虎”,有“百兽之王”之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自古被视为象征勇气、力量以及财富的瑞兽,也被视为扶正镇邪的保护神。人类赋予虎“勇猛”“威仪”等气质,于是古人崇虎、尊虎、爱虎,并将虎列入“十二生肖”,将其倾注于衣食住行等诸多生活元素之中。材料主要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积极作用
③人们的文化素养要通过社会生活来培养
④文化能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15更新 | 1251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份联考政治试题
9 . 民俗漫画家刘现辉笔下的人物景致充满了天真童趣、韵味隽永。他说,“童年是个合适的时间距离,有美感。北方的农村生活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不少人都经历过。我画的是一代人共同的快乐童年,最吸引人”。下列选项与漫画主旨内容一致的是(       

①文化总有它的物质表现形式       ②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07更新 | 2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信息检测原创卷(八)
10 .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G市通过改造提升推出“红色地标”700多处,变红色历史为课程、史料史实为教材、遗址遗迹为课堂,以文献纪录片、广播剧、微电影和红色动漫等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人心。2021年以来,超过10万人次党员干部到各地红色景点瞻仰纪念。这表明(     
①还原真实场景才能使党史教育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引入科技元素创新形式
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需要人们主动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④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能更好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氛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2-24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入学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