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30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溶氧量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条)

第1次统计

第2次统计

第3次统计

4mg/L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6mg/L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8mg/L

隔夜自来水

57

59

61

       

(1)金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的器官是__________
(2)根据实验原则,表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__________条。
(3)每组实验进行3次统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
(4)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图,图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_
2 . 生活中过期药品被乱丢的现象经常发生,这样会不会对植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为例,以油菜种子萌发作为植物生活的表征,展开相关探究。
(1)实验步骤
a.把两袋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配成10mL溶液待用;
b.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两个培养皿均铺上相同大小和厚度的同种纱布;
c.A培养皿内喷洒10mL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溶液,B培养皿_____
d.两个培养皿内均放置20粒同一品种、饱满的油菜种子;
e.连续培养观察6天,结果如下表。

组别

种子数

观察种子萌发数量(粒)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A

20粒

1

6

11

14

B

20粒

0

1

1

3


(2)实验分析与反思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②两组实验不用2粒种子进行实验,而用20粒的原因是_____
③兴趣小组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会_____油菜种子的萌发,获得该结论的证据是_____
2024-05-2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县区联考九年级中考二模地生试题
3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证实吸烟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设计了“烟草浸出液是否会对蝌蚪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的实验,实验方案如下。
①取5只500mL的烧杯,分别贴上标签A、B、C、D、E。
②在B、C、D、E鱼缸内分别加入含1支香烟,2支香烟,3支香烟,4支香烟的烟草浸出液各50毫升,A中加入50毫升清洁的池塘水;
③再分别向A、B、C、D、E中加入清洁池塘水至总量为500mL。
④向A、B、C、D、E中各放入10只蝌蚪,定期饲喂同种、等量饲料,观察并记录如下表:
实验组AB(1支香烟)C(2支香烟)D(3支香烟)E(4支香烟)
烟草浸出液(mL)050505050
存活时间(天)正常存活8641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实验方案可知,本实验要探究的变量是______
(2)本实验的对照组为______组。
(3)每组烧杯中放入10只蝌蚪,而不是1只,目的是______
(4)从表中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烟草浸出液浓度越大,蝌蚪存活的时间______
(5)该实验给我们在生活中的启示是:______
2023-04-1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民间有“隔夜茶不能喝”的说法。隔夜茶有人认为是指搁置了一晚上(8小时)或茶叶浸泡超过12小时以上的茶。有人认为隔夜茶不能喝的原因有:由于放置时间过久,大量霉菌、细菌繁殖。隔夜茶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等。为探究隔夜茶中亚硝酸盐含量是否会超标,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绿茶,红茶,铁观音,检测试剂。
实验步骤:
a、取1g不同品种的茶叶放入3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加入50mL饮用热水,冷却至室温;
b、分别吸取100uL所泡制的不同品种茶水于检测装置中,加入检测试剂,振荡混匀;
c、测量不同品种的茶水在0h、8h、12h时的亚硝酸盐含量(mg/L),并记录。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品种茶水中不同时间亚硝酸盐含量表(单位:mg/L)
品种0h8h12h
铁观音(乌龙茶)0.00750.00630.0202
红茶0.00800.01370.0229
绿茶0.00870.01760.0263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
(2)上面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基本步骤中的________
(3)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取________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4)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要小于1mg/L,分析实验得出:3种茶水的亚硝酸盐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12h内)略微_______,隔夜茶中亚硝酸盐含量都______(填“会”或“不会”)超标。
(5)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对隔夜茶应保持的态度是______
2024-04-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编号种子数量/粒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A100培养皿底部垫有湿润的滤纸20℃
B100培养皿底部垫有湿润的滤纸-10℃
C100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20℃
D100培养皿中的水淹没种子20℃
(1)如果用培养皿 A 与 B 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_____
(2)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___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如果用培养皿A和D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A组种子能正常萌发,D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
(4)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_____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_____(填“没有”或“有”)影响。
6 . 蝗虫是农业害虫,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最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理论上可以通过保护色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是_____型蝗虫。
(2)分析乙图中实验数据推测,除体色因素外,群居型蝗虫可能还有其它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方法。科学家研究进一步发现,两种类型的蝗虫释放不同挥发性物质的量存在差异(丙图)。其中差异最显著的物质是_____(填“a”或“b”或“c”或“d”)。经测定,该物质为苯乙腈。如群居型蝗虫释放的该物质确实能有效降低其被大山雀捕食率,则这种行为从获得的方式看属于_____
(3)为验证上述推测,研究者设计表中两组实验,选取不同蝗虫与饥饿处理的大山雀放入同一笼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组别

第一组实验

第二组实验

蝗虫

群居型蝗虫(自然状态)

群居型蝗虫(去除苯乙腈)

蝗虫数量

50只

50只

饥饿处理的大山雀

10只

10只

①本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填物质名称)的有无。
②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_
2024-05-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7 .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对人民生活至关重要,为了牟取暴利,有些人在食品中添加未经批准的化学添加剂,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某科技活动小组想利用蝌蚪,间接探究有人违规在腐竹中加入的,起防腐和漂白增色作用的“吊白块”,对人体的危害,并配制了“吊白块”饱和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组别实验材料实验步骤
A生长发育情况基本相同的蝌蚪100只加池塘水180升+?
B生长发育情况基本相同的蝌蚪100只加池塘水200升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处应填_________
(2)设置B组是为了_________
(3)若A组发育异常的蝌蚪数量明显高于B组,则一定程度上能说明“吊白块”对人体_________
(4)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是所有生物共同生存的家园。
2023-01-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东苑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某品牌洗手液号称完全不影响环境,小马同学想证实该广告的真实性,邀你一起做实验。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1)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写在表格内相应位置。

区域

甲区域

乙区域

实验步骤

1

放20条蚯蚓

放20条蚯蚓

2

每天喷10毫升

1%洗手液溶液

每天喷10毫升

______

3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其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结果

2条

38条


(2)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两组实验除是否喷洒洗手液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其中对照组是______区域。
(4)假如小尹的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应对实验数据怎样处理,才能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完成后,同学们该如何处理蚯蚓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1-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联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监测生物试题
9 . 在多数人的心目中,蚯蚓简直就是一种迟钝的、没有感觉和黏糊糊的动物,而达尔文却赞誉蚯蚓:“如果说犁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那么远在人类生存之前,土地就被蚯蚓耕耘过了,并且还要被它继续耕耘”那么,蚯蚓能够改善土壤吗?某同学根据此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提出问题:蚯蚓能够改善土壤吗?
作出假设:
探究方案:
第一步:取两只1m见方的木箱,分别标明A和B。
第二步:在两只木箱中放入较为板结的土壤20cm厚,用小木锤轻敲压实至15cm厚,浇适宜且相同量的水。
第三步:在A箱内让入10条10cm长的蚯蚓,放置于25℃左右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培养。
第四步:每天按时观察,记录观察的现象。
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___
(2)该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___
(3)探究方案第三步中只叙述了对A箱处置方法,没有涉及到B箱,请你补充对B箱的处置方法___
(4)蚯蚓的生活方式是___,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
(5)如果在土壤表面放些碎树叶,实验效果更加明显,这些碎树叶的作用是____,进一步改良土壤。
(6)蚯蚓身体表面生有许多刚毛,其作用是____
2020-05-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邳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A卷)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分为甲、乙、丙三组,并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
组别
加入物质50毫升灭菌牛奶50毫升灭菌牛奶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不作处理不作处理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25℃5℃25℃

请据表分析,本实验设计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
A.二组,温度、空气B.二组,温度、消毒棉球
C.二组,温度、细菌D.三组,温度、空气、细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