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五角星是非常美丽的,我们的国旗上就有五颗,还有不少国家的国旗也用五角星,因为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许多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是符合黄金分割比的,也就是说正五边形对角线连满后出现的所有三角形,都是黄金分割三角形.如图所示的五角星中等都是黄金分割比,已知五角星的顶角是36°,则利用上面信息可求得       
   
A.B.C.D.
2023-07-25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2 . 十字测天仪广泛应用于欧洲中世纪晚期的航海领域,主要用于测量太阳等星体的方位,便于船员确定位置,如图1所示,十字测天仪由杆和横档构成,并且E的中点,横档与杆垂直并且可在杆上滑动,十字测天仪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2,手持十字测天仪,使得眼睛可以从A点观察,滑动横档使得AC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眼睛恰好能观察到太阳,此时视线恰好经过点D的影子恰好是.然后,通过测量的长度,可计算出视线和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最后通过查阅地图来确定船员所在的位置.
   
若在一次测量中,,横档的长度为30,则太阳高度角的正弦值为(       
A.B.C.D.
2023-07-08更新 | 424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3 . 公元9世纪,阿拉伯计算家哈巴什首先提出正割和余割概念,1551年奥地利数学家、天文学家雷蒂库斯在《三角学准则》中首次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之比定义正割和余割,在某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斜边与其邻边的比,叫做该锐角的正割,用sec(角)表示;锐角的斜边与其对边的比,叫做该锐角的余割,用csc(角)表示,则       
A.B.C.4D.8
2023-07-06更新 | 39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4 . 岭南古邑的番禺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聚焦生态的发展.下图是番禺区某风景优美的公园地图,其形状如一颗爱心.图是由此抽象出来的一个“心形”图形,这个图形可看作由两个函数的图象构成,则“心形”在轴上方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可能为(       

   

A.B.
C.D.
5 . 我国古代数学家僧一行应用“九服晷影算法”在《大衍历》中建立了晷影长l与太阳天顶距的对应数表,这是世界数学史上较早的一张正切函数表,根据三角学知识可知,晷影长等于表高与太阳天顶距的正切值的乘积,即.若对同一“表高”两次测量,“晷影长”分别是“表高”的,相应的太阳天顶距为,则的值为(       
A.B.C.D.1
6 . 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人应是我国西周时期的数学家商高,根据记载,商高曾经和周公讨论过这个定理的有关问题.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等于,则当这个直角三角形周长取最大值时,其面积为(       
A.B.1C.2D.6
7 . 2021年12月,考古工作者又公布了关于北京建城的一件重要文字证据。这次在琉璃河遗址新发现的铭文,不仅是A国建城最早的文字证据,更是北京建城最早的文字证据.考古学家对现场文物样本进行碳14年代学检测,检验出碳14的残留量约为初始量的69%.已知被测物中碳14的质量M随时间t(单位:年)的衰变规律满足表示碳14原有的质量),据此推测该遗址属于以下哪个时期(参考数据:)(       
A.西周B.两汉C.唐朝D.元朝
8 . 哥特式建筑是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它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故事的花窗玻璃,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在哥特式建筑的尖形拱门与大窗户中较为常见,它是由线段AB和两个圆弧AC,弧BC围成,其中一个圆弧的圆心为A,另一个圆弧的圆心为B,圆与线段AB及两个圆弧均相切,则tan∠AOB的值是(        
A.B.C.D.
9 . 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画作《抱银鼠的女子》(如图所示)中,女士颈部的黑色珍珠项链与她怀中的白貂形成对比.光线和阴影衬托出人物的优雅和柔美.达·芬奇提出:固定项链的两端,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形成的曲线是什么?这就是著名的“悬链线问题”.后人研究得出,悬链线并不是抛物线,而是与解析式为的“双曲余弦函数”相关.下列选项为“双曲余弦函数”图象的是(       
A.B.
C.D.
2021-05-20更新 | 2342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育能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