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态曲线的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某工厂加工一种零件,有两种不同的工艺选择,用这两种工艺加工一个零件所需时间t(单位:h)均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用工艺1加工一个零件所用时间;用工艺2加工一个零件所用时间XY的概率分布密度曲线如图,则(       
A.
B.若加工时间只有ah,应选择工艺2
C.若加工时间只有ch,应选择工艺2
D.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不变时,越小,该正态分布对应的正态密度曲线越扁平
B.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线性回归直线一定经过点
C.相关系数r越大,yx相关的程度就越强
D.利用进行独立性检验时,的值越大,说明有更大的把握认为两事件有关系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样本数据的方差为4,则数据的方差为9
B.若随机变量,则
C.若线性相关系数越接近1,则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弱
D.若事件AB满足,则有
2023-02-06更新 | 84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4 . 在网课期间,为了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某省级示范学校对高二一段时间的教学成果进行测试.高二有1 000名学生,某学科的期中考试成绩(百分制且卷面成绩均为整数)Z服从正态分布,则(人数保留整数) (       
参考数据:若
A.年级平均成绩为82.5分
B.成绩在95分以上(含95分)人数和70分以下(含70分)人数相等
C.成绩不超过77分的人数少于150
D.超过98分的人数为1
2022-06-06更新 | 1450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
A.已知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若,则
B.已知,则
C.设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若,则
D.某人在10次射击中,击中目标的次数为,则当时概率最大.
2024-03-03更新 | 641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2考试数学试题
6 .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某水稻种植研究所调查某地杂交水稻的株高,得出株高(单位:cm)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密度函数,则(       
A.该地杂交水稻的平均株高为100cm
B.该地杂交水稻株高的方差为10
C.该地杂交水稻株高在120cm以上的数量和株高在80cm以下的数量一样多
D.随机测量该地的一株杂交水稻,其株高在和在的概率一样大
2022-08-12更新 | 1223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7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袋子中有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其中个白球、个黑球.每次从袋子中随机摸出 个球,若已知第一次摸出的是白球,则第二次摸到白球的概率为
B.对分类变量来说,越大,“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大
C.由一组观测数据求得的经验回归方程为,其中表示父亲身高,表示儿子身高.如果一位父亲的身高为,他儿子长大成人后的身高一定是
D.已知随机变量,若,则
8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某杂交水稻种植研究所调查某地水稻的株高,得出株高(单位:)服从正态分布,其密度曲线函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水稻的平均株高为100
B.该地水稻株高的方差为10
C.随机测量一株水稻,其株高在120以上的概率比株高在70以下的概率大
D.随机测量一株水稻,其株高在(80,90)和在(100,110)(单位:)的概率一样大
2021-10-01更新 | 1728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9 . 关于正态密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关于直线对称
B.曲线的峰值为
C.越大,曲线越“矮胖”
D.对任意,曲线与轴围成的面积总为1
2022-04-03更新 | 1005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多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10 . 已知三个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
2020-03-05更新 | 2323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中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