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五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贵州 高二 期末 2022-07-25 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综观杜甫的全部七绝,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在于大多数作于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甚至是欢愉的状态中。这一特点目前尚未见研究者论及,却是考察杜甫七绝“别趣”的重要出发点。与其情绪状态相应,杜甫七绝的抒情基调也多数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

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杜甫对于七绝的表现功能有其独到的认识。盛唐七绝在传统题材里充分展现了以浅语倾诉深情的特长,使七绝突破南朝初唐七绝含蕴浅狭的藩篱,固然达到了艺术的巅峰。但七绝这种体式的表现潜能尚未充分得到开掘,杜甫发现了这种诗体还有适宜于表现多种生活情趣的潜力。所以他很少用这种体式来抒发沉重悲抑的情绪,而是在七绝中呈现了沉郁顿挫的基本风格之外的另一面,让人更多地从中看到他性情中的放达、幽默和风趣。这种不同于盛唐的趣味追求,应当就是他七绝中的“别趣”所在。而“别趣”的内涵可以从他对外物的体察和对内心的发掘两方面来看,二者交融在一起,不能截然区分。

杜甫在体察外物中发现的“别趣”大多是他在成都和夔州时期对日常生活中多种诗趣的敏锐体悟。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是诗人善于捕捉自然景物和人居环境中的生机和处处可见的趣味。如《绝句四首》(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不但写出了诗人与朱阮二人的特殊交情,更藉梅、松与竹、椒合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天地,突出了草堂与世隔绝的清幽之趣。其二是在人际交往和应酬中的雅兴和逸趣。如《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既夸赞韦明府县斋绵竹的茂盛,又预想将来自己舍前苍翠竹影在江中倒映的美景。将希望赠竹说成幸“分”苍翠之色,已十分新颖,“拂”字更写出竹影在波涛中摇漾的动态,这就使讨要竹子一事显得优雅别致。其三是七绝本身文字组合的趣味。有的诗取材本身不一定有趣,但诗人会在诗材的相互联系或文字表达、典故使用中发现趣味性的关系,营造出别样的效果。如《解闷》(其六):“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赞扬孟浩然诗风清新,而今人不知创新,只会模仿。巧妙地将孟浩然句“鱼藏缩项鳊”及“果得槎头鳊”嵌入,加上用“漫钓”比喻“耆旧”漫不知向孟浩然学什么的茫然,寓讽刺于打趣,颇有漫画效果。

上述三类“别趣”固然来自诗人对外部世界中各种有趣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敏锐感悟,但也融合了杜甫自己的兴趣和情致。而最能体现其善于发掘内心情绪、突显诗人自己性情面目的作品,还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和《漫兴九首》这两组名作。这两组诗分别以花事极盛时期以及春去夏来的时节转换为背景,突出地表露了诗人惜花惜春的放达颠狂和细腻多情。连一向不认可杜甫七绝的王渔洋在读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后,也不由得赞叹:“读七绝,此老是何等风致。”确实,这两组诗里所表现的雅人风致,正是杜甫七绝最独有的 “别趣”。

(摘编自葛晓音《杜甫七绝的“别趣”和“异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七绝多作于轻松愉快、兴致较高之时,常呈现出他性情中的放达、幽默和风趣。
B.杜甫认为七绝适宜于表现多种生活情趣,其七绝的旨趣有别于盛唐时期其他诗人。
C.杜甫的七绝创作突破了南朝初唐七绝含蕴浅狭的藩篱,因而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D.杜甫既善于捕捉自然景物和人居环境的趣味,也能够挖掘文字组合中存在的趣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创作的情绪状态研究杜甫七绝的“别趣”,填补杜诗研究空白,具学术价值。
B.文章比较了杜甫七绝与盛唐七绝,引出了对杜甫七绝“别趣”内涵的具体论述。
C.文章以《解闷》(其六)中化用诗句为例,具体分析诗歌中颇具趣味的艺术效果。
D.文章从体察外物和发掘内心两方面,重点论证了这两者在杜甫七绝中的相互交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对诗歌体式的认识超越了同时代的诗人,因此其创作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取向。
B.杜甫除七绝以外的大多数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体现出了他性情中沉重悲抑的一面。
C.杜甫在成都和夔州期间,生活安逸,心情愉悦,诗歌创作多抒发与友人的交游之乐。
D.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以《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为代表的七绝是认可度最高的作品。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乒乓球运动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历届奥运会中,我国乒乓球队都有十分优异的表现。甚至在乒乓球队共同的努力下,东京奥运会的乒乓球单打决赛成为了队内训练赛,金银牌的角逐也成为了国家队的胜利会师。

但为成绩自豪的同时,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乒乓球比赛的细节呢?比如:小小的乒乓球,是如何拥有巨大力量的呢?为什么赛前裁判要特地检查比赛双方的球拍?大家为什么要自带球拍,每个人的球拍不一样吗?

我们要知道,赛场上的乒乒乓乓,往复飞跃,主要源于球和拍之间的撞击动力学过程。比赛中,球和球拍的碰撞接触时间仅为千分之一秒,乒乓球飞行速度最高可达每秒47米!电光火石之间,球拍表层的橡胶和海绵会因为球的快速挤压而变形,同时吸收动能储存变形能;而当总动能接近零时,形变会达到最大值,海绵和橡胶层形变恢复,变形能快速释放,转化为乒乓球的动能,于是乒乓球脱板而飞,抵达对方队员球拍后,又会开始下一次的碰撞与飞跃。

如果在击球瞬间,乒乓球的受力方向没有通过球心,切向摩擦力就会使球发生转动。除了球和拍的相对运动姿态外,影响切向摩擦力的主要原因是球与拍的材质和工艺。因此,通过优化技术可以制造出更高级的球和球拍,让击球更具杀伤力

球拍底板虽然不直接触球,但却是整个球拍的承力主体。和底板相关的参数有:硬度、弹性和底劲。底劲又是啥?从力学上简单地讲,它可以理解为防止球与拍碰撞能量耗散的一股劲儿。最有底劲的极限理想情况是存多少就能取多少。一般而言,球拍底板木料不多于七层,因为层数越多,球拍越硬,影响击球效果。所以快攻选手往往选用七层硬木板、弧圈选手则常常选用五层夹芯软底板,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乒乓选手看底板

新材料的引入,也让球拍底板性能提升很快:碳纤维比重轻、形变小,恢复时间短、回球速度快,还能够打出高速低弧线球;芳纶纤维撞击减震、底劲充足,能保护运动员手腕;芳纶纤维和碳纤维混编底板则兼顾了两者特性。既有快的脱板速度,又有柔和手感;高强玻璃纤维最接近纯木手感,又有远超纯木的变形恢复速度,适合现代鞭打式击球。

总之,底板取材丰富多样,因人而异各取所需,真可谓量体裁衣了。

作为直接接触球体的胶皮,其工艺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当前,胶皮大致分为颗粒胶和反贴胶两类,颗粒胶又分为正胶、生胶和长胶,反贴胶分为反胶和防弧胶。不同的胶皮有着不同的摩擦能力,可以配合不同的打法。

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在运动员时期所使用的球拍就是正胶胶皮的,世界女子乒乓球首位大满贯得主邓亚萍所用的则是长胶胶皮,而刚刚卫冕奥运会男子单打冠军的马龙则是使用反胶胶皮,反胶胶皮也是目前世界一流乒乓球手的主流选择。

海绵是贴在底板和胶皮之间的一层发泡橡胶,主要作用是拉长球、拍接触时间,增加球拍的弹性和摩擦切球的能力。海绵有高弹和低弹两种不同的类型:高弹海绵弹性大,回球旋转和速度都较强;低弹海绵控球稳健,容易控球,击球运动员需要发挥更多自身力量。胶皮与海绵配置和底板性能的发挥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最终,胶皮、海绵和底板的不同组合让球拍们展示出各有千秋的特别性能。

(摘编自刘聪、吴臣武《乒乒乓乓天下无双在千分之一秒的撞击中,创造着奇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赛中,乒乓球“脱板”而飞,是因为球拍表层的橡胶和海绵的变形能储存到了最大值。
B.除了球和拍的相对运动姿态外,优化球与拍的材质和工艺,也可以让击球更具“杀伤力”。
C.快攻选手往往选用七层硬木板,是因为这样的球拍底板够硬,底劲够强,使击球速度更快。
D.在击球力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高弹海绵球拍比使用低弹海绵球拍控球的难度要大一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什么赛前裁判要特地检查比赛双方的球拍?”“大家为什么要自带球拍,每个人的球拍不一样吗?”这些语句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玻璃纤维等新材料的引入,说明乒乓球比赛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球拍的研发可以超越技术打法的革新。
C.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球拍底板要因人而异各取所需,作者以刘国梁、邓亚萍、马龙等国手使用不同的球拍为例来进行说明。
D.作者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为大家介绍了乒乓球拍的主要部分及其材质特点、不同功能,也让读者认识到乒乓球精神的发展变化。
6.中国著名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个人世锦赛、奥运会、世界杯大满贯获得者张怡宁是一位弧圈结合快攻选手,请你利用本文中的知识为她量身配置一只球拍,并给出理由。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报复

契诃夫

这天正赶上我们的莹凇福利场演出

早晨九点多钟,喜剧演员在她的门口站住,这个喜剧演员听了一下,然后举起大拳头敲门。他非见到莹凇不可。不管怎样,不管她多么想睡觉,她也得从被子里爬出来……

“您倒是开门呀,见鬼!莫非我还得迎着穿堂风冻很久?”

直到十点一刻,喜剧演员才听到一声深长的叹息。叹息以后,跟着是下床的声音。下床以后,就是趿拉着拖鞋的声音。

“您有什么事?您是谁呀?”

“是我……”喜剧演员不必通报姓名。凭他的说话声就很容易听出是他,声音又沙哑又刺耳,就跟害着白喉症的病人一样。

过了三分钟,她开门放他进来。

“我是有事来找您的,”他点上雪茄烟,“……今天我在您的戏里演伯爵,那是个年老的伯爵。第二幕里,我得穿长袍,我想,……然而我又没有一件配得上伯爵穿的长袍。要是我穿上我那件花布长袍给观众看,那您就要遭到很大的损失。这就会给您的福利场演出留下污点了。”

“我能帮您的忙吗?”

“能。自从您那位走后,您这儿留下一件漂亮的天蓝色长袍,镶着丝绒领口和红色穗子。真是一件漂亮而出色的长袍!”

我们的莹凇脸红了……

“您就把那件长袍借给我今天演戏穿吧……”

她的嘴唇和手指头颤动起来。

“不,我不能借!”她说。

“这就怪了。……嗯……我可以问一声这是什么缘故吗?”

“不行!……不行!说什么也不行!他待我不好,他为人不正。……这是实在的!他像最坏的流氓似的对待我。……这我承认!”

“他把我搜刮空了!”她一面哭泣,一面讲下去。“要搜刮就搜刮吧,可是为什么把我丢开呢?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他?”

喜剧演员站起来,走到她跟前。

“别哭了,”他说。“流泪是懦弱的表现。再者,我们每一分钟都可以找到安慰。……艺术就是最彻底的安慰嘛!”

“他对我很不好,”她接着说,“不过由这一点却不能得出结论说,我应当把长袍拿给您。尽管他行为卑鄙,可是我仍然爱他,那件长袍是他留给我唯一的东西!”

“这我完全了解,不过有一点我却不懂,小姐,您怎么能把长袍看得重于艺术呢?……您是个艺术家啊!”

“说什么也不行!您不要说了!”

“好得很。……”喜剧演员戴上帽子,彬彬有礼地鞠躬,从女演员房间里走出去。

他脸红得像虾一样,气得发抖,咬牙切齿地辱骂,在大街上走着,直奔剧院。他边走边用手杖敲着结冰的路面。

剧院坐落在街道尽头,喜剧演员走进售票处。那里,他的好朋友,售票员施达木坐在肮脏的木桌旁。

喜剧演员举起拳头砸在桌子上,然后愤愤不平,往木头长凳上一坐。他很久没有刮过脸,一大片胡子围绕着他的嘴,从那张嘴里,恶毒的、气急败坏的、疯狂的话语不是像涓涓的细流那样吐出来,而是像汪洋大海那样倾泻出来。

“我一定让她记住我!”

他的舌头停住了,然而另一方面,脑袋却在活动,他的脑袋在想办法。

喜剧演员没有把眼睛藏在皮大衣里,而让它们随意观赏,爱看哪儿就看哪儿。……幸好那对眼睛没有冻僵。售票处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引得眼睛发生兴趣。除了桌子、长凳、戏票和墙角上一叠纸以外,再也没有别的。

不过,售票处里确实有一件奢侈品。那件东西丢在桌子底下,同废纸混在一起,只因为天冷才没有扫出去。

桌子底下丢着一块大纸板,沾满尘土,而且撕裂了。售票员毫不客气地用毡靴踩它,把唾沫吐在上面。这块纸板就是奢侈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本日戏票全部售完。”这东西,在它存在的全部时间里,还没有机会在售票处的小窗口挂过一次,没有一个看客能够夸口说见过它。那是块挺好而又幸灾乐祸的纸板!可惜它没有经人使用过。观众不喜欢它,不过另一方面,演员倒都喜欢它呢!

喜剧演员的眼光在墙壁上和地板上移来移去,不能不碰到那件珍品。

他弯下腰去,把写明戏票售完的大纸板拉到他跟前来。

过了十分钟,那块纸板,在它存在的全部时间里,第一次,挂在了小窗口,而且……说的是假话。

它说的是假话,可是人家相信它。

傍晚,我们的莹凇在旅馆房间里,放声痛哭,声音响得整个旅馆都能听见。

“观众不喜欢我了!”她说。

只有风才不嫌麻烦,来同情她。它,好心肠的风,在烟囱里和通风小窗里哭着,哭出各式各样的调门,而且,大概哭得很诚恳。

至于喜剧演员,这天傍晚却坐在酒店里喝啤酒。

他一味地喝啤酒,心满意足。

(选自《契诃夫小说》,有删改)


【注】①一位演年轻纯洁的少女的女演员。②即借某一演员生日的机会举行演出,以使该演员多点收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开头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喜剧演员借长袍这一情节埋下伏笔,也为结尾莹淞面对失败后放声痛哭点明了原因。
B.“他脸红得像虾一样”“他边走边用手杖敲着结冰的路面”,刻画了喜剧演员借长袍失败后的气急败坏,为后文报复莹淞的行为张本。
C.文章运用语言、动作和肖像描写等多种手法来刻画喜剧演员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喜剧演员自私自利、卑鄙虚伪、睚眦必报的性格特点。
D.喜剧演员报复莹淞后坐在酒店里喝啤酒的行为体现其内心的懊悔之意,他无法弥补莹淞的损失,无法安慰伤心的莹淞只好借酒浇愁。
8.女演员莹凇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概括分析。
9.作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认为,“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简单是天才的姊妹”。结合文本内容,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契诃夫的创作理念。
2022-07-2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五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地名)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抑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节选自《全梁文·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①秫:俗称高粱,多用作酿酒原料。②粳:一种稻子,一般不作酿酒原料。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B.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C.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D.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即表字。古代男子20岁时取字,以供长辈和自己称呼。
B.刺史,西汉每州设立刺史,主管巡察;魏晋后为州牧之称。
C.征,一种任用官员方式,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D.元嘉,年号的一种。年号是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一种方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志趣独特。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B.陶渊明厌恶为官。曾做过州祭酒,但时间不长就辞职回家了;州里征召他做主簿他不去;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他也不去。
C.陶渊明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王弘的馈赠,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檀道济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渊明天真直率。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他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他要睡觉,别人可以走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