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1 . 《海岛算经》是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所著的测量学著作,书中有一道测量山上松树高度的题目,受此题启发,小李同学打算用学到的解三角形知识测量某建筑物上面一座信号塔的高度.把塔底与塔顶分别看作点CDCD与地面垂直,小李先在地面上选取点AB,测得,在点A处测得点CD的仰角分别为,在点B处测得点D的仰角为,则塔高CD______m.
7日内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四校202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学情检测数学试卷
2 . 将“用一条线段联结两个点”称为一次操作,把操作得到的线段称为“边”.若单位圆上个颜色不相同且位置固定的点经过次操作后,从任意一点出发,沿着边可以到达其他任意点,就称这n个点和k条边所构成的图形满足“条件”,并将所有满足“条件”的图形个数记为,则______
2024-03-03更新 | 115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零模)数学试题
3 . 围棋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围棋中,对于一些复杂的死活问题,比如在判断自己单个眼内的气数是否满足需求时,可利用数列通项的递推方法来计算.假设大小为的眼有口气,大小为的眼有口气,则满足的关系是.则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
2024-02-28更新 | 15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四校联合2024届高三新题型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4 . 《海岛算经》是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所著的测量学著作,书中有一道测量山上松树高度的题目,受此题启发,小李同学打算用学到的解三角形知识测量某建筑物上面一座信号塔的高度.如图,把塔底与塔顶分别看作点CDCD与地面垂直,小李先在地面上选取点AB(点在建筑物的同一侧,且点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测得,在点处测得点的仰角分别为,在点处测得点的仰角为,则塔高__________.(参考数据:
5 . 费马点是指三角形内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当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小于时,费马点与三个顶点连线恰好三等分费马点的周角,即该点所对三角形三边的张角相等均为.根据以上性质,已知M内一点,当的值最小时,点M的坐标为_______,此时_________.
2023-05-26更新 | 59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中学2023届高考前热身训练(二)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6 . 数论领域的四平方和定理最早由欧拉提出,后被拉格朗日等数学家证明.四平方和定理的内容是:任意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不超过四个自然数的平方和,例如正整数.设,其中abcd均为自然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是__________
2023-04-05更新 | 202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一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中国某些地方举行婚礼时要在吉利方位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一个装满粮食的升斗,斗面用红纸糊住,斗内再插一杆秤、一把尺子,寓意粮食满园、称心如意、十全十美,下图为一种婚庆升斗的规格,该升斗外形是一个正四棱台,上、下底边边长分别为,侧棱长为,忽略其壁厚,则该升斗的容积为_________
2023-03-11更新 | 2038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大联考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重点热点诊断测试数学试题
8 . 柏拉图多面体并不是由柏拉图所发明,但却是由柏拉图及其追随者对它们所作的研究而得名,由于它们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及次序感,因而通常被称为正多面体.柏拉图视“四古典元素”中的火元素为正四面体,空气为正八面体,水为正二十面体,土为正六面体.如图,在一个棱长为的正八面体(正八面体是每个面都是正三角形的八面体)内有一个内切圆柱(圆柱的底面与构成正八面体的两个正四棱锥的底面平行),则这个圆柱的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022-12-13更新 | 179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高级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数学试题
9 . 舒腾尺是荷兰数学家舒腾(1615-1660)设计的一种作图工具,如图,是滑槽的中点,短杆可绕转动,长杆通过处的铰链与连接,上的栓子可沿滑槽滑动.当点在滑槽内作往复移动时,带动点转动,点也随之而运动.记点的运动轨迹为,点的运动轨迹为.若,过上的点作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2023-09-10更新 | 235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四模数学试题
10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始于24节气倒计时,它将中国人的物候文明、传承久远的诗歌、现代生活的画面和谐统一起来.我国古人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的日晷长变化量相同,冬至日晷长最长,夏至日晷长最短,周而复始.已知冬至日晷长为13.5尺,芒种日晷长为2.5尺,则一年中夏至到立冬的日晷长的和为______
2022-06-03更新 | 111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前模拟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