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韶关市广东北江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12-09 1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内卷”概念由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戈登威泽提出,描述了一种在有限资源环境中人们的竞争不断加剧的状态。本质上是竞争者陷入了某种固定模式的重复和朝向低水平的复杂化,无法实现自身的突破,无法跳出内卷的困境。其内涵和外延由文化领域不断向其他领域拓展。在自媒体时代,青年群体聚集在相对单一的媒介平台,以简单方式参与信息传播和内容创造,在算法推荐和“头条”推送的双重作用下,不可避免地呈现“内卷倾向”。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用户数量接近10.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意味着我国每10人中就有7人在使用各种设备媒介接入互联网。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超过80%的受访者起床第一件事和夜间休息最后一件事都是刷新微信朋友圈;超过70%的人每日进入微信客户端30次以上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超过50%的人每日累计使用微信时间大于3小时;超过93%的青年学生优先应用的平台是微信、抖音、快手、知乎等平台。总体来说,青年群体深度参与的自媒体其聚合力和黏合性都较强,但是多数平台已经出现整合趋势,内容创造模式较为单一。

自媒体时代是一个高度关注“自我”的媒介时代,青年群体由信息接收者逐渐转变为参与者,最终成为信息发布者。转变过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络接入设备迭代和青年群体成长成熟。青年通过自我参与、充分表达、积极创造,使信息流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空场域中得到最彻底的释放和交融,使网络信息由量的繁多转向质的参差不齐。蓬勃发展的算法推荐综合运用个体网络痕迹数据,将新闻热点、购物信息和社交群组等定制化信息推送给青年,走向了“需求的精准对接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一良好初衷的反面。这让青年视野变窄,以极度放大的“马太效应”构筑起信息茧房,从而让青年群体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并由此形成兴趣同质化社交群组并表现出群体极化趋势。

网络带给青年相对自由、独立的广阔空间,让他们可以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任意翱翔”,让青年群体自由的个性和多元的思想得到抒发和释放。面对琳琅满目、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部分青年缺乏分辨能力,往往会盲目认同并断章取义,认可一些不经挑选和对比的观点,用来填充和构筑个体思想认知体系,甚至转化为现实行为或群体行动。例如,近年出现的“网红经济”扭曲了部分青年的价值观和成才观,部分青年以过度包装、过激言行或夸张表现博取眼球,期待以“网红”身份“一夜成名”,这与主流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在追求物质利益和经济价值之外,肤浅粗鄙的网络文化被部分青年奉为圭臬,加速侵蚀着正确的价值观。

(摘编自李宏宇《内卷与跃迁:自媒体视域下青年网络文明素养审视与培育》)

材料二:

我们要客观审视青年网络文明素养现状,准确抓住当代青年网络认知较为薄弱、网络规范理解存在偏差、网络政治意识较为缺乏等主要矛盾,全面提升新时代青年网络文明素养整体水平。

网络打破了原有的强势群体对信息的封闭与垄断,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全球性的信息平等传递。公民意识不断觉醒,网络参与得到了激发,互联网的“无中心性”“去势性”使青年在网络上有了平等发声的权利,但因其人格、思考能力等尚未发展成熟,对网络社会认知不充分、不全面,甄别和筛选信息能力不足,在各种舆论的相互交织下容易被诱导,在各种意见感召之下容易产生价值观的偏差,甚至产生群体极化。

另外,网络社会其全民性与草根性、开放性与共享性、直接性与匿名性等特点使法律规范在网络社会中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青年的自律、理性和品德, 催生了歪曲、偏激、过度等情绪化表达。青年群体偏向低龄化,又缺少网络规范的制约, 而家庭和学校作为青年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的重要场域,如果也不能很好地发挥教育规训和正向强化作用,那么青年群体就很容易出现行为失范现象,成为有害信息的携带者、传播者和受害者。

网络空间拓展了公众参与渠道、扩展了公众的自由权利、促进了政治参与、强化了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成为促进政治发展的“催化剂”,但与此同时,它也是各种思想观点、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的集散地,给国家政治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使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着巨大风险。青年网络参与热情高,但处理、过滤信息的能力较弱,对政治知识理解掌握程度深浅不一,很容易受到别有用心的组织蛊惑,使国家主权安全、意识形态、运行机制、政治基础以及信息安全遭受威胁。2020年3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积极开展清朗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活动,对媒介信息的生产、传播及影响特别是自媒体进行规范和引导,不断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与网络监管责任意识。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青年运用网络、驾驭网络的能力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但享受互联网应用“红利”的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双刃剑的弊端。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弱化了网络主体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责任,自由通信与责任担当、私人秘密与大众监督、信息资源共享与独占独有、网络开放与网络安全等矛盾和冲突,引发了诸多网络道德问题,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很多不良后果。比如,网上散布虚假不实信息,对他人进行网络语言暴力攻击,人肉搜索侵犯个人隐私,观看和传播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网络欺诈等现象屡有发生。因此,立足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更新迭代并彼此强化的大背景,我们必须将网络安全与网络文明建设转化为青年自觉的网络文明素养实践。

(摘编自宋来《当代青年网络文明素养的现状审视与提升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媒体时代青年群体由信息的接收者,逐渐转变为传播参与者,最终成为信息发布者。
B.网络给予青年相对自由、独立的空间,可让自由的个性和多元的思想得到抒发和释放。
C.青年因处理、过滤信息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别有用心的组织蛊惑,导致信息安全等遭受威胁。
D.青年在享受互联网“红利”的同时,却看不到网络双刃剑的弊端,导致青年网络道德责任缺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自媒体时代,青年群体只关注“自我”,通过自我参与、表达和创造,使信息流得到最彻底释放。
B.互联网的“无中心性”“去势性”导致了青年在网络上产生价值观的偏差,甚至产生群体极化。
C.新闻热点、购物信息等定制化信息推送给青年,能更好地实现需求的精准对接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D.网络空间强化了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成为促进政治发展的“催化剂”,但也会使国家安全面临风险。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卷”现象的一项是(     
A.看电影时,第一排的人站起来,后面几排为了看到电影纷纷站起来,本来坐着可以享受的电影,最终站着才能勉强看到。
B.张老师用全新教学理念管理班级,效果显著。李老师也效仿这种做法,整个年级蔚然成风,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
C.导师要求论文五千字,不少同学为评优写了一万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务,但评优比例并未改变。
D.许多公司采取“996”加班制度,很多员工在公司花费了大量时间“磨洋工”,看上去人人都很努力,公司的整体效益却没有提升。
4.结合材料一,请简要概括青年群体在自媒体时代呈现出“内卷倾向”的表现。
5.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提升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素养。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截击

孙犁

第二天,我们在这高山顶上休息了一天。我们从小屋里走出来,看了看吴召儿姑家的庄园,这个庄园,在高山的背后,只在太阳刚升上来,这里才能见到光亮,很快就又阴暗下来。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一条小小的溪流绕着山根流,也没有声响,水大部分渗透到沙土里去了。这里种着像炕那样大的一块玉蜀黍,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豆,周围是扁豆,十几棵倭瓜蔓,就奔着高山爬上去了!在这样高的黑石山上,找块能种庄稼的泥土是这样难,种地的人就小心整齐地用石块把地包镶起来,恐怕雨水把泥土冲下去。奇怪!在这样少见阳光、阴湿寒冷的地方,庄稼长得那样青翠,那样坚实。玉蜀黍很高,扁豆角又厚又大,绿得发黑,像说梅花调用的铁响板。

吴召儿出去了,不久,她抱回一捆湿木棍:

“我一个人送一把拐杖,黑夜里,它就是我们的眼睛!”

她用一把锋利明亮的小刀,给我们修着棍子。这是一种山桃木,包皮是紫红色,好像上了油漆;这木头硬得像铁一样,打在石头上,发出铜的声音。

这半天,我们过得很有趣,差不多忘记了反“扫荡”。

当我们正要做下午饭,一个披着破旧黑山羊长毛皮袄、手里提着一根粗铁棍的老汉进来了;吴召儿赶着他叫声姑父,老汉说:

“昨天,我就看见你们上山来了。”

“你在哪儿看见我们上来呀?”吴召儿笑着问。

“在羊圈里,我喊你来着,你没听见!”老汉望着内侄女笑,“我来给你们报信,山下有了鬼子,听说要搜山哩!”

吴召儿说:“这么高的山,鬼子敢上来吗?我们还有手榴弹哩!”

老汉说:“这几年,这个地方目标大了,鬼子真要上来了,我们就不好走动。”

这样,每天黎明,吴召儿就把我唤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顶上去放哨,山顶不好爬,又危险,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

山顶上有一丈见方的一块平石,长年承受天上的雨水,被冲洗得光亮又滑润。我们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从山顶可以看见山西的大川,河北的平原,十几里、几十里的大小村镇全可以看清楚。这一夜下起大雨来,雨下得那样暴,在这样高的山上,我们觉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风狂吹着,那块大平石也像要被风吹走。

吴召儿紧拉着我爬到大石的下面,不知道是人还是野兽在那里铺好了一层软软的白草。我们紧挤着躺在下面,听到四下里山洪暴发的声音,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平石上流下,我们像钻进了水帘洞。

吴召儿说:“这是暴雨,一会儿就晴的,你害怕吗?”

“要是我一个人我就怕了,”我说,“你害怕吧?”

“我一点儿也不害怕,我常在山上遇见这样的暴雨,今天更不会害怕。”吴召儿说。“为什么?”

“领来你们这一群人,身上负着很大的责任呀,我也顾不得怕了。”

她的话,像她那天在识字班里念书一样认真,她的话同雷雨闪电一同响着,响在天空,落在地下,永远记在我的心里。

一清早我们就看见从邓家店起,一路的村庄,都在着火冒烟。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往这里爬行。一路不断响枪,那是各村伏在山沟里的游击组。吴召儿说:“今年,敌人不敢走山沟了,怕游击队。可是走山梁,你就算保险了?兔崽子们!”

敌人的目标,显然是在这个山上。他们从吴召儿姑父的羊圈那里翻下,转到大黑山来。我看见老汉仓皇地用大鞭把一群山羊打得四散奔跑,一个人登着乱石往山坡上逃。吴召儿把身上的手榴弹全拉开弦,跳起来说:“你去集合人,叫姑父带你们转移,我去截兔崽子们一下。”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

我喊:“红棉袄不行啊!”

“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

她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

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了吴召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节选自《吴召儿》)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吴召儿姑家的庄园,既交代了人物的活动环境,又暗示了人们为保卫家园而奋起抗日的原因。
B.姑父前来报信,既反映出山地人民备战状态,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C.雨夜放哨交谈,显示战争影响下,吴召儿快速成长,不再害怕恶劣的天气。
D.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大河,写出形势紧迫,也衬托出吴召儿截击敌人的勇敢。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吴召儿做拐杖、姑父报信、雨夜放哨等情节,看似与“截击”无关,实则环环相扣,息息相连。
B.小说善用侧面烘托手法,虽然没有正面描述日军“扫荡”情况,却让读者时时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气氛。
C.小说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描述了吴召儿的姑父,塑造出一个支持革命的勇敢机智的群众形象。
D.小说从“我”的视角展开叙事,讲述“我”在反“扫荡”时与吴召儿的交往故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8.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吴召儿的人物形象。
9.本文以战争为主题,写得却不那么血腥残酷,而是洋溢着诗意与温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具体表现的。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有功于时,赐田韩城,子孙家焉。又徙下邽。父季庚,为彭城令,李正己之叛,说刺史李洧自归,累擢襄州别驾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宣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释迁,以质合迁,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媒语入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翼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B.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C.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D.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驾”,古代职官名。因随刺史巡行视察时另乘车驾,故称为“别驾”。
B.“未冠”,指未成年,古代男子十五岁行加冠礼,称“加冠”,也称“弱冠”。
C.“名器”,原指名号与车服仪制。文中“假以名器”的意思是“授予重任”。
D.“赞”,是纪传体史书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的祖先大约是太原人,后来迁居下邽,他父亲是白季庚,在李正已叛乱时,经多次提升任襄州别驾。
B.白居易为政局的安危多次进谏,宪宗皇帝有时也接受他的建议。但他论执强鲠,有时也会触怒皇帝。
C.白居易擅长写诗,他将自己的诗分成了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几类,其中的杂律诗不为他所重。
D.白居易与元稹当时都很有名,白居易其他体裁文章未足称佳。杜牧赞扬他的诗风格纤艳,能深入人心。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
(2)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14.作者为什么认为“居易其贤哉”?请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简要概括。
2022-12-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广东北江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①至德三年(758)春,刘长卿因事被贬为南巴尉,身处异乡适逢第二年新年,有感而发作下此诗。②居人下:指遭贬。③长沙傅:指西汉贾谊曾为大臣嫉妒,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是作者借以自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说新年已至,思乡之心,更加迫切。“切”“独”二字奠定全诗孤苦悲凄的情感基调。
B.颔联中诗人将自己与春作对比,春天已经先归来了而自己还未还乡,感叹春归人前。
C.颈联描绘了天畔荒山水乡的风光,“同”“共”二字表现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凄苦情状。
D.整首诗写景多于抒情,意境深远,用词精炼,情景合一,情感哀切深至,感人至深。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的向往。
(2)《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广东北江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航天这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浩大工程,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不断地破解技术难关,不断地创造新的科技成果。回望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青年航天科技工作者,在老一代航天人两弹一星精神的影响下,(     )他们用历史和实践证明,青年也可以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______。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进步是航天科技工作者们______的结果,新时代背景下,我看到,身边很多的航天新青年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______落实在每一个小我的努力之中。他们勇攀科技高峰,实现01”的突破;他们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确保每项工作“0失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奋战一线、______,他们先后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展示出中国航天青年的风范。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永不止步   苦心经营   宏伟蓝图   同仇敌忾
B.永无止境   苦心经营   壮丽画卷   勠力同心
C.永无止境   锐意进取   宏伟蓝图   勠力同心
D.永不止步   锐意进取   壮丽画卷   同仇敌忾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在岗位上拼搏奉献,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冲锋在前,坚守“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
B.“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被他们坚守,在岗位上拼搏奉献,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冲锋在前
C.他们坚守“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在岗位上拼搏奉献,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冲锋在前。
D.他们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岗位上拼搏奉献,坚守“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航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浩大工程,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不断地突破技术难关,不断地创造新的科技成果。
B.航天这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浩大工程,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不断地突破技术难关,不断地创造新的科技成果。
C.航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浩大工程,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不断地破解技术难关,不断地创造新的科技成果。
D.航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浩大工程,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不断地破解技术难关,不断地创造新的科技成果。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人身体的健康状况在25岁时达到顶峰。这也就意味着,从25岁开始,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如同花开花谢,日出日落,不可避免。就像一部机器运转时间长了,,人的各个器官使用多年以后,也会出现老化。

最容易被注意到的衰老的地方就是皮肤。人们25岁以后皮肤的新陈代谢开始减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超量紫外线照射,皮肤中胶原蛋白含量每年以约1%的速度递减。35-45岁时,皮肤会明显出现衰老的迹象,皮肤的代谢能力会衰退,代谢的速度也会减缓,皮肤的自我修复与再生能力也大不如前,皮肤的张力开始明显下降。45岁之后,。皮下脂肪萎缩,弹性组织减少,皮肤开始松垂、出现皱纹,皮肤的红润丧失而变苍白,由于皮脂腺萎缩而使皮肤和毛发失去光泽、易裂,细胞和汗腺数目的减少致使皮肤干燥易痒,排汗能力下降。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请指出文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话题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总喜欢充满幻想地去生活,活出诗意,活成自己期望的模样。《沁园春·长沙》中,同学少年们具有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模样。《红烛》中,蜡烛象征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和青春模样。《峨日朵雪峰之侧》展现了青春之时卑微却强劲的生命力。《哦,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在青春路上,有的人因时尚而美丽,有的人因奉献而光彩,有的人因知识而动人,有的人因自信而进步……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青春模样


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青春模样是怎样的?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模样呢?请以“青春的模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要有生动的记叙和细节描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2-12-0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广东北江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孙犁(1913-2002)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新唐书》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刘长卿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1-220.65修辞手法  情境补写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青春 使命  责任 担当  奋斗 励志  话题作文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