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的简单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某单位组织全体人员在报告厅集体收看,已知该报告厅共有16排座位,共有432个座位数,并且从第二排起,每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数,则最后一排的座位数为(       
A.12B.26C.42D.50
2023-05-14更新 | 62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文)试题
2 . 家庭农场是指以农户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某家庭农场从2019年开始逐年加大投入,加大投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相同额度的收益,已知2019年的收益为30万元,2021年的收益为50万元.照此规律,从2019年至2026年该家庭农场的总收益为(       
A.630万元B.350万元C.420万元D.520万元
2023-05-03更新 | 1024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等2校2023届高三一模数学试题
3 . 基站建设是众多“新基建”的工程之一,截至月底,地区已经累计开通基站个,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基础网络体系,加快推进网络建设.已知月该地区计划新建基站,以后每个月比上一个月多建个,则地区到月底累计开通基站的个数为(       
A.B.C.D.
2023-04-24更新 | 55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届高三一模数学试题
4 .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按顺序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比如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第三年为“丙寅”,…,以此类推,排列到“癸酉”后,天干回到“甲”重新开始,即“甲戌”,“乙亥”,之后地支回到“子”重新开始,即“丙子”,…,以此类推,2023年是癸卯年,请问:在100年后的2123年为(       
A.癸未年B.辛丑年C.己亥年D.戊戌年
2023-04-15更新 | 120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5 . 林业部门规定: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为一级,树龄300~500年之间的古树为二级,树龄100~299年的古树为三级,树龄低于100年不称为古树.林业工作者为研究树木年龄,多用年轮推测法,先用树木测量生长锥在树干上打孔,抽取一段树干计算年轮个数,由经验知树干截面近似圆形,年轮宽度依次构成等差数列.现为了评估某棵大树的级别,特测量数据如下:树干周长为3.14米,靠近树芯的第5个年轮宽度为0.4cm,靠近树皮的第5个年轮宽度为0.2cm,则估计该大树属于(       
A.一级B.二级C.三级D.不是古树
6 . 中国的古建筑往往是美学和哲学的完美体现.下图是某古建筑物及其剖面图,是桁,是脊,是相等的步,相邻桁的脊步的比分别为,若是公差为0.15的等差数列,,则       
A.0.75B.0.8C.0.85D.0.9
2023-04-09更新 | 46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崇左市2023届高三一模数学(理)试题
7 . 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龙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大型龙类风筝放飞场面壮观,气势磅磗,因而广受喜爱.某团队耗时4个多月做出一长达200米、重约25公斤,“龙身”共有180节“鱗片”的巨龙风筝.制作过程中,风箏骨架可采用竹子制作,但竹子易断,还有一种耐用的碳杆材质也可做骨架,但它比竹质的成本高.最终团队决定骨架材质按图中规律排列(即相邻两碳质骨架之间的竹质骨架个数成等差数列),则该“龙身”中竹质骨架个数为(       
A.161B.162C.163D.164
2023-04-09更新 | 60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8 . 蚊香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蚊香的发明与古人端午节的习俗有关.如图为某校数学社团用数学软件制作的“蚊香”. 画法如下:在水平直线上取长度为1的线段AB,作一个等边三角形ABC,然后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交线段CB的延长线于点D(第一段圆弧),再以点C为圆心,CD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交线段AC的延长线于点E,再以点A为圆心,AE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以此类推,当得到的“蚊香”恰好有11段圆弧时,“蚊香”的长度为(       
A.B.C.D.
9 .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按顺序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比如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第三年为“丙寅”…,以此类推,排列到“癸酉”后,天干回到“甲”重新开始,即“甲戌”,“乙亥”,之后地支回到“子”重新开始,即“丙子”,…,以此类推,2023年是癸卯年,请问:在100年后的2123年为(       
A.壬午年B.癸未年C.己亥年D.戊戌年
2023-04-05更新 | 85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10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1852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将该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此定理讲的是关于整除的问题,现将1到2023这2023个数中,能被7除余1且被9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该数列的和为(       
A.30014B.30016C.33297D.33299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