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我国人群中Hp感染率高达40%-60%。请分析作答:
(1)幽门螺旋杆菌病在我国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传播现象,其原因是Hp虽然主要分布在胃内,但部分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也可检出。

①胃黏膜能分泌溶菌酶和胃酸,可杀死多种病菌,属于______免疫。Hp是目前发现唯一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细菌。据图1可知,Hp首先会导致上皮损伤,进而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甚至导致胃癌。因此Hp是造成幽门螺旋杆菌病的______(填“传染源”或“病原体”)。
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治疗Hp感染“三联疗法”的药物之一。患者购买如图2所示的药物时,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医生的处方。
③以下是阻断幽门螺旋杆菌病的家庭聚集性传播的有效措施:
Ⅰ.餐具定期高温消毒;
Ⅱ.家庭成员检测结果阳性者与患者同时治疗。
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角度,在Ⅰ和Ⅱ中任选一条有效措施,进行解释:___________
(2)乳铁蛋白具有广谱抗菌、抗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乳铁蛋白对Hp生长繁殖的影响,实验流程和结果如图3、图4。

①图3第一组培养基中不添加乳铁蛋白,起到_________作用。
②据图4所示,通过读取OD值可知Hp数量。抑菌作用是指当杀菌剂存在时病菌不能生长繁殖。在实验范围内,乳铁蛋白的最低浓度为______mg/mL时,对Hp的抑菌效果最好。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根据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步骤②是将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
(3)光照数小时后,摘下遮盖黑纸片的叶片,进行步骤①,①小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其作用是溶解叶绿素。
(4)步骤③表示在脱色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只有______处变成蓝色。(选填“见光部分”或“遮光部分”)
(5)本实验得出结论是: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
3 . 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诱发因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可有效减少人体脂肪的过量堆积。魔芋富含膳食纤维,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研究人员探究了魔芋膳食纤维对脂肪消化的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浓度分别为0、0.1%、0.3%、0.5%的四组魔芋膳食纤维溶液各100mL。
②向各组溶液中分别加入5mL玉米油,混合均匀,制成四组混合液。
③从四组混合液中各取30mL分别加入4个烧杯,按魔芋膳食纤维的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标记为A、B、C、D组。
④向各组分别加入20mL人工肠消化液,充分搅拌。37℃下反应2小时,每隔20分钟测量脂肪酸相对含量。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结果如图甲所示。

(1)脂肪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__中被消化。该器官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________,内有丰富的____________,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3)由图甲可知,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随着魔芋膳食纤维浓度的升高而_______;因此,魔芋膳食纤维能________脂肪的分解
(4)魔芋膳食纤维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影响?研究人员作出假设:魔芋膳食纤维可以使分散的脂肪微粒聚集,减少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接着,他们测量了上述实验完成时每组烧杯中脂肪微粒的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测,魔芋膳食纤维可能与人体的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填消化液名称)的作用效果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5)虽然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但脂肪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做到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4-05-2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科学家把大白鼠饥饿处理后,放在迷宫入口(迷宫终点放置有食物),进行走迷宫训练实验,重复多次,记录大白鼠每次走出迷宫找到食物的错误次数,把大白鼠换为蚂蚁进行同样的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图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对大白鼠饥饿处理,目的是___
(2)若将食物放在大白鼠面前,大白鼠会直奔食物而去,这种直接取食行为是___行为,而走迷宫取食的行为属于___行为。
(3)由图可知,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大白鼠出现错误的次数逐渐___,把大白鼠换成蚂蚁进行同样的实验,发现蚂蚁出现的错误次数明显比大白鼠___,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___,结果说明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___”。
(4)如果用不同的大白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___。如果不一样,说明学习行为也会受到___的影响。
(5)有人认为应选择多只不同的大白鼠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___
(6)若大白鼠在完成走迷宫后长时间不给予食物奖励,则大白鼠已经获得的走迷宫取食的行为___(填“会”或“不会”)消退。
(7)大白鼠走迷宫在经过训练后所用时间越来越短,这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启示?___
2023-11-3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在校内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图二中A、B、C代表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作用,请分析回答: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1

0.03

0.1

温度(C)

20

20

30


(1)同学们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发育的研究,测得温室中的氧气浓度如图1所示。
①温室中的水稻光合作用开始时间__________(填早于”或“等于”或“晚于”)第10天。
②第10~17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取暖用的蜂窝煤炉搬进温室,升温的同时还可以提高________的浓度,进而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
(3)图二中,水稻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填字母)。
(4)为探究影响蔬菜产量的因素,同学们以番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分别在三个温室中种植了同一品种的、生长状况相同的20株番茄幼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
①为研究温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__(填标号)两组进行对照试验。
②温室A中的番茄幼苗比温室B中的番茄幼苗长的快,说明________是影响幼苗光合作用的因素。
6 . 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的装置图,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
B.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做实验可以用手直接移动桥
D.连接B、C岛间的“桥”和A、B岛间的“桥”的粗细和长短应一致,控制单一变量
7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认为气味是蚂蚁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观察到相关的实验现象。

实验一在饲养的蚁群附近放置一些食物,等蚁群中的侦察蚁找到食物后,在其返巢的路上放置一些纸片。侦察蚁沿着纸片返巢后,大批的工蚁沿着纸片找到食物。(如图中的甲图)
实验二将这些纸片排成圆圈,把食物放在圆圈中央,把其中几只工蚁放到纸上。这些工蚁沿着纸片转圈,不知道爬下纸片来取食物。(如图中的乙图)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帮助该小组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现象:实验二中的蚂蚁取不到食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是蚂蚁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
(5)表达交流:通讯在动物的社会行为中有什么意义?
答:___________
2021-09-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