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1 . 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予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资的东西,她坚定、刚毅、(wán)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豆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shí)看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之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 ),变成( ),变成( ),她变成了( )。

1.以上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根据文中所给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宇。
(1)(wán)_____   (2)侵(shí)_____
3.按课文内容,填人语段括号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条条科学定律
②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
③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
④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
4.语段中“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点美丽的泼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这句话是对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表现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的赞颂。
B.语段中“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感悟到只有珍惜时间才是最崇高的。
C.语段中的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2019-06-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8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升级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2 .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                   ,给那些善于                 ,给那些具有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一俗语,形象表达了(   )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A.锲而不舍B.见微知著C.善于发问
3.文段“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一句中“这样的事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在文段横线上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组短语是(   )
A.独立思考的人   有准备的人   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B.有准备的人   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独立思考的人
C.有准备的   独立思考的人   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5.对文段所写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
B.文段用具体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C.文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2019-06-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7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3 . 阅读。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选段出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在这件事例中,“问号”和“真理”指的是什么?
    1    
2019-06-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7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4 . 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我六岁上小学,老师们都很喜欢我。他们说过不少表扬我的话,这些我已经淡忘了;可我还是免不了受到惩戒乃至批评。一次,我被叫到办公宣,老师严肃地对我说:“你的成绩虽然是丙,但要我说就是不及格,因为你本该是甲的当时的情景我至今未曾忘却。

1.从这段话中各找出一组近义词和反义词,写在下面。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2.画“ ”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中进行修改。
3.将画“          ”的句子改成转述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7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5 . 阅读理解

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晩,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______(清楚   清晰),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晩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饭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______(慈祥   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选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国作家契诃夫。
2.按照原文为选段中的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3.写出“捉弄”的两个近义词:__________   ___________
4.下面词语中的“过”与文中“过节”的“过”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过生日B.过期C.过年D.过目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不超过四个字)。
第三自然段已经用“‖”分为了两层,第一层从“________、受到捉弄、__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表现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很悲惨。
6.第一自然段画曲线的部分,作者运用“________”这个词语和动词“撒、________”烘托了欢乐的气氛,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7.在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中,作者运用“________”这个动词写出了老板凶狠地紧紧抓住凡卡的头发。
8.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层,作者三次运用“________”和“了”这两个词,写出了凡卡哀求爷爷接他回去的语气。
9.选段中的第________自然段是全篇课文中的插叙部分。
2019-06-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2018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6 . 阅读理解。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一次儿子睡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与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他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题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1.选段出自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是(   )。
A.梁衡B.赵丽宏C.叶永烈
2.下面能够恰当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一项是(     )。
A.有所发明,   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   有所成就
B.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成就
C.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成就,   有所创造
3.在每一条横线上填写一个四字词语,简要概括第一自然段叙述的内容。
发现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选段中,作者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俗语。
5.以下对选段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详写了反复观察实验的过程。
B.第一自然段中两个问句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C.第三段中加点词“并”用在“不”前面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
D.选段最后一句话点明了题意,同时表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课内语段阅读

山是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 )一峰独秀,( )三五峰呼应,( )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
2.文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在文中的“(       )”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采用先__________的写法
5.概括全段的句子是         围绕这句话分别写了索溪峪的山 的美 的美 的美这三个特点
2019-02-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

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 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觉   感受)到了。请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感受)。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 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

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

给她带来快乐和率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

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文段节选自课文《 _________》,文段中的心理变化为(       )——(       )——
2.“\”划掉文段括号中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3.在文段“□”中填入合适的标点。
4.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的眼里,老人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和她是在用音乐相互交流。
B.从她的眼神里读出了老人对的关切、鼓励,为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和对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觉得她的眼 神像深深的潭
C.这几句话反映了老人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
5.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 “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课内阅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 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1.照样子,写词语。  
游哇游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请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动词。
3.你能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吗?
边(pán  páng)着(zūn  dūn)
4.青蛙长什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10 . 课内阅读。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有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用“____”画出来。
2.这段话写了 ____________ ____ ____ ____几种动物。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远程—(          忽然—(          旅游—(         一般—(       
4.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