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7 道试题
1 .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将社会功能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两个层次。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适应和调整是系统中的参与者所期望达到或能预料、认识到的;潜功能是没有预料也没有被认识的客观后果。下列说法包含对潜功能描述的一项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 .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同时我们也面临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我们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斗争规律,惯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不断积累斗争经验,增强斗争本领。因为这些思维(     
①是对人类感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科学的思维
②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③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思维方式
④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并反作用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历经半个多世纪探索,“枫桥经验”铺就了一座座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巩固了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警民桥,架设了社会和谐、乡村和美、百姓和顺美好愿景的平安桥。如今,“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告诉我们(       
①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立足自身需要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
④人可以认识、把握、创造和利用社会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4更新 | 5751次组卷 | 44卷引用: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4 . 穿山甲原来被作为重要的药用野生动物,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我国穿山甲数量急剧下降,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2020年6月5日,国家林草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表明(     
①认识只有不断变化才能正确指导实践
②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③认识发展的目的在于不断创新原有观点
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变化的动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2更新 | 8481次组卷 | 41卷引用: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发射过程中,火箭和飞船产生了共振,经过科技工作者认真研究,改进技术工艺完善了相关的航天系统,推进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021年6月17日,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

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将开展舱段转位及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如何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
6 . 2021年4月,以郑州大学教授为主体的团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攻克了“保温”和“防火”不能同时实现的世界性难题。研究中曾遇到“水化热”问题,团队经多方查阅资料论证,受到“液氮运用到混凝土降温”的启发,使用氮气机将工作环境中的空气换成氮气,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由此可见(     
A.世界具有可知性,人类在实践中能够无限接近真理
B.科学实验活动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正确认识规律
C.获得知识产权成果是科学实验活动的最终目的
D.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022-05-25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7 . 核聚变能源因为原材料丰富,排放无污染,被视为“终极能源”。近日,被称为中国“人造太阳”的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刷新纪录,为未来建造稳态的聚变工程堆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实验基础,EAST科研团队正在向更高科学目标发起冲击。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的成功为该项目后续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②科学实验的成功是该项目团队接续努力的最终目标
③科学研究的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④科学研究的飞跃性与间断性更能推动现代科技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4更新 | 1516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B卷·能力提升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2021年5月,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2022年1月6日6时59分,经过约47分钟的跨系统密切协同,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道道科学难题的破解,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无不体现出一代代航天人的顽强拼搏、不懈努力。每个阶段、每个时期的计划和任务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为下一步发展积累宝贵经验。每一个大胆的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刷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记录,激发了中国航天人追还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索精神。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将为人类开展深空探索储备技术、积累经验,是中国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积极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2-05-23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022·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虽然元宇宙的诸多方面尚需多年才能成形,但AR和VR技术的应用正在成为主流,人们可以在虚拟空间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等。Facebook IQ发布的名为《你好,未来AR/VR:虚实相连,体验无边界》的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有78%的受访者表示AR是一种与品牌互动的有趣方式,74%的人认为AR可以弥合线上与线下的鸿沟。这告诉我们AR/VR技术(       
①为人们提供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
②延伸人类认识器官促进认识发展
③是人类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来源
④获得新的认识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3更新 | 464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0 . 某科研团队在纳米发光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首次证明了配体对纳米粒子发光性质的长距离调控作用,颠覆了只考虑配体物理阻隔作用的传统认识,形成了对配体作用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全面理解,为超小纳米颗粒在生物、显示、防伪和探测等诸多重要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源于科学实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既往经验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基础
③真理在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中获得
④真理性认识的价值在于推动实践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3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